APP下载

我国渔业对外合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2017-05-30孙海文

农业部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远洋渔业水产品渔业

孙海文

一、当前渔业对外合作面临的形势与存在问题

渔业是大农业中较早走出去的一个产业。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奋斗,我国渔业对外合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成为实施农业“走出去”战略的生力军,不仅丰富了我国水产品市场供给、促进了渔民增收,在維护国家海洋权益、服务国家外交大局、促进农业对外合作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实施“一带一路”和建设“海洋强国”战略做出了积极贡献。

当前,国际形势和产业格局面临深刻变化。“十三五”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时期。我国渔业正由传统向现代转型升级,渔业对外合作面临新的形势和要求,机遇与挑战并存。

从国内看,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中央提出要以新理念引领新发展,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是“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旋律。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给渔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另一方面,我国渔业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付出了很大的资源与环境代价,出现了“东海无鱼”的水域荒漠化现象,水产品效益下滑,质量安全问题时有发生。破解发展难题、补齐资源环境和质量安全短板,迫切需要加快推进渔业转型升级。开展渔业对外合作,要在加快推进渔业供给侧改革、推进渔业转方式调结构的基础上,努力开拓新的对外合作领域和空间,进一步服务渔业转型升级大局。

从国际看,随着各国海洋意识的强化和国际海洋秩序的变革,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成为各国关注的战略焦点,海洋权益斗争和渔业资源竞争日趋激烈,渔业对外合作面临严峻形势和挑战。一是国际海洋制度和渔业治理规则面临新的变革。国际社会日益关注资源与环境保护问题,很多国家和国际组织都将打击非法捕捞、严格保护海洋资源作为重要任务。二是国际组织和沿海国对渔业资源的保护措施日趋严格。远洋渔业面临更高的管理标准和要求。印尼自2014年11月全面终止与我方捕捞合作,导致我方300多艘渔船全部停港停产。三是一些国家围堵我国远洋渔业发展的图谋不断加码。一些发达渔业国家千方百计地对我进行限制,包括南海问题的炒作,也对我渔业对外合作造成不利影响。四是我国远洋渔业自身竞争力不足,海外基础设施水平不高、产业链不长、企业综合实力不强、违法违规行为时有发生。同时,水产品国际贸易也面临全球经济复苏缓慢、水产品消费萎缩、汇率波动、成本提升、结构性产能过剩等困难与挑战。

尽管存在上述诸多不利因素,渔业对外合作也有一些难得的机遇。首先,“一带一路”战略带来新机遇。“一带一路”区域市场潜力巨大,特别是海上丝路沿岸国家,既有丰富的海洋资源,也有水产品消费的传统习惯,存在较大的合作空间。其次,水产养殖对外合作潜力巨大。随着世界性渔业资源的衰退,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发展水产养殖等相关产业的兴趣日益提高,我国作为水产养殖大国,拥有世界领先的水产养殖技术和能力,很多国家与我国开展水产养殖合作的愿望强烈。第三,国家对农业对外合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也是加强渔业对外合作的重要保障。

除上述挑战和机遇外,我国渔业对外合作自身还存在一些问题,迫切需要解决。

一是政策支持力度不足。渔业企业普遍规模较小,开拓国际市场急需政策支持。前期市场调研、开展可行性分析需一定投入;后期基础设施投入面临市场、政策风险大,渔船捕捞及水产养殖生产面临自然风险。企业资金压力和债务负担较重。此外,渔业走出去运回产品缺乏税收、检疫、通关等方面的政策支持。

二是行业规划、指导和沟通不足。目前,渔业对外合作没有全面统一规划,缺乏整体指导,未纳入农业对外合作整体框架系统考虑。从中央到地方,农业国际合作主管部门和渔业主管部门之间缺乏沟通、协调,有关渔业合作项目缺乏衔接,一些境外渔业投资项目没有得到法定审批,面临合法性的问题。

三是参与国际渔业治理规则制定不足。国际海洋制度和渔业治理规则面临变革,而我们由于人才、经费、出国指标等各方面条件限制,对国际法、海洋法、国际渔业管理规定等方面研究不够、参与不足、缺乏话语权,无论是多边还是双边谈判,难以有效应对国际形势的发展,渔业对外合作更难以有效拓展。

四是企业自身实力不足且缺乏统一协调。我渔业企业自身竞争力不足,海外基础设施水平不高、产业链不长、企业综合实力不强、违法违规行为时有发生。企业在对外投资过程中,各自为政、多头对外,总体谈判能力不强,存在互相恶意竞争和内耗。

二、加快我国渔业对外合作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是加强国家政策对渔业走出去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财政、税收、金融、保险等政策支持渔业走出去的力度。建立渔业对外合作保障体系,完善渔业走出去的金融保险政策,帮助企业提供抗风险能力。建立信息服务平台,完善海外投资风险评估,发布各国贸易环境报告和对外投资合作指南,收集、分析和预测水产品市场信息,促进企业间信息共享,为渔业对外合作决策提供信息资料。研究制定渔业对外合作规划,加强渔业对外合作的统筹指导和协调,不断完善渔业对外合作扶持政策。

二是促进远洋渔业规范有序发展,提高渔业对外合作的核心竞争力。一方面,要逐步优化远洋渔业生产布局、完善产业体系、提高管理水平,实现远洋渔业由大到强。加快培育壮大现代化的远洋渔业企业,转变合作模式、提升管理水平,支持建立一批综合性远洋渔业海外生产基地,促进捕捞、加工、流通、补给等全产业链发展,提高远洋渔业企业国际竞争力。另一方面,要加强执法监管,加强远洋渔业企业和船员的教育培训,提高遵法守法自觉性。加大对违法违规事件的处罚力度,形成强大震慑,维护国家形象。健全远洋渔业管理制度,强化渔船管理措施,坚决打击非法捕鱼活动,促进远洋渔业规范有序发展。

三是积极开展水产养殖等合作,拓展渔业对外合作领域和空间。发挥我国渔业的比较优势,将水产养殖、加工和科技合作等作为重点,加强政策和资金、人力投入,拓展合作领域和空间,力争取得新的突破。利用我国在养殖技术、品种、资金、人力等方面的优势,结合发展中国家在水域自然条件的优势、养殖发展方面的需求以及人才、技术、资金短缺等特点,积极开展海外水产养殖合作,发展苗种繁育、水产品加工、饲料、物流等相关产业,带动相关产品和装备出口。建议有关部门研究出台水产养殖产品运回免关税、便利通关等政策。

四是切实加强渔业国际合作交流,树立负责任渔业大国良好形象。积极参与国际和区域渔业管理组织活动,争取公海渔业发展空间,维护我渔业合法权益,营造良好国际环境。加强双边渔业合作,建立政府或部门间渔业合作交流机制,促进互惠互利合作共赢。支持发展中国家发展水产养殖等产业,拓展渔业合作交流领域和空间。加强国际贸易谈判和协调,促进水产品国际贸易发展。积极研究批准或加入一些重要的国际渔业条约和协定。

五是加强境外渔业企业规范引导。研究渔业企业多样化合作形式,借鉴优秀跨国企业兼并合作方式。加强渔业企业与其他大型工商业企业合作,抱团出海。培育渔业龙头企业,对竞争力强、带动能力强的渔业龙头企业给予必要支持,加大龙头企业人才培养力度,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头作用。

猜你喜欢

远洋渔业水产品渔业
我国远洋渔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实证分析
促进“十四五”远洋渔业高质量发展
冰岛2020年水产品捕捞量102.1万吨
多数水产品价格小幅下跌
欢迎订阅2020年度《河北渔业》
水产品批发市场价格行情
中菲渔业合作重启 菲渔业代表团来华培训交流
农业部开展“十三五”远洋渔业发展集中研究
湖南省渔业协会成立
汪洋:转变远洋渔业发展方式 努力建设远洋渔业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