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共享经济模式

2017-05-30葛巍

中国商论 2017年22期
关键词:共享经济互联网

葛巍

摘 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共享经济发展得如火如荼,深入生活的方方面面。针对在共享经济中国家法律不健全、道德机制不完善、纳税主体难以确定的问题。本文采取文献梳理法,提出法律应覆盖共享的全部方面,明确法律责任,严厉打击违法分子;完善信用评估体系,提高不道德事件的成本,让共享经济更文明;创造一个包容开放透明的环境,鼓励创新创业,为社会发展注入更多源动力;提出投资狂热会引起泡沫经济,投资需认清现实的建议。

关键词:共享经济 互联网 网络监管

中图分类号:F2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7)08(a)-178-02

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十三五”期间“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并主推让共享经济成为国家经济战略。共享经济是指以获取一定报酬为目的,基于陌生人实现物品使用权暂时转移的一种新的经济模式。在共享经济探索的10年里,其中也出现了经济、社会、政治等问题,共享经济模式细节构建不够完善。本文针对现实中发现的或者被媒体报道出来的共享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深入剖析了共享经济出现各种问题的原因,并提出针对性意见,利用共享经济的优势解决产能过剩的问题,提高资源利用率,为政府和有关部门提供参考价值,为社会实现经济转型向更优化的结构发展提供助力。

1 共享经济的发展条件

1.1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互联网平台作为共享经济的第三方,能为共享经济活动提供技术支撑,是整合共享信息的基础,把商业模式向低成本推进。20世纪末期,中国互联网技术难以为共享提供技术支撑,共享的信息不能及时有效地在交易双方之间传递,共享经济难以发展。如今,“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互联网利用大数据技术联络供给方和需求方,覆盖范围广泛,基本包含了社会各个阶层,触网即可参与共享。

1.2 消费者观念转变

在2008年世界次贷金融危机浪潮的冲击下,国内经济发生巨变,通货膨胀的压力让百姓勒紧了自己的钱袋子。传统经济模式的高成本消费让消费者望而却步,环境的变化让消费者探索新型节约的消费模式。人们发现只需要“用得起”不需要“买得起”,商品的使用价值才是首要的,思想从古老消费理念“占有”中解放出来时,车子、房子、技能都可以与别人共享,不必拥有。共享交易过程中是商品使用权的暂时转移,在完成消费的同时节约交易成本,契合消费者的价值观,能被消费者广泛认可。

1.3 产能过剩

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短缺经济已经不复存在,产能过剩成为一个新问题,越来越多的物品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而共享活动中主要是将闲置的资源共用或再次出售,比如高校中的跳蚤市场、淘宝上的闲鱼、住宿领域的Airbnb,解决了物品利用率低的问题,循环利用节约环保,并且人们可以从中获利。

2 共享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 法律法规不完善

国家法律是跟随社会发展趋势而不断完善的,存在着滞后性,只有当社会开始进入新的模式出现了新的问题法律法规才能做出相应的调整。共享经济是新型的经济模式,法律对于共享经济来说存在真空部分,面临着税收主体不清,企业、个人责任不明,网上约车、约房的安全保障性低,用户的信息和隐私泄露等问题。同时,因为没有对于共享经济严格的法律监管规则和进入市场的门槛太低,对于供应方的资料和其他方面审查不严格,导致市场混乱并且缺乏安全保障,如食品共享行业出现了消费者中毒的事件。

2.2 信用体系不健全

信用是共享活动的基础。目前我国社会信用管理体系处于低级的阶段,不能消除公民共享时的信用危机,国内共享平台的信用成本远高于社会征信体系完善的国家,这背后的信用危机这也限制了共享经济的发展。此外,共享经济中个人信用评估不完善,无法对每个人共享情况与共享质量进行明确的追踪监测,增大了交易的风险。

2.3 创新能力不足

虽然共享经济已经扩展到生活中各个领域,规模不断扩大,但是创新能力不足,存在着大量的模仿和复制。对共享单车而言,市面上存在的共享单车种类很多,但是被消费者熟知的就只有两三个品牌,无论从共享单车的盈利模式还是车辆设计都大同小异,大多数企业都是时代热潮下的跟风,创新含量不足。

2.4 疯狂投资带来泡沫忧患

共享经济创业备受社会关注,成为社会追捧的热点,各个投资商都争先恐后的投资共享经济项目。猪八戒网在2015年获得了C轮融资26亿元,快的也在2015年获得D轮融资6亿元,Uber到2015年3月已经累计融资59亿,这些少则百万多则上亿的资金给共享经济注入了原动力,但是除了这些龙头企业之外一些小型企业只是用共享经济的噱头,只为了吸引资金,并不能实际盈利,造成经济泡沫。

3 推动共享经济更好的发展的建议

3.1 补充针对共享经济的法律法规

国家应该根据实际国情对有关法律法规作出相应调整,补充针对共享经济的空白部分完善法律体系,明确共享活动中商品所有权的拥有者,划清企业、个人的社会责任,确定纳税主体。加强有关部门的监管工作,提高第三方进入市场的门槛,严格检查有关材料和商品质量问题,尤其是食品行业共享,重视食品安全。

3.2 健全个人信用体系

在建立健全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健全个人信用体系。要全面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根据个人参与共享情况形成档案,建立网上信用评估系统,并根据个人信用表现评出等级,为共享经济活动提供参考。国家也完善社会征信体系,提高国民彼此信任感,为共享经济的发展奠定基础。

3.3 创造开放环境,鼓励创新创业

首先政府要鼓励创新,创造一个开放自由的环境,实现“大众创新,万众创业”,为社会的革新提供源源不断的力量。同时,新兴企业可以借鉴龙头企业的经验,但是不能全部照搬企业模式,要有自己的创新的理念和设计,用特色吸引消费者。

3.4 认清现实,谨慎投资

现在共享型企业已经成为社会的热点,引发的资本狂热也引人担忧。进入市场的门槛低,导致新入企业鱼龙混杂,不乏有不法分子卷财逃跑的现象,这告诫投资商在投资的时候需要认真审视公司本身的实际盈利能力,认清现实,谨慎投资,防止泡沫经济出现。

参考文献

[1] 阮晓东.共享经济时代来临[J].新经济导刊,2015(04).

[2] 郑志来.供給侧视角下共享经济与新型商业模式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6(06).

[3] 张红艳,范嵩,王希,等.互联网共享经济模式分析[J].现代商业,2016(01).

[4] 卢希鹏.随经济:共享经济之后的全新战略思维[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5(22).

[5] 丁元竹.推动共享经济发展的几点思考——基于对国内外互联网“专车”的调研与反思[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6(02).

[6] 陈思,刘梦冉,刘玥欢.浅析共享经济模式[J].现代商业,2017(04).

[7] 马广奇,陈静.基于互联网的共享经济:理念、实践与出路[J].电子政务,2017(03).

[8] 马强.共享经济在我国的发展现状、瓶颈及对策[J].现代经济探讨,2016(10).

[9] 益言.共享经济发展简介[J].金融会计,2015(12).

猜你喜欢

共享经济互联网
共享经济的税务问题研究
探析网络预约车类共享经济平台的法律保护
共享经济的冷思考
“共享经济”在中国变味儿了吗
中国网约车的规制范式研究
“互联网+”环境之下的著作权保护
“互联网+”对传统图书出版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