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创性动脉硬化检查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

2017-05-29谢朴仙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11期
关键词:健康体检应用效果

谢朴仙

【摘要】 目的 探究无创性动脉硬化检查在健康人群普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3949例体检客户为样本进行无创性动脉硬化检测及分析, 应用欧姆龙科林动脉硬化诊断仪, 观察检测结果。结果 应用欧姆龙科动脉硬化诊断仪检测后, ≥70岁人群无创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值最高, 21~29岁baPWV值最低, 且随着年龄升高, baPWV值上升, 异常检出率明显增加,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949例体检人群中, 疑似左侧血管钙化61例, 右侧血管钙化47例;疑似动脉阻塞左侧51例, 右侧51例,

有≥1处阻塞左侧22例, 右侧22例。结论 在健康人群体检中, 应用动脉硬化检测技术效果显著, 可以检测出健康人群是否患有动脉粥样化, 预测心脑血管疾病, 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关键词】 无创性动脉硬化检查;健康体检;应用效果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11.049

由于现代人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 高脂肪、高蛋白食物摄入量增加, 不健康饮食习惯加上缺少运动锻炼导致很多人患上高血压、高血脂、脂肪肝等危害人体健康的疾病。为了进一步了解证明无创性动脉硬化检查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效果[1-3], 本院采用无创性动脉硬化诊断仪对健康体检人群进行检查, 并取得良好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12月本院健康体检中心3949例健康体检客户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2217例, 女1732例, 年龄21~85岁, 平均年龄(48.7±12.7)岁。每位研究对象病史以及症状表现均由诊断医师确认, 其无用药治疗的疾病以及可以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疾病, 均无明显的心血管疾病以及肾脏功能不全等疾病, 无吸烟史。

1. 2 检测方法 采用日本欧姆龙科林动脉硬化诊断仪, 对体检人群进行检测。利用baPWV以及踝臂血压指数(ABI)检测:嘱检测者取仰卧位, 将压力感受器分别放置于左右两侧上臂肱动脉、脚踝动脉最明显的地方, 记录测定结果。并用酶促法检测当天空腹血脂、血糖、血尿、肌酐等生化指标。

1. 3 观察指标 观察所有对象当天的血脂、血糖、血压等指标, 无创性动脉硬化检查结果。无创动脉硬化检查过程中, 要求患者至少静息5 min, 随后仰卧, 将心电图电极放置在双手手腕部位, 监测其心音, 随后将箍带裹在患者的双臂和双踝, 准确记录脉搏容积波形及血压值。其中baPWV为血管硬度, 可作为动脉弹性及硬度的反应指标, 可判断心脑血管疾病相关动脉壁硬化程度。

1. 4 检测标准 ABI值依据2005年《美国心脏协会外周动脉阻塞性病变管理指南》作为检测标准[1]。疑似血管钙化ABI>1.3;正常:ABI 0.9~1.3;有可能动脉阻塞<0.9;动脉阻塞极高:ABI<0.8;≥1处阻塞ABI 0.5~0.8。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不同年龄人群baPWV值比较 baPWV值越高则异常检出率越高;其中70岁及以上人群, baPWV值最高, 21~29岁

baPWV值最低, 且随着年龄升高, baPWV值上升, 异常检出率明显增加,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ABI值检测结果 3949例体检人群中, 疑似左侧血管钙化61例, 右侧血管钙化47例;疑似动脉阻塞左侧51例, 右侧51例;动脉阻塞极高左侧22例, 右侧22例;≥1处以上阻塞左侧22例, 右侧22例。见表2。

3 讨论

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肥胖人群也在不断增加, 很多生活性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 导致临床致死率有增无减, 严重危害到人类的生命质量, 因此, 有预防的诊断检测不容忽视[4-6]。

无创性动脈粥样硬化检测是通过利用baPWV以及ABI检测健康人群的身体情况, 进而判断是否患有动脉粥样硬化, 以及其他心血管类疾病[7]。为预防、诊断做出进一步了解, 通过早诊断、早治疗挽救患病者的生命, 对现代临床治疗提供有力帮助, 为早期诊断做出贡献。而且无创性动脉硬化检测有着无痛、操作方法简单、检测效果显著等优势被应用于体检当中, 检测人群对检测不会产生排斥心理, 有很好的接纳效果[8-10]。

baPWV水平是无创动脉检测中的常用指标, 可以反映被检者的动脉僵硬程度, 其测量广泛, 结果准确, 重复性较好, 有利于疾病的筛查和体检中应用, 其能够判断动脉壁的硬化程度, 进而预测心脑血管疾病, 且动脉硬化的进展要远早于冠状动脉硬化, 因此可以进行独立预测[11-14]。ABI为踝部动脉收缩压、肱动脉收缩压的最高值比, 其可以诊断外周动脉疾病, 可以预测心脑血管事件及死亡率[15]。

通过本研究调查显示, baPWV水平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不断升高。baPWV水平的异常检测率表明人群中动脉硬化潜在危险性普遍存在, 进一步说明baPWV异常对预防生活性疾病有着重要意义。且通过ABI检测结果也发现, 疑似动脉阻塞左侧51例, 右侧51例;≥1处阻塞左侧22例, 右侧22例, 说明人群发生动脉阻塞情况较多, 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综上所述, 通过baPWV、ABI检测, 可以检测出健康人群是否患有动脉粥样硬化, 可以早期控制许多心血管疾病的发展, 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挽救大部分人的生命健康, 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张丽娜, 周润景, 武佩, 等.基于心电、脉搏波信号的动脉硬化无创检测.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2016, 33(4):631-638.

[2] 金超, 曹中朝.動脉粥样硬化相关因素研究进展.现代临床医学, 2016, 42(3):166-169.

[3] 王开隽, 张梅梅, 叶继伦.基于指-趾脉搏波传导速度的无创动脉硬化检测系统设计.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2016, 33(7):733-738.

[4] 黄敏, 谢威, 赵旦. 无创性动脉硬化检测技术在高血压肾病中的评估价值. 临床肾脏病杂志, 2015, 15(2):90-93.

[5] 赵中, 陈文智, 罗克, 等. 早期无创动脉硬化检测的临床应用研究. 中国当代医药, 2016, 23(13):417-418.

[6] 夏晖, 李春燕, 温淑娴, 等. 1014例体检人群baPWV结果及相关分析. 中华全科医学, 2012, 10(6):903-904.

[7] 周锋. 460例40岁以上体检人群baPWV与LVET/PEP检测结果及影响因素分析. 贵阳医学院, 2015.

[8] 谢方梅, 姚海燕, 王延宏, 等. 4220例体检人群baPWV结果及相关分析. 健康大视野(医学版), 2014(8):619-620.

[9] 王爱华, 马强, 赵艳玲, 等. 动脉硬化检测技术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研究.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2, 12(26):5113-5116.

[10] 陈志君, 丘军, 杨雪骅, 等. 早期无创动脉硬化检测的临床应用.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1, 8(s1):43-45.

[11] 杨天芬, 马小川. 无创检测指标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研究.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2015(2):224-226.

[12] 司亚蓉, 司长源, 祁鹏, 等. 早期动脉硬化检测在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价值. 医学信息, 2016, 29(30):112-113.

[13] 李娜. 动脉硬化检测在体检中的运用观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5, 15(34):124.

[14] 陈宇山. 健康体检中动脉硬化检测技术的应用及影响因素分析.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6, 7(18):39-40.

[15] 谷成晓, 顾青, 顾硕. 动脉硬化检测仪在健康体检中应用的探讨. 世界中医药, 2015(a2):1531-1532.

[收稿日期:2017-02-16]

猜你喜欢

健康体检应用效果
健康体检中超声诊断甲状腺结节的应用价值
体验式教学法在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C 语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手术中个性化心理护理在原发性青光眼患者中的应用
健脾扶正汤在晚期胃癌治疗中的应用
化疗联合CIK细胞治疗卵巢癌的临床观察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四肢创伤复杂创面的临床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