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何当危坐咏心斋(序言)

2017-05-26吉狄马加

凉山文学 2017年3期
关键词:外婆桥心斋邛海

吉狄马加

丁酉新正,受老友冯笃松之托,为他的新诗集《心斋之咏》作序。展开诗作,熟悉的山容水态、风土人情扑面而来,倍感亲切。这本诗集是清一色的泛着古色古香的律诗绝句的作品。近年中华传统诗词复兴事业正蓬蓬勃勃,笃松也一向诗心饱满,且又敏而好学,出版一本传统意味很浓的诗词集也是意料之中的事。

《心斋之咏》分三辑而成,凡一百三十二首。通读下来,见心见情,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一是见爱心,他爱祖国,“欲破东瀛军国梦,尚能一饭敢请缨”(《卢沟桥抒怀》),如果外敌来犯,就算只剩一饭之力,也要请战出征。他爱朋友,“水乡梦里枕泸山,一宿邛湖抵脚眠”(《送友人夜宿邛海湖畔》),送友人之邛海,日陪夜护,抵足而眠,何等情深意厚。他爱亲人,“外婆桥上思外婆,恍见慈容晃眼波”(《外婆桥》),路过外婆桥,睹物思亲,剪不断的是血浓于水的亲情。他爱山川湖泊,他爱花鸟树木……爱心,是诗歌的源泉,也是笃松从少年到稀年诗歌写作的动力。

二是见清心,我们所处的时代并不尽善尽美,浮燥与喧嚣难免充斥其间,蒙蔽我们的眼睛,扰乱我们的心智,如何保持一颗清心?笃松诗集命名《心斋之咏》,想必是取自坡公“苦热诚知处处皆,何当危坐学心斋”之意,因而集中诗境多虚静纯一,如“问君何问坐禅事,化境自萦山水间”(《述怀》);“简束衣冠正,心游达苍穹”(《无题》)。

三是见诗心,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春赏百花秋赏月,夏有凉风冬有雪,靠的就是一颗诗心,它不仅能把大自然馈赠给人类的一切事物化景入情,还能把眼前的苟且,变成诗意和远方。看看这部诗集的目录就知道,《柳岸》《述怀》《龙泉怀古有赠》《秋意》《映山红意象》等等,身边的万事万物,信手拈来便是诗,我们的生活从来不缺少诗意,缺的其实是诗心。自古以来,山是那个山,月也还是那个月,因为有了不同的诗心,便有了千姿百态的人生与诗歌。

四是见豪情,“何道隐身长暗卧,敢翻海底一重天”(《游邛海青龙寺遇雨有得》);“卧云山上卧云眠,谁道重霄不可攀”(《卧云山》);“不忍毒阳燃欲染,我当羿后力弯弓”(《枫山战地口占》);“接地苍青回力在,高天听我说无垠”(《枯树》);“雷轰雪压冲天立,笑会风云岭上头”(《青松》);“冲天一啸风雷动,万仞云山耸跨骑”(《奔马行》);此等豪气,何止冲天!何止干云!

五是见深情,“我来形胜地,万里拜诗丘”(《游杜甫故里陵园》),是对诗圣无比的崇敬;“常把他乡作故乡,两难两别几彷徨”(《乡愁》),是对故乡无限的眷恋;“折桂盈香盈手赠,西窗剪烛话重提”(《中秋夜醉》),是对爱人无言的思念。

六是见性情,“对影呼君还把盏,中宵环宇何独行”(《邛海夜醉》),呼君把盏,中宵醉酒,环宇独行,豪迈直逼“老夫聊发少年狂”;“已误人生对半开,自消百味自开怀”(《半半老人自谑》),人生过半,蓦然回首,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便开怀一笑销百愁,何其旷达!

笃松是写新诗的行家,几十年下来,陆续出版了《短诗集》《原色·山与海的恋歌》《青春转过身的背影》《心中那永恒的蔚蓝》四部新诗专著,《心斋之咏》兼具新诗的灵感与古体诗的语感,有长度,有深度,有宽度,还有亮度和高度。由此,也给我们一种启示:新诗和古体诗在艺术上是相通的,就好比高铁的双轨,只有并肩同行,相互借鑒,相互渗透,相互融合,才能走的更远。

(责任编辑:李慧)

猜你喜欢

外婆桥心斋邛海
家乡的“外婆桥”
家乡的“外婆桥”
Towards Semiotics of Art in Record of Music
邛海观景
四川西昌邛海开海捕鱼
啊!邛海
继红剪纸
———心斋系列
浅谈《中国美学史大纲》之庄子美学
心斋与坐忘
摇啊摇,摇到外婆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