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构建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2017-05-26路瑞芳

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 2017年15期
关键词:模式兴趣实践

路瑞芳

摘 要:语文作为主科在学生的学习中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如何提升课堂效率,提高教学效果是每个教师都应该思考的问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以构建高效教学模式为目标,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更新传统的教学方法,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激发他们对语文学习的热情。

关键词:兴趣;模式;主体;实践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提高有效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进而提高学生素质,一直是我从事语文教学以来所追求的、思考的问题。近年来,我校一直在推行高效课堂,我也在积极学习和领会,不断摸索,努力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认真实践。经过探索、实践高效课堂,我认识到高效课堂应该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爱学习”,促进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使学生“会学习”,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是高效课堂教学所遵循的理念。

结合我校实际,我在语文教学中采取了以下教学策略,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精心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教育实践也告诉我们:“兴趣是推动学生求知欲的强大内在动力,兴趣往往是创造的先导。”而导语是一堂课的切入点。精心设计课堂导语,先声夺人,可以唤起学生强烈的“乐知”“乐学”的欲望。如教学《春》一课,上课时让学生展示自己课前描绘的大自然的图片,然后向全班同学描述。这样做能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兴趣,很自然地把学生带入课文。

再如教学八年级上册语文《黄果树瀑布》一课,教师可结合课文内容播放录像,屏幕上瀑布的声响和壮观景色,一下子吸引了学生们的注意力,激起了学生的积极反应,不少学生翘首凝望,不约而同地发出惊叹,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油然而生。这样,电教媒体把无声的教材内容变得有声有色,化静为动,引导学生进入课文的情境之中,学生的大脑皮层始终处于最积极最兴奋的状态,对课文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很自然地步入积极思维的状态之中。

二、改“教案”为“学案”

在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到: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首先要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尤其是要改变课堂教学模式,我在教学中渐渐将备课由写教案变为写学案。在编写学案时我结合教学目标努力做到:第一,教师的讲应尽量少而精,尽可能腾出时间让学生按学案规定的程序进行学习,以利于每个学生在同一时间内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动作用,达到全体提高的教学目的;第二,将知识点转变为探索性的问题点,通过对知识点的设疑(以问题形式设计成题组)、质疑、释疑、激思,培养学生的能力品质和创新素质;第三,问题的设置尽可能考虑到学生的认识水平和理解能力,由浅入深,小台阶、低梯度,让大多数学生“跳一跳”能够摘到“桃子”,体验到成功的喜悦;第四,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充分享受学习的快乐。学案最后还要设计教学反思,课后将心得写下来。

比如在教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课,我是这样设计学案的:第一课时设计四个环节,第一环节把双基知识、作者介绍、作品出处等都作为学生自学预习内容;第二环节展示交流;第三环节,课堂测试;最后拓展延伸。第二课时同样设计以上几个环节。这节课由于课前学案编写合理,有针对性,教法灵活,学生学习积极性很高,当然课堂效果也很不错。

总之,学案的使用,创设了有活力的课堂气氛,较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转变了学生的学习行为,使他们的自学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同时也较大面积地提高了教学质量。

三、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高效课堂背景下,语文课堂教学不能满堂灌,要多用启发式、诱导式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要教会学生学习,让学生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并形成“先学后教”的教学理念和课堂教学实践的原则。课堂上师生互动和谐、融洽,每时每刻都让人感受到师生在用心交流。师生通过相互的交流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在课堂上要时时了解学生的心理,知道学生想什么,为什么会这样想。对学生不尽如人意的回答并不直接给予否定,而是让学生再思考思考,学生回答正确给予学生充分的肯定的鼓励。这样做既拉近了師生的距离又开启了学生的思维。这样的课堂才是和谐、高效的。

四、课堂教学“精讲”“少讲”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只有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语文,其语文素养才能真正得到培养。但实际上,许多语文老师变成了课堂的“讲演者”“表演者”“卖弄者”。只要学生一有问题,就迫不及待地讲、说、写、演,以为这样才能显示自己的才华,帮助学生。其实,“最好的教法就是不教”,语文课应从上课到下课都让学生在读书中领悟。知识不是教师讲出来的,是学生在实践中得到的。教师在课上不要轻易讲解,而要还权给学生。讲解要看时机、火候,什么时候讲、讲什么,决定权不在老师,而在学生。在学生需要时讲,在学生无法理解时讲,在学生学习达到“愤”“悱”的时候才讲,“讲学生不会的,学生会的不讲”。这样的讲解,一定要在“导”字上下功夫,导出方法,导出规律,导出内涵,从而使学生真正理解课文,形成能力。

高效课堂的实质应是把学生的学习自主权真正地还给学生,真正视学生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在最大限度地暴露问题的过程中,达到能最有效地解决问题的目的。我的教学实践告诉我:教学策略与新课程所倡导的理念是一致的,它促进了课堂教学改革,提高了语文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河南省许昌市建安区灵井镇一中)

猜你喜欢

模式兴趣实践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