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邮轮旅游发展下北部湾城市旅游圈资源整合

2017-05-25庞莲荣刘坤章

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2期
关键词:旅游圈海丝北部湾

庞莲荣,刘坤章

(1.岭南师范学院 商学院 广东 湛江 424048;2.岭南师范学院 规划与法规处,广东 湛江 524048)

邮轮旅游发展下北部湾城市旅游圈资源整合

庞莲荣1,刘坤章2

(1.岭南师范学院 商学院 广东 湛江 424048;2.岭南师范学院 规划与法规处,广东 湛江 524048)

北部湾城市旅游圈内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尤其是“海丝文化”近年来受到了高度重视。在邮轮旅游发展的背景和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影响下,以海丝文化为核心、以邮轮旅游为形式、以消费市场为导向来进行北部湾城市旅游圈的资源整合具有很强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在进行资源整合过程中,也要处理好圈内各个城市的竞合关系,并从提升文化内涵、品牌建设、整合营销等方面保障资源整合的落实。

资源整合;海丝文化;邮轮旅游;北部湾城市旅游圈

邮轮旅游是一项增长快、效益强、发展潜力大的高端旅游产品,被称为“漂浮在黄金水道上的黄金产业”[1]。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深入实施,邮轮旅游成为了当前“海上丝绸之路旅游”的最佳体验方式。因此,国内各沿海港口城市纷纷调整产业结构促进邮轮旅游产业的发展[2]。北部湾城市旅游圈三面环海,海洋资源丰富、自然条件优越、“海丝文化”底蕴深厚,在发展邮轮旅游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当前,北部湾城市旅游圈的发展还处于探索阶段,旅游开发缺乏深度和广度。因此,结合邮轮旅游发展的需求,对旅游资源进行整合探讨是促进北部湾城市旅游圈发展的重要方面。

一、邮轮旅游及北部湾城市旅游圈 概念提出的背景

“邮轮”最早是指用来运载信件或者商品的船只,后来转运载客,19世纪初期,搭乘“邮轮”进行海上观光成为了一种新兴的游览方式,进而形成了“邮轮旅游”。邮轮旅游最早兴于国外,主要集中在欧洲、北美市场,呈现出客源稳定、航线成熟,产品丰富等特点。亚洲邮轮旅游虽然起步晚,但是发展势头快。2016年,“全球豪华邮轮集团最新动向”研究表明,豪华邮轮市场对中国及亚太市场的倾斜趋势愈加明显[3]。自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后,邮轮旅游成为了打造国际精品旅游线路和旅游产品的主要形式[4]。近年来,我国很多沿海省份都在积极探讨 “海上丝绸之路”旅游合作与发展策略[5-6],并将邮轮旅游作为“海上丝绸之路旅游”开发的主要形式。

2016年10月,北部湾经合组织第九次成员大会暨北部湾城市合作组织成立大会在湛江召开。会上,北部湾9个城市(湛江、茂名、阳江、北海、钦州、防城港、玉林、海口、儋州)成立城市旅游联盟,签订《北部湾城市旅游合作框架协议》,形成了北部湾城市旅游圈。北部湾旅游圈主要包括广西沿海、广东雷州半岛、海南西部,海湾面积接近13万平方公里,具有海洋资源丰富、自然条件优越、“海丝文化”底蕴深厚等特征,在发展旅游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为了进一步实现区域旅游联动发展,2017年3月,北部湾城市旅游圈推行了北部湾旅游景点套票优惠政策,并发行了《北部湾旅游护照》[7],进而打造出一系列特色突出、主题鲜明、极具市场竞争力的北部湾旅游产品。

二、北部湾城市旅游圈资源整合构想

旅游资源整合指的是旅游资源的管理者和经营者根据区域旅游发展的总体目标和旅游市场供求情况,按照取长补短、优势互补和互相配合的方式,为具有不同需求的游客提供适合其旅游偏好的旅游线路,以形成旅游资源的整体优势,从而实现区域旅游资源市场价值最大化和综合效益最大化的过程[8-9]。在进行旅游资源整合的过程中,要根据区域内的旅游资源赋存和开发情况,结合市场需求和产品主题,提出资源整合的构想。

(一)北部湾城市旅游资源概况

北部湾城市旅游圈资源类型丰富,互补性较强,包括滨海休闲、民俗体验、地质地貌、森林公园、历史遗迹文化等多个方面。

1、旅游资源赋存分析

旅游资源赋存指的是资源的生成、演化和现实存在所依托的自然、历史文化条件,主要从空间分布和资源类型两方面进行分析。北部湾城市旅游圈包括的湛江、茂名、阳江、北海、钦州、防城港、玉林、海口、儋州9个城市地理位置相邻、资源类型丰富,涵盖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 18972-2003)中8个主类、31个亚类和155个基本类型。如表1所示。

表1 北部湾城市旅游圈资源赋存概览

6建筑与设施客家围屋、涠洲天主教堂、法国领事馆、老街、十里军港、法国风情街、雷州石狗博物馆、海湾大桥、高州天主教堂、大芦古村建筑、容县真武阁、陆川谢鲁山庄、兴业庞村古民居建筑群7旅游商品珍珠、东园酒、海鲜美食、湛江白切鸡、阳江十八子、阳江生蚝、江城猪肠碌、炒米饼、白沙鹅饭、岗美腊鸭、春砂排骨、阳春牛杂、凌霄猪手、玉林荔枝、玉林药材8人文活动疍家文化、人龙舞、醒狮、雷州换鼓、吴川飘色、吴川泥塑、舞蜈蚣、爬刀梯、石狗信仰、南海(阳江)开渔节、风筝节、龙舟赛

资料来源:根据各地旅游局官网的资料整理而得。

从表1可以看出,相近的自然环境和地理位置造就了相似的资源赋存,而滨海风光和海洋文化是北部湾城市旅游圈的主导旅游资源,为开展邮轮旅游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旅游资源开发评价

北部湾城市旅游圈的旅游资源分布相对集中,质量品味较高,海丝文化底蕴深厚。目前北部湾城市旅游圈拥有1家5A级景区,即阳江市海陵岛大角湾海上丝路旅游区,34家4A级旅游景区(详见表2),36家3A级旅游景区,10家2A级旅游景区。

表2 北部湾城市旅游圈AAAA级景区概览

资料来源:根据《全国A级景区名录》整理而得。

与自身的资源优势相比,北部湾城市旅游圈的旅游开发层次还比较低,主要表现为资源开发深度不够、主题产品特色不鲜明、竞合关系处理不当。北部湾城市旅游圈内主要包括三大板块,即广西沿海、雷州半岛、海南岛。这三大板块都以3S资源(沙滩、海岛、海湾)景观作为主导旅游资源,各板块的中心城市都在不断地加快海洋旅游资源的开发进程,但是在开发过程中,并没有形成联动合作战略,而是各自为政,独自开发,造成了重复的低层次开发,例如北海有号称“中国第一滩”的银滩,而湛江也有号称“中国第一长滩”的东海岛。从开发程度来看,二者固然有差异,但是从开发模式来看,二者却存在着很大的雷同。因此,在进行资源整合时,必须要挖掘内涵、突出特色、找准合作模式,促使北部湾城市旅游圈的九大中心城市联动发展,实现互利共赢的目标。

(二)旅游资源整合构想

北部湾城市旅游圈资源类型丰富、产品质量较高,在开发过程中存在的资源开发深度不够、主题产品特色不鲜明、竞合关系处理不当等问题,主要原因是没有做好资源整合。因此,在对北部湾旅游圈进行资源整合时,必须要基于旅游资源赋存的现状,结合邮轮旅游发展背景,抓住“一带一路”发展机遇,深入落实“整体开发、联动发展”的理念,以海丝文化为核心、以邮轮旅游为形式、以消费市场为导向。

1、以海丝文化为核心

从北部湾城市旅游圈各中心城市的资源特色和类型可以看出,海洋是这些地区的最大特色和共性资源。围绕这一特色,应以“文化”为魂,深入挖掘海洋文化,即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并以此为核心,将北部湾城市群内众多特色的资源整合为一个点,采用“分类整合、统一形象”的模式进行整合。以“海丝文化”为核心点,可将北部湾城市旅游圈的旅游资源整合为滨海风光、历史遗迹、民俗艺术四大方面。

(1) 滨海风光

围绕滨海风光的优势资源,选择在自然、资源、交通、区位、经济等条方面都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北海、湛江、海口作为发展的中心辐射点,重点构建“三点联动”的北部湾城市旅游圈滨海风光带。北海作为广西沿海的中心点,主要联动钦州、防城港、玉林三地,在滨海风光带的打造方面以北海银滩为核心,重点突出“度假休闲”主题,形成北海银滩—三娘湾—茅尾海—七十二泾—金滩—江山半岛—京族三岛的休闲度假路线。湛江作为雷州半岛的中心点,主要联动茂名、阳江两地,在滨海风光的打造方面以湛江三岛(东海岛、硇洲岛、特呈岛)为中心,重点突出“商务休闲”主题,形成湛江三岛—蓝月湾温泉—浪漫海岸—东水湾—甲门峡漂流——阳江温泉的商务休闲路线。海口作为海南岛的中心,主要联动儋州地区,在滨海风光带的打造方面以假日海滩为核心,重点突出“亲子休闲”主题,形成假日海滩—观澜湖度假—热带野生动植物园—温泉公园的亲子休闲旅游线。

(2) 历史遗迹

环北部湾城市旅游圈中的海丝文化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历史遗迹主要有大汉三墩主题园、三墩灯塔、徐闻墓葬和大量汉代物件、雷祖祠、合浦“海丝”古港口、大士阁、汉墓博物馆、东坡亭、冼太庙、阳江“南海I号”广东海上丝绸博物馆等。结合这些资源的区域分布,可以整合为三大中心,即徐闻的“海丝风情”体验中心、合浦的汉代文化体验中心、阳江的海洋文化体验中心。徐闻的“海丝风情”体验中心以大汉三墩主题园、三墩灯塔、徐闻墓葬和大量汉代物件等资源为依托。其中大汉三墩主题园以“汉代海上丝绸之路”文化为主题,演绎大汉丝路古港遗风、渔村风情,已成为了湛江市的特色旅游品牌。合浦的汉代文化体验中心以汉墓博物馆为依托。合浦是“海丝”的古港口,而其汉墓博物馆中珍藏的玻璃、水晶、玛瑙、黄金佩饰品等文物也反映了当时海上丝绸之路上友好公平往来中“市明珠璧琉离、奇石异物”的贸易情况。阳江的海洋文化体验中心主要以海陵岛大角湾海上丝路旅游区、冼太庙为依托。其中海陵岛大角湾海上丝路旅游区内有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仿宋古船、千年古樟、栈道、东方览胜等景观,重点展示了南海Ⅰ号船体构件及船员生活、出水文物保护修复成果、海上贸易展、海上丝路与宗教文化传播、郑和下西洋以及相关的珍品文物等情况。

(3) 民俗艺术

北部湾城市旅游圈民俗文化丰富独特,拥有疍家文化、人龙舞、醒狮、雷州换鼓、吴川飘色、吴川泥塑、舞蜈蚣、爬刀梯、石狗信仰、南海(阳江)开渔节、风筝节、龙舟赛等一批民间艺术精品。其中,遂溪是“中国醒狮之乡”,东海人龙舞享有“东方一绝”盛誉,吴川飘色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雷州石狗被列为中华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项目。此外,盛行于湛江、茂名等地的年例文化,也是一项极富开发价值的综合性文化活动。而生蚝、对虾、鲍鱼、扇贝等海鲜美食也极富盛名。民俗艺术方面重在挖掘与利用,主要将这些民俗艺术直接在邮轮上表演或利用,丰富邮轮旅游产品体系。

2、以邮轮旅游为形式

根据以上资源赋存分析,在邮轮旅游发展的背景下,湛江作为战略支柱型城市,要以邮轮母港的建设为重,突出滨海休闲旅游、历史遗迹文化旅游;茂名、阳江为重要的陆上游览基地,主要开展民俗体验、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旅游;北海为重要的停靠港,重点开发合浦汉墓、北海银滩旅游资源;钦州、防城港、玉林为主要路上游览基地,主要开展钦州三娘湾海豚旅游、东南半岛民俗风情体验旅游;海口、儋州为重要停靠港,主要突出地质公园、骑楼老街、五公祠、白马井、观音洞等旅游资源。

3、以消费市场为导向

北部湾城市旅游圈的资源整合必须要以消费市场为导向,优化区域布局,开发特色主题产品。而随着大众休闲时代的到来,游客的需求也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结合以上资源整合分析,在邮轮旅游发展背景下,主打如下三类主题产品:

(1)邮轮+文化体验

“重走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是文化体验的核心。一要重点打造徐闻、合浦、阳江等古代海丝的港口文化,通过仿古商船的建造等再现古代中外港口贸易的情景,开展“迎蕃货”*“迎蕃货”是泉州民间百戏之一,是古代海丝陆上重要的表演活动 。艺人们扮演蕃商胡贾,手持珠宝犀象之属,在栈道上舞弄。等表演,让游客感受古代丝绸之路贸易的繁荣景象。二要开展“寻找海丝足迹”活动,把海丝的历史文化名城、名墓、名人、祠庙、海底遗产等串联起来,让游客体验和追寻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精神。三要打造民俗风情文化体验产品,将湛江的民俗艺术、北钦防的东南半岛民俗风情等有机融合。

(2)邮轮+休闲养生

休闲养生是现代邮轮旅游的主打产品。一方面凭借着湛江、北海、阳江等优美的滨海风光、独特的地质景观和丰富海岛文化,可以规划滨海休闲、海底探险、休闲垂钓、水上运动等系列活动。另一方面可以依托陆上服务基地,开展商务会议、森林养生、乡村休闲等项目。

(3)邮轮+亲子教育

近年来,“亲子教育游”成为了旅游热潮。高品质的亲子教育旅游产品一直供不应求。如皇家加勒比国际邮轮推出的以电影为主题的亲子教育游、迪士尼公司主打的迪士尼海上巡游线一直备受游客喜爱。北部湾城市旅游圈资源非常丰富,涉及自然地理、宗教文化、民俗风情、建筑饮食等方面,有多种物质(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多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加上邮轮旅游的休闲特征,非常适合开发家庭亲子教育旅游。此外,在开发亲子教育旅游时,应坚持“走出去”的战略,积极与东南亚国家寻求合作,开展高品质的邮轮亲子教育旅游。

三、实现北部湾城市旅游圈资源 整合的措施

以上从整合的内容、形式、产品三大方面提出了北部湾城市旅游圈资源整合的构想,而要实现这一构想,必须要做好以下四方面的保障。

(一)处理竞合关系

北部湾城市旅游圈中的9大城市地理相邻、资源相似、客源相通,因此存在着很大的竞争关系。进行资源整合就是进行地域空间上的重组,因而也必然要求合作。北部湾城市旅游圈的成立以及《北部湾旅游护照》的发行意味着其在处理竞合关系方面已经取得了良好开端。在这一良好的开端下,要进一步深化资源整合过程中的合作。首先,处理竞合关系的关键在于树立“共享合作”意识。北部湾城市旅游圈的各大城市在设计旅游线、推销旅游景点、开发旅游产品、培养旅游人才等方面都要充分依据各自的优势,在发展壮大的自身的同时,也要加大对周边城市的拉动支持力度。其次,可以通过建立有效的协作权威机构(如成立北部湾城市旅游圈旅游发展公司)、构建区域无障碍旅游通道等方式促进区域的合作发展,充分发挥北部湾城市旅游圈的资源优势,形成规模效应,促进各大城市形成互利共赢的局面。

(二)提升文化内涵

北部湾城市旅游圈中拥有丰富的海洋文化、丝路文化、汉文化、红树林文化、边境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饮食文化,这些文化资源都具有极大的开发潜力。但当前北部湾城市旅游圈的资源更多是依托自然资源进行开发,对人文旅游资源开发力度不够,景区的文化内涵和文化品位都有待提升。因此,在构建北部湾城市旅游圈时,要坚持“文化是旅游的灵魂”的原则,以“文化”贯穿资源整合的始终,加强北部湾城市文化圈的建设,在产品设计、景区规划、市场营销等方面要突出北部湾文化特色,提升北部湾城市旅游圈的文化内涵。

(三)推动品牌构建

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品牌是质量的保证,是产品的主题,更是增强竞争力的利器。北部湾旅游圈内现有的旅游品牌建设较为薄弱,除了阳江大角湾海上丝路旅游区的“海丝文化”品牌具有较强的吸引效应外,其他地区的品牌效应还有待提升。而结合北部湾城市旅游圈的资源赋存和整合构想,在大众休闲旅游的背景和国家“一带一路”的战略影响下,北部湾城市旅游圈可构建“海上丝绸之路的邮轮旅游”品牌,从独一无二的“海丝文化”入手,结合圈内丰富的滨海旅游资源和优越的区位条件,开展邮轮旅游,推动邮轮旅游品牌的建设。

(四)促进整合营销

营销是加快传播和强化品牌的重要手段,而整合营销就是要把各自独立的营销综合成一个整体,将各种营销要素的作用力统一方向,以产生更强大的传播效应。在促进北部湾城市旅游圈的整合营销时,一方面要注重对系统进行有效的整合,包括对产品的形象设计、产品的线路设计、产品的推广、公关、促销等各方面的整合;另一方面也要加强对媒体信息的整合,通过共享传播渠道(包括报纸、网络、电视、公众号等)、整合传播媒介等方式吸引和共享更多的目标客户群体。

北部湾城市旅游圈的成立对圈内各城市的竞争和合作提出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结合圈内的资源特色和区位优势,在邮轮旅游发展的背景和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影响下,从海丝文化、邮轮旅游、市场导向三方面进行北部湾城市旅游圈的资源整合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和必要性,但是在进行资源整合过程中,也要处理好圈内各城市的竞合关系,下一步要从文化内涵的提升、品牌的构建和营销的整合等方面将资源整合的构想落到实处。

[1] 黄钰.我国邮轮经济的机遇和挑战[J].中国经济周刊,2008( 28) : 47- 48.

[2] 孙晓东,冯学钢.中国邮轮旅游产业: 研究现状与展望[J]. 旅游学刊,2012,27( 2) : 101-112.

[3] 沈苏雯.全球豪华邮轮集团最新动向[J].中国船检,2016(9):88-91.

[4] 邓颖颖.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有效路径:中国—东盟旅游合作[J]. 东南亚纵横,2015(10):15-21.

[5] 周义龙.琼粤“海上丝绸之路”旅游合作与发展策略[J].南方论刊,2015(8):11-24.

[6] 姜木兰, 邝伟楠.广西积极打造海上丝绸之路旅游线路[N]. 广西日报,2014(3).

[7] .持《北部湾旅游护照》游8城市享门票优惠[N].湛江晚报,2017-03-15.

[8] 任伟.“两廊一圈”旅游合作开发战略研究[J].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1):1-5.

[9] 杨培玉.城市旅游资源空间整合研究[J].海淀走读大学学报,2004(4):65-69.

(责任编辑:陈尚真)

Tourism Resources Integration in Beibu Gulf Tourism Circl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ruise Tourism

Pang Lianrong1, Liu Kunzhang2

(1.School of Business, Lingnan Normal University, Zhanjiang, Guangdong 524048,China;2.Planning and Legislation Department,Lingnan Normal University, Zhanjiang, Guangdong 524048,China)

The tourism resources and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Beibu gulf tourism circle are very rich, Especially for the ‘Sea Silk Road Culture’. Under the development of cruise tourism and the influence of the Belt and Road, integrating tourism resources of the Beibu Gulf tourism circle as the core of the ‘Sea Silk Road Culture’, in the form of cruise tourism, in the guide of consumer market is very necessity and feasibility. In the process of integrating resources, to deal with the competition and cooperation relationship, from the aspects of enhancing the connotation of culture, building the brand, integrating marketing to guarant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resource integration.

Tourism Resources Integration; the Sea Silk Road Culture; Cruise Tourism; Beibu Gulf Tourism Circle

2017-03-04

2016年湛江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ZJ16QN02);2016年湛江市科技局非资助科技攻关计划项目(2016B01046);“南海丝绸之路协同创新中心”资助项目。

庞莲荣,女,岭南师范学院助教,硕士。 刘坤章,男,岭南师范学院规划与法规处处长,助理研究员,硕士。

F590

A

1006-4702(2017)02-0160-07

猜你喜欢

旅游圈海丝北部湾
贵州民族传统体育旅游圈构建的原则、目标与设想
首届海丝旗袍文化邀请赛流光溢彩
如何讲好“海丝”故事:关于“海上丝绸之路”主题展览叙事方法的研究——以“无界——海上丝绸之路的故事”为例
大敦煌文化旅游圈建设背景下肃北旅游业发展之探讨
北部湾大学坭兴陶教学改革探究
建强堡垒铸就“ 北部湾第一哨”
万盏蜡烛 祈福海丝申遗成功
Preparatory Work before 2016 Pan-Beibu Gulf Economic Cooperation Forum
自驾车旅游市场发展趋势及对策分析
图解北部湾经济区同城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