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Fenton法处理水中甜味剂研究

2017-05-25

海峡科学 2017年3期
关键词:电流强度甜味剂蔗糖

吴 捷



电-Fenton法处理水中甜味剂研究

吴 捷

福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

采用电-Fenton法处理水中的甜味剂,首先分析了Fe2+浓度和电流强度对蔗糖矿化效果的影响,同时对比了不同电极材料的矿化率,研究了电-Fenton法处理蔗糖溶液的过程中产生有机酸的种类和浓度,最后分析了电-Fenton法处理阿斯巴甜、糖精、三氯蔗糖和蔗糖混合溶液的矿化效果。

电-Fenton法 甜味剂 矿化

1 前言

甜味剂是一种食品添加剂,在食品、饮料和药物等中添加以赋予其甜味。人工甜味剂是一类重要的新型污染物,近年来,学界对水环境中人工甜味剂的检测、降解和毒理学相关研究逐渐增多。目前已有一些人工甜味剂对人体产生危害的报道,其生态风险性研究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大多数人工甜味剂在人体内几乎不被代谢,并且该类物质通常具有较高水溶性,水环境是其主要归宿。人工甜味剂已在欧洲、美洲和亚洲等地的水环境中检出,在天津、香港的地表水中也有部分甜味剂检出[1,2],如三氯蔗糖、阿斯巴甜、糖精和甜蜜素等。

本文选用电-Fenton法这一污水处理技术,研究利用该方法处理水中甜味剂的矿化效果。电-Fenton法是一种有效降解水体中有机污染物的高级氧化技术[3],该方法在电化学反应器中进行,通过向反应器中不断鼓入空气使溶液中的O2达到饱和状态,O2经还原反应生成H2O2,体系中H2O2与Fe2+反应生成氧化性强的羟基自由基(•OH),从而降解有机污染物,同时Fe2+能在阴极持续再生。

2 实验

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HM8040-3直流电源(Hameg,Germany);磁力搅拌器(Stuart,Britain);Pt电极(Platecxis,France);BDD电极(CMDIAS GmbH,Germany);碳毡电极(Carbon-Lorraine,France);CyberScan pH 1500型pH计(Eutech Instrument,USA);高效液相色谱仪,L-7100泵,L-7455光电二极管阵列检测器(HITACHI,Japan);VCSH-TOC仪(Shimatzu,Japan)。

蔗糖(Sucrose,分析纯,Alfa Aesar);三氯蔗糖(Sucralose,分析纯,Alfa Aesar);阿斯巴甜(Aspartame,分析纯,Alfa Aesar);糖精(Saccharin,分析纯,Sigma-Aldrich);七水合硫酸亚铁(分析纯,Acros Organics);硫酸钠(分析纯,igma-Aldrich);浓硫酸(分析纯,Acros Organics)。

2.2 实验方法

2.2.1实验步骤

本研究采用250 mL玻璃烧杯作为反应器,碳毡阴极紧贴反应器内壁放置,并覆盖整个内壁,阳极Pt电极或BDD电极则置于反应器中间。先用超纯水配制好一定浓度、体积为220 mL的甜味剂溶液,将该溶液倒入反应器中,然后投加一定量的Fe2+离子和50mmol/L电解质硫酸钠,用H2SO4将溶液的pH值调节至3,同时用磁力搅拌器使反应器中的溶液在实验过程混合均匀。在反应开始前10min,向反应器中通入空气(流速约为0.5L/min),使反应溶液中的O2达到饱和状态。随后接通电源,并在预先设定的反应时间取一定水样进行分析测试。

2.2.2分析测试方法

样品的TOC采用岛津总有机碳分析仪以680oC燃烧催化氧化法进行测量。使用Pt作为催化剂,氧气流速为150 mL/min,进样量为50μL。反应过程中产生的小分子有机酸的浓度采用HPLC测量。色谱柱为Supelcogel H (250 × 4.6 mm,9 μm),检测的波长为20 nm。流动相为0.1% H2SO4溶液,流速0.2 mL/min,进样量为20 μL。

3 结果与讨论

3.1 Fe2+浓度对蔗糖溶液矿化过程的影响

当蔗糖溶液初始浓度为0.2 mmol/L,初始pH值为3.0,电解质Na2SO4浓度为50 mmol/L,电流强度为200mA时,不同Fe2+浓度下电-Fenton体系中蔗糖溶液TOC的去除率见图1,实验中使用了BDD和Pt两种不同的阳极,并进行了对比。从图1可以看出,在碳毡/BDD及碳毡/Pt 体系中,蔗糖溶液的矿化效果均先随着Fe2+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当Fe2+浓度达到0.2mmol/L后,蔗糖溶液的矿化效果却随着Fe2+浓度的增加而降低。这是由于通电后O2会在阴极发生还原反应生成H2O2(式1),H2O2与投加的Fe2+发生Fenton反应产生羟基自由基(式2),当Fe2+浓度增加时,通过Fenton反应所产生的羟基自由基的数量增加,从而促进蔗糖溶液TOC的去除;但是当Fe2+浓度继续增加时,过量的Fe2+会与羟基自由基反应(式3),从而消耗部分羟基自由基,导致蔗糖溶液TOC的去除效率反而降低。因此,在此电-Fenton体系中最优的Fe2+浓度为0.2mmol/L。

O2(g)+ 2H++ 2e-→ H2O2(1)

Fe2++ H2O2→ Fe3++ OH-+·OH (2)

Fe2++·OH → Fe3++ OH-(3)

(a) BDD阳极

(b) Pt阳极

图1 Fe2+浓度对蔗糖溶液矿化效果的影响

对比图1(a)和图1(b)可以看出,当使用BDD阳极时,蔗糖溶液在不同Fe2+浓度下反应4h后TOC去除率均能达约95%;而使用Pt电极时,只有当Fe2+浓度为0.2mmol/L,且反应6h后TOC去除率方能达到95%以上。这是由于BDD电极的氧化性比Pt 电极强,BDD电极表面产生的羟基自由基BDD(·OH)的数量比Pt电极表面的羟基自由基Pt(·OH)多(式4、式5);此外,BDD电极表面产生的羟基自由基倾向于脱离电极表面进入溶液中,而Pt电极表面产生的羟基自由基会牢牢地吸附在Pt电极的表面,因此BDD电极产生的羟基自由基与目标污染物的接触几率大于Pt电极表面的羟基自由基与目标污染物的接触几率。因此,BDD电极的氧化性能要优于Pt 电极。

BDD(H2O) → BDD(·OH) + H++ e-(4)

Pt(H2O) → Pt(·OH) + H++ e-(5)

3.2 电流强度对蔗糖溶液矿化过程的影响

当蔗糖溶液初始浓度为0.2 mmol/L,初始pH值为3.0,电解质Na2SO4浓度为50 mmol/L,Fe2+浓度为0.2mmol/L时,分别使用50、100、200、300和500 mA的电流强度,并用BDD和Pt两种不同的阳极材料,分析电-Fenton体系中蔗糖溶液TOC的去除情况,实验结果见图2。从图2可见,在各个电流强度的条件下,碳毡/BDD体系中蔗糖溶液的矿化效果均优于碳毡/Pt 体系。同时,在两种不同阳极材料的电-Fenton体系中,当电流强度从50mA增加至200mA时,蔗糖溶液的TOC去除率随着电流强度的增加而显著提高;当继续增加电流强度至500mA时,蔗糖溶液的TOC去除效率并无显著提高。这是由于电流强度是电化学反应过程中的重要参数之一,增加电流强度能促进H2O2的产生 (式1)以及Fe2+在阴极的再生反应(式6),从而促进Fenton反应的进行,增加体系中羟基自由基的数量;但是进一步增加电流强度会导致体系内副反应的发生,主要为析氢反应(式7),从而使得电流效率反而降低。本实验中,在电-Fenton体系中的最优电流强度为200 mA。

Fe3++ e-→ Fe2+(6)

2H2O + 2e-→ H2+ 2OH-(7)

(a) BDD阳极

(b) Pt阳极

图2 电流强度对蔗糖溶液矿化效果的影响

3.3电-Fenton过程中产生的有机酸的种类和浓度

蔗糖在电-Fenton反应过程中会降解产生小分子有机酸,实验先分析了可能产生的有机酸(如草酸、马来酸、甲酸、草氨酸、乙醛酸、乙酸、苹果酸和琥珀酸等)标准品的保留时间及标准曲线,再分析了在反应条件为蔗糖溶液初始浓度为0.2 mmol/L,初始pH值为3.0,电解质Na2SO4浓度为50 mmol/L,Fe2+浓度为0.2 mmol/L,电流强度为200mA时小分子有机酸的种类和浓度变化情况,实验结果如图3所示。从图3可以看出,在碳毡/BDD及碳毡/Pt 体系中均有草酸、乙醛酸及甲酸的产生,在碳毡/BDD体系中,草酸、乙醛酸及甲酸浓度峰值的出现时间和消失时间均早于碳毡/Pt 体系,表明在该体系中采用BDD电极的矿化效果优于Pt电极。

(a) BDD阳极

(b) Pt阳极

图 3 使用不同阳极时电-Fenton过程中产生的小分子有机酸的浓度变化

3.4 不同电极材料对混合甜味剂溶液矿化过程的影响

在水环境中,通常多种甜味剂共同存在,本文研究了阿斯巴甜、糖精、三氯蔗糖和蔗糖初始浓度均为0.05 mmol/L的混合溶液,初始pH值为3.0,电解质Na2SO4浓度为50 mmol/L,Fe2+浓度为0.2 mmol/L,电流强度为200mA时,在两种不同阳极材料的电-Fenton体系中混合甜味剂溶液的矿化情况。从图4可以看出,在碳毡/BDD体系中,反应4h后矿化效率达到96%,而在碳毡/Pt 体系中,反应6h后矿化效率仅能达到93%。可见,该电-Fenton法处理混合甜味剂溶液时,碳毡/BDD体系的矿化效率要优于碳毡/Pt 体系。

图4 电-Fenton过程中混合甜味剂溶液的矿化效果

4 结论

本文研究了电-Fenton法处理水中甜味剂的矿化效果,首先分析了Fe2+浓度和电流强度对蔗糖矿化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电-Fenton体系中,最优的Fe2+浓度为0.2mmol/L、电流强度为200 mA。实验还对比了不同电极材料对矿化效果的影响,不同条件下,碳毡/BDD体系中蔗糖的矿化率均要高于碳毡/Pt 体系。研究还分析了电-Fenton法处理蔗糖溶液所产生的小分子有机酸的种类和浓度,发现蔗糖在降解过程中有草酸、乙醛酸及甲酸的产生。最后,在优化条件下采用电-Fenton法处理阿斯巴甜、糖精、三氯蔗糖和蔗糖混合溶液,两种电极材料均能达到较好的矿化效果,碳毡/BDD体系的矿化效果要优于碳毡/Pt 体系。

致谢:

本研究实验仪器与试剂均由Paris-Est Marne-la-Vallée大学Laboratoire Géomatériaux et Environnement (LGE)实验室提供,并在Mehmet A. Oturan教授和Nihal Oturan博士的指导下完成,特此致谢。同时感谢福州市公务员局福州市高层次人才访学研修计划的资助。

[1] Gan Z, Sun H, Feng B, et al. Occurrence of seven artificial sweeteners in the aquatic environment and precipitation of Tianjin, China [J]. Water Research, 2013, 47(14): 4928-4937.

[2] Sang Z, Jiang Y, Tsoi Y-K,et al. Evaluating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of artificial sweeteners: A study of their distributions, photodegradation and toxicities [J]. Water Research, 2014(52): 260-274.

[3] Brillas E, SiréS I, Oturan M A. Electro-Fenton process and related electrochemical technologies based on Fenton's reaction chemistry[J]. Chemical Reviews, 2009, 109(12): 6570-6631.

猜你喜欢

电流强度甜味剂蔗糖
2019年来宾市蔗糖业总产值近100亿元
甜味剂还是糖?这是个问题
不同强度电针刺激上巨虚后续效应磁共振成像比较
关于“恒定电流”学习中三个常见问题的剖析
利用正交试验探究原电池课堂演示实验的最佳方案
百密一疏
掺HRA 对蔗糖超缓凝水泥基材料性能的影响
有关电池荷电状态的研究
澜沧县蔗糖产业发展的思考
蚂蚁爱吃“糖”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