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策略创造精神

2017-05-24张彦荣

魅力中国 2016年33期
关键词:创新

张彦荣

【摘 要】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策略创造精神比传授数学知识更重要。策略创造精神一旦养成,就会大大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数学策略创造精神是由于数学的“探索性”特征决定的,实际上是倡导一种“合情推理”,笔者认为应该做到:给学生进行策略创造的机会,教给学生策略创造的方法,营造平等民主的气氛

【关键词】数学日常教学;创新;策略创造精神

谈到创造、创新,学生觉得很神秘,许多老师也这么认为。认为“创造”是科研人员的专利,学生就应该学习知识,熟悉各种题型。其实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时时都在创造,解决一个日常问题是创造,制作一个生活工具也是创造,对于我么的学生而言,“解决一个以前没有做过的习题”是创造,“理解一个新的数学概念”也是创造。创造并不神秘,每个学生都有创造的机会和天分,事实上对大多数学生而言,策略创造精神比数学知识更重要。策略创造精神一旦养成,就会大大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我们的学生经常会产生这样的感慨:“平时的练习题好多都会做,可是到了大型考試常常会像无头苍蝇一样乱打乱撞,没有思路,没有头绪”,究其原因是因为平时习题和平时教学中我们过多的强调的是“题型”,“模仿”,而没有多少创新,没有多少思维的培养!所有为了帮助学生提高数学成绩,也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我们的中学数学教学中应该充分重视并加强“策略创造精神”的培养!

数学策略创造精神是由于数学的“探索性”特征决定的,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可以发现:很多师生都认为数学是严谨的逻辑推理,数学是由“因为”和“所以”组成的,而实际上数学也包括探索性的合情推理,数学也包含“假如”,“也许”,“类似的”,著名的数学家,教育家波利亚曾经指出:“当我们面对问题的时候应当是大胆假设(结论或猜想)”,实际上是倡导一种“合情推理”,所以数学是充满探索性的,数学的探索性决定了“策略创造精神”在数学学习和数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

策略创造精神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认真探索,长期试验,不断坚持,结合自身实践,笔者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给学生进行策略创造的机会

每个学生都有创造的欲望和创造的天分,日常教学中要尽可能的给学生“设置”或者“珍惜”创造的机会。“设置”策略创造机会笔者偏爱以下两点:首先讲授新知识时,可以“还原教材”,将教材变成活的,让学生经历知识的产生过程,而不是只教给学生结果,让学生理解公式、概念、定理产生的背景及其推导的过程,而不是机械的记忆。其次习题教学中多选择一些情境新颖的,知识交汇的,解法不唯一的问题,这样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会不由自主的产生策略创造精神,此所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珍惜”策略创造机会主要是利用学生生成的,学生的一个想法一个疑问都可以形成创造机会,适时适度引导常常会形成意想不到的策略创造机会。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教师应指导学生:在预习中发现书本的问题,收集大家思考的错误问题,根据生活实际的需要所提出问题作为问题的来源。例如,“角的概念的推广”的内容,我们用时钟拨快、拨慢的区别来作为问题,从而引入角的新概念。

二、教给学生策略创造的方法

学生本身有策略创造的愿望,但是仅有创造的机会还是不够的,我们还应该不断渗透策略创造的方法,毕竟“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数学本身是一个高度复杂的综合体,所以数学策略创造的方法可以说是包罗万象,异彩纷呈,但是笔者认为我们日常教学中可以选择一些本质的常见的对学生思维相对而言最有帮助的方法于无形之中教给学生。笔者认为有以下常见的策略创作方法:观察实验、归纳猜想、类比推理、直觉顿悟、发散思维、自由联想、数形结合、分类讨论、化归转化、运动变化、函数思想、方程思想。

值得指出的是上述方法是时时处处存在的,不是高高在上的,笔者在日常的教学中常常有意的去渗透上述方法而没有专门去讲述这些方法。日常教学中的一个设置、一句话都可能会对学生的思维产生影响,久而久之便形成了策略创造精神!比如“我以前解决过类似的问题吗?”,“画出图形是否可以帮助我呢?”“一般情况下这类问题怎么解决呢?”“我能够把它转化成几个简单的小问题吗?”,笔者发现:教师的启发和引导可以帮助学生产生创造的兴趣,产生解决问题的策略,使一些看起来无从下手的问题“很自然”的解决掉了,学生常常发出感慨“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三、营造平等民主的气氛

学生的发展不仅与其智力因素有关,而且与非智力因素有关,很多时候我们可以发现非智力因素对学生素质的提高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实践证明“营造平等民主的气氛”对学生策略创造精神的培养非常有帮助!教学是师生之间的双边活动,也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边活动,师生之间应该是平等的,敞开思想、共同切磋、群策群力,这样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点燃学生创造思维的火花,形成学生自己的思维,提升其解决问题的能力。主体意识是指作为认识和实践活动主体的人对于自身的主体地位、主体能力和主体价值的一种自觉意识,是主体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观念表现。学生主体意识的觉醒,意味着学生主动参与自身发展,以达到他们身心充分、自由发展的开始。学生主体意识的强弱,在某种意义上决定着其对自己身心发展的自知、自主、自控的程度。主体意识愈强,学生参与自身发展、在学习活动中实现自己的本质力量的自觉性就愈强。高中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主要是用来传播和再现前人研究发现所积累的科学成果的,不再具有首创性,加上其自身严谨的逻辑性和抽象的理性,要求高中数学的创造教育必须创设一定情景、氛围,引导、启发学生模拟、探究原科学家的实践活动过程,呼唤学习主体能动参与联想、判断、推理、综合分析、归纳等学习探究活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发扬民主教学作风,创设和谐、平等的适学氛围,激活学生的主体意识,强化学生的自主精神,就成为促成学生潜在的创新之火迸发异彩的必要先导,成为关键。

策略创造精神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不断探索,不是一蹴而就的,有一定难度,但是并不等于“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要注意要把策略创造潜移默化的融进日常教学之中,一句话、一次启发、以此引导都可能对学生的思维方式产生重要影响,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思、策略意识,若干年之后学生的知识忘记了,但是数学精神和数学思维依然存在,这对于学生的发展无疑是个利好因素,当然不能为了创新而创新,刻意追求创新,而忽视了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教学。

猜你喜欢

创新
号脉时代盯热点 做足内涵多深意
职业能力视角下的高职语文教学策略探讨
基于学生就业导向的中职物流管理教学研究
以人为本理念在幼儿园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论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关于理想信念教育的新思路新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