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学生语文阅读能力

2017-05-24张继存

魅力中国 2016年37期
关键词:拓展阅读习惯阅读兴趣

张继存

【摘 要】阅读能力的强弱,与学生获取知识,提高学习兴趣,增长见识,以及培养自学能力等方面都有密切联系。因此学生的阅读能力应该成为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目标。

【关键词】阅读兴趣;阅读习惯;拓展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阅读能力,对一个学生来说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能力,同时也是学生应该具备的重要素质。阅读能力的强弱,与学生获取知识,提高学习兴趣,增长见识,以及培养自学能力等方面都有密切联系。因此学生的阅读能力应该成为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目标。特别是语文教师更应该将阅读能力作为中学生的一种重要能力来培养。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正是语文教学重要的基本任务之一。反观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由于受知识本位教育观的导向和现实高考压力的影响,我们过分地侧重于一种“技能”训练,想方设法地训练学生尽可能多的得到些分数,因此培养和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就成了一句空话。我们分校的学生更多的是来自于教育基础薄弱的农村,这部分学生的閱读能力更是令人担忧。

造成这其中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一是教师缺少指导学生阅读的环节,课外阅读处于放任状态。二是学生缺乏浓厚的阅读兴趣。因为学生的阅读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父母或老师安排和规定的缺乏自主性。三是基层学校图书不多,还都是一些旧书,时代性不强,自然学生的阅读兴趣不高,使学生无课外书可读。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四是学校缺乏良好的阅读氛围。五是没有热爱读书的家庭环境。农村学生的家长受自身认识的限制,对子女的课外阅读采取了一种相当敌视的态度,他们把学生看的课外书籍一律视为“闲书”,把学生观看有意义的影视节目视为是浪费时间。受高考评价机制的影响,一味的追求分数,功利性很强,而忽视了能力的培养。学生的阅读活动一直处于自生自灭状态,阅读积极性很难被调动起来。每一个因素对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影响都是巨大的,都十分重要,都不容忽视。所以,提高阅读能力,刻不容缓。那么,如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呢?

一、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现如今市面上的书籍浩如烟海,让学生自主的去选择通常是有很大的难度,而且想要通过这样的阅读取得一定成效也是有难度的。课外书籍那么多,要怎样去选择,学生不能有效地做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这就需要老师给予一定指导。通常在新学年或新学期开始阅读课之前采用。它主要是在学生读书的方法、书的选择、阅读的深入、读以致用等方面进行指导。如在阅读课里,可根据具体的阅读目标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如精读与略读,朗读与默读、速读等。还可根据书的内容、目的指导学生进行理解性阅读、评价性阅读、鉴赏性阅读、积累性阅读、应用性阅读、消遣性阅读,如《读者》之类的刊物作为消遣性阅读。我们学校有给学生的校长赠书,《读者》、《意林》、《格言》,是指导学生很好的入门读物,学生也许会因为这几本每期如约而至的杂志,会去关注更多的刊物:像《杂文选刊》、《青年文摘》、《小说月报》、《视野》等等。像《简爱》、《红楼梦》《飘》、《基督山伯爵》可作为理解性阅读等等,可以在品味这些人生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人格和价值观。也许正是因为这一部部精彩的书籍,他们学会读书,从此乐于读、便于读。

二、引导学生树立阅读习惯

阅读,可以唤起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对假丑恶的憎恨,可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引导学生步入正确的人生轨道而少走弯路。所以,想要学生有效地提高语文阅读能力,就需要良好的阅读习惯。进入高中语文教学,已经不单单是教师讲解,学生听课那么简单了,此时需要学生具备个性化的独立思考能力。比如:教师可以在课余时间给学生留有问题,让学生查找资料,上课时引导他们利用自己获得的知识解决问题,让学生有主动阅读的成就感,激发他们课后阅读的兴趣。像高一学习《鸿门宴》,留这样一个问题:“你如何看待项羽刘邦这两个人物?你认为是什么决定了项羽最后败给了刘邦?”学生课后纷纷去查找资料,有人甚至去读了《史记》的《项羽本纪》和《高祖本纪》。暂且不说问题解决如何,就是这个过程也足可以让做教师的我们兴奋不已了。

三、培养学生进行阅读扩展

“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教师在通过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带领学生精读教材的作品的时候,可以扩展一些课外阅读。比如学习《林黛玉进贾府》,教师是必要讲解人物关系表,牵引出许许多多的人物与故事,这些人物的性格又是由一个个扣人心弦的精彩情节组成,自然引导他们去阅读,去研究,去了解整部《红楼梦》。比如教授《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让学生去进一步了解大文豪苏轼的生平与经历,就对他们以后遇到苏轼的诗词鉴赏能够做的知人论世,以意逆志了。

四、培养学生大胆质疑的能力

质疑,就是提出问题。我们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在阅读中发现问题,善于质疑,进而释疑,达到领悟问题的目的。作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设计让学生提问这一程序,这只是教法,而鼓励学生质疑,指导学生如何质疑,大胆地支持学生提出问题,肯定学生的不同见解。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教师要指导学生在质疑的基础上善于创新。提出自己的见解。不要以为权威是不可侵犯的,不要人云亦云。“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们为什么要求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千人一面、千篇一律呢?为什么学生对于课文内容、主题的理解就不能自成一说呢?我们要让学生有敢于挑战权威的勇气。比如教授《项羽之死》一课,课后就有杜牧的《题乌江亭》,王安石的《乌江亭》和李清照的《乌江》三位诗人对西楚霸王不同角度的吟咏,又各有各的观点,不同时机,不同心境,自然也就不同的见解了。学生可以据此来发表自己的言论观点,允许让我们的课堂有不同的声音。

五、借助现代的多媒体平台

现在每所高中学校,每一个班级几乎都有多媒体,教师应该将这些资源充分的利用,比如可以播放像《百家讲坛》,《唐诗风云会》,《中国成语大赛》,《汉字听写大赛》等等,让学生一起沉浸于这种快乐的学习气氛中。

总之,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学会自己安排学习时间,在完成课堂学习任务的同时又能通过课外阅读增长见识、拓宽视野,对于学生的成长是有着积极意义的。我希望广大的语文教师同行们能够通过正确的方法培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助力。

【参考文献】

[1]陈碧卿.中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分析与对策[J].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2016(10)

[2]王思红.学会阅读[J]. 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2015(3)

猜你喜欢

拓展阅读习惯阅读兴趣
浅谈语文阅读的教学方法
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培养一年级孩子爱上阅读的方法与策略
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兴趣引领,快乐阅读
关于新形势下公证业务拓展的一点思考
高中语文《先秦诸子选读?孟子》课堂拓展
探究如何培养学生语文阅读兴趣的策略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论公共服务政府购买范围之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