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写在高考前

2017-05-24潘咏琅

家长 2017年4期
关键词:偏食人生妈妈

□ 潘咏琅

写在高考前

□ 潘咏琅

我是“三无”妈妈:没钱,没事业,没人脉。我能留给孩子的,只能是我的思想。

林则徐说:“子孙若如我,留财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毁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这句话令深爱孩子的我茅塞顿开——孩子有孩子的人生,我有我的人生。孩子是我生命的延续。我深爱着他,却不想因此失去自己的人生,否则我难免会把不能实现的人生目标寄托在他的身上,那样对他不公平,对我也是一种残忍。

以孩子为中心是包括我在内的很多母亲的生活方式,但同时也是我的一种心理负担。

我害怕成为那种除了孩子“一无所有”的中年妈妈,孩子稍有一次考试成绩落后,便会声嘶力竭地怒吼,或者棍棒相加。这样的案例不少,人们戏称这样的母亲为“虎妈”。虎妈式教育有积极的一面,更多的却是对孩子的摧残和折磨——毕竟能功成名就的人是少数。

普天之下,妈妈对孩子的爱都是一样的。我的孩子今年高三,逢人生大考的关键时刻,身体出现小恙,在外地工作的我不得不回家。七

个月的中药,半个月的西药。在吃药期间还有两次重感冒,高烧退去后咳嗽至今还未痊愈。看着孩子成了“药人”,我夜不能寐,心疼不已,恨不得代替他生病。我被焦灼、恼火、无助等各种消极情绪充斥着,常常流泪,近乎抑郁了。

一天朋友的一句话救了我:“办法总比问题多。总会有办法的,只要不抛弃、不放弃。”是的,现在医学这么发达,又不是什么大病,只要坚持,总会好的。而最根本的,就是激发孩子本身的免疫力:不偏食,多运动,拥有营养健康的生活方式。

于是,我给孩子停了药,郑重地对他说:“你是你自己的,你的健康、你的高考、你的人生,都需要你自己负责,我,无能为力。”在他本就“高压”的时候说出这样的话,不确定是能成为他前进的动力还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我的内心,是忐忑的,可我却不得不说。或者,已经说得迟了。

事实上,如果不是他多年偏食,营养不良,懒于运动,就不会体弱。如果他在用药期间能谨遵医嘱,改掉偏食的毛病,加强运动,也早就康复了。

我们总是以爱的名义,过度保护,顺从孩子,反而害了孩子。这是溺爱的表现。

父母千岁养不了百岁的儿女,我们真的有能力呵护孩子一生吗?我们能替他成长、替他就业、替他恋爱、替他生活吗?如果能,孩子对于我们来说,和宠物有什么区别?他会真的觉得快乐吗?如果不能替代,那么我们以爱的名义的过度呵护,究竟是在爱他还是害他?

孩子长大了,考大学似乎成了唯一的目标,那么上大学又是为了什么?

多少妈妈在孩子身后,进行着保姆式陪伴。在各种补习班之间穿梭,大人和孩子都忙得焦头烂额。一切以孩子学习为中心,妈妈们甚至失去了自我。而一方面社会现实上演的是:成绩一流的人大多在给学习成绩二流甚至是三流的人打工。能做老板的,一定是才智健全、头脑灵活、意志坚定、耐力强悍的人,是真正的、打不死的“小强”。而那些高才生,大部分都成为了只是有一技之长的、帮人创造财富的工具。家长保姆式陪伴,众星捧月般呵护,目的居然是把孩子培养成一个工具,这就是我们望子成龙的祈盼,这就是我们最终想要的结果吗?

我和孩子进行了一次长谈,我告诉他学习只是人生的一部分,上大学只是成长的一步,不是人生唯一的目的。健康的身体,健全的人格,良好的习惯,积极的人生态度,比大学文凭更有意义。刻苦学习也是必须的,学习是一辈子的事,这是对自我的证明,更是成长的需要。

如今我的孩子成绩一般,但是我知道他在努力。孩子其他方面也没有突出的表现,周遭批评的声音不绝于耳,我也困惑、内疚、焦灼,或许真的是我耽误了孩子的人生?

我是“三无”妈妈:没钱,没事业,没人脉。我能留给孩子的,只能是我的思想。

我能对孩子说的是:孩子,我爱你。感恩有你,感恩让我有机会陪你成长。但是我代替不了你。你的人生是你自己的,你是独立于我的存在,你若不坚强,没人替你成长。高考只是一种人生历练,只要你努力了,成功也好,失败也罢,我都希望看到你积极向上的笑脸。这才是人生最完美的答卷。

(责编 李亚男)

猜你喜欢

偏食人生妈妈
偏食
儿童挑食偏食影响心血管和血糖
人生中的某一天
人生悲喜两字之间
鸟妈妈
我的妈妈是个宝
不会看钟的妈妈
家有偏食宝宝吃得挑、吃得慢,营养不均衡,怎么办?
妈妈去哪儿了
独一无二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