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儿子抱怨老师时

2017-05-24林凡瑞

家长 2017年4期
关键词:拖堂杜鹃共情

□ 林凡瑞

当儿子抱怨老师时

□ 林凡瑞

家长有一个原则必须得遵守:就是一定要尊重老师,也尊重孩子。

“什么玩意儿,天天不够她显摆的!”儿子秦秦回到家气呼呼的,我奇怪地问他在和谁生气,话还说得这样难听。

“杜鹃!”杜鹃是儿子班主任的名字。听秦秦点名道姓地称呼老师,我的火“腾”地蹿了上来:你这孩子怎么回事?老师每天辛辛苦苦地教你学习文化知识,不感恩倒也罢了,居然对老师出言不逊。老师教育你,还成仇敌了?但这些到嘴边的话被我强咽了回去,其实我不止一次这样教育过秦秦要尊重老师,看来真是方法不得当,他对老师的恶劣态度反而升级了。想到前几天我从朋友那里学习到一个新名词——共情。于是我决定要先安抚秦秦的情绪,问他:“发生了什么事情,让你这样评价老师?”

“她上课拖堂不说,占用我们的自习课不说,今天居然占了我们的体育课!显摆她工作负责啊?同学们都骂她太显摆了。”原来是老师的“负责”升级了。

“每周两节体育课,你本打算和同学踢足球的,结果泡汤了,让你和一些同学很失望,是吗?”我站在秦秦的角度说话。

“嗯,”应该是共情起了作用,我的话说到秦秦的心里去了,他的眼睛里居然涌出了眼泪。“她一听到下课铃就去把门关上,唠叨起来没完,简直是拖堂天下无敌,有时居然会拖到下节课要上课时,今天竟然改成占用体育课了!”秦秦气得满脸通红。

11岁的孩子刚好是看重玩、愿意玩的时候。玩的时间让老师霸占了,怎么能不伤心呢?处于弱势地位的孩子只好向同学或家长发发牢骚。如果一味地压制孩子的恶劣情绪,有可能会激发其逆反心理:你占我时间想让我好好学习,我偏不好好学习。这是我最担心的,帮助孩子疏导坏情绪,是目前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向老师建议一下呢,也许老师忽略了你们的情绪,认为你们会接受她的好心。”我帮孩子出主意。

“这个办法我们几个同学也想到了,就怕没有用。”倾倒完“情绪垃圾”后,秦秦由激动变得平静,该吃饭吃饭,该学习学习。

后来,秦秦依然是没大没小地称老师为“她”或“杜鹃”,以示他对老师某些行为的不满,仿佛我嘴里的“杜老师”与秦秦嘴里的“杜鹃”不是一个人。我也不去纠正他,但与他交流时坚持用“杜老师”的称呼。我在用我的坚持向孩子施教:对老师必须持尊重态度,更何况是位对孩子负责的老师,值得尊重与爱戴。我坚持的理由是,在孩子不能够真正理解的时候,家长实际行动的教育效果优于语言。

果然,孩子渐渐接受了我对他老师的称呼,也会回答我提到的有关“杜老师”的问话,不像以前那样,说话前需要特意强调一下老师的名字“杜鹃”。

于是,我顺势开始向秦秦渗透对老师做法的理解。我闲聊似的问秦秦:“猜一猜,你刘姨家的姐姐每月上课外辅导班的费用是多少?”

“400元!”看得出秦秦是往上限猜测了。我摇摇头否定了秦秦的答案,用手比量了一个数字给孩子看。“啊?那么多钱?为什么要上课外辅导班?”秦秦不理解地问。

我实事求是地回答:“她小学时基础没打好,再加上学习习惯不好,上中学后学科增多就有点跟不上了。”秦秦十分不理解会有这样的事情:“小学怎么会学不好呢?老师不管她吗?”我说:“你以为所有的老师都像你们杜老师那样吗?”

“刘姨家的姐姐要是在我们班就好了,我们老师上课有瘾,若是有人问她问题就特别高兴,老负责了!”秦秦对老师的看法褒贬成分都有。

“你刘姨她可羡慕你遇到这样的一个老师。可惜她女儿已是初中生了。她还托我们帮着打听打听,认不认得负责任的初中老师,就像你们杜老师那样的。”我认真的样子引得秦秦也认真起来,他歪头皱眉寻思一会儿,说:“我们杜老师的教学水平在全市都有名,不少学生特意从外校转来就是为了上我们班,杜老师是我们学校的招牌。”秦秦的语气可是一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满是骄傲。

“妈,你都不知道,杜老师有经常头晕的毛病,但仍坚持着给我们上课。她说等把我们这届毕业班送走,就去好好检查检查身体。”

“就这样的身体素质还多给学生上课?图什么呀?歇会儿多舒服。”我夸张地做出不理解的样子。秦秦很不满意我的说法:“图的是我们一个也不能落下,不能像刘姨家的姐姐那样!我们杜老师说她带出来的学生,到中学里个个都是好样的!”秦秦以他是杜老师的学生为骄傲,继续说,“其实杜老师也挺好的,有时怕我们觉得枯燥,看到有人思想开小差,特意讲几个笑话调节情绪。”

“就是愿意拖堂占用别的课。”我自言自语。

“那不是有特殊原因吗?”秦秦很不满意地反驳我。看来,孩子已经与老师共情了,至于是什么样的特殊原因已经不重要,重要是孩子理解与接纳了他的老师。

很快,秦秦小学毕业了。看到他们班以遥遥领先的优势成了全年级各科成绩排名第一时,家长们笑逐颜开。秦秦也变得不计前嫌,眼泪汪汪地问我:“妈妈,我还会遇到杜老师这样负责的好老师吗?”

“难道你还喜欢杜老师这样的老师?”我做出吃惊的样子问秦秦。

“这样的老师谁不希望遇到啊?”秦秦着急地说。

是啊,遇到了负责的老师,是孩子的幸运,也是家长的幸运。当然,老师也非圣贤,总会有些做法让孩子与家长一时难以接受。这时,家长有一个原则必须得遵守:就是一定要尊重老师,也尊重孩子。

秦秦很快要成为一名中学生了,将到一个新学校接受更多老师的教育,也许还会遇到爱拖堂的老师,或是遇上我们预测不到的、形形色色的来自老师方面的问题。但是,通过与孩子沟通、“共情”,互动处理与老师间的冲突问题,我们积累了部分的人生阅历,相信成长中的秦秦不会再因老师的问题影响到情绪。即使有些情绪,无论事情的形式如何变幻,相信我们都会灵活地找到处理问题的办法。

(责编 李亚男)

猜你喜欢

拖堂杜鹃共情
发现高潜人才:共情与谦卑
杜鹃红
共识 共进 共情 共学:让“沟通之花”绽放
县域教师培训管理中如何实现共情
细数十二星座老师都是怎么拖堂拉仇恨的
幼儿共情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杜鹃
百里杜鹃百里歌
百里杜鹃
楼梯(外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