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宿带动下的乡村社区营造探析

2017-05-24林佳玲尹燕陈佳洁

旅游纵览·行业版 2017年4期
关键词:石山民宿营造

林佳玲+尹燕+陈佳洁

乡村社区营造是新农村建设的延续,符合我国“美丽乡村”所构建的生态自然、物质精神全面发展的要求。文章以南京市石山下村社区营造为例,借鉴其依托乡村旅游,以乡村民宿为建设起始点与重要载体,带动乡村整体发展的实践,探析民宿带动下的乡村社区营造的可行性与可持续性,同时构建其发展框架与参与者关系模式,以期为我国乡村建设提供适应国情与乡村建设特殊性的可持续发展新思路。

自2005年我国开始大力推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新农村发展符合生态文明时代特征,而“美丽乡村”概念的提出,正是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同时也是乡村旅游转型升级不可偏离的大背景,并且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基于“美丽乡村”要求,新农村建设是物質与精神、环境与内涵的全面提升。而乡村社区营造不仅追求有形的硬件建设,提升生活质量外,也注重精神、文化层面的发展,采取自上而下的公私协力模式,建立政府部门、非政府组织与乡村社区的良好互动关系,是实现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国家向新时代迈进的过程中,需要进一步摸索出一种适应我国国情和乡村建设开发特殊性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

一、乡村社区营造理论

乡村社区营造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延续与发展,于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一些亚洲国家和地区兴起,日本与台湾地区面对城市化过程中地方村落没落的境遇,自上世纪开始至今仍在持续强调“人、文、地、产、景”的乡村社区营造。其中“人”指的是认同感和社区意识的构建,社区共同体的形成;“文”指的是传统文化的延续,民间工艺及艺术活动的传承与经营;“地”指的是地方建筑的保护与再利用;“产”指的是特色产业的创新经营;“景”指的是公共空间的改善、景观的特色经营等等。

我国台湾地区比较早引入了社区营造的概念,早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台湾地区于政策上便已强调社区建设,九十年代先后制定的各项计划标志着社区营造的启动。于1994年开始推行“社区总体营造计划”,希望从文史重建与文化艺术的角度介入社区发展,强调社区参与,整合地方文化、社会与经济等资源,解决整体环境恶化、公民意识欠缺、公共资源未整合和社区学习体系急需建立等问题。

社区营造作为一种最基层的社会活动,以社区共同体对本社区具有认同感作为前提,通过社区居民达成社区共识,发展自主能力,积极参与地方公共事务,共同经营“文化产业化”、“产业文化化”及其它相关的社区发展活动等,从而使本社区的生活空间获得改善,居民的生活品质得以提升,文化、产业和经济得以复兴,进而促使社区活力再现,这种由居民自主参与社区经营创造的过程,称为社区营造。简要地概括就是充分运用社区内的各种资源条件,凝聚社区共识,改善生活环境,延续文化精神,重塑社区活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行动。

二、民宿带动下的乡村社区营造

乡村社区营造可以依托乡村旅游,以民宿为落脚点形成全面带动作用,通过打造社区文化、改善生态环境以及推动地方产业,以村民为主体,社区、政府、创客、专业团队多方参与的良好互动关系,实现美化乡村环境、增加村民收入、提高社区文化氛围的目标,达成乡村整体的可持续性发展。

(一)以民宿产业为起点

乡村旅游是实现新农村可持续发展建设的手段,以乡村旅游为主导产业是民宿实现带动作用的前提。首先,民宿与民居房屋皆作为乡村的基本建筑体,不同于普通民房的是,民宿的外观更为美观,内部设施更为现代化,这是其为满足旅游消费需求所必有的硬件基础。但虽说民宿是为旅游者所用,但基于乡村社区营造的地方性要求,民宿的建造风格必须与本地乡村风貌一致,符合当地社区肌理特点,因此更加提倡民宿的建设是模拟本地民居或者对当地老房子的改造。由此民宿可以作为乡村民居改造的样板,在不破坏本地风貌基调的前提下,改善村民居住条件,且从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本地村民随意改造房屋而产生的整体景观不协调性。其次,民宿作为乡村旅游发展中至关重要的部分,不仅承担着为旅游者提供食宿的基础作用,同时也是当地特色文化凝结的表现,是突出农村乡村性的主要载体。除此之外,现代游客群体观念趋于成熟,也更追求旅游所带来的深度体验,民宿为游客留宿享受更深刻的体验创造可能。为此,将民宿产业作为乡村社区营造的第一步,不仅有助于社区空间的建设,同时提升居民生活条件,加强游客体验感,并为乡村旅游进一步发展提供基础。

(二)以民宿集群效应为推动

民宿集群是指在特定区域内,具有竞争和合作关系的民宿和配套服务机构在地理上集聚而形成的群落。民宿集群对比单一的民宿个体,其优势在于集体生存、协同合作,实现专业分工、信息互补、业务共享、取长补短,达到整体的最大效益。民宿集群类似于一个社会共同体,需要协调内外部各要素的良好关系,比如空间规划,环境设计,设施分配等。民宿集群可促进以民宿为发展起始点的乡村社区营造构成空间环境上的框架蓝图,为进一步完成整体营造起推动作用。同时,民宿集聚所带来的规模经济效益给予乡村社区营造厚实的经济支持。

(三)各方参与者良好互动

在乡村社区营造中,当地居民需作为主体,起决定性作用且扮演关键角色。政府从制度与法律层面乡村社区营造起监督指导作用。因个体的居民能力有限,所以需要居民形成社区团体的形式与政府部门进行交流合作。其代表乡村居民向政府传递内部的群体意见或组织实践。是改变以往自上而下、政府主导的规划模式的重要角色。除此之外,因为乡村居民与社区组织缺少如规划、旅游、建筑等方面的专业人才,为此需要外部相关人员的智力支持,如业界的专业团队、学界的学者专家等。专业人员除却发挥咨询作用的功能外,也参与进乡村社区营造的实践中,在政府监督指导下,与乡村社区沟通协商,带头开启民宿产业,为乡村居民今后独立开发提供模板与借鉴。但必须明确的是,乡村社区营造中的主要产业受益者是乡村居民,该主体地位不可动摇。乡村社区营造各方参与者关系应当由以下几部分组成:首先是组织形成代表乡村居民群众的社区团体或者已有的具有相对权威性的乡村组织,起联系政府、传递内部意见、与其他方进行沟通的作用,并推动乡村社区营造活动的实施;其次,明确乡村居民的主体地位,构建其与政府部门之间的由下至上的关系;最后,引入具有专业知识与能力的人才,在乡村社区营造中起咨询与政府和社区之间中介作用,三者共同构建乡村社区营造参与者良好互动关系。

(四)可持续发展效果

乡村社区营造过程可以以民宿为起点,通过民宿这一载体,展现乡村景观特色、优化乡居内部生活功能、拓展乡村基础设施及推进乡村旅游产业,确立以乡村居民为主体,政府、专业人员参与的关系模式,达到社区共识凝聚,改善生活环境,增加居民收入及复兴乡村活力的目标,最终实现乡村社区营造的可持续发展,其效果可在以下三方面有所表现。

1.社区人文:乡村社区营造以乡村居民为主体,明确其“主人地位”,增强乡村居民主体意识。培养其对本土文化的自信心并提高參与公共事务能力,社区凝聚力增强,乡村活力再现。

2.社区肌理:通过自下而上的乡村社区营造,改善乡村社区的基础设施,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构建科学的人地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最大程度上保持乡村景观特质的同时营造舒适生活的生态乡村。

3.社区生产:依托乡村旅游业,以民宿带动并推动其发展,摆脱以往完全依赖第一产业生产的落后经济模式,优化产业结构,挖掘地方资源并振兴地方特色产业,实现“一、二、三产业联动”。

三、民宿带动下的石下山村社区营造

(一)石下山村概况及发展历程

石山下村坐落于南京市溧水区晶桥镇东南2.5公里处,通过省道246、341连接南京市、溧水区,全村现有农户161户,常住人口550人,4个村民小组,全村地势北高南低,属典型的丘陵山区,耕地面积720亩,山林面积2500亩,现已流转1100亩。

石下山原是一座百年古村,生态环境优美,遗留许多旧时建筑、宗祠、民舍等。自2012年关停大部分民营化工厂后,村GDP大幅下降,曾一度衰败,是溧水区重点帮扶对象。2014年5月开始美丽乡村打造。而今作为溧水区美丽乡村重点打造的乡村旅游点之一,石山下村依托良好的生态资源条件及古朴的人文环境,以民宿产业为龙头带动,成为南京首家及规模最大的民宿集聚区,以社区营造为策略方法,打造出一个美丽乡村3.0版的社区化本土休憩村落。

(二)石山下村社区营造

以实现整体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乡村社区营造,以民宿为营造的起点,形成集聚效应,带动乡村居民与政府、专业团队共同实现社区氛围、社区空间和产业发展三方面的整体营造,构建出民宿带动下的乡村社区营造框架(图2)。

1.社区氛围

石山下村是一座有着768年历史的古村,其历史建筑、本土文化与自然环境相生相息,相互依存,形成特有的乡村基调。以乡村居民为核心的乡村社区营造,调动了居民的积极性,使得乡村活动再次活跃,重现生机。居民对本土文化认同感提高,自信力得以彰显,自主参与进社区营造实践中。石山下村的祠堂是其历史文脉的凝聚,乡村社区营造中特地为古祠堂进行了修缮,村内的老人协会专门组织村里人轮流在祠堂值班,保护看守这一地方古迹。“刘氏祠堂”是石下山村较为古老且保存较好的一座,里面规整得陈列着这个村的历史古物,供到访者系统得认识这座古村的历史。乡村社区营造更注重的社区文化与活力的延续,激起乡村居民对保护本地传统文化与历史的责任感,在意识与行动上再活跃起社区文化氛围。

2.社区空间

“未见山”民宿原真质朴的建筑风格成为民居改造模范,使得古民居得以活化利用,石山下村整体的乡村风貌也有所存留,让乡村依旧是乡村的模样,避免了以往乡村建设中出现的建筑物与乡村自然景观格格不入的现象。与此同时,社区营造中资本的注入与专业人员的指导下,石山下村有了通往外界的柏油路,交通更便利。宏观角度进行的空间规划使得石山下村卫生环境也得到很大改善,视觉上也更为美观。由区文化局牵头入驻的“金陵图书馆”分馆在此落成;“石山下商店”及乡村服务站点的建立让村里人生活更加便利。在乡村社区营造中,社区空间与硬件设施的完善建造了一个优美舒适的生活环境。

3.产业发展

石山下村以打造南京首家及规模最大的民宿集聚区为特色,目前已具规模的4家民宿,皆以当地自然环境特色为根基,充分利用本土资源打造出富有乡村气息且独具一格的民宿。由民宿带起的餐饮业和零售业也逐步发展起来,这都依托于石山下村社区营造中的乡村创客计划于村民创客计划。石山下村的更新与再生激起本地青壮年回乡奋斗的想法,纷纷回归创业,比如“有间堂集装箱酒店”的主人便是村里出去的高才生,现今回乡创办了富有田野气息的民宿;“刘家铺子”的女主人是本地媳妇,从婆婆那习得传统手艺开起了自家小铺;“三妹农庄”的夫妇曾在他乡开小菜馆打拼,两年前回家自办起农家乐。依赖乡村居民或专业人员的努力,带动系列相关产业发展,使村民在就业方面受益最大,形成内生式的产业体系。

城市发展的冲击与传统产业的衰败是乡村凋敝、人口外流的重要原因。乡村原有的产业没落,伴随着的是社区凝聚力的溃散。乡村社区营造中产业再造是重要内容,利用本土特色资源活化传统产业、乡村旅游业开发构建乡村产业体系。居民只有在地取得收益才能真正留下,也才能吸引流失的中青年人才回归,推进乡村社区内部的自我发展能力。

四、结语

新农村建设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学术对其建设模式与路径的探究也数不胜数。乡村社区营造是新农村建设的延伸,而民宿带动下的乡村社区营造则是基于乡村旅游业所探寻出的实现乡建可持续发展的一条途径,通过民宿保持地方特色,提高村民对乡村环境的认同,营造出一个让村民满意的社区空间,改善社区氛围,培养村民对传统文化,自然和谐的生活素养。同时,以村民为主体的多方参与者良好互动关系的构建是实现乡村社区营造的关键,长期以来,政府一直在乡村建设中处于主导地位,村民自主参与度低,对政府所做的改造认可度不高,甚至时有消极情绪的存在。引导村民积极参与,发挥其内部的组织关系,才能真正实现内生式发展达到再兴。本文通过构建以民宿为营造起点、以村民为核心,多方参与者良好互动为关系模式的乡村社区营造框架,探寻其可行性,以期为我国尚处于发展阶段的新农村建设研究提供参考与借鉴。

(作者单位:南京农业大学人文与社会发展学院)

猜你喜欢

石山民宿营造
诚心为“侨” 营造“家”温暖
孪生院子民宿
2021年山西将完成营造林26.67万公顷(400万亩)
恋上云石山
我家就在云石山
选择民宿出行的你,真的了解“它”吗?
擅长营造美好的音色 Marantz SA-10 S1/PM-10 S1
你是民宿达人吗
爬三分石山
石山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