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VSD治疗骨科创伤及感染创面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7-05-24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7年9期
关键词:换药天数负压

VSD治疗骨科创伤及感染创面的临床疗效观察

李勇

目的讨论VSD治疗骨科创伤及感染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2月—2016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骨科创伤及感染创面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按照治疗方式平均分配为VSD组与常规组,每组各75例患者。两组患者均需进行常规清创手术,然后常规组患者根据其创面的具体情况进行常规治疗,VSD组患者则进行VSD治疗,同时进行抗感染工作与相关护理措施。记录与对比VSD组患者与常规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伤口愈合时间、住院天数。结果根据对比结果显示,VSD组患者的整体治疗有效率高于常规组患者;VSD组患者的平均伤口愈合时间、平均住院天数均短于常规组患者(P<0.05)。结论相对于常规治疗而言,VSD治疗骨科创伤及感染创面的治疗效果良好,患者伤口愈合时间、住院天数比较短,因此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VSD;骨科创伤;感染创面;临床疗效

医院骨科常常会接诊具有骨科创伤及感染创面的患者,由于患者感染的创面比较难处理,因此当患者的创面处理不当时,极易导致患者创伤部位出现运动神经障碍,对患者的身体健康与生活质量影响比较大[1]。以传统常规的治疗方式治疗骨科创伤及感染创面主要是对患者常规换药与引流,但是换药时间往往比较长且极易导致患者需忍受较大的痛苦,因此治疗效果欠佳[2]。而负压封闭引流术(VSD)治疗骨科创伤及感染创面是近年来临床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治疗方法,治疗效果较佳,能减少常规治疗中患者换药时的痛苦。就此,为研究VSD治疗与常规治疗骨科创伤及感染创面的两种治疗方式,本文选择2015年12月—2016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骨科创伤及感染创面患者150例展开研究与讨论,详细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5年12月—2016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骨科创伤及感染创面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按照治疗方式平均分配为VSD组与常规组两组,每组各75例患者。其中VSD组中,男、女患者分别为49例、26例;年龄为18~74岁,平均年龄为(46.5±1.8)岁;创面类型:42例患者为感染陈旧创面,33例患者为骨科创伤新创面;创面位置:38例患者创面为腰骶部,37例患者创面为四肢。常规组中,男、女患者分别为48例、27例;年龄为17~75岁,平均年龄为(46.6±1.8)岁;创面类型:41例患者为感染陈旧创面,34例患者为骨科创伤新创面;创面位置:37例患者创面为腰骶部,38例患者创面为四肢。根据VSD组与常规组的基本资料对比显示,VSD组与常规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创面类型、创面位置及其他方面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需进行常规清创手术,即取患者感染创面的脓性分泌物进行病原学检查及药敏试验对患者清创。此后,常规组患者根据其创面的具体情况进行常规治疗,给予患者感染创面敷料,敷料的更换情况则需根据患者的创面具体情况进行,一般1~2天更换敷料一次。其次,对于创面长度深与创面范围大的患者还需另外放置引流条,应注意对于患者的脓性分泌物需5~7天进行一次病原学检查及药敏试验。再者,对于患者部分坏死的皮肤以及创面严重感染的现象需对患者进行2次或多次清创,唯有患者新长出的肉芽丰满后才可对患者的创面皮肤直接缝合或创面植皮消灭创面;对于创面范围大,肉芽生长时间或生长不佳的患者则可进行皮瓣转移术消灭创面[3]。

VSD组患者则在常规清创后进行VSD治疗,同时进行抗感染工作与相关护理措施。在患者进行常规清创后,根据患者的创面具体情况裁剪适宜的VSD敷料并覆盖于患者的创面。然后,对患者创面周围的皮肤进行清理与干燥,再应用半透明生物薄膜将患者的创面进行粘贴封闭[4]。最后,给予患者持续负压吸引,即连接负压引流瓶与引流管后给予负压源并调整至能显著看见敷料收缩即可,同时还需对负压吸引的状态定期进行观察,以便能迅速处理负压吸引时出现的阻塞、漏气等不良现象。其次,对于感染创面还需应用敏感抗生素或庆大霉素液对患者的创面进行冲洗。持续负压吸引5~7天后,取出VSD敷料对于创面范围小且新长出的肉芽良好的患者可进行缝合;对于创面范围大且新长出的肉芽良好的患者可进行植皮消灭创面;对于创面程度深,并且软组织缺损过多的患者则应进行2次或多次VSD敷料覆盖操作,直至患者的新长出的肉芽良好在进行创面植皮,VSD敷料覆盖时间与第1次一样。

1.3 疗效判定

治疗效果分为痊愈、显效、有效、无效4种。其中,2周以内患者的创伤部位以及感染创面完全好转,敷料能良好的覆盖在患者的创伤表面位置,且敷料不需要定期更换则视为痊愈;患者的创伤皮肤表面分泌物显著减少,创伤皮肤大部分好转,创面范围显著缩小则视为显效;患者的创伤皮肤表面分泌物有所减少,创伤皮肤部分好转,创面范围有所缩小则视为有效;患者的创伤皮肤表面发生坏死不良状况,创伤皮肤表面分泌物多于治疗前,创面范围无变化或增加则视为无效[5]。整体治疗有效率为痊愈、显效、有效人数之和占所有人数的百分比。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VSD组患者与常规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比

根据对比结果显示,VSD组75例患者的整体治疗有效率为93.33%,常规组75例患者的整体治疗有效率为74.67%,VSD组患者与常规组患者的整体治疗有效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4.36,P<0.05)。如表1所示。

表1 VSD组患者与常规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比(n)

2.2 VSD组患者与常规组患者的伤口愈合时间、住院天数对比

根据对比结果显示,VSD组患者与常规组患者的伤口愈合时间、住院天数对比,差异具具有统计学意义(t=1.32、t=1.48,P<0.05)。其中,VSD组患者的平均伤口愈合时间为(16.83±9.56)d,平均住院天数为(15.47±4.38)d;常规组患者的平均伤口愈合时间为(21.53±14.17)d,平均住院天数为(25.62±9.46)d。

3 讨论

传统常规方法治疗骨科创伤及感染创面一般会通过换药与引流的方式进行治疗,其主要是在对患者换药的同时,将患者创面的脓性分泌物与坏死组织通过引流继续排出,另外再通过刺激和促进肉芽的生长来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6]。其次,此方式针对创伤范围大且程度深的患者往往还需使用引流管或引流条加强引流进行治疗[7]。由于此方式在换药过程中,患者往往需要遭受剧烈的疼痛,因此换药常常会出现不顺的状况;再者,引流时引流管极易出现阻塞的现象,处理不及时对患者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常规治疗方法治疗效果欠佳。

VSD治疗则不同于常规治疗方式,采用的是VSD敷料,其可塑性高,能通过负压吸引将敷料充分均匀的接触患者的创面,相对于常规引流而言,负压吸引出现的阻塞情况比较少,能全方位引流,因此治疗效果较佳[8]。另外,VSD治疗的过程中,在VSD敷料完成后医护人员对患者的创面周围皮肤进行清理与干燥,并半透性粘贴薄膜进行封闭,从而保证患者创面清洁、干燥的良好环境,不但能有效促进创面毛细血管的增生,加速组织水肿的消退,促进修复细胞的增殖,保肉芽组织快速生成,最终达到促使创面愈合的目的。其次,半透性粘贴薄膜的VSD材料的封闭性质使得引流区的负压得以维持,通过不间断地及时引流又隔绝外界,可有效防止污染和交叉感染,优质的引流为创面的额修复创建良好的条件。再者,在针对帮助患者换药方面也变得比较简捷,不需要经常性的换药,减少患者换药时的痛苦[9]。

虽然VSD治疗的成本高,但此方法能有效减轻患者换药时的痛苦,其次还能显著缩短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以及患者的住院时间,使患者的感染创面能快速愈合,进而能有效调节并缩短控制感染时间,从而减少抗生素的应用周期及用量[10],总体而言,VSD治疗所需医疗费不增加,甚至有所降低。

由本研究结果显示,VSD组患者的整体治疗有效率为93.33%,高于常规组患者的整体治疗有效率为74.67%(P<0.05);VSD组患者的平均伤口愈合时间、平均住院天数均短于常规组患者(P<0.05)。由此可知,相对于常规治疗而言,VSD治疗骨科创伤及感染创面的治疗效果良好,患者伤口愈合时间、住院天数比较短。

[1] 李建飞,黄巧玲. VSD治疗骨科创伤及感染创面的临床疗效观察[J]. 实用临床医学,2009,10(7):51-52.

[2] 宋长利,金述涛,夏楠. VSD治疗骨科创伤及感染创面的临床疗效观察[J].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5,26(12):1482-1484.

[3] 杨鹏,魏双胜. VSD治疗32例骨科创伤感染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5,53(21):51-52,56.

[4] 陈秀民. 骨科创伤及感染创面应用VSD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4):132-133.

[5] 符招泉. 骨科创伤及感染创面应用VSD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4,11(1):107-108.

[6] 佟冬梅. VSD治疗骨科创伤感染的临床效果分析[J]. 中国伤残医学,2016,24(1):55-56.

[7] 杨海波. 骨科创伤与感染创面采用VSD治疗的疗效观察[J]. 中国保健营养,2016,26(9):70-71.

[8] 林少辉,屈厚伯,王大水. VSD治疗骨科创伤感染的临床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2,7(26):112.

[9] 高洁,刘婷. VSD治疗30例骨科创伤感染的临床疗效探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24(13):3042.

[10] 李洪飞. 负压封闭引流术在创伤骨科及感染创面中的应用[J]. 中国民康医学,2014,26(22):49-50.

The VSD Treatment of Orthopaedic Trauma and the Clinical Effect of the Treatment of Infected Wounds

LI Yong Department of Joint Surgery, Rizhao People’s Hospital, Rizhao Shandong 276800 ,China

ObjectiveTo discuss the clinical effect of VSD in the treatment of wound and wound infection in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Methods150 patients with trauma and infection in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were selected from December 2015 to December 2016 in our hospital. All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VSD group and routine group, 75 patients in each group.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ere performed conventionalsurgical debridement, routine group and routine treatment according to the speci fi c circumstances of the wound, patients in group VSD were treated by VSD, while working with the related nursing measures of anti infection. The curative effect, wound healing time and hospital stay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VSD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Results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comparison, the overall treatment effectiveness of VSD group was signi fi 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ventional group, the average wound healing time and the average length of hospital stay were significantly shorter in the VSD group (P< 0.05).ConclusionCompared with the conventional treatment, the treatment effect of VSD in the treatment of wound and wound infection in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is good, and the wound healing time and hospital stay is shorter, so 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VSD; orthopedic trauma; infected wounds;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R683;R641

A

1674-9316(2017)09-0021-03

10.3969/j.issn.1674-9316.2017.09.011

日照市人民医院骨外科,山东 日照 276800

猜你喜欢

换药天数负压
贴膜固定法换药在压疮治疗中的应用
试论无负压供水在建筑给排水中的应用
质量管理工具在减少CT停机天数中的应用
负压创面治疗技术应用的研究进展
抑郁筛查小测试
门诊换药间隔时间对伤口愈合的影响的研究
新型门窗在负压医院设计中的运用
最多几天?最少几天?
舒适护理对中度烧伤患者创面换药过程中的影响评价
加强党建 换汤又换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