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通讯员写作常见问题

2017-05-22刘光信陈耀邦

中文信息 2017年3期
关键词:通讯员常见问题写作

刘光信+陈耀邦

摘 要: 在基层一线的通讯员,直接从新闻类院校毕业的很少,大部分是“半路出家”,多数还是兼职从事新闻宣传工作。相当多的基层通讯员,采写经验不足,写稿能力不强,稿件质量不高,尤其是思想性、可读性俱佳的新闻精品更是少见。笔者根据多年的新闻工作经验,粗浅分析一下广大基层通讯员在新闻写作中存在的普遍问题。

关键词:通讯员 写作 常见问题

中图分类号:G21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03-0344-01

一、标题不能吸引眼球

多数通讯员在新闻稿件中不注重标题提炼,标题形式化。比如:《某某镇大春生产掀高潮》、《某某乡烤烟生产掀高潮》等。这些“高潮迭起”式的标题有概念化、公式化之嫌,用得多了,难免让读者反感。另外是标题太长。新闻标题只需用最短的一句话把事情概况清楚即可,定语和副词尽量不用。什么样的标题才是好标题?答案是实、真、简、新。“实”就是要真实、客观。“真”就是题文相符,不能题文不一,模糊含混。“简”就是要简洁、明快、扼要,不多用一字一词。“新”就是时间新近,内容新鲜,引发阅读兴趣。像《李克强“拧干”GDP》、《狼狗咬伤我左腿,主人打断我右腿》等等均为优秀标题。

二、无导语或导语太长

好多通讯员投来的稿件,没有导语。标题下面就是一段话,写完这段话,整个稿件就结束了。作为一个新闻消息来说,这类稿件缺少了很多新闻要件。一条完整的新闻消息,结构上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尾五部分。基本要素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像这类缺少新闻基本要件的稿件,媒体基本是不会采用的。另外,导语太长。导语就是用一段话把事件交代清楚,让读者产生继续读下去的欲望。导语50字左右为好,千万别超100字。而在好多稿件中,很多都是开头就写新闻的目的意义:“为了……为了……”,或是“在……的指导下,在……的关心下”,写了100多字才说到真正要说的东西。

好的导语要做到开门见山。用经过提炼的简洁文字表达出最重要、最精彩的事实,做到简明扼要,事实清晰。还要生动、具体。善于突出一些形象化的事物、语言、细节,抓住事物的特征,截取新鲜的画面,讲究表现的角度,让短短的几个字、几句话,有含量,有张力,让读者有回味、想象的余地。另外,稿中常常出现的“最近”、“不久前”、“前几天”等都不符合“何时”的要求,同时要写明新闻事件发生的地点等。

三、主体中滥用“一是”、“二是”

好多通讯员的稿件,正文就是“一是……”、“二是……”、“三是……”,内容不仅“空”,有的还“虚”。编辑一看到这类稿件,特别是标题下来就是“一是……”、“二是……”又无导语的稿件,八成是被“枪毙”的。

新闻的主体接导语,围绕着立意展开全部内容,圆满地回答导语中提出的问题。主体运用的材料要充实、具体,具有典型意义。时间、地点、人物、事情和原因,都要有所交待。消息的立意要集中,一则新闻只有一个中心,说明一个问题,叙述一件事情。一篇消息的质量如何,关键在于主体部分写得如何。因此,写一篇消息时,主体部分必须着力写好。主体的结构形式,有时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有时按逻辑顺序。不论用什么方式来写主体部分,都要尽量使得内容充实,层次分明,详略得当。另外,应注意主体与导语的文字不能重复,导语说过的话,主体不要再说。

以“一是……”、“二是……”为主体的稿件,往往时效性差。因为它“空”和“虚”,有的就是常规性的工作情况汇报。有的从内容上来看,尚有新闻的价值,但缺乏新闻敏感,成了旧闻。写稿子不要老生常谈,不要放马后炮,不要人云亦云,“文章最忌随人后”。写作技巧要新,不断尝试新的写作方法,从主题的选择上、形式的突破上狠下工工夫,精心打造,写出反映时代特色的新闻精品。另外,主体中引用采访對象的话不能太长,有的引用了一、两百字,最好一、两句话就行了。

四、结尾画蛇添足

在通讯员的很多稿件中,结尾总是不忘加上一段“通过这次活动,提高了……增强了……凝聚了……实现了……”这样的话语,实属画蛇添足。试想,如果通过一次常规的活动,就能收到如此之高的效果、提高这么大的幅度,想想就觉得有点假。本来实实在在的事情,好好的一次活动,就因为被新闻写作者画蛇添足的拔高而让人觉得有吹嘘之嫌。写新闻,说清楚事情就戛然而止,该住手时就住手。一般情况下,一篇新闻几百字就差不多了,没必要太长(通讯除外),更不能把新闻写成情况汇报。太长、“废话”太多的新闻,上级媒体不会采用,就算本单位内部采用了,估计也没有多少人有耐心去看完。

五、图片新闻中的问题

有人说,一千个字的说服力不如一张新闻图片。我觉得在读图时代的今天很正确。好多通讯员都很重视新闻图片的运用,但是在运用上还需提高。普遍存在一个现象,就是无论什么活动,通讯员们都喜欢拍主席台上挂着横幅的图片。不是说挂横幅的图片不好不该拍。有些时候,比如举行运动会的新闻图片也全都是挂横幅的主席台,未免就有点本末倒置了。拍摄者的镜头,应该更多地对准在运动场上生龙活虎奔跑跳跃的运动员,去捕捉一个个精彩的瞬间,也只有这样,才能展示运动员的活力,也才能让读者看了印象深刻。而那种千篇一律的“背后一条横幅,下面一排领导,面前一排纸杯”的主席台照,是不会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主席台照的“三齐全”要求:横幅齐全、领导齐全、听众齐全。主席台照,就是在本单位用用而已,如果向上一级媒体投稿,必定石沉大海,因为还有级别更高的主席台图片要等着发呢。

媒体喜欢用的,还是充满生活气息的不知名的普通人物为主体的图片。尤为喜欢一次活动中最精彩那个瞬间的图片,比如:一个中学生飞身跃过跳高的横杆;运动员跳起投篮篮球刚出手那一刻;演员跳舞时跃起的瞬间…… 而一群人站着,有的背着手,有的把手插在裤包里,有的嘴上叼着一支烟,有的手抱在胸前还捏着一个开水杯那类图片,直接就删了,别指望着哪一级媒体会发出来了。

在图片说明上,广大通讯员似乎认为图片是为文字服务的。其实,我们早已经进入了读图时代,天花乱坠的文字根本没一张好的图片给力。大家完全可以把拍得好的新闻图片附上简短的文字投稿。但要写好图片说明,做到画龙点睛,比文字报道要求还高。因为要在百余字内(有的就是一、二十字)达到文脉清晰、文字化美、准确和意思完整等要求,的确是不容易的。一般图片说明文字常见的写法就是:图片说明+背景介绍。另外,有的通讯员发来的图片容量太大了,有的单张图就有十几兆。这么大容量的图,编辑是等不得下载的。大家要知道,媒体用的图,单张容量一般不超过2兆,就是用在精美的某杂志作封面图,3兆大的图也就够了。

猜你喜欢

通讯员常见问题写作
红领巾小记者 “幸福”通讯员
《政工学刊》2021年优秀通讯员
虽是深秋,“热”度不减!
通讯员专栏
如何让小学生写作返璞归真
机械自动化设计与制造的常见问题分析
公路工程监理存在的问题和一些改进措施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写作教学策略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