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才在内,疯癫在外?

2017-05-22黎晓阳

普洱 2016年11期
关键词:萨克斯医者天才

黎晓阳

天才与疯癫向来是哲学界争论的重要议题,从福柯到尼采,都在寻找着个人智慧和激情所能抵达的极限边界。当然,哲学思辨总是充满着推论和演绎,这与丰沛厚重的现实生活并不太契合。因此,对普通读者来说,这些理论著作显得过于遥远,以至于哲学家本身都被染上了一种神秘和非常态的气息。

有没有一种更为科学和理性的途径,来厘清天才与病人的界线?奥利弗·萨克斯医生向读者展示了一种具备可操作性的方式。作为经验丰富的神经病学专家,他记录着成百上千个真实的神经疾病案例。在缺乏想象力的人眼中,这些病历无非是一些枯燥干瘪的专业文件。但富有哲学素养和人文精神的萨克斯医生却以温情的笔触将其书写下来。

由此,大众的刻板印象被打破,那些所谓的“神经病”和“疯子”成为了一位位亲切可爱的朋友,他们有着各自的性格特征和命运轨迹,喜怒哀乐也与常人无异,仅仅是因为某些身体机能上的缺失,如同线路板被搭错线,从而丧失了对部分常识的感知,比如分不清人脸,听不懂音乐,或是在表达和认知上存在各种障碍。但与此同时,他们也可能获得了另一些人类局限的突破,比如那两位被认为智力低下的双胞胎兄弟,可以随口说出八万年内任何一天是星期几,或者记忆一个三百位数的数字;分辨不出任何脸庞和表情,却能准确听出半个音程的天才;以及突然脱胎换骨,获得第二春的老太太。他们在失去上帝赐予的部分力量的同时,却获得了另外的神秘的馈赠。

这正是“萨克斯医生讲故事”系列書籍的现实意义,除了《错把妻子当帽子》,还有《火星上的人类学家》,以及以音乐为主题的《脑袋里装了2000出歌剧的人》。在这些书中所记录的案例,并没有病患那样的苦大仇深,却仿佛是活在真实世界中的异能人士。萨克斯医生充满人文关怀的笔触,让这些人物和故事有着感人至深的力量。而这样的普世价值,无疑对尚处于科学复兴阶段的中国,有着更为特别的意义。

如果根据上述形容,而把这套书理解为大众读物,那就大错特错了。该系列不仅畅销多年,其中的多篇更是发表在《柳叶刀》这样的医学权威刊物上。尽管也有专业人士提出质疑,认为萨克斯过于美化和夸张了病患的特征,但这些记叙作为神经学科真实、客观的临床记录仍然不可辩驳。

当然,引发该系列畅销全球的根本原因,还在于字里行间所渗透出的人生哲思与人文关怀。一位位平凡人并没因为神经疾病而被排挤、被歧视,而是在萨克斯医生的温暖关怀下,缓慢却坚定地道出思想上或行为上的隐疾,让专业医者来寻找原因、积极治疗。医者也以朋友的身份带着怜悯与敬意走入病患内心,最终寻找到回归正常,平和顺应的解决之道。

尽管萨克斯已经为各种专栏写稿多年,开创了“神经文学家”这一崭新领域,但在他的任何一篇文章中,读者都能感受到他的谨慎、节制、尊重和优雅。如果没有充分善意和高贵素养,这样的写作绝不可能拥有如此动人和励志的作用。而这一份医者与病患之间的默契和温情,也与并不友好的医患现实关系形成对比,展示了更高境界和更好的借鉴。

猜你喜欢

萨克斯医者天才
医者仁心 恩德如山
天才or怪咖
我是医者
非常医者
医者仁心,悬壶济世
丢了两元钱的车
谈爵士萨克斯基础练习中的若干问题
公园那边有人在吹萨克斯
室内乐组曲《绢道》第二组萨克斯四重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