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别被“范式”迷了眼

2017-05-20汪媛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17年2期
关键词:桃子石榴范式

汪媛

现行教材中的一些文章,如《卖火柴的小女孩》《将相和》《草船借箭》等,由于长期被教材选用,而被称为“经典课文”。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这些“经典课文”逐步形成了一些固定的教学方式,这些方式被许多教师袭用,逐步演变为判断一节课是否优秀的标准。事实上,这些传统范式并不一定都是科学的,教师大胆地改进、补充甚至重构这些范式,能打造出好课堂。

一、让导入方式更具生活性

一次,笔者主讲研讨课《颐和园》。这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以下同版本教材只标注年级和册数)中的一篇经典课文,导入时播放颐和园的图片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已固化成一种范式。备课之际,笔者也是按这种思路设计的。然而,开课前一天,恰逢亚太经合组织在北京开会,当晚的《新闻联播》播出了彭丽媛邀请部分APEC经济体领导人夫人参观颐和园的新闻。笔者眼前一亮,何不用这段视频替代早已准备好的颐和园风景图呢?

开课时,笔者播放了这段视频。长廊、排云殿、昆明湖等主要景点的秀丽风光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而且让他们大致了解了各景点的方位、结构,为后续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颐和园》在导入方面的成功看似偶然,但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尽其所能,让这种偶然变成必然。“变”的关键是教师要形成观察与思考的意识,要善于从日常生活或事物中找到教学的链接点。比如:教学二年级上册《秋天的图画》时,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在路边捡拾的各种树叶,让学生观察并思考——春天时树叶是什么颜色,现在呢?这样导入新课,比单纯地出示秋天的图片要好得多。再比如,教学四年级上册《长城》时,教师出示“黄金周”期间长城上人满为患的场景,并引导学生思考——人们为什么要去看长城?说明了什么?如此导入,效果也很好。

二、让教学目标再高一点

通常情况下,在主讲优质课或各种公开课时,执教者不会把教学目标预设得过高。个中缘由,不言而喻。

比如,执教五年级上册《狼牙山五壮士》的公开课时,教师一般会把引导学生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作为主要教学目标,并这样组织教学:首先,教师布置学生读课文,看看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写了几件事?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边阅读边圈点批画。然后,教师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并在此基础上整理出本文“接受任务——诱敌上山——引上绝路——顶峰杀敌——壮烈跳崖”的写作顺序。最后,教师针对这篇课文的写作顺序,与学生一起概括出课文在写作上的特点,即,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进行叙述,有利于读者准确地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分清重难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如此教学,表面上看,学生理出了课文的表达顺序,概括出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似乎达成了教学目标。然而,就这篇课文而言,教学仅限于此合适吗?大家觉得这样教学好,究竟是就这节课本身的价值而言,还是看中了课堂的热闹氛围呢?笔者以为,除上述目标以外,这篇课文还有一些内容必须引导学生学习。比如,从知识目标而言,需要引导学生品读關键词句、有感情朗读等;从情感价值观目标而言,需要引导学生在深入研读的基础上,理清战士们这样做的原因等。一句话,教师还可以把教学目标定得高一点。

顺着这样的思路,教师在上述教学的基础上,还可以继续延伸。首先,教师提示学生:我们知道了课文的写作顺序,现在再回过头来读一读课文,想一想战士们是在什么情况下接受任务的。学生的探索欲望被激活了,有的说是为了“拖住敌人”,有的认为是“为了保护大部队转移,保护人民群众”。教师引导学生继续思考:战士们为什么要把敌人“引上绝路”,这样做意味着什么?学生分成小组并抓住关键词句进行了讨论。通过讨论,学生体会到,战士们这样做基于两个原因:一是当时只有两条路,如果追赶大部队,敌人也会追上来,这样会给主力部队带来威胁,所以只能把敌人带上棋盘陀;二是把敌人引上绝路,战士们将无路可退,而这种结果战士们是十分清楚的,他们做出这样的选择,说明他们准备牺牲自己,保护大部队和群众的安全。接着,教师以同样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习“顶峰歼敌”和“壮烈跳崖”两个部分。

教学至此,学生不仅更深入地理解了文本,而且升华了情感。这种效果仅靠表面上的热闹是难以达成的。

三、让文本解读更加合理

面对同一个文本,不同的人会做出不同的解读,这无可厚非,但个别经典课例中,教师对文本的解读明显偏离了常识,而不少教师还盲目地模仿,这就值得警惕了。

《落花生》是五年级上册的一篇经典课文。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在于引领学生认识到,花生“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人要像花生一样,“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这几句话是父亲与子女的对话。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习惯于抓住这段对话进行研读,然后得出结论:做人不要像桃子、石榴等,刻意张扬自己,而应该像花生一样默默无闻,做“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的人。

这样解读文本,弊端显而易见:第一,桃子、石榴、苹果并非只讲体面,它们也很有用,很受人们喜爱,这是基本常识;第二,就文本而言,为了彰显花生的这一品质,“父亲”将其与桃子、石榴、苹果进行比较,并无明显的贬损之意。

鉴于此,教师在教学这篇课文时,应该大胆地摒弃传统解读的束缚,用一种更加合理的解读方式来引导学生学习。

首先,仔细研读父亲与家人的对话。读的方式很多,如自读、分角色读、重点语段导读等。通过读,让学生体会到:花生有很多好处;花生默默无闻地生长,判断它是否成熟只有挖出来才知道;花生的样子不好看。此时,花生的好处已跃然纸上了。

其次,抓重点语段进行导读。一是读父亲的话,“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二是读“我”的话,“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读父亲的话时,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你该怎样理解父亲的话?父亲是在批评桃子、石榴、苹果吗?读“我”的观点时,重点引导学生讨论桃子、石榴、苹果是否“对别人没有好处”。通过讨论,学生会明白:花生对别人有好处,桃子、石榴、苹果同样对别人有好处。只是花生在对人有好处时要低调一些,苹果、石榴对人有好处时要张扬一点,而低调和张扬都是物性使然,与品质无关。

需要说明的是,在好课堂的研究中,我们提出的对传统教学范式破与立的主张,并非对所有经典课文教学范式的否定,只是主张教师不要盲目借鉴,而要敢于创新,让传统范式更加完善,更加科学。

猜你喜欢

桃子石榴范式
石榴红了
范式空白:《莫失莫忘》的否定之维
石榴籽
紧紧抱在一起的“石榴籽”
孙惠芬乡土写作批评的六个范式
桃子
管窥西方“诗辩”发展史的四次范式转换
送你一箱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