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塘约之变:改革孵出金土地

2017-05-19李筑岳振王颖岳端

当代贵州 2017年13期
关键词:全村贫困村土地

李筑+岳振+王颖+岳端

在中国,村庄变革总是蕴含着特殊意义,它关乎时代精神,关系着一个庞大群体的精神面貌和物质追求。

过去,人们关注基层改革者的命运,是因为突破体制桎梏要承担巨大风险;今天,改革已不是“能不能为”而是“敢不敢为”的问题,前进、前进、再前进,可以、可以、也可以!人们关注的是哪里有动人心魄的改革故事。

“塘约之变”足以打动人心:依靠农村综合改革和基层组织建设,尊重市场原则配置要素资源,让市场力量引领结构调整,两年多时间就甩掉“贵州省二类贫困村”的帽子,实现整村脱贫,变身为家给人足的小康村。

“塘约之变”后还有“塘约之约”。2017年3月21日,在塘约村调研的贵州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陈敏尔,对村党总支书记左文学说:“塘约不能满足于现在的成绩,要有新的目标,什么时候村集体经济能够达到500万元,甚至100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达到2万元?你们从原来到现在的变化,用了两年多时间,新的目标能不能确定三年或五年完成?真正实现农民收入、村集体经济翻一番。”

“左文学们”信心满满,原本充实紧凑的生活,因为这个“约定”而变得更加忙碌!

两年“三级跳”

塘约,诗意的地名。2014年以前,塘约村是安顺市平坝区乐平镇缓丘之间鲜为人知的贵州省二类贫困村。

這是个典型的山区村:4880多亩土地碎片化分布,农民以传统农业为生,“田种稻子地种菜,坡上苞谷洋芋栽,吃得饱肚子但没有票子,想过好日子,就得跑出村子。”全村1400多个青壮年劳动力中,常年有近900人在外务工。村里三成土地抛荒,村貌凋敝。

2014年六七月间,两场仅相隔43天的特大洪灾,对塘约村的命运产生了深刻影响。

洪水接踵席卷,冲垮了房屋、冲毁了农田,让这个贫困村的日子雪上加霜。

百废待兴。塘约村人穷则思变,在灾后重建中走出了一条“村社合一、合股联营”、抱团发展的“塘约道路”。

50岁的塘约村党总支书记左文学身型清瘦,皮肤黝黑,说起话来两眼放光。

在担任村支书之前,他是走南闯北的生意人,见过世面。左文学好读书,碰上难题喜欢从书中寻找解决之道。

2014年,来到塘约查看灾情的时任安顺市委书记周建琨,建议塘约村转变思路,搞合作社共谋发展。

于是,左文学和村支“两委”打起了全村土地的主意。

他们认定,继续搞一盘散沙、单打独斗的小农经济,塘约将永无转机。要致富就必须把全村土地集中起来,走规模化经营之路,增加科技投入,调整种植结构,提高土地的投入产出比……

左文学等从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议中找到改革依据,决定成立“金土地合作社”和土地流转中心。

这是改变塘约村命运的关键一招!与其他地方的专业合作社不同,塘约搞的是“村社一体”,即:村支“两委”是合作社的运作主体,负责全村土地流转经营、产业培育、市场开拓等。

2015年,全村70%的土地流转入股进入合作社,2016年村民全部入股。这为农业规模经营和调整种植结构提供了最重要的土地资源和人力资源支撑。

金土地合作社用流转来的土地种植蔬菜,为学校食堂营养餐供应食材。路径正确事半功倍。不到一年的时间,就还清了筹办合作社时的银行贷款。“试水”成功后,金土地合作社坚持市场导向,大刀阔斧地调整种植结构,精确计算、精准安排好具有不同季节特性农作物的种植衔接,不断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

于是,每亩净利润2万元以上、高“含金量”的羊肚菌规模化种植,在塘约落地生根;芹菜、芫荽、韭黄、香葱等不受时令限制的系列香菜,成为源源不断的“塘约出品”。

农业产业化、科技化带来的效益变化,让塘约村人切实感受到土地的另一番神奇魔力。

塘约村的“山乡巨变”,表现在数据上是两年间令人惊异的“三级跳”:2014年,外出务工人数为860人,2015年为352人,2016年降到50人;贫困人口数从2014年的643人,降到2015年的82人,2016年则全部脱贫;2014年,村集体经济不到4万元,2015年增长到81.4万元,2016年更倍增到202.4万元;2014年村人均收入3786元,2015年翻一番达到7943元,到2016年时,涨到10030元。

塘约村人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这片黄土地,经过流转、联营,几乎在一夜之间,就被“点化”成了货真价实的“金土地”!

村民杨诚林的儿孙均在村里的合作社上班,四世同堂的9口之家年收入超过15万元。这位经历过动荡和饥荒岁月的83岁老人感慨,这辈子最美好的时期有三个:第一个是1980年分地到户农民吃得饱饭;第二个是2005年取消农业税减轻农民负担;第三个,就是当下土地流转入股,儿孙在家门口上班拿工资。

贵州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陈敏尔深入塘约调研后指出,塘约村只用两三年时间,就从贫困村变成小康村,关键在于抓住了农村改革这个牛鼻子,根本在于有一个好的基层党组织。实践证明,只要选对路子、建好班子,农村可以在短时间内发生大变化。

“村社合一、合股联营”

“村社合一、合股联营”是“塘约之变”的“密钥”。

经商办过企业的左文学,和曾在浙江有过11年工业企业务工经历的村主任彭远科十分清楚,和中国多数农村地区一样,塘约的“穷根”,就是一盘散沙、单打独斗、自给自足、饿不死富不了的小农经济。拔掉“穷根”的关键,是把土地和农民集中起来、组织起来,土地集约化、规模化经营,在市场中寻找产业生机,进而形成产业优势;农民就地变工人,劳动时间饱和,领得到稳定的工资,和外出务工无异,才能抓得住心、留得住人。

塘约村村支“两委”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流转土地成立合作社、发展集体经济的道路。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要将早已承包到户的小块土地集中起来重新规划利用,谈何容易!塘约村能在短短两年内实现村民的土地全部入股,靠的是确权、赋权、易权“三大法宝”。

猜你喜欢

全村贫困村土地
一个人需要多少土地?
全村唯一收件人
吕梁临县光伏扶贫实现“三个全覆盖”
宽带网络将覆盖90%以上贫困村
脱贫攻坚拉响新警报
Beams Up
土地流转信托模式分析
那片土地 那座村庄 那个家
抽自家鱼塘救全村1400亩地
贫困村建档立卡工作示意图及参考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