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口腔微生物菌群情况检验结果

2017-05-18董廷权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12期
关键词:革兰氏口腔溃疡球菌

董廷权

(内蒙古通辽市库伦旗医院检验科, 内蒙古 通辽 028200)

分析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口腔微生物菌群情况检验结果

董廷权

(内蒙古通辽市库伦旗医院检验科, 内蒙古 通辽 028200)

目的分析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口腔微生物菌群情况检验结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016年患有复发性口腔溃疡的100例患者,根据患者的病情分为两组,治愈组50例,溃疡组50例,同时选取健康人群50例作为对照组,对三组的口腔微生物菌群采用DL-96II细菌测定系统进行检测。结果三组的革兰氏阴性球菌、革兰氏阳性杆菌以及革兰氏阴性杆菌的含量两两比较没有差异性(P>0.05),无统计学意义。治愈组和对照组的革兰氏阳性球菌含量的对数为(50.09± 4.08),溃疡组的革兰氏阳性球菌含量的对数为(45.27±5.01),存在差异性和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的口腔菌群中奈瑟氏菌两两比较无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韦荣氏菌以及链球菌的含量依次减少的顺序为对照组、治愈组、溃疡组,两两相比存在差异性和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发性口腔溃疡的发生和口腔微生物菌群的关系密切。

复发性;口腔溃疡;口腔微生物菌群;检验

复发性口腔溃疡是最常见的一种口腔粘膜疾病,也被称为复发性口疮,其发病原因较多,有免疫因素、遗传因素以及系统性疾病因素等。免疫因素较多,有体液免疫异常、免疫缺陷、细胞免疫异常以及自身免疫能力低下等。该病若不及时治疗可引起发热、头痛、淋巴结肿大等症状,加重患者的病情。本文中对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的口腔微生物菌群进行检验,以下是本次研究报告。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2016年患有复发性口腔溃疡的100例患者,根据患者的病情分为两组,治愈组50例,溃疡组50例,同时选取健康人群50例作为对照组,150例的年龄20~46岁,平均年龄为(38.1±3.8)岁,三组之间一般资料没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对所有参加人员的唾液采用无菌玻璃器皿采集并制成标本,然后涂片、革兰氏染色,利用显微镜选取5个视野,对其革兰氏阳性球菌、革兰氏阴性球菌、革兰氏阳性杆菌、革兰氏阴性杆菌进行计数,求其均值,并对患者口腔的奈瑟氏菌、韦荣氏菌以及链球菌进行计数。

1.3 统计学方法

以上数据均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整理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组间比较采用(s)检验,若P<0.05表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三组的革兰氏阴性球菌、革兰氏阳性杆菌以及革兰氏阴性杆菌的含量两两比较没有差异性(P>0.05),无统计学意义。治愈组和对照组的革兰氏阳性球菌含量的对数与溃疡组的革兰氏阳性球菌含量的对数存在差异性和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的口腔菌群中奈瑟氏菌两两比较无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韦荣氏菌以及链球菌的含量依次减少的顺序为对照组、治愈组、溃疡组,两两相比存在差异性和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复发性口腔溃疡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口腔类疾病,对患者的生活产生影响,如不及时治疗,可引起其他疾病,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该病最重要的特点是反复发作,病变部位疼痛剧烈。复发性口腔溃疡的发生与口腔菌群离不开,因为在人体的各个组织中都存在菌群,有的有益于人体平衡,有的则是有害于人体健康的[1]。本文中对100例患者和50名健康人的口腔菌群进行检测后发现,三组的革兰氏阴性球菌、革兰氏阳性杆菌以及革兰氏阴性杆菌的含量两两比较没有差异性(P>0.05),无统计学意义。治愈组和对照组的革兰氏阳性球菌含量的对数为(50.09±4.08),溃疡组的革兰氏阳性球菌含量的对数为(45.27±5.01),存在差异性和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口腔中的革兰氏阳性球菌失衡是引起口腔溃疡的原因之一。三组的口腔菌群中奈瑟氏菌两两比较无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韦荣氏菌以及链球菌的含量依次减少的顺序为对照组、治愈组、溃疡组,两两相比存在差异性和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奈瑟氏菌与复发性口腔溃疡没有关系,而韦荣氏菌以及链球菌的含量的失衡可引起口腔溃疡的发生。因此,说明复发性口腔溃疡的发生与口腔中的菌群有一定的关系,所以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口腔中菌群的动态平衡体系[2],防止口腔溃疡的发生。人们在平时的饮食中要注意健康饮食,少食辛辣、油腻、冷以及刺激性食物,做好口腔卫生的清洁工作,多食水果蔬菜,注意精神情绪等的调节,促进患者身体的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表1 三组患者口腔菌群的对数比较(s)

表1 三组患者口腔菌群的对数比较(s)

革兰氏阴性球菌 6.2±2.5 5.9±2.6 6.1±2.1革兰氏阳性杆菌 27.5±3.4 27.6±3.0 27.3±3.3革兰氏阴性杆菌 40.8±1.2 40.9±1.1 39.8±1.5革兰氏阳性球菌 50.1±4.3 45.2±5.2 50.3±4.0奈瑟氏菌 19.2±5.3 18.5±4.9 20.2±5.1韦荣氏菌 35.9±2.8 21.5±3.1 49.6±1.2链球菌 26.7±3.1 18.1±0.1 38.6±3.7

综上所述,复发性口腔溃疡的发生和口腔微生物菌群的关系密切,需要保持口腔中菌群的动态平衡体系,降低口腔溃疡的复发率。

[1] 申建华.分析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口腔微生物菌群情况检验结果[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5,12(6):61-62.

[2] 刘 芹,李 美.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口腔微生物菌群情况检验结果分析[J].贵州医药,2016,40(7):759.

本文编辑:柯 凤

R781.5+1

B

ISSN.2095-8242.2017.12.2200.01

猜你喜欢

革兰氏口腔溃疡球菌
女性下生殖道分泌物检测中革兰氏染色法的应用分析
五代头孢有何区别
焦作某医院中段尿分离粪肠球菌与屎肠球菌耐药性分析
反复口腔溃疡,是可忍孰不可忍
补充维C治不了口腔溃疡
草莓微生物污染分析及革兰氏阴性细菌和霉菌鉴定
隐球菌脑膜炎患者外周血CD200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IL-33在隐球菌脑膜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藏药三味黑矾汤散治疗口腔溃疡
分子生物学方法在肠球菌耐药性研究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