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环境与心理背景下城市商业街公共空间的研究

2017-05-17李慧静邱超男

山东林业科技 2017年4期
关键词:商业街步行使用者

尚 红,李慧静,杨 睿,邱超男

(山东建筑大学,山东 济南 250101)

1 研究背景

随着社会经济的健康良好发展,城市商业街发展也随之加快,其数量和数量相对都有所提高,商业街公共空间各项研究成果也愈发丰富,商业街规划发展的理念也日渐成熟,同时设计手法也日益提高[1]。在商业街公共空间的规划设计中,强调“以人为本”理念。为了研究环境与心理与商业街公共空间的关系,在以济南泉城路为例的商业街进行社会调研,通过采访、发放问卷的形式进行调研,分析市民问卷的过程中发现,商业街规划建设很多方面都这样不能够体现出“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2 从环境行为学角度解析公共空间

环境行为学,简称EBS,是通过对人类认知世界模式的引进从而研究在其之中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的相互作用与相互影响,并以此来提高环境的可识别性,和自身的秩序性。环境行为与心理之间也有着很强的联系性[2]。它作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是通过分析人所处的环境和人所发出的行为来分析公共空间。

2.1 环境行为与商业街公共空间设计的关系

在城市商业街的规划设计中,应该首先考虑的是人们对公共空间的使用。所以,以环境行为学为基础对商业街的公共空间进行合理规划设计其实是以科学理念指导商业街的规划设计。商业街作为公共空间,并不只是单纯是一处规划设计成果,更重要的是如何进行规划设计才能满足人对商业街公共空间的需求。因为商业街公共空间中如果失去了人作为使用者在公共空间的行为,那么商业街将失去原本应该有的活力,更深一步是失去了它的作用与意义。所以在城市商业街规划设计的时候应当与环境和心理相结合,增强商业街公共空间的使用性与实用性。

2.2 使用者感受对商业街公共空间设计的影响

在商业街的规划设计中一直强调“以人为本”的理念,但是从泉城路调研的情况来看,真正把这种理念落实在实处的还是比较少的。比如商业街交通组织方式的问题,人车混杂现象严重。比如休息设施数量不足的问题。比如无障碍通道被占用的问题等等。因此看来在公共空间中,本应是作为主体的使用者却被放在一个虚构的位置上,所以,“以人为本”这个理念会越来越薄弱。在商业街规划设计的过程中,设计者不能过代表全部的使用者,所以呈现出来的商业街空间并不能够满足所以使用者的使用需求。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商业街公共空间的要求也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其次是不同人群对商业街公共空间的不同需求,比如青年人、老年人和幼儿,不同人群对公共空间的要求也不尽相同。所以以使用者感受为基础来进行商业街公共空间的规划设计才能更好的建设商业街,从而带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3]。

3 商业街公共空间现状分析

3.1 交通分析

可以从各个商业街中看出来,商业街公共空间是以步行交通为主,所以对步行交通的要求比较高。但是商业街的现状却是在公共空间之中对人们步行活动考虑不足,导致步行街的品质下降。以本次主要调研地点济南市泉城路为例,在调研过程中发现有大范围自行车、电动车停放是占用人行道的现象,人车干扰现象严重(图1),使得人在商业街步行活动受到抑制。同时在分发问卷时也遇到相似状况,部门市民对此现象颇为不满,这样的现象降低市民的消费欲望,匆匆离开。由此看来,步行交通的质量和经济效益还是有着颇为密切的关系。商业街步行交通质量下降其实也是对经济效益的一种不利影响。

图1

在商业街公共空间中同样可以发现有特别严重的人车混杂现象,许多的商业街被机动车道分隔,步行交通与车行交通的矛盾也愈发突出,同时也阻碍了人们在商业街步行活动,所以人车干扰现象也是商业街公共空间的一个重大问题。在调研地点泉城路的调研过程中可以很明显的发现摩托车、电动车、自行车随意穿行在步行街道。这引起了步行者的很大程度的不满。同时这样人车并行的现状也存在相当大的安全隐患。人在商业街这一空间中步行路线比较随意,同时机动车车型速度较快,这就很容易一系列的安全事故,并且影响公共交通。由此看来,人车干扰这一现象影响了人们在商业街公共空间不行活动的安全性,并进而影响有步行所带来的一系列活动。

3.2 公共活动分析

人们对于商业街的使用不单单是为了购物,也有很大部分是为了参与和享受公共空间的乐趣。人们在这样的公共空间中不仅可以体验到购物带来的乐趣,同时也可以体验到不同的社会活动。但是在泉城路调研的过程中,在此商业街公共空间中大部分的公共活动是商家为了吸引顾客而组织的活动,比如分发小商品、有奖转盘、关注公众号等形式,这样的行为目的性过强。同时,目前商业街公共空间活动场地分区不科学,商业街的公共空间中人流量往往是比较大的,不同人群需要开展各种各样不同类型的活动形式,满足不同人群的公共活动需要。例如在泉城路调研过程中也发现有很多商家 (大部分为婚纱照片拍摄)推销员主动上前推销,这引起了大多数市民的反感,人们没有欲望继续在此范围内消费,只得匆匆离开。由此看来在目前的商业街公共空间中,缺乏这种具有针对性的对公共活动的场地,没有足够的公共空间活动设施,从而降低了商业街的质量。

3.3 休息设施分析

休息设施是商业街公共空间中特别重要的一部分,特别是在人流量很大的地段。休息设施的设置对人们在公共空间的休憩行为有着比较重要的影响,不同形式的休息设施对行为有着不同的影响。

在泉城路调研的过程中发现商家对提供休息设施这方面还是意识不强,不能给使用者提供充足的休息设施。比如服装店的休息设施就明显不足,人们在累的状态下也只得站着。同时在分析调查问卷的过程中也发现人们对于休息设施的需要是比较大的,人们希望可以在商业街中有充足的休息设施,以便于继续消费。但是从目前的状态看来,泉城路上的休息设施也存在问题。比如很多石凳上有垃圾、污渍;比如很多休息设施是暴露在阳光之下的,没有很好的遮荫条件也不能够满足休息需求;比如很多休息设施所处环境不尽人意,旁边有垃圾桶等现象(图2)。由于人们休息比较不方便,也直接降低人们在商业街公共空间开展活动的积极性[4]。

图2

商业街公共空间中的休息设施不仅可以起到休息的作用,而且可以对商业街的公共空间起到点缀作用。通常来说,在商业街公共空间中,休息设施对于人们来说是特别重要的一项设施,通常在人们购物的时候也是希望有段时间的休息时间。但是如果休息设施设置不够充足,人们也得匆匆离开,这样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人们消费的水平。同时,休息设施设置的不够充足也会影响人们娱乐交往等社交活动。所以在商业街的公共空间中设置足够的休息设施至关重要。足够的休息设施在给人们提供休息空间的同时也可以让人们在休息时欣赏到商业街公共空间的景观,放松人们的心情,进而促进消费。

3.4 公共空间无障碍设施分析

在商业街无障碍设施的设计中应当注意,要为老年人和残疾人提供比较安全的步行公共空间[5]。其次公共交通空间要保证顺畅,并且要考虑到导盲系统,入口和地面如果有高差都应该设计成无障碍的坡道,方便残疾人群体通过轮椅进出。在商业街公共空间中做好这些无障碍设施能增强各种人群群体的交通便利性,这样可以使商业街公共空间得到丰富。

以商业街公共空间使用者的角度分析,无障碍设施的设置主要是针对老年人,残疾人等活动不便的人群。在调研过程中发现,无障碍设施的设置不仅是设计所重视的,大部分市民同样重视无障碍设施的设计与使用。但是在泉城路调研过程中发现无障碍设施设置不尽人意。为残疾人设置的通道被机动车占用(图3);导盲系统也不尽完备,道路设计没有考虑到导盲系统,店铺入口和地面有高差出很大一部分没有提供轮椅进出的无障碍坡道(图4);在地面材质的设计上也不够全面细致,部分路面太粗糙不够凭证,容易造成轮椅活动的困难,但是部分路面也过于光滑,这样又会带来危险。这使得有需要的人群在使用中很不方便。

图3

图4

4 公共空间活动场地分析

商业街公共空间是人们公共活动的主要载体,人们在公共空间中所开展的活动不同,功能不尽相同。所以在商业街公共空间的规划设计中,应该根据场地的不同,功能的差异,合理布局。这样可以吸引不同类型的人群,方便不同类型人群开展不同类型的活动,从而增加商业街公共空间的活力,增强商业街的吸引力。

地面铺装的设计也对商业街公共空间中使用者的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7],它可以产生对使用者步行行为和停留行为产生指引作用。在调研地点泉城路和泉乐坊的调研过程中可以发现有很多种不同图案的铺装(图5),这些都会给使用者不同的心理暗示。比如使用不规则的纹理会使人产生自由活泼的心理感受,然而规则的纹理则会给人以强烈的秩序感,给人稳定的心理感受。使用粗糙的地面铺装则会给人以质朴的心理感受,然而细腻光亮的地面铺装则会给人精致的感受。由此分析在设计应用中应当根据商业街公共空间功能的不同选择不同类型的地面铺装质感、纹理,从而增加地面设计的魅力,吸引消费者,促进消费。

图5

5 结语

商业街公共空间作为城市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功能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随着我国经济不断高水平发展,对商业街公共空间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标准,人们也越来越重视自身生活品质。所以在商业街规划设计的过程中,要把“以人为本”这一理念落实到实处,并不只能是空谈、口号。同时要结合环境行为与心理学等一系列理论,为使用者提供更高品质的商业街空间,更好的满足人们对于商业街公共空间的各种要求,满足不同人群的要求,在更大程度上追求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共同发展、共同进步。

[1]邹涛.基于公共生活视角的城市公共空间研究[D].上海:同济大学,2008.3.

[2]林玉莲,胡正凡.环境心理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3]陈维信.商业形象与商业环境设计[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3.

[4]肖晶现.代步行商业街户外环境设计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00.

[5]武晓勇,刘彦君.国外步行商业街区设计综述[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

[6]李雄飞等.国外城市中心商业区与步行街[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0.

[7]吴明伟,孔令龙,陈联.城市中心区规划[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

[8]高蓉.公共休憩空间研究天津大学[D].天津:天津大学,2004.1.

猜你喜欢

商业街步行使用者
浅析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商业街区改造
步行回家
攀山擅离步行道自拍,不幸坠落身亡谁担责?
李晶晶作品
关于商业街中的仿古建筑设计探讨以兰州中川小镇项目为例
新型拼插休闲椅,让人与人的距离更近
从步行到奔跑
抓拍神器
特色商业街发展的影响因素与对策
他汀或增肌肉骨骼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