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低成本理念的乡村景观设计研究

2017-05-17胡瑞祎陈东田于彩云

山东林业科技 2017年4期
关键词:景观设计整治景观

胡瑞祎,陈东田,于彩云,张 莹

(山东农业大学林学院,山东 泰安271018)

1 引言

建设美丽中国,其源头在乡村,核心在乡村,实现也在乡村,且“三农”问题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基础[1]。目前,乡村景观设计的政策与资本投入正与日俱增,但实践中仍受诸多因素的制约,乡村景观的设计普遍出现缺乏科学理论体系与指导方法、实际景观效果质量差、配套基础设施缺乏以及后期管理维护困难等问题,没有获得预期的低投入、低消耗、低维护、低污染、可持续、高稳定的实际效果。乡村景观资源具有一旦遭受破环就难以短时间更新恢复的脆弱敏感特性,对原生态环境的破环是不可逆转的,因此探索通过对资源消耗与环境影响的最少化途径实现乡村景观设计的最大化价值,是当前世界范围内景观设计师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其中,基于低成本理念的乡村景观设计就是一种有效措施。

2 基于低成本理念的乡村景观整治设计研究进展

2.1 低成本景观的概念

低成本景观是指在实际的景观规划设计中,最大化降低项目前期投入与建设中、后期经营过程中产生的损耗、能耗、维护等管理运营的投入以达到降低景观成本且维持项目长期稳定发展的景观设计[2]。低成本化的景观设计理念其本质不仅是经济学层面的造价降低化,而是融合了经济学、景观学、美学等多学科思维的新理念。本文所指的低成本理念下的乡村景观设计是以尊重自然、保护生态为核心思想,以低成本理念的设计方式为手段推动整个项目的建设,从根本上控制投入成本,结合整治措施、设计形式、材料选择、管理维护等多方面综合因素,在进行低成本化设计建设的同时兼顾乡村景观的功能性和美观性。

2.2 国外低成本乡村景观发展现状

目前,国际上关于低成本理念的乡村景观研究体系尚不成熟,但低成本理念涉及的相关设计领域已经有了诸多研究成果,这些都能对低成本理念的乡村景观治设计起到借鉴的作用。英国纽卡斯尔大学教授伊恩·H·汤普森 (Ian H.Thompson)所写的《生态、社会与愉悦:风景园林的价值来源》中提出了关于景观价值的观点;美国会计学教授马克·莱曼(Mark Lehman)基于景观生态学角度,将景观成本分为第一成本、运作成本、管理成本与环境影响成本三部分[3];伊恩·麦克哈格(Ian Mc Harg)于1969年提出的生态学思想作为景观设计的理论依据开辟了以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为目的景观设计发展[4];阿兰·鲁夫(Alan Ruff)于1979年提出了景观效益的追求理论,阐述了低成本、高回报、低维护的景观设计方式,是体现生态价值与提高社会效益的重要方式[5];皮特·梅尔比(Pete Melby)与汤姆·凯斯卡特(Tom Cathcart)基于生态学原理编著的《可持续性景观设计技术》提供了许多有效降低材料、能源与人力成本的方式[4]等。这些观点都秉承了对自然资源与生态系统的尊重、保护观念,为低成本理念的乡村景观设计奠定了理论基础。

2.3 国内低成本乡村景观发展现状

国内乡村景观在城市化迅速发展的背景下,融于于城乡一体化进程中统筹发展,重点研究乡村景观的美观度、可达度、可居度和相容度等主要景观特征[6]。低成本作为新型乡村景观设计理念,以“低投入、高产出、低维护”为主要目标,通过环境改造、景观提升设计等一系列更新措施提升乡村整体形象,优化村庄用地与功能结构,提升乡村景观质量和居民生活水平;强化乡村特有的自然生态特点,结合周边环境协同发展。然而,国内乡村景观在发展进程中也面临诸多困境。第一,整治设计资金不足及科学理论指导体系的缺乏使乡村景观设计出现景观视觉吸引力较弱、基础设施使用周期短、质量差等弊端;第二,乡村景观资源、环境成本有限且脆弱,在进行盲目的开发后,对当地生态系统与自然环境产生侵蚀与破坏,因自然环境资源的特殊性导致短期内难以恢复,造成恶劣的影响。因此,在乡村景观发展过程中,谋求开发、成本与环境之间的平衡关系,是目前国内乡村景观应重视的严峻问题。

于2013年开展的“美丽乡村”活动是实现“美丽中国”的具体实践形式,也是新农村建设的升级版,其重点是构建健康乡村人居环境、实现乡村长久稳定发展的内在需求。因此,在“美丽乡村”建设的大背景下,立足于乡村实际情况,科学合理的进行乡村景观整治设计,提升景观质量及吸引力、竞争力,利用有限的资源和建设经费实现高质量的景观整治设计效果是乡村景观下一步发展的挑战。如,利用优美生态环境、维护绿水青山,建设宜人田园风光的江西婺源古村;基于生态循环原理,实现生产生活模式变革的上海崇明县前卫村农业园区;以简约的生态化手法设计、低成本改造的湖北红安永佳河喻畈村等(图1),都试图通过先进的整治设计策略,探索乡村景观发展的新模式。

图1 国内美丽乡村建设典型案例

3 基于低成本理念的乡村景观整治设计原则

3.1 遵循原始景观完整性,力求生态持续稳定发展

在乡村景观设计过程中,对自然原始景观干扰性越低,其景观结构完整性越高。但许多景观设计都采取破坏原生态进行景观再塑造的形式,这完全违背了低景观设计的低成本理念。生态环境失衡带来的严重后果不是短期内彰显的,只有遵循自然景观与生态环境的完整性与多样性,才能维护生态环境长久稳定发展。

3.2 建立高效循环景观体系,以人为本,注重功能需求

景观设计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满足人们日常的生活需求,所以在设计中应注重功能需求与实际价值。受地域文化、形态类型及发展程度等诸多因素的限制,乡村景观的发展一直处于低效果、高浪费的瓶颈中。许多景观设计只注重创新性、追求另类,反而忽视了材质、形式等要素的作用及景观循环理念的树立,往往走上了极端的设计道路。因此,在设计过程中应时刻把握以人为本的核心,注重景观实际功能需求,构建循环高效景观体系。

3.3 合理开发利用资源,降低工程前期干预

低成本理念的景观整治设计前提是保证景观高品质,减少建设过程中各方面损耗,其出发点是资源的最小化消耗。资源的高效、生态、合理化运用,会减少工程前期投入,降低材料购置、运输成本,是实现低成本理念的重要前提和有效途径。景观设计之初,场地干预越小、环境干预最低,整体投入就越少。

3.4 坚持朴实、适用、美观原则

景观之美主要源自于自然条件、文化底蕴、历史烘托等魅力来实现,其本质是“真实”。随着当代社会人造“奢华景观”风格的普遍性,真实、朴素的价值观与审美观的意义应得到倡导。设计者应尊重乡村原有风貌、历史文化遗迹等资源条件,创造出人文内涵丰富、朴实亲切的乡村景观。

3.5 立足本土化设计,就地取材

景观整治设计的过程也是顺应自然的过程,优先考虑本土化设计可以使新设计对环境的影响最小化,促进生态环境改善提升,激发当地居民的共鸣感。就地取材就是本土化设计的有效方法,就地取材可充分发挥当地资源自身潜力,节约建设成本,传承地域特色与文化传统,保护生态环境与生物多样性,实现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的综合效益成果。

3.6 管理维护成本的降低是谋求可持续定发展的有利手段

乡村景观的品质高低、建设成功与否不仅体现在其美观程度,更在于其品质的生命周期长短,随着时间的推移景观的社会、生态、经济、文化效益也应逐步增加。只有立足于长远效益的出发点,对景观后期管理维护的投入与资源消耗有正确的评估,才能实现乡村景观长远稳定发展。

4 基于低成本理念的乡村景观整治设计方法

4.1 场地重修优化,去伪存真,资源转化

在乡村景观场地前期开发中,合理利用现有资源、优化原有结构,不仅可以节省材料购置费用和建造成本,还可以减少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延续地方文化性、历史文脉与内涵。前期可通过光照、气候、交通等要素叠加、分析,得到居民活动的最佳区域,从而确定场地景观性能,为该区域景观提供设计依据[8]。通过合理的设计和布局,使得景观和基础设施的服务对象更具特色和明确性。

图2 场地整理优化要素叠加分析

将场地中原有要素融入到乡村景观整治设计的过程中时,关键点在于原要素与新要素的结合方式,能够使两者产生良好的共生关系,尽量避免排斥的情况。场地整治优化的主要方法包括原状保留、重修优化、排除重建以及新旧融合等方式[4]。例如,现代景观设计中,经常采用回收利用原场地废弃的混凝土与沥青,将其重新分解再塑作为新的场地铺装,利用生态化设计手法,使铺装之间留有可供植物生长的缝隙。这种设计方法既节省了材料的购置成本,也增加了场地的绿化率,使场地景观更具生机与新意。

4.2 优化土方造价,实现土方平衡

减少场地内土方消耗及大规模土方填挖可以降低周边自然环境的改变,维持生态的平衡性,同时对当地物种多样性与小环境营造具有重要意义。土方填挖的目的是为了形成良好的场地构造,改善基础条件,为景观建设提供更好的场地基础,也更利于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活动。再进行土方填挖时要充分利用原地形地貌,不要只一味追求规整统一,否则势必会造成当地生态系统平衡的破坏。土方填挖过程中应力求地形的最小化变动,保持原有景观格局,将人为要素与自然要素有机统一,对整个设计区域进行全面的分析评估;在营造优美高质景观的基础上,尽量保持土方平衡、保留原有可利用景观要素(如山坡、水体、植物等),利用既有要素连接各景观节点,构成完整的景观系统[9]。土方造价的优化从根源上解决了项目建设前期的成本投入,是实现乡村景观整治设计低成本化的强有力手段。

4.3 低成本设计方法之一:量化分析

乡村景观的成本控制都具有目的性,完整的量化数据指标可以作为成本目标的评测依据。并且量化数据分析的准确性能够较大程度的影响到景观综合评价的准确性与科学性。量化分析的方法由最初的依据人为实践经验和主观判断发展为更为科学精确的专家咨询法、层次分析法与模糊综合评判法等。然而每种量化分析的方法否存在单一性、矛盾性,难以获得真正准确的数据结果。为了增加量化分析数据的准确率,通常采用两者以上分析方法相结合的方法来确定指标的权重,从而获得更加科学的量化分析结果。

图3 乡村景观成本量化分析模型

4.4 成本分布的基本导向:大众需求

乡村景观的核心目标是满足大众对景观的需求,应以大众的喜好与需求作为最高的设计准则。因此,对于大众心理与环境行为的科学分析能够有效地确定景观的结构与要素分布,通过对关键点的精细化与非关键区域的弱化更加合理的安排成本投入比例,减少不必要的成本浪费,实现空间与资源的最大程度的利用。景观的参与者具有强烈主观能动性,他们对于景观的感官取决于生理与心理的特殊需求,只有使大众产生共鸣、满足他们需求的景观,其价值才能彰显,否则虚有其表的景观设计只是资源的浪费与消耗。

4.5 精细化设计实现成本最大可控性

乡村景观的低成本化整治设计实现方式包含工业化流程操作(包括材料标准化生产与建造过程标准化实施),为了避免材料的浪费与切割,尊重材料工业化流程至关重要。使用标准化的建材,其购买成本大幅度降低,在建设过程中产生的材料替换与修复问题能更易解决;而标准化的生产流程,可以大幅度降低建设施工难度,加快建设速度与效率,减少建设过程中的技术要求,最大化减少人为操作的失误性,为建设高品质的景观效果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这种建设方式可以使更多非专业劳动力加入施工队伍中,增加就业机会,缩减人力劳动成本,对景观低成本化整治设计具有实际的意义。

4.6 就地取材,传承特色

景观设计的首要原则是以人为本,结合合理的材料选择、科学精美的设计搭配、适地适时的植物配植、标准化的建设流程、务实求真的设计思想、广泛的前期调研及科学合理的后期管理维护,使乡村景观在保证景观质量的前提下,用极有限的资源和成本,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景观与使用需求。在一般的景观建设过程中,设计材料所用的原材料费占整个项目成本比例的60%~70%,分量极重,因此对建设前期设计材料的选择及成本节约是降低景观整治设计整体成本的关键。

4.7 实现成本控制的有力手段:合理软硬比例

景观成本中硬质面积小但造价高,想有效控制成本就必须合理的安排软硬景观比例。硬化景观内容单一、造价昂贵、极难养护,其实际的使用功能也不甚理想,并且过多的硬质景观破环原生态自然环境,迫使人们失去亲近自然、感受自然的机会。硬质化的场地会阻碍地表径流的渗透与地下水源的涵养,生态效益极差。应提倡多采用原生态的、形式简洁的建设材料,虽然朴实低调,但有益于使用与生态功能,可以丰富人们的视觉体验和景观效果,更易亲近自然。

5 结语

低成本理念的乡村景观设计其理论基础与实际成果相对缺乏,理论指导体系正在逐步完善。设计者要从根本区分低成本与廉价景观的差异,明确景观效益最大化与设计成本最低化才是低成本理念的最终目标。在利用有限资金的前提下,合理运用现有资源、设计科学规范化,谋求可持续稳定发展。同时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倾听群众的声音,满足群众的需求,以原生态、地域特色、人文风情为设计元素,将新时代乡村景观设计的理念切实的为美丽乡村、美丽中国的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1]陶良虎,陈为,卢继传,等.美丽乡村:生态乡村建设的理论实践与案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1.

[2]徐晞,刘滨谊.关于中美两国之低成本景观规划设计的比较[J].景观设计,2008,(3):6-11.

[3]Melby P,Cathart T.可持续性景观设计技术[M].张颖,李勇,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4]董丽.低成本风景园林设计研究[Ph.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13:16.

[5]Ian H.Thompson.Ecology Community and Delight Sources of Values in Landscape Architecture[M].London:E&FN Spon,1999.

[6]王云才,刘滨谊.论中国乡村景观及乡村景观规划[J].中国园林,2003,(1):56-59.

[7]王芳.景观成本的影响因素分析[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1,(9):70-76.

[8]低成本“设计”景观·经典 12式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5/0605/23/8153072_475973819.shtml.

[9]刘元芳.基于乡村景观规划视角的土地整治设计研究[D].河北:河北农业大学,2013:16-17.

猜你喜欢

景观设计整治景观
作 品:景观设计
——《势能》
笃行不怠 奋力深化提升三年专项整治
景观别墅
专项整治
专项整治
火山塑造景观
巧用景观设计和谐中的一致化
沙子的景观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色彩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