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用皮筋提高跨越式跳高教学的有效性

2017-05-17叶姮慧

运动 2017年4期
关键词:横杆皮筋动作

叶姮慧

(杭州市文澜中学,浙江 杭州 310005)

理论与方法探索

巧用皮筋提高跨越式跳高教学的有效性

叶姮慧

(杭州市文澜中学,浙江 杭州 310005)

跨越式跳高教学中往往采用皮筋代替横杆,主要是为了克服学生对横竿的恐惧心理,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同时方便教学场地的布置,提高课堂教学的练习密度。笔者通过教学实践发现,适当地对皮筋进行改进,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跨越式跳高的技术动作。本文主要跨越式跳高日常教学中存在的问及如何巧用皮筋进行跨越式跳高教学提出几点建议。

皮筋; 跨越式跳高教学;有效性

跨越式跳高教学作为《体育与健康》课程的重要教学内容之一,对发展学生弹跳、力量、协调等身体素质,培养勇敢、顽强、拼搏等优秀心理品质有着积极的作用。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场地器材的布置相对比较麻烦,同时教学过程中容易出现扭伤、摔伤等安全事故,使得跨越式跳高教学经常走过场,往往是学生尝试几次就算完成课堂教学内容,缺乏合理的课堂教学安排和正确的技术动作指导,从而使得跨越式跳高教学逐渐被边缘化。

1 跨越式跳高日常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起跳点的选择不合理

跨越式跳高教学中,起跳点的选择既是首要任务,又是重要任务。起跳点靠前或靠后都会对跨越式跳高技术动作的学习产生影响。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广大教师往往在地上合适的位置粘贴一个标志物以示提醒,然后再在相对合理的位置粘贴一个标志物作为开始助跑或排队站位的位置,这种方式往往使学生的关注点被引向地面,同时限制了助跑和起跳的位置,从而影响技术动作的形成。

1.2 缺乏移髋的意识

“移髋”既是跨越式跳高技术动作的重点,也是难点。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很少看到这方面的体现,教师往往是通过口头的说教去告知学生有这么一个技术环节,或是提醒学生注意摆动腿的内旋下压或是起跳腿的外旋提拉等动作,但在实际练习中又缺乏相应的教学安排或教学设计,因此学生在思想上普遍缺乏“移髋”的意识,也无法确切地感受什么是“移髋”,从而造成技术动作的不完整。

1.3 没有体现差异性

学生之间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有的学生可以轻松地越过跳高杆,而有的学生却无法通过努力越过这一高度。在日常教学中,我们会观察到教师会给同一组学生安排同一个高度,这样有的学生不需要规范动作就可以轻松过杆,而有的学生因过不了杆而失去学习的动力,从而造成技术动作学习的不积极。

1.4 自我监测不足

教学评价中,我们往往是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而学生评价主要通过自评和互评来完成。跨越式跳高教学中往往以皮筋代替横杆,学生自己和同伴之间很难通过皮筋来判断是不是已经顺利完成技术动作,而教师需要巡视全场,很难关注到每一位学生的完成情况,因此无法准确进行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进而影响到技术动作的进一步完善。

2 改进跨越式跳高教学的必要性

2.1 教材(教科书)安排的需要

教材是根据教育目的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及认知特点,专门研制和编写的文本,适用于对应阶段的学生学习。它汇聚了众多专家、学者的专业智慧及学科水平,是学科知识的精华、智慧的结晶。跨越式跳高作为浙江省省编教材的学习内容之一,自然有其学习的必要性,而相对较少的课时安排,则更需要我们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2 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之一,也是我国教育方针的理论基石。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更是实施全面素质教育的本质要求,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要求。跨越式跳高教学作为学生在校体育学习的内容之一,需要我们通过改进课堂教学,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弹跳、力量、协调等身体素质,培养勇敢、顽强、拼搏等优秀心理品质,从而促进学生生理和心理的全面发展。

3 以皮筋为载体,改进跨越式跳高教学

3.1 悬挂彩旗、明示位置

为解决学生在跨越式跳高的练习过程中起跳点不稳定的现象,教师一般都会在地面上粘上2根标志线作为助跑和起跳的位置。笔者通过实践教学发现,由于学生在同一位置开始助跑,而每个人的步幅又存在差异,从而使得学生为了能在规定的起跳位置起跳,往往改变自身的助跑动作,出现跨大步和捣小步等错误动作,从而影响整个跨越式跳高技术动作的形成。为了能让学生在合适的位置(横杆的中心位置高度最低)起跳过杆,同时又不至于影响自身的技术动作,笔者在皮筋的中间部位挂上1m左右的轻质小彩旗(图1)。一方面可以让学生更清楚的知晓皮筋的位置(因为一根细的皮筋悬挂在空中,如果没有很好的色彩,往往会使得部分视力不理想的学生不知道具体的位置,从而影响学生的动作学习);另一方面可以给学生强烈的心理暗示,使学生自然的选择从彩旗上方过“杆”,把学生关注的点从地面引导到“横杆”上,同时相对灵活的起跳点,也避免了学生在技术动作学习过程中的跨大步和捣小步等错误动作,取得了较好的教学实效。

图1 彩旗位置示意图

3.2 增加宽度、突破重点

跨越式跳高过竿动作的教学中,移髋往往是学生难于掌握的动作,也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很难解决的一个问题。不管教师是不是再三提醒学生要注意摆动腿的内旋下压还是起跳腿的外旋提拉等动作,学生在实际练习过程中是很少考虑这些动作的,因为他们缺少合适的参照物,觉得只要能过就行。为此,笔者在教学中适当增加了“跳高竿”的宽度(如图2,2根相距3~5cm平行摆放的皮筋),给学生一个合适的参照物和心理暗示,让学生在起跳前就开始观察和思考“横杆”的这个宽度,在进行练习时有意识地利用技术动作来克服这个困难,从而有效地解决了没有移髋或移髋难的问题。实践表明,这样的改变远比口头的说教更有用。

图2 平行摆放的皮筋

3.3 不同高度,有效分层

跨越式跳高教学中,由于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好的学生需要挑战更高的高度,而差一点的学生需要有过竿的成功体验,同一高度必定是无法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为此,笔者在实践教学中采用了递进式的高度设置(图3),通过4个依次增高的高度设置,让学生自主选择。每个高度有3次机会进行试跳,跳过这一高度后可以选择挑战下一高度;若挑战失败,则需重新回到前面一个高度。通过自身的努力不断挑战新的高度,从而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个体需求。

图3 递进式的高度设置

3.4 巧用铃铛,自我监测

跨越式跳高教学中,由于较多的采用皮筋代替横杆进行教学,从而使得学生在练习或自我检测过程中,无法很好地知晓自己是否已经有效的完成练习,从而影响自我监测的效果。为让学生更好地进行自我监测,进而改进自身的动作,笔者在皮筋的两端悬挂了2个小铃铛(图4),当学生无法顺利通过时,皮筋带动铃铛就会发出声响,让学生知晓自己没有顺利通过,然后通过自我感知或询问同伴来确定技术动作是否准确,从而更有效地提高学生自我监测和自我管理的能力,促使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技术动作。

图4 铃铛位置示意图

4 结 语

初中体育课堂教学应该积极顺应体育课程标准的指引,以运动技能为载体,积极发挥体育教学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品质方面的作用。在促进学生运动技能形成的过程中,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让学生快速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是每一位初中体育教师应该明确的教学目标。只有不断解放思想、创新教学方法、采取正确的教学策略,才能实现教与学的完美结合。

[ 1 ] 夏兴明.中学生跨越式跳高的教学与训练[ J ].田径,200(8):47-48.

[ 2 ] 章武.跨越式跳高教学的几点思考[ J ].科学教育研究,2007(10):53.

[ 3 ] 黄春秀.两看一练教学生跨越式跳高[ J ].中国学校体育教学,2013(10):37.

[ 4 ] 吴静.探寻优化教学路径——水平四跨越式跳高教学实录与评析[ J ].运动,2012 (5):85.

G823.1

A

1674-151X(2017)02-125-02

10.3969/j.issn.1674-151x.2017.04.068

投稿日期:2016-12-21

叶姮慧(1980—),中学一级,本科。研究方向:中小学体育教学。

猜你喜欢

横杆皮筋动作
封二、封三/马兰开花二十一
会跳高的猫
下一个动作
皮筋小船
那根杆......
卷纸套皮筋
背越式,令选手跳得更高
本性难移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