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模式的实践路径研究

2017-05-16芮方莹孙瑞娟

大观 2017年3期
关键词:有效模式思想政治教育互联网

芮方莹++孙瑞娟

摘要:“互联网+教育”模式为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指通过互联网这一平台,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继续教育。以江苏大学为例,通过对江苏大学本科生的调查研究发现,目前的主要困境有技术成熟度不够;引导学生课后使用网络继续学习的程度不够;管理网络信息的经验不足;学校没有独立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平台。结合目前的主要困境和学生的评价建议,实行有效的“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要注意完善学校硬件设施、提高技术水平;加大引导学生使用校园网络平台继续学习的力度;设立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平台,形成有效的管理机制和内容审核机制等。在上述基础上,不断实践改进,形成较为完善的“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关键词:“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江苏大学;有效模式

引言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重要的教育事业,它关乎大学培养的学生是否“人之为人”。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事关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利于广大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是一项基础工程,也是一项社会工程,其影响深远,意义重大。但一直以来,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直存在着短板,例如教学方式缺乏针对性和亲和力,教育方法单一陈旧。在对高校的调研中发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上学生抬头率不高,许多学生对于课堂兴趣缺缺,这种现象在公共课上更为明显。与此同时,社会上关于大学生不良道德现象甚至触法的案例屡见不鲜。

在当代,互联网的发展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在极大程度上改变着大学生的思维方式与社交习惯。在这样的发展趋势之下,“高校紧紧围绕 Web2.0 时代‘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根本任务,大力推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念、内容、方式和方法等全方位创新。”[1](P8)是未来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坚定的发展方向。

本文将以江苏大学为例,通过对学生群体的抽样调查,了解他们对现行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看法及对“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理解和期望,并对现行校园网络平台的运行进行研究分析,探析出一条有效的、可实践的“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一、“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互联网+”就是“把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推动技术进步、效率提升和组织变革,提升实体经济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2]

自2015年3月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后,今年1月,国务院印发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将互联网教育写入“十三五”规划中,互联网教育已经成为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抓手,成为完善我国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教育的重要基础。

“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就是通过互联网这一平台,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在课堂外继续教育的目的。是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俱进,在互联网时代的新发展。它通过合理运用互联网来进行教学,一方面突破了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时空限制,另一方面实现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个性化教学。现在,不少高校已实行这种模式的管理,并积极探索“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实践模式。“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将是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趋势。

二、“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现状——以江苏大学为例

“互联网有很多優势,比如快捷、超时空性、互动性,等等,这些特性都是有助于我们来传播知识的,特别是远程传播。”[3]

在互联网时代,高校普遍具备网络化管理教学能力,以在线教育为代表的继续教育发展模式已逐渐成为教育发展的新趋势,不少高校在实践中已经逐步形成了有效的“互联网+教育”模式。

以江苏大学的调查为例,目前,江苏大学已有校园教务和学习管理平台,以网页和微信两个平台为主。但目前仍处于试营阶段,功能有限。学生自主学习平台主要由第三方插件——慕课系统提供,用于校级选修课的教学。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问卷480份,其中有效问卷475份,有效回收率为95%。由于本次调查范围较广,并选择了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因此,此次调查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普遍性。

(一)江苏大学“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现状

目前,江苏大学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大班教学,以文字考试为主要考核方法进行。形式传统,内容枯燥,大多数同学通过背诵书本重点来应付考试。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课上低头族较多,授课内容考完就忘,不能真正达到培养学生正确人生观、道德观、世界观的目的。

基于此次问卷调查研究,主要有以下问题。

首先,在教育资源方面。大学课程是大学生获得专业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的主要来源,但学生在课上抬头率不高。网络上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视频多数录制于专业课堂,理论性、专业性强,受众有限,学生更倾向于使用移动网络平台阅读刺激简单的简短文字描述,因此学生课后也较难以获得专业化教学资源,易受网络虚假信息的影响。

其次,在学生主观意愿方面。通过对大学生有关理想教育模式的调查研究发现,大学生普遍反映思想政治教育课堂太过枯燥,在课堂上不能自由发挥自己的观点见解,是简单粗暴的意识形态灌输。也有近70%学生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抽象难以理解。关于互联网教学的方式,多数学生表示有兴趣学习并值得推广,与现行模式相比更有利于学习教育。综合来看,学生对现行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满意度较低,希望能够改变传统课堂教育模式,通过增添新的元素让思想政治教育变得更灵活自由。

最后,在学科教育方式方面,有学者认为“现如今高校普遍存在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相脱节这一严重问题,高校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课程开设力度虽然有所突破,但仅仅是停留在理论层面,并没有真正深入到学生的具体学习生活中,致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出现了‘纸上谈兵的现象。”[4](P132)在此次调查中,大多数同学选择课堂或网上课堂的基础理论教育,少数人有交流辩论的意愿。从中可以看出传统教学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弊端,使学生缺少运用理论来看待和解释分析事件的兴趣和能力。

综合上述分析,根据大学生对现行教育模式的研究和对“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模式预期建议的调研来看,大多数学生不满意现在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主要在于形式单一,内容枯燥。而对于利用互联网教学,很多学生表示有兴趣,认为可以较好的弥补现有教学模式的不足。因此,“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对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具有实际意义和实践价值。

(二)关于江苏大学“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

基于江苏大学的调查研究,发现尽管目前已经尝试利用互联网技术管理学习,但是由于技术的限制和传统教学的模式化,在“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推进中存在着许多问题。

首先,在技术方面,部分管理功能无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以微信平台为例,偶尔会存在页面崩溃现象,从而出现无法登陆的问题,引起使用或管理上的延迟与不便。不仅如此,许多生活、学习功能暂时无法提供,如考试提醒,课程开课提醒,图书借还提醒等功能。

其次,在学习引导方面,学校还存有不足。学生对于已有网站或微信平台的学习使用主要通过自己摸索,学校或学院没有开设一定的课程或讲座帮助学生了解使用这些平台和资源,这就使得学生不知道从何处查询,怎么查询,如何使用。有时甚至导致学生错过信息或根本不知道学习资源的存在,降低了资源使用率。

再次,学校目前没有独立的推送热点及相关评论的专门软件或微信版块,学生多浏览新闻客户端推送的有新颖刺激内容的新闻,对国家内政外交关注有限。

最后,互联网自由开放共享的特点,使得网络信息庞杂,良莠不齐。学生阅历有限,甄别选择有用信息的能力有限,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

综上所述,学校现有平台尽管存有许多管理运营方面的问题,但互联网教学仍是覆盖全校范围,并且是所有在校学生都有条件使用的。在此基础之上,利用已有的网络技术及平台,加以改进并多次实践,以此来提高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完全可实现的。

三、“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模式

根据以上的调查结果和对已有的网络教学平台的分析研究,认为在“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实践上,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在技术上,要有完善的硬件设施或技术条件支持软件的运行,相关的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应保证页面的简洁明了、操作的简单方便。在已有的基础之上,可增添相关信息提醒功能,并能够支持多人在线讨论,类似知乎、虚拟社区等。

第二,在引导推广方面,通过设立专门的讲座或分发宣传册,帮助学生了解校园网络教务管理和学习管理平台,学习如何使用既有平台寻找所需信息,如何利用网络平台进行课后的继续学习等。

第三,在教学内容和形式上,以推送社会热点和时事政治的分析评论为主,辅以相关逸闻趣事。并能够为所提供相关的教学视频和推荐书目或文章设有专栏,便于学生接触到较专业的知识和经典的文章。基于阅读,让学生们自由讨论、发表意见,拓宽课外实践平台,让学生更好的将课堂理论与实际生活相结合。通过网络平台让师生双方有更多机会沟通观点和思想,形成双向的交流而非单一的教授。

第四,在管理上,一方面要形成一套筛选机制,对课程质量有一定的标准把关,在保证教师教学质量的基础上允许教师自我发挥,实现灵活的教学方式。另一方面应实行完善的监督机制,对教师教学言论和学生的言论行为进行一定的监督,以防止不良或过激的信息传播。

根据以上分析,高校可以在已有的宣传平台上增加一个思想政治教育的专门板块。以江苏大学为例,即在微信企业号上设立该板块。这不仅能为学生推送时事政治,提供社会热点话题,还可以让师生自由讨论,发表观点。因为微信可以提供多人同时在线聊天功能,也便于老师与学生之间布置作业,讨论问题,解答疑难。不仅如此,微信平台支持第三方链接,相关教师可以通过该平台向学生发送视频链接,为其提供优质教学视频的同时,也利于对视频内容的筛选。与此同时,在对学业的测评上應多元化,不以成绩为单一标准,应酌情参考学生平时讨论的活跃度、观点见解等。当高校技术条件成熟,运营稳定效果良好时,可逐渐脱离微信平台,在已有实践经验之上,创建具有本校特色的有关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软件。

综上所述,在“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路径中,教师是核心,技术是辅助。从对调查来看,学生所追求的是便捷的程序和表达自由的观点。利用互联网继续思想政治教育,是给了学生一定的自主权和更多的表达自身的机会。高校在对网络教学发展的实践中,应在教学理念中贯彻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尊重学生的自由意志,合理引导。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通过网络有效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参考文献】

[1]曹文泽.“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实践和创新——对高校“易班”网络思政教育的探索和思考[J].社会科学家,2016.

[2]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国发[2015]40号).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5-07/04/content_10002.htm.

[3]周洪宇:启动互联网教育专项立法http://www.jyb.cn/zcg/xwy/wzxw/201703/t20170315_502317.html.

[4]邱立民,钟宇红,田 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模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建构与实践》评介[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7(01):132.

猜你喜欢

有效模式思想政治教育互联网
事业单位强化预算管理的有效模式研究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试论高中历史课程集体备课的有效模式
高校邮轮旅游人才培养的“双重三明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