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数学有效使用“微课”资源例谈

2017-05-16刘艳明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7年9期
关键词:高中数学微课应用

刘艳明

摘要:现阶段,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引入,方便了学生在课前的预习、课堂上知识的生成、课后的复习和指导,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高中数学教学改革中的一个好方向。本文从高中数学教学角度谈一谈微课在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微课;高中数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3-0081

微课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和课程资源,为学生提供了满足自己进行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学习的环境。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情况选择性合适的学习内容,这既可以查漏补缺,又能强化巩固知识,是对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补充和拓展。

一、利用微课教学,有利于概念课的生成

概念教学不能“就事论事”,只注重这个“点”,这样只会“见木不见林”,应该找到知识体系大树中。学生需要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思想进行预习、总结、梳理,构建有机的网路,便于知识技能和思想方法的存储、提取和迁移应用。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行研究、探索。于是,教师如何设计数学问题,选择数学问题就成为数学教学活动的关键。例如,在《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第一节,教师将抛物线的定义、4种标准方程以及图形、焦点、准线方程,以填空和表格的形式结构良好地呈现在学生的导学案上,课上以对答案的形式完成知识的梳理,表面看师生皆大欢喜,實际上教师的“勤”代替了学生的“思”,学生的兴趣不高收益不大。

微课正适合于这类概念课的教学,笔者在《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利用Flash制作了动态的现实生活中存在大量抛物线的实例,让学生通过实例来了解抛物线存在的意义。然后,任务驱动学生,其实就是转化学生的角色,以学生为主来探究抛物线的概念。

在微课中,笔者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

1. 画出抛物线定义的图示,结合抛物线的图示说出抛物线的定义。

2. 抛物线的4种标准形式,所对应的图形、焦点、焦点坐标、对称轴、准线方程你是怎么样理解和记忆的?请举例说明。

3. 根据抛物线的定义完成下列例题。

以上任务是学生能够完成的,并且又是展示自己的一个机会,会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望,同时该任务不仅让学生自学了抛物线的概念,还思考了策略,可谓一箭双雕。

二、利用微课教学,有利于生成稳定的认知

很多时候,学生都说上课听得懂的,可是做题的时候就不会了,什么原因,认知不稳定,思维定势负迁移导致了对问题的认知不够透彻,笔者认为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变式的训练,通过追问和问题情景的变化,帮助学生将思维转向更深的层次。微课教学目的明确,思路清晰,重点突出,逻辑性强,明了易懂,利用微课可以构建一个课堂教与学的和谐环境。在微课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展开丰富的教育资源供学生课上课下选择性学习,教师对整个教学过程可以有更灵活的或强或弱的控制,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充分发挥学习主体的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

例如,在《均值不等式的应用》习题课中,笔者给出了第一个问题:

例题一:若函数f(x)=x+(x>2)在x=a处取得最小值,则a=

这道题,学生不难解得a=3.为了深化学生对均值不等式使用条件的理解,笔者在微课教学中变化问题情景,进行如下追问。

变式1:当x≠2时,函数f(x)=x+有最小值吗?试说出你判断的理由。

变式2:当x>3时,函数f(x)=x+最小值能取到4吗?

“均值不等式”属于高中数学的一个重点知识,使用时很容易忘记条件“一正二定三相等”在使用时缺一不可,为了深化学生的认知和理解,通过变式的方法,创设不同的问题情境,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明确了均值不等式中两项是正数的原因,思考两项的和或积为什么要是定值,以及思考并总结等号要什么时候能取到,通过对问题的探究将最为本质的东西储存到大脑中,形成稳定的认知。

三、利用微课教学,有利于突破重难点

微课的主要特点是简短而精悍,要在10到15分钟内完成教学,因此教师主要围绕教学的重点或难点展开教学,一般而言,课堂教学要讲究分散重点,突破难点,教学重点要分散,既让学生易于接受,又减轻学生的负担,教学难点要分析落差的举例,搭建合适的台阶。学生为了适应高考题型,不仅要掌握课本知识,还要拓展课外知识,这就需要教师在课上精选例题,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重、难点的突破,利用微课教学正符合这一教学特点,例如,在最近高三的数学自选模块中,韦老师针对导数的应用,用微课上了《欣赏一道高考函数综合题》的课,很是精彩。微课设计如下:

探究:函数在f(x)=4x2-12x+8在x= 处取得极小值。

1. 回顾知识点

导数的概念及其意义,导数的运算,导数的应用

2. 展示高考题

2012年浙江高考卷(文科)21题(留给学生思考时间)

已知a∈R,函数f(x)=4x3-2ax+a

(1)求f(x)的单调区间;

(2)证明:当0≤x≤1时,f(x)+|2-a|>0.

3. 欣赏的主线

不等式的证明 函数的最值问题 函数f(x)的图像形状、位置问题。

4. 问题提出

你能不能尝试不同的方法?比如分离变量、函数不等式的放缩、数形结合等?

5. 展示欣赏学生不同的解法

单调区间:(1)由题意得f ′(x)=12x2-2a

(2)解法1:①当a≤2时,4x3-2ax+a+2-a>0在[0,1]上恒成立,当x=0时,显然成立,当x∈(0,1]时等价于a<2x2+恒成立。这里的求解可构造右侧函数g(x)=2x2+求导求解,也可用均值不等式证明。

②当a≥2时,4x3-2ax+a+a-2>0,在[0,1]上恒成立,即2(1-x)a>-4x3+2在[0,1]上恒成立。当x=1时,显然成立;当x∈(0,1]时等价于a>恒成立。

解法2:数形结合揭示本质,有两种方法转化,x∈(0,1],a∈R,4x3-2ax+a+2-a>0恒成立,若设g(x)=4x3-2ax+a+2-a其图像在[0,1]区间上始终在x轴上方,给出动画演示。

进而揭示本质:函数g(x)=4x3-2ax+a+2-a在区间[0,1]上的图像位置始终在函数y=4x3-4x+2的上方(或重合)。

若分离函数,则不等式等价于4x3>2ax-a-2-a恒成立等價于函数F(x)=4x3图像在区间[0,1]恒在V(x)=2ax-a-2-a上方,并给出动画演示。

四、利用微课教学,有利于创设“有疑而问”的教学情境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数学课因问题的发现而又引力,因问题的提出而又动力,因问题的分析而又活力,因问题的解决而又魅力。因此,微课设计可聚各力为合力,驱动数学教学,形成“发现问题——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延伸”的问题串,为探究性学习提供良好的契机。

创设“有疑而问”的教学情境并引导学生提出有意义的问题,会激发学生发现问题的强烈愿望,学生可能会主动产生问题,进而解决问题。比如在“幂函数”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有疑而问”的教学情境:给出具体的函数:如y=x,y=x2,y=x3,y=x-2,y=x等,提出问题:①他们是不是指数函数?为什么是会不是?②如果不是,是什么函数?如何定义他们?③你能不能利用几何画板画出这几个函数的图像,类比指数函数研究它们的性质?

在画正弦三角函数的图像中,可以设计下面几个问题:①为什么取这5个特殊的点?②为什么用光滑的曲线去连接,而不用直线连接?③得到了画三角函数准确的方法,大家有没有什么疑问?每次都用这种画法会不会有点麻烦?有没有简单的方法?④正弦函数的图像会画了,接下来应该做什么呢?余弦、正切函数的图象如何画呢?问题紧紧相扣,在数学教学中,师生的互动不用刻意安排,只需要做到自然的“放”与“收”,有“放”必有“收”,“放”是手段,“收”是目的,“放”是基础,“收”是升华。

利用微课,有利于学生的课后复习,微课也适合于学生课下运用,微课视频主要是教师讲解某个知识点、难点或重要的题型,学习可以在有视频播放的地方随时可看,当遇到不懂的地方还可以暂停或重复播放,便于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

微课在数学教学中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发展趋势,学生可借助微课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在较短的时间内进行新知的学习或对已学的知识进行巩固和补漏,从而实现个性化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浙江省磐安县第二中学 322300)

猜你喜欢

高中数学微课应用
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微课在初中英语课后作业中的应用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