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想政治教育多维空间场域的构架

2017-05-15杨慧娟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17年4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摘 要 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成效是建立在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基础上的,只有在教育实践中渗入科学性,包括施教者和受教者科学的态度,遵从科学的发展规律的教育目标、内容、方法、制度,思想政治教育空间上的科学构架等,才能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顺利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空间的构架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它需要教师从多视角着眼,从多领域着手,建立一个全面、立体、系统的教育空间,这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意义的实现。

关键词 多维空间场域 思想政治教育 知识多维空间 教育场地空间多维性

一、思想政治教育多维空间场域的内涵

亚里士多德认为“各个事物都有其特定的空间”[1],这也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空间。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又指出:“空间是各物并列且共存的存在方式。”例如,在一个事物中包含很多小事物,这些小事物间彼此并列、共存,共同存在于这个事物中,这个事物是诸多小事物的空间,诸多小事物形成大事物的空间。这些论述都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多维空间场域的涵义思考提供了启发。

思想政治教育多维空间场域是在明确的社会空间之中,以对自然秩序与社会秩序的遵循作为前提,有组织、有条理地对政治教育活动中各空间要素安排协调,从而构成的一种教育空间形态、空间系统。这种空间形态、空间系统是多维性的,体现在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识上、活动场地上、教育表现的意义上,与社会主流思想的要求以及社会核心价值观念统一,进而推动个体空间与群体、公共空间,以及群体空间与公共空间和谐关系的建立,进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价值。

二、多维空间场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构架

1.思想政治学科教育的多维空间场域构架

知识具有庞大的系统结构,它包罗万象,不被学科这一划定范围的概念限制,它可横向、纵向贯穿。从纵向上来看,学科知识间的分门别类,分布在各个章节,而各个章节就是知识内容纵向性的多维空间场域。就思想政治教育来说,教师要将这种学科内部的知识内容多维场域表现出来,让学生连点成面式地学习。例如,当提到货币的概念,学生就要对有关货币知识进行多视角、多领域的学习,总结出全面、立体、系统的货币知识多维空间场域,如货币的形式、货币的使用状况、货币的积极意义、货币与社会发展等等。当然,任何学科都不能孤立地将自己涵盖的知识说得尽善尽美、毫无纰漏、周全系统,还要借助其他学科,与其他学科知识进行交叉,彼此借鉴、相互融合、互相补充,这是最理想的认知方向,用學科间的横向亲密关系为导,促成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多维空间场域构架。帮助学生通过对包括教育学、心理学、政治学、社会学、人类学、环境学、文化学、现象学、历史学、生态学、行为学、哲学、美学等在内的一些学科的理解,来从侧面理解思想政治学,并有效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同其他学科的对话交流,使其知识内容丰富、具体、多面,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布局,以及知识系统。可以说,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空间的拓展是思想政治教育知识多维空间场域构架的核心活动,学科内部各知识间的多维性构架本质上也是在学科空间拓展的层面展开的。这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各个章节话题的不同及内在联系,看到思想政治学科空间的多维性,并应用这种多维性,扩大知识的空间容量,随着其他学科知识对思想政治学科的渗透,丰富课堂,改变思想政治学科知识、思想政治教育课堂过于“政治化”的问题。

例如,绝大部分的思想政治知识都具备哲学的影子,换句话说,哲学学科同思想政治学科在某一点上具有交叉性,这种交叉性决定思想政治学科教育的多维空间性。思想政治学科教育要从哲学学科中吸取营养,确定方向,当涉及人的发展及发展目的的时候,实质上是对哲学分支之伦理学的涉及;当涉及对世界本质问题的探讨时,实质上涉及了哲学上所探讨的形而上学的问题。可以说,要使思想政治教育获得说服力、合法性、影响力等,就有必要将思想政治学科做一次哲学上的拓展。当然,一切以理论作为终止的研讨争辩并不能产生积极意义,还要形成一股实践的力量。这正如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所谈及的:“在思辨终止的地方,在现实生活面前,正是描述人们实践活动和实际发展过程的真正科学开始的地方。”[2]对此,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引入学科之间的这种交叉式的关联性。如“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这一暗含着国家社会及个人成长轨迹的知识,也包含着丰富的哲学知识。因此,教师在介绍这一知识的时候,应考虑到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多维场域的构架,将一条知识点多维化,将其变成立体的多棱镜,让学生从中看到所反映出的各个学科。“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这一知识点实际上是在说明物质的存在形式,而论“存在”及“变化”,便上升到哲学问题上。这时教师可以由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的“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作为引子,来阐述“变”的哲学——“一切皆流,无物常往”。

2.思想政治教育运行空间多维场域的构架

爱弥尔·涂尔干指出:“教师有必要让交由他照管的孩子们为必然的进步做好充足的准备。必须防止把老一辈的道德教义作为一种闭塞的书本传递下去。相反,也必须在这些孩子的心中激起一种把自身准则加诸其上的渴望。”[3]这种以自身准则为道德教义的合理抱负固然应该渴望,但是要以走出闭塞的书本,冲破这种狭隘的教育运行空间,使教育场域多维化作为一个必要的前提,作为一个教育创新的新征程。教师还要转变传统教学空间“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单线发展,要将教育教学运行空间的多维场域构架作为一个新的教育理念,实现教育在社会、家庭、学校、班级、情境等的多维化教育空间运行模式。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来说也是如此,要理论结合实践;“请进来”结合“走出去”;课堂教学结合课外交流,要发挥现代传媒技术、影视音像资料在思想政治教学中的价值作用,由教学实境拓展到教学虚境,营造教学氛围。当然,课堂的运行模式要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以及课程设置的特点作为基础,还要以受教育者及教育环境的实际情况作为展开的核心。这使得教育运行空间的多维化构架多少有些限制,这更说明世界上没有绝对的自由,被限制意味着有规则,可使课堂多维空间场域的构架更具现实性,而不是随意进行。

例如,教育在社会。具体而言,思想政治教育难脱离社会,这是由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标是树立人在社会上的道德形象。要有治标的法律法规,同样也要有治本的思想政治教育,从根本上激发人内心向善的种子,使善的种苗覆盖恶。那么教育如何在社会,这需要理论与实践结合,将思想政治教育运行空间拓展到社会,使教育者在社会中受到教育,以自己的行为加深对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理解。对此,教师可组织学生成立学习社团,举行“青年志愿者服务”等设身处地为人民服务的社会实践活动。这是教育空间运行的一次拓展,也是教学场合多维空间场域构架的表现。

教育在家庭。对于中国教育来说,最欠缺,最漏洞百出的便是家庭教育。而作为家庭教育而言,它也是课堂教学运行的另一空间。正如有教育家说的那样:“最好的教育是教师及家长共同努力的教育。”因此,教师要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引导孩子家长用科学的方式教育孩子。换句话说,教师要将家庭作为第二课堂,将家长作为传授知识的媒介,间接地教育学生。最好的例子就是电影《十二公民》的情节,十二个学生家长围绕一个涉及思想政治知识的案例,在学校组织的一个讨论会。讨论的场域是学校,政治思想的领悟也是在学校,而领悟的过程则是在讨论中体现。家长在学校建立的正确价值观会带到家庭,影响学生的价值观,这就是学校的间接性教育,变相的家庭教育。

教育在情境。网络不再被视为道德开始沦丧的发源地,虽然我们仍无法避免坏的、消极的信息传播,但如果多加利用,网络也可带来道德上的福祉,也可称为思想政治教育运行的空间。可以说,网络制造情境,将社会种种现象问题融于无界限的网络,通过网络这一虚拟的空间,学生可看到世间百态。当然,流于现象表面并不是教育的根本,教师还要依靠多媒体等技术,让学生通过现象挖掘思想政治内涵。另外,教师还可以创建一个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论坛、公众号、QQ群,让学生在这些网络虚境中畅谈,进行思想交流。这是超越界限,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班级教育等实体的教育场地中升华的另一教育空间,是对一切实体教育的集合。换句话说,网络涉及到发生在各个领域的一些事情,或社会、或家庭、或学校,而这些事快捷、概括地被学生所知。但学生往往将这些作为快餐新闻享受,不会将其与思想政治话题联系,这就需要教师加以引导,以网络作为教育运行空间,将新闻作为这一空间的教学资料,并将其与思想政治理论做连接[4]。

3.思想政治教育反馈多维空间场域的构架

在教学活动之后,教师都忐忑不安,強烈渴望有一个与之相匹配的反馈活动。在反馈活动中,学生显露出对教师所传授的知识的理解程度。而反馈的进行空间也是多维性的,它决定教师对学生知识学习测定的全面性。当然,最传统的反馈空间是学校班级,教师借助提问或试卷的方式进行,而这一手段只针对思想政治的理论知识,思想政治所囊括的实践性则无法进行反馈,这就需要教师对反馈活动进行空间的拓展,深入社会、学校、家庭,让学生以行动来实现对思想政治学科实践性的这种反馈。当然,思想政治的实践知识精髓并不是一朝一夕获得的,这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长时间的观察,在班级建立“好人好事榜”,让学生将在社会、学校、家庭中所做的好事写成演讲稿,讲给学生听,并让其他学生评出几名最佳者,以此方式激励学生进行自身的道德培养。

三、思想政治教育多维空间场域构架的意义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多维空间场域构架与思想政治教育受教育者知识空间的拓展是彼此参照的。这需要教师从单一的思想政治教材文本中突破出来,以多领域、多角度、多层面的视角观照思想政治学科,挖掘思想政治学科中自有的哲学性、历史性、社会性、地理性等特点,并以这些为进入口进入政治学科知识。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多维空间场域建立的同时,学生的知识空间也会得到拓展。

所有的学习活动都指向对学习者精神领域的“开荒”[5],正如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说的那样:“我们之所以成为人,是因为我们怀有一颗崇敬之心,并且让精神的内涵充斥于我们的想象力、思想以及活力的空间。”这一点又说明思想对一个人行为的约束力,所有正的思想必然产生正的行为。而思想政治教育便是正的思想的发源地,学生通过在思想政治教育多维性的反馈进行空间中的实践,获得对个体精神生活空间提升的机会。所以,反馈空间的拓展也必然为个体精神生活空间的提升提供积极意义。

思想政治教育多维教学运行空间的构架为思想政治教育受教育者的沟通交往空间的扩大产生了积极意义。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说:“凡是有某种关系存在的地方,这种关系都是为我而存在的。”教学运行空间的拓展,随之而来的便是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社会关系的建立,这种关系的建立又使学生扩大了沟通交往的空间。

空间并不仅仅是一种目标事物的存在场所、寄身之处,也并不仅仅是承载事物的容器、容纳事物的环境。空间场域是一种客观事物相互联系,派生另一些新的客观事物的生发地,是一种集合虚拟与现实为一体的实践场地,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而言,需要一种多元且丰富的空间来扶持。不能只是照本宣科,不谈其他与之具有联系性的学科;也不能只是遵照传统的教学,以课堂作为唯一的教育场所,而对社会、生活空间的教育功能避而不谈;不能只依靠试卷,将具有实践性的知识平面化,而将思想政治教育多维空间的构架束之高阁。

参考文献

[1]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3.

[2]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 爱弥尔·涂尔干.道德教育[M].陈光金,沈杰,朱谐汉,审.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4] 王学俭,张哲.多维空间视阈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4(4).

[5] 王学俭,张哲.“后现代阅读”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11(4).

[作者:杨慧娟(1981-),女,河南焦作人,黄淮学院国际教育学院讲师,硕士。]

【责任编辑 郑雪凌】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教育
浅析儒家思想对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的作用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