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名堂”一词的由来

2017-05-13史文

现代语文 2017年3期
关键词:名堂明堂词源

摘 要:“名堂”一词多见于口语且意蕴丰富。文章通过分析“名堂”和同音词“明堂”的联系、“名”和“明”的混用情况以及“名堂”一词大量出现的时代和使用特点,得出“名堂”的流行与明末清初兴起于江南一带的昆曲习俗有关的结论。

关键词:名堂 明堂 堂名 词源

一、引言

“名堂”是生活中的常见词语,《汉语大词典》对“名堂”一词的释义如下:

1.名目;名称

《官场现形记》(第二四回):“这个名堂叫做‘朝天一炷香。”

吉学霈《洛阳桥上》:“还有一只不知名堂的水鸟……也‘咯咯咯叫起来。”

2.办法;花样

魏巍《东方》第一部第十一章:“这人是不简单!是有点子名堂!”

3.结果;成就

老舍《女店员》:“政府招考咱们,咱们就得干出个名堂来,不能三心二意!”

赵树理《实干家潘永福》:“光靠几个上过短期训练班的技术员,也搞不成什么名堂。”

4.内容;道理

杜鹏程《工程师》四:“永江有文化,上去一定能讲出名堂。”

马识途《老三姐》:“这一下他们就认定这里头有名堂,把老三姐吊起来严刑拷打。”①

可见,“名堂”具有代词的特征,意义指向丰富。《汉语大词典》中引用的最早的示例来自于晚清李伯元的讽刺小说《官场现形记》,各义項下的例句皆取自小说中的人物对话,比较通俗。当下,“名堂”一词仍活跃于日常口语、文章标题中,其义项未发生显著变化。例如:

(1)楼盘三改其名,到底玩啥名堂?(大河网)→名目,名称

(2)月销已超6000辆,这个车市插班生有点儿名堂(新浪网·新浪汽车)→办法

(3)她的综合实践课“玩”出了大名堂。(《生活日报》)→花样

(4)成都文创产业大有“名堂”(《成都日报》)→内容

关于“名堂”一词的起源,辛羽在《“名堂”由何而来》一文中指出,“名堂”是古代明堂制度“明堂”的同音替换。

二、“名堂”和“明堂”

(一)“明堂”是什么

“明堂”内涵丰富,涉及宗教、人体、礼制、风水等诸多方面。明堂制度是古代宫室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某一历史时期还是整个宫室制度体系宝塔尖上最为重要、最为显赫的部分。②

“明堂”可笼统定义为帝王活动的场所,它是天人关系、复杂社会等级和礼制的象征。“明堂”一词在前秦文献中就已出现且在后代文献中多有涉及。例如:

(5)明堂,明诸侯之尊卑也,故周公建焉,而朝诸侯于明堂之位。(《逸周书·明堂》)

(6)明堂,犹堂堂高显貌也。(《释名疏证补》)

(7)大开明堂受朝贺,诸侯佩剑鸣相磨。(杜甫《石鼓歌》)

古人对“明堂”的创立产生、功能及其名目始终存在争议。自西汉时期,关于明堂构造的文献已不可考,理论的缺乏和帝王实践礼制的需要激发了学者们的研究热情。武则天时期修建的“明堂”成为历史发展的一座高峰。宋代以后,学者们对明堂制度的了解日益模糊,帝王兴趣也日渐淡漠。明堂制度至明及清,终于消亡。③

(二)“名堂”起源于“明堂”的可能性

辛羽在《“名堂”由何而来》一文中指出,据记载“明堂”有“世室”“重屋”等别称,“五室之名又分为‘东曰青阳,南曰明堂,西曰总章,北曰玄堂,中央曰太室。功用上,又有清庙、太庙、太室、明堂、太学、辟雍等不同命名。”“明堂”称呼众多,故引申出“名目”之义。“名”和“明”语音相同,故同义替换,约定俗成产生了“名堂”④。有支持该说法的学者提出,武则天造“明堂”时,刘允济上《明堂赋》,讽刺其劳民伤财,不知“造什么明堂”,因此人们把稀奇古怪、别出心裁的东西称作“搞名堂”。⑤

“明堂”因文献不可考,疑云重重,历代的百家争鸣更让涉及“明堂”的诸多问题莫衷一是,这与“名堂”现代释义中代指对象的抽象、不确定、较复杂等特征确有相似。考察“明”“名”二字的使用情况可发现,二者读音一致,在字形字义上关联较大。从字形上看,“明”与“名”的甲骨文形体相近,二者的小篆字形都在甲骨文的基础上发生了变化。从字义上看,《说文·明部》:“明,照也。从月,从囧。明,古文明从日。”《说文·口部》:“名,自命也。从口,从夕。夕者,冥也。冥不相见,故口自命。”根据《说文》对“明”和“名”的解释,月光从窗户中照亮原本黑暗之处为“明”,“明”是结果;在黑暗中说话使身份明了为“名”,“名”是手段,目的是“明”。“明”和“名”混用的现象古已有之。《汉语大字典》收录:

“明”同“名”。称说。《太平经·四凶四吉决》:“举士得其人,善如斯矣,天上明此续命之符。”⑥

“名”通“明”。明白;明亮。清·朱骏声《说文通讯定声·鼎部》:“名,叚借为明。”《墨子·兼爱下》:“定名乎天下,爱人而利人者,别与?兼与?”⑦

时至今日,“名”和“明”混用的情况仍屡见不鲜,如“不可名状”和“不可明状”,“一文不名”和“一文不明”,“名存实亡”和“明存实亡”等。

三、“名堂”起源于“明堂”的疑点

(一)“名堂”的使用时间

在中国基本古籍库对“名堂”进行检索,结果显示,“名堂”在唐五代之前的出现次数为零,于明清时期大量出现,多是由“名”和“堂”两个单音节词组成的短语,表示为从事某种活动的屋子命名。室名文化自古有之,文人借此表达情志意趣,晚清尤甚。“根据《室名别号索引》按当代省级行政区划进行统计,其结果为:唐五代之前为零,而宋代已涉及12个省份,元代为10个省份。明代则扩大到18个省份,清代发展到21个省份。其中江苏最多,为数590个。”⑧这与“名堂”作为词组出现的时间相符。

明堂制度在西汉和唐代出现了两次高峰,如果“名堂”表示“名目”之义是“明堂”的同音替换,那么必然会先出现大量“明堂”表示“名目”之义的情况。然而对此种情况的文字材料记录极少,《汉语大词典》中“明堂”作“名堂”解所引示例的出现时间晚于“名堂”:endprint

明堂:名堂;花招。蹇先艾《在贵州道上》:“我一年四季都在外头,晓得她在家里搞什么明堂。”(蹇先艾1906年出生于遵义)

此外,《汉语大词典》中与“明堂”相关的成语“明堂正道”,在清代之前仅有《红楼梦》孤例,疑是曹雪芹自创:

“(香菱)温柔安静,差不多儿的主子姑娘还跟不上他,才摆酒请客的费事,明堂正道给他做了屋里人。”⑨

康熙年间,“明堂”一词的运用仍与“堂堂高显貌”义贴近。

在唐五代之前的古籍中,“名堂”不曾出现。可见,即使“名”和“明”有潜在的误用可能,因明堂制度至高无上的地位和与帝王的关联,文人在书写此类词汇时定会小心翼翼,不容许出现“名”堂制度的失误。“明堂”名目众多古已有之,如果唐代突然发现“明堂”名目众多,为回避明堂制度至高无上的礼法意义而故意将其写作“名堂”,那么“明堂”表“名目”之义到近代才出现也是有可能的。但“名堂”一词并未在明堂制度的鼎盛时期大量出现,而是流行于明清的通俗小说、宝卷、话本中。此外,“名堂”一词的其他义项“办法;花样”“成就;结果”“内容;道理”应该是从“名”引申出来的,与“明堂”本身的意义相去甚远。

(二)“名堂”的流行地域

“名目”的使用先于“名堂”:“不知五经之名目,而享儒官之禄。”(晋葛洪《抱朴子·吴失》)《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收录了“名堂”和“名目”这一组同义词并作了区分:“名堂”多从名称多变、不断翻新的角度说;“名堂”用作贬义时表示花样;“名堂”多在口语中使用。“名堂”和“名目”的显著区别在于“名堂”更为通俗,具有方言色彩。《汉语大词典》和《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中对“名堂”释义所举的例证全部摘自口语或通俗作品中的对话。“名堂”一词还被收录在《通俗常言疏证》《上海话流行语》《苏州方言词典》等书中,归为吴方言。吴语中与“名堂”意义相近的词语还有“名堂经”“花样经”“花头经”等,这些词语带有诙谐戏谑意味,多现于地方剧:“我看这里头儿一定有花头”(评弹《江南春潮》);“京剧有这么多花样经?”(周尔复《上海的早晨》);“勿晓得葫芦里装啥花头经”(长篇叙事吴歌《沈七哥》)。“名堂”大量出现于明清时期。例如:

(8)“安童,那个灯叫什么名堂?”(《靖江宝卷》)

(9)“格张丹方叫啥个名堂嘎?”(《九尾狐》)

(10)“這个名堂,叫作辫子保护费。”(《文明小史》)

(11)丑云:“这是什么东西?”副云:“有名堂的。”(梆子腔《偷鸡》)

上述对话和现在的日常口语十分贴近,这些作品或是创作于江浙沪地区,或是其作者的籍贯位于该区。可见,“名堂”一词在明清时期流行于江浙地带,多在口语中使用,通俗明快,与多见于文人政论的“明堂”在使用特点上大相径庭。明堂制度的两次高峰分别出现在西汉汉武帝定都长安、唐武则天时期迁都洛阳,现存的明堂遗址位于隋唐洛阳城中轴建筑群中,也是武则天时期“明堂”鼎盛的遗留。若说“名堂”始于“明堂”,但该词却未在西安、洛阳及周边地区首先流行,这是很不合理的。

综上,本文认为,“名堂”起源于“明堂”的说法有以下不合理之处:1.“名堂”一词大量出现于明清时期,而宋代之后,明堂制度已走向衰落。“明堂”作为“名目”之义出现的时间晚于“名堂”,“名堂”的其他义项和明堂制度的关系不大。2.“名堂”一词流行于吴方言中,鲜少用作书面语,这与“明堂”一词的使用特点以及明堂制度鼎盛于西安、洛阳地带的情况不相符。

四、“名堂”如何而来

明清命名屋室之风最盛,且集中于江浙沪地区。“名堂”较有可能来源于屋室命名。但令人疑惑的是,“名堂”与民间日常口语结合紧密,似与文人活动联系不大。根据“名堂”的使用特征,笔者把目光投向了另一个与“名堂”相似的词,即“堂名”。

《昆曲辞典》中对“堂名”的解释为:“堂名”,一名“小清音”。一种由少年组成的昆曲坐唱形式,专应社会上的红白喜事、店铺开张之需,在迎送宾客之际奏乐歌唱,增添热闹气氛。对外常用某某堂名目,如“锦绣堂”“咏霓堂”等,故名。主要盛行于江浙一带……约兴起于清代中期,盛于清末民初。

《中国昆曲大辞典》中对“堂名”的解释为:“堂名”起于明末清初,苏杭沪宁一带的清音班都称“堂”,如苏州的“万和堂、福寿堂”、上海的“升和堂、喜和堂”等,因此而统称“堂名”。又因“堂名”都用少年,故又俗称“小堂名”。

“堂名”是清代盛行于江浙地区的民间剧种,主要功能是为民俗活动增添热闹气氛,因对外自名某某堂而得名,是文人命名屋室活动的通俗化演绎。“堂名”的产生时代和使用地域皆与“名堂”相似。下文是“名堂”一词在民国之前著作中的记载如:

(12)(丑)这是什么东西?(付)有名堂的。(《缀白裘》)

(13)“故歇个出戏名堂叫《双狮图》。”(《九尾狐》)

(14)打御板可不容易呀,一板一眼都要有名堂的。(《靖江宝卷》)

(15)“这个名堂叫作‘欺众不欺一。”(《负曝闲谈》)

(16)金夫人瞧了半晌,更觉得内里有名堂。(《泣红亭》)

(17)“这个名堂叫做‘朝天一炷香。”(《官场现形记》)

“名堂”一词大量出现于江浙一带的剧本对白中,《缀白裘》主要收录昆曲曲目,《靖江宝卷》集中反映了吴语区的通俗说唱文学。《负曝闲谈》《泣红亭》《九尾狐》和《官场现形记》都是清代社会谴责类小说,内容皆涉及戏院、娼妓。

随着“堂名”的发展,由女性担当的清音小部渐渐突出了她们卖色为主、卖艺为辅的特色。学者认为:“乾隆时期秦淮画舫中的歌舞场乃是明代南教坊的余绪,清音小部实与寇白门、李香君等同流。”⑩“堂名”同样多见于社会谴责类小说中。例如:

(18)“我父亲贪酒好赌,将我许与堂名里梳头的蓝四娘家做养媳。”(《风月梦》)endprint

(19)“何尝不是如此。这句话已经说过三四个礼拜了。他说明要红裙披风全头面,还要花轿小堂名。”(《官场现形记》)

“名堂”和“堂名”兩个词产生的时间和地域相似,皆与民俗文化相关。“名堂”表示“名目、花样”之义多见于明清社会题材的小说中,其题材与“堂名”有较大联系。“堂名”是文人命名屋室的文化活动在民间戏剧中的通俗演绎,“名堂”是由表示命名屋室的短语发展为表示名目并多出现于戏剧对白中的吴语方言词。“名堂”或起源于“堂名”。例如:

(20)“世兄,此班是什么名堂?”(《绿牡丹》)

(21)有人说,不要瞧小名堂,瞧新娘子吧。(《人海潮》)

《绿牡丹》为明代戏剧家吴炳创作的小说,例(20)中的“名堂”是对戏班的敬称,此用法贴近现代“名堂”的含义。例(21)中的“小名堂”是指堂名艺人。可见民间确实曾存在“名堂”和“堂名”混用的现象。

五、结语

“名堂”一词在唐五代之前的文献中不曾出现,未有与“明堂”混用的情况。“名堂”作为词大量出现在明清时期的剧本、小说、宝卷中,流行于吴方言区,这与明堂制度鼎盛的时代和地域不符。根据“名堂”出现的文本特点和使用情况,本文认为,“名堂”一词的流行应与明清时期吴方言区的戏曲种类“堂名”有关。

注释:

①罗竹风.汉语大词典[Z].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86:3578-3579.

②张一兵.明堂制度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5:5.

③张一兵.明堂制度研究[M].北京:中华书局,2005:12.

④辛羽.“名堂”由何而来[J].咬文嚼字,2014,(3).

⑤佚名.“名堂”的由来[J].作文通讯(高中版),2015,(9):78-78.

⑥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字典(第2版)[Z].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武汉:崇文书局,2010:1600.

⑦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字典(第2版)[Z].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武汉:崇文书局,2010:631.

⑧孙书安.论室名的起源与发展[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1):84-89.

⑨罗竹风.汉语大词典[Z].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86:7064.

⑩江捷.堂名之名及其历史溯源[J].戏曲研究,2008,(3):248-263.

参考文献:

[1]罗竹风.汉语大词典[Z].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86.

[2]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字典[Z].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武汉:崇文书局,2010.

[3][汉]许慎.说文解字(影印本)[M].北京:中华书局,1963.

[4]刘殿爵.逸周书逐字索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2.

[5][清]王先谦疏证.释名疏证补[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7.

[6]朱景松.现代汉语同义词词典[Z].北京:语文出版社,2009.

[7]孙锦标.通俗常言疏证[M].北京:中华书局,2000.

[8]阮恒辉,吴继平.上海话流行语[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2003.

[9]李荣.苏州方言词典[Z].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

[10]洪惟助.昆曲辞典[Z].台湾:国立传统艺术中心,2002.

[11]吴新雷.中国昆曲大辞典[Z].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

(史文 江苏南京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210023)endprint

猜你喜欢

名堂明堂词源
“Sentence”:词源追溯、结构意义与术语中译
张碧林养土鸡名堂多
从构词词源看英汉时空性差异
探访明堂天堂
“五官”一词源于五个人
“顿”的量词用法的词源
magmode名堂杭州嘉里中心店
立体的杂志,活着的店铺
——magmode名堂
一垄地
“扶贫就要扶出个名堂” “扶贫功臣”史军辉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