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尤溪县发展林下经济的调查与思考

2017-05-13杨水莲张秉润

当代农村财经 2016年6期
关键词:全县养殖经济

杨水莲+张秉润

摘要:近年来,福建省尤溪县注重发展林下经济。县财政每年预算安排100万元,支持发展林药种植、林菌种植、林下养殖、林产品采集加工、森林旅游五大产業,推动全县林下经济有序发展。

关键词:林下经济;财政补助

近年来,福建省尤溪县注重发展林下经济。从2014年起,县财政每年预算安排100万元,主要用于林下中药材种植、林下养殖、林下食用菌、林下花卉等基础设施、技术培训、种苗、大棚建设项目等方面,通过财政补助,推动全县林下经济有序发展。

一、尤溪县林下经济发展现状

尤溪县森林资源十分丰富,现有林业用地面积420万亩,占全县土地总面积81%,是全国南方集体林区林业重点县、全国集体林区林业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县。全县林下经济发展主要围绕林药种植、林菌种植、林下养殖、林产品采集加工、森林旅游等五个方面,目前已取得初步成效。2015年,全县林下经济经营面积72.97万亩,实现产值13.76亿元,带动农户15.9页户o

(一)林药种植。依托八字桥林下中药材种植、山峰太子参、梅仙镇参源中药材、尤溪县甘霖藤茶、梅仙永胜林下中药材种植、尤溪县高春林下中药材、尤溪县康民林下中药材、尤溪县百竹、尤溪县民丰等9家专业合作社,选择太子参、元胡、薏米、多花黄精、七叶一枝花、显齿蛇葡萄、三叶青、黄花远志、金线莲、铁皮石斛、银杏等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药用植物进行种植和推广,全县共建立药用植物栽培基地2.87万亩。

(二)林下养殖。充分利用林下空间发展立体养殖,发展林禽、林畜、林蜂养殖1.37万亩,可提供林禽160万只、林畜1万头、蜂蜜200吨以上。

(三)林下种菌。通过人工增繁措施,发展红菇1.67万亩、中华鹅膏菌0.83万亩,推广羊肚菌、竹荪、灵芝、毛木耳、香菇等菌类品种3500亩,可提供各类林下食用菌80吨以上。

(四)林产品采集加工。在笋制品方面,形成以毛竹为主导、绿竹为优势、小径竹为特色的竹业发展格局。全县可产毛竹冬笋2.33万吨,春笋2.3万吨,笋干789吨;绿笋产量8123吨,绿笋干160吨;石竹笋500吨,笋干30吨;苦竹笋300吨;黄甜笋230吨;小笋干30吨。在油茶方面,现有油茶面积24.5万亩,年可生产茶油1800吨,并开发生产茶皂素、生物蛋白质、油茶日化等系列产品。在林产化工方面,初步形成了以杉木指接材为主的集成材产业集群,以竹地板为主的竹制品加工产业集群,以松香、松油醇为主的林产化工产业集群,以笋制品为主的森林食品加工产业集群,以油茶保健品、中药饮片为主的生物制药产业集群。

(五)森林旅游。依托森林人家、森林公园、休闲山庄,在县城及九阜山、枕头山、汤川大峡谷周边,建设以周末度假、林事体验为主要内容的乡村旅游项目,利用林地4.79万亩,发展森林旅游。

二、尤溪县林下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开发层次较低。全县林下经济发展存在规模总量小、经营管理粗放、发展不平衡、科技力量薄弱、林下产品的质量和技术标准体系不健全等问题,龙头企业辐射带动能力不强,农民组织化程度低,产业化经营水平不高,市场开拓能力不强。总体上还处于“大资源、小产业”、“大市场、小生产”的状态,资源利用率较低,市场竞争能力较弱。

(二)品牌意识不强。全县现有诸多林下产品中,尚未有一个产品通过GAP认证,仅有少数几个产品通过有关农产品认证。生产全凭经验,销售全凭一张嘴,种养殖经营各自为战,产品销路各显神通,产品深加工不够。业主的品牌意识普遍不强,产业链较短,附加值较低,基本停留在出卖原料和初级产品,林下经济存在“特而不优、优而不大、大而不强”的状况,难以形成规模经济。

(三)扶持投入不足。尤溪县是财政转移支付县,资金扶持能力有限。目前,投入林下经济的扶持资金较少,加上融资渠道少、融资困难多,尽管林农、企业对林下经济有想法、有热情,但受自身实力、基础、技术和市场风险等诸多因素制约,发展速度慢,“小、散、弱”现象突出。

三、加快发展林下经济的建议

(一)加强规划引领。林业主管部门要对林地资源、自然条件等进行调查研究,抓紧组织编制林下经济发展规划。编制林下经济发展规划要坚持“生态优先、因地制宜、便于推广、注重效益”原则,既要重视做好林下经济发展总体规划,还要注重做好林下经济发展的产业规划、品种规划、区域规划,把林下经济发展的种类和规模确定好,把鼓励发展的56当代农村财经2016~第6期区域、限制发展的区域划定好,切实以规划引领林下经济科学发展。同时,要注意发展模式的多样化,防止搞“一刀切”,避免盲目跟进、一哄而上,确保林下产品既能增量又能增收。

(二)加强示范引导。要突出尤溪县发展特色,积极培育品牌,通过引进和培育龙头企业,发挥好能人大户、专业合作社的典型带动作用,推动林下经济朝着“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一个区域一个特色的新格局发展。同时,加大林下经济产品的营销和品牌宣传力度,加快形成一批有特色的林下经济示范基地,以示范引导林下经济科学发展。

(三)加强技术储备。要重视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和引进,加强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建立人才技术储备库,尤其要加大中药材种植技术和深度加工方面的研发力度;要积极搭建企业、林农与高校、科研院所等单位之间的合作平台,推进产研协作,形成产研一体化的林下产业发展机制;要加大林下经济品种的研发,建立种苗繁育基地,减少种植成本,确保种苗质量;要推广适宜尤溪林下种植、林下养殖的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提高林下经济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四)加强产业联动。通过大力发展林下经济优势主导产品,培育林下产品专业市场,延伸产品加工产业链,提升林下产品在中高端消费市场的占有率和竞争力,提高产品附加值;加快推动林下经济产业与其他产业相互联动、相互支撑的发展格局,尤其是与电子商务、旅游业的联动,推行现代营销方式,加快探索网络交易、仓单经营等现代交易方式,丰富市场交易模式。

(五)加强服务保障。要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合力共为,推动林业加快发展。建议把林下经济作为最近一个时期农村经济的重点产业之一,抓紧制定出台有关措施办法,推动林下经济加快发展,并将重点放在推动林药、林菌以及森林休闲旅游的发展上。各相关部门在技术服务、资金帮扶、品牌打造、市场开拓等产前、产中、产后的服务上,要多想办法、多出实招,通过政策“组合拳”,保障林下经济科学发展。

(六)加强管理到位。发展林下经济要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绝不能只顾发展而牺牲生态。既要积极推动,又要严格监管,确保产业发展与生态建设良性互动。要严格土地用途管制,依法执行林木采伐制度,严禁以发展林下经济为名擅自改变林地性质或乱砍滥伐、毁坏林木。要坚持适度、适量,避免因过度开发使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要禁止在省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缓冲区内进行任何形式的林下经济开发,禁止在省级自然保护区的实验区内发展林下种植、养殖;要禁止在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涵养林内养殖畜禽,限制影响水源水质的其他林下经济活动。同时,限制在生态公益林内养殖对植被破坏较大的畜禽。

(作者单位:福建省尤溪县财政局)

责任编辑:欣文

猜你喜欢

全县养殖经济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农业农村部:印发通知 加快推进水域滩涂养殖发证登记工作
订单养殖能否促进农民增收
订单养殖能否促进农民增收
四十年巨变数字看发展
特种养殖需做好市场研判
种植养殖 一技在手 轻松赚钱
金沙县召开2014年全县关工委工作推进会
妙笔生花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