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绿色引领 生态释能显发展优势

2017-05-13王皓郁云江

今日民族 2017年4期
关键词:文明生态建设

◇ 文·图 王皓 郁云江

绿色引领 生态释能显发展优势

◇ 文·图 王皓 郁云江

三四月间,是昆明市嵩明县牛栏江镇马鞍山上马缨花开得最旺的时节。让当地苗族群众没有想到的是,漫山遍野红似火海的马缨花,引来了络绎不绝的游客。

马鞍山苗族群众载歌载舞迎游客

澜沧茶山

当记者与在山脚下售卖土特产的苗族大婶聊起“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时,她似乎并不理解其中含义,但她坦言,当地的苗家人世世代代生息于大山之中,吃的从山中来,用的也从山中来,如果把树砍光,把鸟打尽,迟早是要饿肚子的。

苗族大婶的想法,道出了当地苗族群众朴素的生态价值观。正基于此,马鞍山上那漫山遍野百年树龄的马缨花得以绽放到现在,每到盛花期,各地的游客及爱花人纷至沓来。

苗族大婶告诉记者,她和众多邻居近段时间忙得不亦乐乎,她们把家中的野蜂蜜、土鸡蛋、白芸豆、干板菜等都搬到了通往马鞍山的道路两旁,形成了长长的山货集市。

前来赏花的昆明游客刘丹一口气买走了苗族老乡的三罐野蜂蜜,而与他结伴而来的朋友也在疯狂大采购,买下近300个土鸡蛋仍不愿收手,生态释能以花为媒,青山绿水间的绿色经济正在苗寨悄然兴起。

生态红利正逐步释放

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云南作为西南生态安全屏障,承担着维护区域、国家乃至国际生态安全的战略任务。

党的十八大以来,省委、省政府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要求,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突出的位置,实施“生态立省、环境优先”战略,深入推进七彩云南保护行动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行动,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扎实有效推进,绿水青山间正释放出新的发展红利。

记者注意到,当前,全省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持续改善,16个州市政府所在城市空气平均优良天数比例达98.3%。以水污染防治为例,2016年,九湖治理重点项目建设有序推进,完成投资53.38亿元,超额完成年度投资计划。其中,洱海启动抢救性保护模式,实施洱海保护治理“七大行动”;异龙湖精准治湖三年达标方案加快实施。全年九湖水质总体保持稳定,滇池、杞麓湖水质由劣Ⅴ类改善为Ⅴ类。

杞麓湖畔,一位骑行爱好者感慨道,此前经常在湖边骑行,很少看到在此筑巢的鸟类,但今年以来,在湖边湿地繁衍后代的鸟从数量和品种来看,都有了明显的增多。

在群山环抱的景洪市基诺山基诺族乡景区内,当地基诺族妇女周叶正在摊点前忙前忙后。她所售卖的基诺族特色工艺品、基诺香烟等物品因为物美价廉,总能吸引到不少的游客前来购买。

周叶家所居住的巴坡村就位于景区内,依托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和浓郁的民族特色风情,当地大力发展旅游业,周围的村民都过上了好日子。

巴坡村村民小组长大切布鲁告诉记者,过去刀耕火种,村民们没有保护环境的意识。如今依托好的生态环境,旅游业发展让老百姓富了起来,大家保护生态的积极性也更高了。“没有人愿意再乱砍乱伐,都在千方百计保护环境。大家都明白,只有生态环境好了,来的游客才会越来越多,才能进入良性发展的循环圈。”

在滇西龙陵县,当地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用活用足国家退耕还林政策和生态补偿政策,立足实际走“荒山退耕+林产业+生态建设+精准扶贫”的兼容发展之路,在荒山上“掘金”,在山林里“淘金”,把绿化美化荒山的过程变成助农增收致富的过程,让贫困户吃上了“绿色饭”。

从龙陵县林业局了解到,该县通过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使荒山摇身蝶变为“金山银山”,持续向贫困群众释放着“生态红利”。2016年以来,龙陵县核桃、石斛、胡蜂三大特色林产业就惠及建档立卡贫困户3324户13040余人; 8279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从2600余万元的“天然林停伐”生态补偿金中受益;2017年每年每名生态护林员能领到固定工资1万元,惠及604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

“自从实施退耕还林后,我们寨子不但荒山变绿了,而且滑坡少了水也清了。我家退了32亩荒山,每年能领到2500多元补助金,我打算用这几年攒下来的钱在退耕地里发展林下产业,增加些经济收入,尽快摘掉‘贫困帽’。”龙陵县镇安镇淘金河村建档立卡贫困户王国连信心满满地说。

目前随着新一轮巩固退耕项目的实施,一大批贫困群众从繁杂的农事活动中“解放”出来,依托青山绿水“转岗”当起了生态护林员、搞起了农家乐、发展起了绿色产业,正在快马加鞭地致富奔小康。

生态文明建设步伐趋紧

近年来,云南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建设示范区创建工作,先后出台《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关于争当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的决定》《关于努力成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的实施意见》等系列重要政策和文件。

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部署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时,都把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示范区创建作为重要内容,提出明确要求。为建设美丽云南,争当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进一步指明了方向、理清了思路,明确了目标和任务。

自去年以来,全省科学谋划,着力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促进全省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

以大气污染防治为例,全省加强工业大气污染治理、城市扬尘污染控制、机动车环保监管,各级各部门共同推进大气污染防治。淘汰黄标车和老旧车13.6万辆,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年度任务,全省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河北小伙吴志峰到云南师范大学求学后,就爱上了昆明这座城市,毕业后就再也没有离开。今年春节本打算回家过节的他,在云南的蓝天白云与北方的雾霾之间,还是选择了留下来。“最终我说服了父母来云南过春节,全家人在旅行中度过了难忘的假期。尽情地享受这里的蓝天、白云、青山、绿水,感觉棒极了!”

记者注意到,为严格落实污染物减排,全省各级相关部门对城镇污水处理厂减排严格监管,实行每月一会商、一通报、一约谈、一督查,对减排工作推进乏力的州市、县市区政府领导进行约谈。加强重点减排项目进展情况督查,2016年609个省级重点减排项目完成587个,完成率96%。

从大理市环保局了解到,为全面加强洱海保护治理,大理州政府、大理市政府、洱源县政府结合实际推出专项治理新举措。从大理市方面来看,从4月1日起至大理市环湖截污工程投入使用止,开展洱海流域水生态保护区核心区餐饮客栈服务业专项整治。整治范围为水生态保护区核心区划定红线经过的洱海环湖自然村所有餐饮、客栈服务业。

与此同时,我省深入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编制了“十三五”整治工作方案,分解落实整治任务,持续开展连片整治整县推进试点示范,加大沿边、贫困地区和传统村落环境综合整治,全省投入中央农村节能减排资金4.7亿元、省级环保专项资金8634万元,实施了543个建制村的整治试点示范。

龙陵县腊勐乡白泥塘村响水河组傈僳族群众在修砍退耕地

在景洪市勐罕镇曼峦嘎村,得益于农村环境综合连片治理示范村项目的实施,该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通过整合各类项目资金,村民们建起了一座生态湿地工程,实施居民庭院雨污分流、村落污水排水、村落污水处理、村落垃圾收集清运4项整治工程,全过程做好污染控制。

“打造生态文明村、参与美丽乡村建设,让祖祖辈辈生活在村寨里的村民有了自豪感和幸福感。”勐罕镇镇长岩罕温说,如今,在绿色美丽家园中享受到“绿色福利”的群众,有了自觉性、主动性,去建设、美化家园,爱护家园。

记者注意到,拥有无量山和哀牢山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景东彝族自治县,在省内县级中较早出台了生态文明建设考核激励办法,考核指标涉及生态经济、生态聚集、生态设施、生态涵养、生物多样性、生态文化和生态制度7大类,共37项指标。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景东县对生态县建设和环境保护的重点任务进行了量化,把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与生态乡镇创建相结合,与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相结合,促使乡(镇)和县级相关部门围绕考核办法制定了相应实施方案。

该县156个村民委员会村规民约中也首次加入环境保护内容,做到明确目标,各负其责,形成全县上下齐抓共管的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格局。考核激励办法制定后,对县级21个部门和13个乡镇的生态文明建设主要责任部门进行首次考核,兑现了考核奖励和“以奖代补”资金。

纵观云南,生态文明建设正“步稳蹄疾”。正如云南大学党委副书记张昌山教授所言,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云南必须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大力发展绿色经济,提升城乡人居环境,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加快生态文明排头兵建设,把七彩云南建设成为祖国南疆的美丽花园。

(责任编辑 王菁)

猜你喜欢

文明生态建设
请文明演绎
秦药新生态之二 药好才是真的好
长抓政治生态
漫说文明
《营利》的生态批评解读
“双一流”建设如何推进
党的政治建设怎么抓
生态公园,四季皆景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人大建设》建设人大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