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州市增城区耕地地力调查与施肥对策

2017-05-12朱润尧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6期
关键词:调查问题

摘要 2007—2010年对广州市增城区耕地地力进行了调查,基本摸清了增城区耕地地力状况。通过分析农民施肥、用地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提升耕地地力的对策,为今后耕地改良利用、指导农民科学施肥、提升农产品质量、保护土壤生态环境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耕地地力;调查;问题;施肥对策;广东广州;增城区

中图分类号 S158;S14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6-0194-03

Fertility Investigation of Cultivated Land and Fertilization Countermeasures in Zengcheng District of Guangzhou City

ZHU Run-yao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Promotion Center of Zengcheng District in Guangzhou City in Guangdong Province,Guangzhou Guangdong 511300)

Abstract Fertility of cultivated land in Zengcheng District from 2007 to 2010 was investigated in this paper,the basic fertility situation of cultivated land was explored. By analyzing the problems in farmers′ fertilization and land use,countermeasures for improving the cultivated land fertility were put forward,so as to provide basic reference for improving cultivated land,guiding farmers to apply fertilizer scientifically,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and protecting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Key words cultivated land fertility;investigation;problem;fertilization countermeasure;Guangzhou Guangdong;Zengcheng District

耕地是农业生产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耕地的地力高低和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1-2]。按照上級农业部门的部署,广州市增城区于2007年启动测土配方施肥工作,2007—2010年调查全区耕地地力、农民施肥状况及用地中存在的问题等。基本摸清了增城区耕地地力状况和农民施肥、用地存在的主要问题,从而为今后耕地改良利用、指导农民科学施肥、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及保护土壤生态环境提供参考依据。

1 区域概况

广州市增城区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东北部,行政区域面积1 616 km2,现下辖8个镇和3个街道办事处,284个行政村民委员会。增城区是广州地区粮食、蔬菜、水果等主要农产品生产基地,以盛产优质丝苗稻米和荔枝而著称,是著名的荔枝之乡。2015年全区耕地面积2.71万hm2,其中水田面积2.15万hm2;全年粮食播种面积3.29万hm2、水果面积2.17万hm2、蔬菜种植面积4.29万hm2。

2 调查方法

本专题调查及地力评价方法、土壤化验、分析均参照农业部印发的《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范》进行。

2.1 样点布设原则

在进行样点布设时,遵循以下几条原则:①具广泛的代表性,各种土种类型尽可能兼顾;②兼顾均匀性,尽可能考虑样点的位置分布、耕作制度、面积大小等;③尽可能在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的取样点上进行布设;④样点具有典型性,避免各种非调查因素的影响。

2.2 布点方法及采样点情况

在样点布设时,首先将土壤图与土地利用现状图叠加,形成评价单元;然后根据总采样点数量、评价单元个数及面积、土壤类型、种植制度、种植作物种类、产量水平等因素,并考虑点位的均匀性,确定各因素点位数和位置,并在图上标注。本次调查在增城区9个镇(街)耕地布设调查点共2 797个(表1),每个调查点代表耕地面积约9.33 hm2。

2.3 田间基本情况调查

取土样时,调查采样地块基本情况和农户施肥情况。本次耕地地力调查重点是种植水稻、蔬菜为主的耕地。

2.3.1 采样地块基本情况调查。采样点地块基本情况调查内容包括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生产条件、土壤情况等。

2.3.2 农户施肥情况调查。根据调查点位图的位置,确定具有代表性的田块,然后现场对农户施肥情况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相关施肥情况、施肥总体情况等。

2.4 土壤采集

水田土壤采集在水稻收获后进行,蔬菜土壤采集在蔬菜收获后或播种施肥前进行。首先根据样点分布图位置,到点位所在村庄确定具有代表性的田块,并用GPS定位仪进行定位。然后向农户了解相关情况,填写调查表格。最后在该田块中采集土壤样品。水田土壤采集深度为0~20 cm,蔬菜土壤采集深度为0~30 cm,采用“X”法均匀随机采集5个以上采样点,经充分混合后,四分法留取1 kg。采集的土壤放置室内自然风干后,按照技术规范对土样进行检测。

3 耕地养分缺乏情况

3.1 有机质和大量元素

对全区2 797个调查点土壤的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进行检测,各镇(街)平均含量及缺乏出现的频率见表2。

3.2 微量元素

从各镇(街)调查样点中抽取土壤样品总数的10%(共280个)进行检测,分别检测有效铜、有效锌、有效铁、有效锰、有效硼共5项,其平均含量及缺乏出现的频率见表3。

根据以上对增城区耕地土壤养分状况分析,可以得到如下结论:增城区耕地有效磷含量丰富;有机质、全氮处于中等以上水平;速效钾处于较低水平。微量元素有效铁极为丰富;有效铜、锌均不缺乏;部分耕地有效锰缺乏;有效硼处于严重缺乏状态。

本次调查与1982年第二次土壤普查对比,有机质和全氮均呈下降趋势,分别下降了17.7%、15.6%;有效磷显著增加,提高了527%;速效钾提高了76 %,但整体含量仍偏低。

4 施肥状况

4.1 稻田施肥状况

对135户水稻种植农户调查发现,稻田用肥结构中,以化肥为主。化肥氮、磷、钾年平均施用量(折纯)分别为360、165、204 kg/hm2,氮、磷、钾比为1.00∶0.46∶0.57。氮肥以尿素为主,大部分农民前期氮肥施用量占总施氮量的70%以上;磷肥以过磷酸钙为主,增城区农民施用磷肥作基肥或追肥的习惯施肥法已有较大改变,施用单质磷肥作基肥或追肥的农户逐年减少;钾肥以氯化钾为主。施用复合(混)肥品种主要有中低含量的国产复合肥和水稻专用肥。其中施用水稻专用肥的有95户,占调查总户数的70%。有机肥施用方面,施用鸡粪、猪粪等自制农家肥仅有8户,占调查总户数的6%;实施稻草还田的户数有90户,占调查总户数的66%。

4.2 菜地施肥状况

对145户蔬菜种植农户调查发现,在化肥施用方面,年平均施用氮、磷、钾总量(折纯)1 477.5 kg/hm2,氮、磷、钾之比为1.00∶0.81∶0.89。单质化肥中氮肥以尿素为主,磷肥普遍选用过磷酸钙,钾肥以氯化鉀为主。化肥使用品种中,复合肥占绝大部分,菜农普遍选用中高浓度含量的三元复合肥。菜农种植冬瓜、马铃薯等蔬菜品种喜欢选用进口45%高浓度通用型复合肥(15-15-15)。施肥方式主要有撒施、沟施、穴施,少部分采用水肥淋施,其中采用地面撒施的方式较为普遍。在有机肥施用方面,施用有机肥料的农户有89户,占调查总户数的61%,年平均施用量为3 112.5 kg/hm2。有机肥主要在冬瓜、番茄、马铃薯等蔬菜上施用。施用鸡粪、白鸽粪等农家有机肥有80户,占施用有机肥总户数的90%;施用商品有机肥有9户,占施用有机肥总户数的10%。

5 施肥存在的主要问题

根据增城区耕地养分状况和肥料施用现状,施肥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5.1 有机肥施用量普遍不足,化肥和有机肥投入比例失调

根据本次对农户施肥调查发现,大部分农民偏施化肥、忽视施用有机肥,导致有机肥施用比例偏低、施用量普遍不足及施用作物范围较窄,达不到平衡施肥要求。偏施化肥造成土壤板结、地力下降,肥料利用率低[3]。此外,部分农民对秸秆还田的作用认识不足,为贪图方便,田间焚烧秸秆的现象还较为普遍,浪费了有机肥资源。

5.2 化肥投入总量偏多,氮、磷、钾配比不平衡

就稻田化肥投入总量而言,氮肥、磷肥施用偏多,钾肥施用量普遍不足。氮肥施用量过大,前期肥施用量偏多。增城区菜地复种指数高,化肥投入量大,其中磷肥施用量也存在普遍偏多现象。如蔬菜主产区石滩镇,种植蔬菜的大部分是外耕户,对耕地重用轻养。为追求眼前利益,不考虑可持续发展,掠夺式经营耕地[4-5]。为获得高产出,依赖大量化肥投入,且缺少水旱轮作,造成该镇耕地质量不容乐观。从表2可以看出,该镇磷素含量是全区平均含量的近2倍,有机质处于全区较低水平。因增城区菜农过量偏施过磷酸钙(酸性肥料),磷素积累过多,菜地土壤逐渐呈现酸化、板结、盐渍化的发展趋势,给土壤生态环境安全带来隐患。

5.3 通用型复合肥品种施用较多,专用肥施用比例偏低

调查发现,菜农施用的复合肥品种大部分是通用型三元复合肥,忽视施用针对不同土壤、不同蔬菜种类营养特性的专用肥,专用肥施用比例偏低,造成投入养分不均衡。如菜农习惯施用含量45%进口三元复合肥(15-15-15),既造成了磷肥的浪费,又增加了生产成本。

5.4 忽视中微量元素施用

从本次调查可以看出,农户种植水稻、蔬菜只注重氮、磷、钾大量元素肥料的投入,忽视中微量元素的施用,造成农作物钙、硼等中微量元素缺乏,作物缺素症不断发生,影响了作物的正常生长和品质。

5.5 施肥方式不科学,肥料利用率低

增城区地处南亚热带地区,光温充足、雨水充沛,一年四季均能进行蔬菜生产,肥料施用次数多,化肥投入量大。部分种植户追肥为贪图方便,地面撒施现象较普遍,且施后不覆土、肥水不协调,使肥料长期暴露在地表,造成肥料挥发或随雨水流失,不仅降低肥料利用率,也污染水源。

6 对策

根据增城区土壤养分状况及农民在施肥、用地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对策。

6.1 广辟肥源,增施有机肥

采取多种有效途径,增施有机肥。一是合理利用禽畜粪便有机肥。鼓励农民积造禽畜粪便有机肥,做好禽畜粪便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同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二是施用商品有机肥。政府部门应扶持和引导从事有机肥生产的企业,生产出符合质量标准的商品有机肥,并鼓励农民购买商品有机肥。三是推广冬种绿肥。种植绿肥是提高土壤肥力最有效、最直接的措施[6]。增城区北部山区冬闲田面积大,应大力发展冬种紫云英绿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四是推广稻草还田技术。增城区水稻种植面积大,稻草资源丰富,是一项数量巨大的有机肥资源。试验表明,实施稻草还田平均增产稻谷327 kg/hm2,增幅5.3%,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钾、速效磷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7]。各地区应结合当地实际,推广适用的还田技术模式。水源充足且机收、机耕率高的双季稻区推广收割机粉碎稻草直接还田;稻菜轮作区推广种植马铃薯、冬瓜等蔬菜的稻草覆盖还田技术。

6.2 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通过各种有效途径,普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改变过去滥施化肥的行为,平衡施肥结构,合理减少化肥施用量。根据增城区土壤养分及施肥状况,施肥总体上控制(减少)氮、磷肥用量,增加钾肥用量,补充硼等微量元素。在应用本次调查成果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不同区域农作物施肥指标体系,制定不同作物、不同区域的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程[8]。推广缓(控)释肥料、液体肥料、水溶肥料、生物肥料等高效新型肥料。改用钙镁磷肥代替过磷酸钙,改良土壤酸性。大力推广配方肥下田,推广针对具体作物、具体地类施用专用型、系列型配方肥,改善施肥结构[9]。配方肥要统一品标,提高可识别性,便于农民选购[10]。

6.3 加强宣传和培训,提高农民施肥技术水平

通过电视、报纸、农村广播、宣传栏等载体,向广大农民宣传保护耕地质量的重要性,增强用地、养地相结合及生态环保意识。农业部门要多渠道、多形式地举办技术培训,向广大农民传授科学施肥知识,普及科学施肥技术,转变施肥观念。改变农民地面撒施肥料的施肥习惯,改用深施、沟施、穴施,施后及时覆土,肥水配合使用。推广滴灌施肥、喷灌施肥等水肥一体化技术,推进施肥方式转变,提高肥料利用率,实现化肥减量施用。

6.4 科学种植布局,合理轮作

农业部门规划种植布局时,要结合考虑耕地质量建设,引导农民进行科学合理轮作,提倡水旱轮作。增城区中南部蔬菜主产区大部分菜地由于长期连续旱作,土壤生态环境恶化,种植效益和蔬菜品质降低。建议采用稻(菜)田“123”种植模式[11],如“蔬菜—中晚稻—蔬菜”“蔬菜—中晚稻—马铃薯”“蔬菜—中晚稻—甜玉米”等水旱轮作模式。北部山区双季稻区建议采用“水稻—水稻—蔬菜”“水稻—水稻—綠肥”等轮作模式。通过水旱轮作,利于土壤干湿交替,以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空隙度、强化土壤供肥能力、发挥土壤潜在肥力[12]。实践证明,水旱轮作还可减轻蔬菜病虫草害的发生,减少化肥、农药的施用量,并提高蔬菜品质。

6.5 加强地力监测

利用全区18个省、市长期地力监测网点,开展土壤肥力监测。及时掌握农民施肥情况及耕地地力变化,建立耕地养分信息和地力预警机制。每年对耕地进行地力评价,提出耕地质量建设建议,推荐科学合理的施肥配方[13]。

6.6 加大耕地质量建设资金投入

耕地质量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大量的投入和政府、技术部门、企业及广大农民群众的共同参与[6,14-15]。各级政府要提高对耕地质量建设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主动作为,设立耕地质量建设专项资金,加大耕地质量建设资金的投入,加快中低产田改造,推进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并对已投入使用的农田基础设施做好维护、保养。采取补贴、物化补助等各种激励措施,引导和扶持农民培肥承包的耕地[6],以调动其培肥地力的积极性。通过政府项目带动的形式,重点支持和引导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主动参与地力培肥工作,在耕地质量建设中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

7 参考文献

[1] 张清嫦.屏南县耕地地力状况及土壤改良利用对策[J].福建农业科技,2014(7):66-67.

[2] 张满红.广东省耕地资源保护利用现状和对策[J].广东农业科学,2010(2):210-212.

[3] 可艳军,马莉,李文卷,等.耕地资源合理利用的对策与建议[J].河北农业,2016(3):55-56.

[4] 王陈芹,杨帆.正安县耕地地力现状及建议[J].现代农业科技,2016(3):239-240.

[5] 蒋士宋,孟庆金,伍文初.提升耕地地力质量建设粮食生产基地[J].农业科学,2016,36(21):51-52.

[6] 梁友强,汤建东,张满红,等.关于提高广东耕地质量的思考[J].广东农业科学,2009(3):71-72.

[7] 朱润尧,朱顺球.稻草腐熟还田技术效果试验[J].中国稻米,2013,19(2):44-45.

[8] 梁友强,汤建东,钟继洪,等.珠江三角洲耕地质量评价与利用[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120-121.

[9] 郭宗祥,左其东,李梅,等.江苏省太仓市耕地地力调查与质量评价[J].土壤,2007,39(2):321-322.

[10] 朱安繁,邹绍文,黄燕燕,等.江西省配方肥推广实践与思考[J].中国农技推广,2015,31(6):32-33.

[11] 李康活,周少川.广东稻田耕作制改革策略与初步成效[J].广东农业科学,2006(2):13-14.

[12] 张耿苗,寿建尧.诸暨市耕地质量现状和提升措施[J].上海农业科技,2012(2):20-21.

[13] 胡荣根.安徽省耕地地力现状及培肥对策[J].安徽农学通报,2008,14(19):48-49.

[14] 杜娟娟.浮山县耕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山西农业科学,2014,42(4):367-368.

[15] 朱学祝,周富忠.利川市耕地质量问题的调查与思考[J].农业网络信息,2011(6):131.

猜你喜欢

调查问题
高职学生志愿填报取向及满意度调查研究
营口市典型区土壤现状调查与污染土壤的修复
避开“问题”银行股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