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南岛热带农业合作社现状分析与对策

2017-05-12赵红亮王佳楠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6期
关键词:海南岛现状对策

赵红亮+王佳楠

摘要 经济社会发展常态化下的农业合作社只有坚守盈利共沽、风险共担原则,通过在生产、销售、购买、供应和服务等多方位、多环节采取举措,才能真正走出一条现代农业稳速发展之路。本文通过分析海南岛热带农业合作社现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出破解海南岛热带农业合作社“症结”的对策。

关键词 热带农业合作社;现状;对策;海南岛

中图分类号 F321.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6-0277-03

Current Situation Analysi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Hainan Tropical Agricultural Cooperatives

ZHAO Hong-liang 1 WANG Jia-nan 2 *

(1 School of Politics & Public Administration,Hainan University,Haikou Hainan 570228; 2 School of Economic and Management,Hainan University)

Abstract Under the normalization of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agricultural cooperatives only stick to the profit and risk sharing principle,through multiaspect and multi-link measure of production,sale,purchase,supplies and services,will step into the modern agriculture steady speed development road.The paper analyzed the status of Hainan tropical agricultural cooperatives,with the combin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the countermeasures to solve the crux of Hainan tropical agricultural cooperatives were put forward.

Key words tropical agricultural cooperative;status;countermeasure;Hainan

查阅海南岛热带农业经济史实并走访海南18个市县(三沙市除外),笔者发现海南岛热带农业合作社依然处在我国土改(20世纪50—60年代)时期的发展状态,即原始农业及传统农业氛围相对太重,规模性不强,组织依然以血缘关系来维系。面对国家对现代热带农业整体推进的新形势,海南岛热带农业合作社在当前我国经济社会新常态下“短板”现状越来越凸显。

1 存在的问题

细致梳理海南岛熱带农业组织发展历程,不难发现:在我国逐步步入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下,海南岛热带农业组织、特别是农业合作社,跨入匹配海南岛热带农业经济大发展大整合的最好时期。但是由于其先天发育不足(孕育中缺少环境氛围),后天发展壮大时又缺少各个关键环节的系统整合,导致海南岛热带农业合作社在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下处于相对尴尬的境况[1-3]。

1.1 不具规模且带有明显自发性,内耗多发生

尤其要指出的是,同一农产品(或与同一农产品相联系的产品)在区域发展中规模性不强。以在全国有“长寿之乡”之称的海南省澄迈县桥头镇为例,该镇总面积70.3 km2,耕地面积2 166.67 hm2,管辖7个村委会和1个居委会,共有67个自然村,83个村民小组,总户数4 482户,总人口1.915万人(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据镇政府统计数据显示:农业合作社就104个,以富硒地瓜这一长寿品牌为例,在同一个自然村有2~3个地瓜种植合作社。自然村的土地、人力及技术等资源的整合具有积极意义,但是如果整合不具规模,不仅不能发挥规模效益,而且会出现同一区域(最小到自然村)同一农产品在产供销等环节内耗及无形竞争现象,直接影响每一个农户的经济利益,同时也会影响地瓜需求市场消费者的利益。而这一现象在整个海南热带农产品市场明显存在。

1.2 专业性被血缘性取代,合作社作用难发挥

海南岛热带农业合作社应该是建立在专业性基础上适度规模经营的现代农业经济组织。但是笔者在对海南岛几个农业合作社建制比较齐全的市县(如澄迈、保亭、乐东等)现场调研后发现,合作社很大程度上是以血缘关系来维系,且在发展壮大中很大程度上趋向于血缘型组织的边缘(图1)。这些做法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维系合作社的生存和发展的目的,但是限制了合作社的规模性,更限制了其专业性的提升。由此,在现实农业合作社推进中不难发现: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中农业合作社真正主体力量无法彰显,加之海南“五害”(特别是风害、寒害),合作社只是相当一部分种植户套现的一种手段[4-7]。

1.3 整体技术性弱,无法形成联动

当海南岛热带农业合作社的专业性被血缘性取代,适度规模性被家族小作坊模式取代后,作为现代农业发展关键的农业科学技术就无法彰显其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第一推手的作用。按照美国康奈尔大学农业经济系教授约翰·梅尔对农业发展三阶段的划分,在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混合发展的现状下:一方面必然造成整体技术性不强且生产率低下的情形;另一方面也就不可避免热带农产品销售市场流通链过长,农产品成本增加,海南岛热带农产品价格暴涨的现实消费情形。

1.4 服务型政府功能没有体现或体现很少

面对海南岛热带农业合作社现状(图2),作为基层政府乡(镇)政府或村集体的代表(村两委),特别是村级集体组织,在血缘裙带关系中也就无法真正把握现代农业发展方向,对剖析当前存在于海南岛热带农业经济组织(特别是热带农业合作社)的“症结”也就无从谈起且无从下手,更不要说积极创建基层服务型政府及服务型组织。

2 现实与理论支撑

现代农业模式下的海南岛热带农业合作社应是摈弃原始农业和传统农业理念和实践的最好抓手。其克服了同一农产品组织内及组织间内耗,节约了成本,维护了农户切身利益,同时由于适度规模,成立了风险分摊农业可保基金,增加农产品利润,巩固了农业这一国民经济的基础地位。

2.1 长期动态供需价格下的蛛网理论支撑

英国经济学家N·卡尔多提出:在现实生产中(特别是农产品生产),当价格发生变动时,需求会立即作出反应,但是供给却不能立刻对变化的市场作出回应;并且当供不应求时,生产者从消费市场获得信息及进行消费市场回应需要时间(生产周期),这就形成供给的滞后。特别是对于农产品这一具有周期性、季节性的社会必需品的生产更是如此,即便在没有冬季的海南,农业本身规律是无法也不能跨越的准则。N·卡尔多蛛网理论:在不完善的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情况下,农产品市场就会经常发生收敛型、发散型、封闭型3种不同的动态网状波动。很长一段时期,人们应主要通过2个方面对上述动态网状波动进行调节:一是由政府运用支持价格或限制价格之类的经济政策对市场进行干预;二是利用市场本身的调节作用机制进行调节,即运用期货市场来进行调节。笔者在对N·卡尔多蛛网理论和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季节性的海南热带农产品进行深度分析引证中发现,海南岛热带农业中的各种组织形式(特别是农业合作社,这里指的是现代农业下的农业合作社)是积极应对农业蛛网动态模型的最好形式。因为现代农业合作社是农户最好的“靠山”,无论是对需求还是供给都保持着一种动态均衡,是一种人、财、物的节约[8-10]。

2.2 农产品“剪刀差”下的差价理论支撑

有人对海南物价暴涨产生疑问(本文仅指海南岛农产品的高物价),如果不进一步加快海南岛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步伐,使用行政手段只能是“火上浇油”,并且会使得以往计划经济下“黑市高价交易”死灰复燃,或者说是这种形式的简单变形。因为在笔者对海南18个市县农产品市场调研中发现,当前对于海南岛热带农业有2把“剪刀”:工农产品“剪刀差”和海南独特地域、气候及流通环节的“剪刀差”。第1把“剪刀”这里不再论述,这是无论海南岛还是大陆都存在的。这里主要论述海南独特地域、气候及流通环节的“剪刀”应对。笔者要指出的是,第2把“剪刀”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于长期以来忽略了海南岛热带农业组织(特别是合作社)的作用,使之形同虚设。笔者以青瓜为例,在对海南省五指山毛阳镇、番阳镇与邻近的乐东佛罗镇、抱由镇有无合作社及合作社建制是否完善进行比对(地区差价与批零差价比对)发现,已知产、销两地收购价格和销售价格:

地区收购差价=集散地收购价格-产地收购价格;

地区销售差价=销地批发(或零售)价格-产地批发(或零售)价格;

購销差价率(%)=购销差价÷收购价格×100。

通过问卷(200份)调查(取平均值):五指山2个镇青瓜种植户价格1.2元/kg,乐东青瓜种植合作社价格3.0元/kg。且五指山2个镇青瓜种植户时常出现青瓜积压、溃烂、滞销,而乐东2个镇青瓜脱销,于此时乐东合作社又通过上述地区收购差价、地区销售差价及购销差价率从五指山青瓜种植户手里获得份额,这就是上述第2把“剪刀”的作用。当然上述在质量差价及适度规模下季节差价方面也是非常显著的[11-15],如通过合作社组建冷库等实现时令优势,澄迈桥头镇沙土村地瓜合作社(地瓜研究所)在这方面已有苗头。

3 破解海南岛热带农业合作社“症结”的对策

3.1 积极构建海南岛热带农业合作社立法和执法体系

海南岛热带农业合作社的发展与壮大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要积极加大海南岛热带农业立法与执法体系的建设力度,特别是针对海南岛热带农业组织(主要是农业合作社)。虽然早在2006年10月31日,第十届全国人大第二十四次常委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海南岛热带农业生产主体由千万家农户逐渐变为新型农村经济组织,海南岛热带农业生产格局正由小而散逐渐变为标准化、规模化,但是此法在农户土地流转、土地股份合作方面存在不精细、模棱两可的问题,即缺少精准细化的合作社法及合作社相关规章。可想而知,很多情况下执法就无法可依、无章可循,只能采取大致的“一刀切”做法。最终结果出现2种情形:一种是农业合作社运作变味、畸形发展;另一种则是骗保套现违规违纪现象发生。

3.2 以乡镇为单位,纳入农业发展体系

在相关规则制定出台后,执行过程中往往存在难度。针对步入现代农业的拐角如何积极创建海南岛热带农业合作社,不应仅对农业合作社进行简单的统计登记,更应在对其进行农业扶持、财务管理机制建设的同时,进一步加大教育、培训、孵化推广的力度,以乡镇为单位,责任到人,因为工作绩效如何,人是关键。如果说农业合作社是维系厂商和农民、城市和农村的纽带,那么海南岛基层(乡镇)农业合作社工作人员就是这条纽带上的一个结扣。因此,责任到人、保持问责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对海南岛18个市县(三沙市除外)农业合作社调研过程中,笔者发现:凡是合作社内部体制运作规范合理及外部(主要是基层政府合法参与)监督有力,其参与的农户就多,出现跨村、跨镇甚至跨县(市)的大型(超大型)农业合作社,如海南定安县龙湖镇黑山羊合作社就是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按照“以小农户形成大规模、建设产业链、扩大扶持覆盖面”的发展思路。

3.3 突出海南岛返乡大学生建设主体地位

海南岛是典型的“小政府、大社会”,村级人口规模相对较少且同一个自然村(甚至是行政村)就是一个以血缘为纽带的姓氏家族,要想实现政令畅通、社会和谐、经济发展,最好的办法就是把村中的年轻一代培养成村级经济发展的主体,正如海南岛实行几十年的“搬迁移民”最终输给“教育移民”一样,海南岛农业经济的发展中坚力量是海南岛年轻一代。从图3中可以明显发现:在近5年的抽样统计中,海南岛返乡大学生无论是返乡人数,还是合作社创办、主要参与人及加入当地村“两委”的人数都在很大程度上有所增长;并且,农业合作社负责人主体35周岁,占95%,其中返乡大学生又占98.5%,并且尤其可喜的是海南岛农业合作社已具规模、发展良好的占96%。剩下的不是因为合作社思路不对,而是因为这些青年没有相应系统体系对接,即“撒胡椒面”方式现状下,缺乏资金及精准法律法规等现代农业合作社支撑系统,或者是形同虚设,没有执行力。因此,突出海南岛返乡大学生在推动海南岛热带农业合作社发展中的地位永远是加快海南岛热带农业转型的重中之重。

4 海南岛热带农业合作社发展展望

海南岛热带农业合作社是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下向现代农业发展转型以及积极创建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关键。因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海南岛热带农业是海南岛经济发展壮大的基础。依仗独特的自然资源优势,把热带农业和热带旅游业作为两大支柱产业,从广义上说海南岛热带旅游业的发展壮大也是以海南岛热带农业(大农业范畴)为基础,没有海南岛热带农业发展,热带旅游业也就失去持续发展的动力源,而这个动力源就是由海南岛热带农业合作社为纽带带动。党的十八大以后,特别是从2015年6月开始,海南省委省政府加大精准细化扶贫力度,更加突显出农业合作社在巩固和加大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中的核心带动作用(即有力做好上述破解海南岛热带农业合作社“症结”的路径探析措施),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海南岛热带农业合作社运作升级将不断推进海南岛农业结构改革、产业升级,更好地成为中国农业的温室“大棚”与四季“菜篮子”。

5 参考文献

[1] 陆红生,王秀兰.土地管理学[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

[2] 马克思.资本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3] 人民网.乐东创新妇女合作社展风采,改变观念致富快[EB/OL].[2017-01-01].http://news.163.com/11/1206/22/7KKH82BA00014JB6.html.

[4] 中新网.候鸟写信给海南省长反映物价![EB/OL].[2017-01-01].http://mp.weixin.qq.com/s.

[5] 农业经济专业知识与实务[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15.

[6] 海南日报.乐东一种瓜合作社年创利近千万元[EB/OL].[2017-01-01].http://www.hainan.gov.cn/data/news/2009/04/75806/新时期的农业合作社.

[7] 董进才.专业合作社农民政治参与状况分析:基于浙江省示范合作社的调查[J].农业经济问题,2009(9):45-51.

[8] 马彦丽.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制度解析[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9] 秦愚.农业合作社的资本问题:基于相关理论与实践的思考[J].农业经济问题,2015(7):60-72.

[10] 应瑞瑶.合作社的异化与异化的合作社:兼论中国农业合作社的定位[J].江海学刊,2006(6):69-75.

[11] 邓宏图,王巍,韩婷.转型期农业合作社的现实与逻辑:来至山东寿光的经验观察[J].中国农村经济,2014(7):27-38.

[12] 林毅夫,沈高明.我国农业技术变迁的一般经验和政策含义[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0(2):10-18.

[13] 潘松.中國农民专业合作社:数据背后的解读[J].中国农村观察,2011(6):2-11.

[14] 赵铁桥.凝聚共识促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2012年回眸与2013年展望[J].中国农民合作社,2013(1):6-7.

[15] 冯开文.农民合作社的农业一体化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3.

猜你喜欢

海南岛现状对策
1961—2020年海南岛参考作物蒸散发变化及其成因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海南人为什么说福建话
“早春茶”开采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