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什么别人总是盯着我

2017-05-12杨丽虹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7年13期
关键词:个案辅导性心理青春期

杨丽虹

〔关键词〕青春期;性心理;个案辅导

一、基本情况

小霞(化名),女生,高三年级,中等身材,安静内向,情绪稳定,注意力容易分散。自述近期成绩下滑,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感觉班主任经常盯着自己,自己一有什么小动作,后排男生也会用咳嗽来表示不满,经过走廊时,觉得所有男生对自己议论纷纷。

二、辅导过程

按照预约的时间,小霞准时来到了办公室,关于小霞我并不陌生,高一、高二给他们班上过心理课,也曾就人际关系问题对她进行过辅导。所以当她踏进心理室时,我并不需要花太多时间了解她的基本情况,而是直入主题,让她填一份信息表以了解这次她咨询的主要问题。

拿过她的表格,求询问题一下进入我的眼帘,“总感觉自己上课被别人盯着,他们很奇怪!”

“你觉得哪些人上课一直盯着你呢?”我问她。

“每次上课,我拿一下笔或者是动一下,就能听到后排男生咳嗽,感觉好像对我很有意见。但是我总不能转过身去问他为何要对着我咳嗽,这样弄得我上课注意力都无法集中。老师叫我回答问题时,他们总是发出唏嘘的声音,好像在嘲讽我。下课经过走廊,那些男生也总是用异样的眼神在看着我,好像我做错了什么事一样。”

这种“投射心理”在咨询中并不少见。如果小霞没有过分注意周围环境,她怎么会如此敏感且频繁地觉得别人在盯着她呢?于是我反问了一句:“你认为周围的人总是在盯着你,那么你自己经常盯着别人吗?”

问题一提出,她首先是否认,“没有,我如果盯着他们,那不就被他们知道了。”

“你没盯着他们,那你怎么时刻都知道他们在盯着你呢,你觉得说得通吗?”小霞沉思了一会,微微地摇了头。

在与小霞的谈话中,我发现她的所谓觉得“被别人盯着”的对象是有特殊性的,她对这些人的描述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男性。不管是她的班主任,后排的同学,还是站在走廊唏嘘的男生,唯独没有女生“盯着她”“针对她”。这不难让我想到青春期的性心理问题。接下来,我问她对这些盯着她的人的感觉怎么样,请她一一描述,包括对班主任、后排男生以及走廊里的男生。她的回答是:“班主任对我们很好,很关心我们,我们班的女生都很喜欢他。但是我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拿书都比较慢,可能是因为这样子,老师就一直盯着我吧。至于后排的男生,我总觉得他能看穿我似的,让我觉得特别内疚,走廊里的那些男生可能是觉得我很奇怪吧……”

“看穿、内疚、奇怪……”,这些词引起了我的疑惑。我进一步提问,“你觉得他们看穿了你什么,什么事情让你觉得内疚?”小霞看着我,貌似不想回答,并且用一種极其不自然的笑容掩饰着说:“没什么啦,就是有时我会想一些东西,注意力就不集中了……”

“想一些东西,都想什么东西呢?”当我问出这句话时,她的脸涨红了,并且一直支支吾吾地打算顾左右而言他。此刻,我大概知道了些什么,再次和她强调心理咨询的保密原则,希望她能够在这里真诚地敞开内心的所思所想,这样问题才有可能得到解决。

她犹豫了一下,终于说出了一句“我觉得我好像喜欢很多男生,而且会幻想和这些男生发生关系……”说完便低下了头。

“所以这样的想法让你觉得很内疚?”我问。

“是的,而且我觉得那些人好像都知道我是这样想的,觉得我特别的放荡、肮脏,所以他们老是盯着我,看到我就发出咳嗽声。”她继续说。

经过不断地引导和提问,我终于知道了小霞问题的根源,是她对青春期性心理的不了解而引起的烦恼和困惑。接下来,我给她普及了一些青春期性心理现象和知识,通过提高对性知识的了解去降低她的内疚感,也让她充分明白“青春期对两性之间存在想象”是生理发育过程伴随的正常现象,很多青春期的学生都有过这种想法,我们要做的是接受这种想法的正常性和自然性,并通过转移注意力、确定目标等方式,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到学习上,让自己顺利地度过青春期,不至于将来对学业有所遗憾。

小霞渐渐地接受了“性幻想”的正常性时,放松了许多,不再认为自己多么肮脏。另外,我还和她解释了其实别人并没有看穿她的内心,而是她自己的“投射心理”。“青春期的学生极其关注自己,又面临高三学习压力,大家的时间和精力都有限,并没有太多的注意力能够无时无刻地关注你,有时班级里出现一些咳嗽声或唏嘘声都是很正常的现象,他们不一定是针对你的,只是你自己强行把它们做了‘意义关联”。听了我的解释以及对性知识的普及,小霞终于如释重负,知道一切都是自己想多了,并表示会将更多的心思放在学习上,不会再胡思乱想了。看着她轻快地走出心理室,我也觉得特别的开心。

三、辅导反思与总结

这是一个典型的关于青春期性心理困惑的辅导案例,来访学生由于性无知,误认为自己是肮脏的,并且认为自己被别人看穿而感到痛苦,这种痛苦让她无法在学习上集中注意力,反而是经常去关注别人是否在议论自己。中学生进入青春期后,随着身体的发育,表现出明显的第二性征,许多学生对这些变化感到困惑,甚至惶惶不安,具体表现为:

(1)生殖器官焦虑:有的男生因自己的阴茎在公众场合勃起而焦虑,或者对阴茎发育的大小感到苦恼;有的女生也会为乳房的发育而感到不安,对生殖器官焦虑的现象在男生中的表现更为明显。

(2)性冲动焦虑:青春期男生的遗精现象有时会让他们感到自责,觉得自己是个坏男孩,有些女生则会做一些错落零乱的性梦,包括对异性的性幻想,这都会让他们产生道德上的自我谴责。该案例中的小霞便属于这种类型。

(3)性心理畸形发展导致的性心理反常,例如同性恋。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观念的不断开放,青少年对性知识的获取途径本来应该是更多的,然而青少年的性困扰并没有降低的趋势,主要可能有以下原因:

(1)从正规渠道获取的性知识并不多。调查显示,学生获取性知识来自“普通媒介”的为49.7%,居首位;来自老师的为22.4%,居第二位;来自同学的为17.2%,来自父母的仅为4.1%。而普通媒介的性知识良莠不齐,有时并不能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

(2)主动询问性问题怕招致非议。虽然现在性观念开放了许多,但在有些人心中仍将性问题视为“禁区”。同时,德育渠道的信息往往也容易将性与黄色暴力、下流混同一起,当学生询问性问题时难免会感受到压力,生怕被人嘲笑。

(3)网络带来的新困扰。网络是把双刃剑,既可以使学生更方便地检索知识,同时又容易给学生带来新的困扰,例如网络交友、虚拟结婚、网上性交易等,这些都会误导中学生,对网络性知识的使用不当,最容易危害学生的身心健康。

作为教育的主阵地——学校,应该主动承担起普及性知识教育的责任。知名医学专家吴阶平指出:“没有青春期教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青春期教育中性教育是最重要的内容。”学校应在青春期性教育中发挥主渠道作用,把青春期性教育作为学校教学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纳入学校正规教育的轨道。就目前现状而言,学校针对学生的青春期性教育问题,主要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进行普及,在实施操作过程中应不断探寻并采用多方位的教育模式,包括:

(1)心理健康常规课程设置。在课程中将青春期性教育作为主题开展活动,并且分系列单元进行授课,让学生能够充分了解青春期生理与心理的变化和发展,友情和爱情的区别,如何处理两性关系等。

(2)开设校内“悄悄话信箱”,建立学校网络青春性教育平台,以帮助那些对保密性要求较高的学生。

(3)通过广播宣传、校园宣传栏等,向中学生普及性教育知识。

(4)通过家校共育,给学生营造良好的学校—家庭教育的环境。

(5)开展相关的主题班会、专题讲座,使学生更深切地了解青春期性教育知识。例如,我校每年举办一次高一年级“女生四自教育”讲座,近年联合镇卫生和计划生育局持续开展高一级“生育关怀——青春健康校园行”同伴教育活动,在活动中给学生普及性教育知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达到了良好的效果。

总之,青春期性教育刻不容缓,帮助学生顺利度过青春期,是学校教育者义不容辞的责任。让学生通过正确的途径获取性知识,减少性困惑,有利于学生树立科学健康的性教育观。

(作者单位: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均安中学,佛山,528329)

编辑/杜文姬 终校/于 洪

猜你喜欢

个案辅导性心理青春期
健康中国背景下老年人性生理、性行为和性心理研究的现状
心理护理对肿瘤介入治疗患者生存质量及负性心理状态的影响
请你们关心我
我真的不适合在这里读书吗?
如何正确引导大学生性心理
女性主义视角下留守女童问题的个案辅导介入 模式初探
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经达英—35及妈富隆治疗的效果观察
青少年如何合理度过青春期
微信也会走过“青春期”吗
初中生性敏感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