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单人花样跳绳运动竞赛规则变化简析

2017-05-12刘伶燕

运动 2017年2期
关键词:单人花样分值

贾 琳,刘伶燕

(1.沈阳体育学院研究生部,辽宁 沈阳 110102;2.沈阳体育学院体育教育学院,辽宁 沈阳 110102)

我国单人花样跳绳运动竞赛规则变化简析

贾 琳1,刘伶燕2

(1.沈阳体育学院研究生部,辽宁 沈阳 110102;2.沈阳体育学院体育教育学院,辽宁 沈阳 110102)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和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对《2011年跳绳竞赛规则》与《2015年全国跳绳竞赛规则》中的单绳花样内容进行全面对比分析,探讨新规则变化的主要特点以及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单人花样跳绳;竞赛规则;比较

据史料记载,汉代就已开始以娱乐及健身为目的存在于民间的传统跳绳。作为花样跳绳的单人绳是最能体现跳绳技术的一种跳法,而如今却远远落后于国外。但任何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中国跳绳竞赛规则的制定就是直接的证明。它从2007版的漏洞百出,到2011版效仿国际规则,再到2015版的补充修订的演变过程就是由技术实践到规则理论,再由规则理论到技术实践,克服实践过程中的错误而不断发展的。本文主要对两版规则进行全面的对比分析。

1 竞赛通则的变化

1.1 竞赛分组的变化

通过两版规则对比,新规则对竞赛分组更加细化,促使跳绳竞赛更加公平、公正,“按年龄分组”对儿童、青年、成年3个年龄段进行具体划分,增加至7组;另外结合学校及社会等各方面因素,增设了“按参赛选手类别分组”,进一步完善了竞赛分组的设置。

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新内容的设置,降低了参赛选手身体、生理、心理的影响因素,提高了运动员参赛的积极性,同时对专业及非专业更加细化,增加比赛公平性。“社会俱乐部组”的设置充分反应鼓励全民参与跳绳运动,但细化的分组设置无形中也带来参赛组别增多、竞争对手减少、获奖人员增多,降低了比赛的激烈性及观赏性。

1.2 竞赛场地的变化

新规则的制定将竞赛场地从统一的12m×12m变成初级、中级的(5~7)m×(5~7)m以及高级、精英赛的12m×12m。

2015版规则将单人花样分为自选初、中、高及精英级4级,动作更加细化,同时增加了比赛的公平性。根据2015年竞赛规则难度动作评分表,初、中级动作相对高级及精英级动作较简单,同时对场地的需求相对来说比较弱,所以缩小场地范围有利于教练的编排,同时提高观赏性,避免导致偌大的场地与初、中级的动作结合造成不协调影响动作的评分,但对于经常参加比赛的选手,教练需要进行训练,防止因为习惯造成没必要的扣分。

表1 动作难度评分细则的变化

2 单绳花样评分办法的变化

2.1 评分元素及比例的变化

评分元素及比例的变化是2015版规则中变化比较大的一部分,动作难度及创意编排保持原来2011版规则,将完成质量变为规定动作的制定,同时难度动作的分值更是从上不封顶变为最高50分。这一巨大变化,对教练员及运动员的训练、编排等产生了许多的影响。一方面是为了竞赛的公平性,另一方面是让教练员的训练点倾向其他评分因素,但抑制运动员往更高难度发展就值得深思了。

2.2 动作难度评分细则的变化

表1反映出,在动作难度评分中,初级、中级、高级只评相应级别的难度数量,当做出高级别难度动作时按所报级别的难度动作来算,限制了运动员的提高水平,同时难度分值之间由1分之差变为0.5分,在比赛中分值差距不是很大,计算分值也较繁琐。

新规则单人绳将难度动作由原来的4个增加至7个,增加了力量动作和配合动作,配合动作属于单绳团体花样,双人和4人2个组别,这样的设定有利于难度级别的制定、划分以及动作的举例,同时增加单人绳的趣味性及观赏性。

新规则中基本花样:规定基本动作为1级难度动作,并且在比赛中不予以记录,难度动作从2级动作开始起评,基本花样在基本动作的基础上出现清晰的步伐属于一级难度动作;2个8拍中出现连续不少于4个步伐变换的组合动作为二级难度,记作4F;在肢体上缠绕不少于1周并顺利打开的记为2级难度。交叉动作由2个难度级别增至5个难度级别。多摇动作:等级以N摇的动作判罚为N-1的难度动作,增加了多摇技术的判罚空间,激发运动员对记住动作的追求。体操动作:将体操项目细化为简单滚翻动作,手翻动作,空翻动作和串类体操4大类。放绳动作:在原有4级难度基础之上增设5~6级难度。新规则力量动作:从就规则体操动作内分裂出来,绳子过身体后以单、双手力量动作结束的动作在原动作难度上加1级;从力量动作中出绳在原动作难度上加1级;从力量动作中出绳后再以力量动作结束的动作难度额外增加2级难度;从力量动作中后摇出绳在原动作基础上加3级。

综上所述,我国单人花样跳绳有很大的进步,很多动作已经突破了以往的竞赛规定,虽然难度分值的固定会抑制运动员的发挥,但难度等级的增加对运动员的身体技能还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利用最短的时间取得最理想的成绩,难度越高危险性则与其成正比,因此这一因素还是需要国家体育总局思考的。

2.3 创意编排的变化

新规则的创意编排中除原有因素不变以外将2011版规则中的完成质量包含其中,并由50分降低到15分,规则对完成质量着重度持平的状况下,在能够区分优秀运动员的基础上,趋向鼓励运动员参赛的情况下,达到推广跳绳项目的目的。但3个评分因素中,创意编排是唯一一个完全靠主观意识去评判分值的因素,虽然强调“创新点”“服装”“精神面貌”等,但作为竞赛规则还是缺乏足够的理论依据作支撑。

2.4 规定动作的变化

新规则规定动作分值占总分10%,由原来成套动作中只要求包含各类难度动作以及速度转绳和绳向转变,增加到至少两个难度花样动作,因此在编排难度动作时完全可以将难度及规定动作合并考虑完成成套动作、规则的目的到底是增加编排难度还是让跳绳变成一种教科书促进大众跳绳的发展,这个是值得研究的。

2.5 计分方法的变化

旧规则中计分分3步:应得分(动作难度、创意编排、完成质量三者总和分值);最后得分(主裁判与失误裁判扣分);名次确定。新规则计分分7步:动作难度平均分;创意编排平均分;规定动作平均分;创意、规定总分;失误分;单绳花样最终得分;名次判定。

新规则的计分方法采取国际规则的计分方法,目的是使教练员及运动员在参加国际比赛时很明显可以看出成绩的评判,减少不必要的申诉;但计算分数过于繁琐,新旧规则计分的最终分值是一样的,无形当中增加了工作量。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 论

3.1.1 新规则在竞赛分组及竞赛场地做了明显的改变,在增加竞赛公平性、推广跳绳项目的同时也带来了竞赛组别无人参赛、竞赛观赏性降低、工作量增加的影响。3.1.2 难度评分元素增加且评分更细化,增加失误扣分,难度等级平均提高了1~2个级别,但难度分值的限定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运动员的发展潜力。

3.2 建 议

3.2.1 教练员、运动员对规则进行详细了解,通过模拟赛场,提高运动员心理素质,加强成套动作的稳定性、流畅性以及难度性。

3.2.2 新规则还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建议规则制定专业人员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完善。

[1]跳绳竞赛规则.国家体育总局社会体育指导中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孙贵龙,蔡世昌,于洋.探析中国跳绳竞赛规则的变化[J].体育科技,2015(2):46-47.

[3]邱丽玲.中国跳绳竞赛设置和竞赛方法的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学位论文,2009.

G808

A

1674-151X(2017)01-038-02

10.3969/j.issn.1674-151x.2017.02.021

投稿日期:2016-11-15

贾琳(1992—),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健美操。

猜你喜欢

单人花样分值
韩国“单人洗浴店”生意火爆
第15届世界健美操锦标赛五人操成套难度动作分析
与外隔绝
悄悄告诉你:统计这样考
谁是科创板创值全能冠军
花样人生
郭川:单人不间断帆船环球航行第一人
绽放花样
花样折纸
3月,花样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