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老年女性广场舞无意识目标追求行为的影响因素与路径研究

2017-05-12侯继来杜荣国李小敬郭欢欢

运动 2017年2期
关键词:积极情绪显著性态度

侯继来,杜荣国,李小敬,郭欢欢,张 震

(天津外国语大学附属滨海外国语学校,天津 300467)

中老年女性广场舞无意识目标追求行为的影响因素与路径研究

侯继来,杜荣国,李小敬,郭欢欢,张 震

(天津外国语大学附属滨海外国语学校,天津 300467)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中老年女性参与广场舞无意识目标追求行为进行了影响因素的探索性和验证性分析。结果表明,中老年女性广场舞无意识目标追求行为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积极情绪、人际关系和内隐态度等3个方面。笔者认为:第一,无意识目标追求理论及影响因素对解释中老年女性广场舞无意识目标追求行为具有适切性;第二,积极情绪、内因态度与人际关系能够有效预测中老年女性广场舞无意识目标追求行为;第三,内隐态度是积极情绪、人际关系预测中老年女性广场舞的参与行为的中介变量,且为不完全中介;第四,促进中老年女性广场舞无意识目标追求行为,应有效地调动目标参与者的积极情绪,引导其目标与人际关系、他人体验相联结,改变其参与广场舞的内隐态度。

中老年女性;广场舞;无意识目标追求;影响因素

越来越多的中老年女性围观者加入了稳定持续参与广场舞的队伍。在随机访谈中发现,一些中老年女性朋友在起初并不存在明确的参与广场舞目标,且自身也完全不知道目标对自己参与广场舞的指导作用。但出乎意料的是,她们都坚持并主动排除干扰继续着广场舞的参与行为。这样的解释是否与无目的人类行为相背离?相反,有些中老年女性朋友尽管起初也徘徊于广场舞行列,但最终并没有坚持下来。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她们广场舞无意识目标追求行为的中止呢?

1 无意识目标追求行为解释与研究假设

1.1 无意识目标追求的特点

近年来,心理学界对目标作为行为的有意识调节观点提出了挑战。研究者认为,相对于有意识目标而言,存在着无意识目标追求。无意识目标追求至少具有3个行为特点:第一,灵活性,即行为主体能灵活应对环境和规则的变化;第二,抑制性,即行为主体自动抑制与目标无关的干扰;第三,坚持性,即行为主体表现出对目标追求的坚持性。

1.2 无意识目标追求的影响因素

无意识目标追求的影响因素至少包括3个方面:积极情绪、内隐态度和人际关系。按照激励理论的解释,与积极情感相关的刺激会成为激发中老年女性参与广场舞的刺激源,并进而与最初目标联结引发目标导向行为,甚至表现出高动机的广场舞参与行为。内隐态度作为个体评价事物的有力指标,对目标追求具有预测作用,与个体对目标的意识状态没有关系。中老年女性参与广场舞的内隐态度至少可能反映出自我技能水平评价态度或参与动机的水平。人们的许多重要目标和愿望都与自己关系密切的家人、朋友和同事等有关,不少关于增强效应的研究说明了个体对亲密关系目标的无意识追求。中老年女性广场舞无意识目标追求的行为可能受到家人、朋友和重要他人的影响。

1.3 研究假设

在无意识目标追求理论的指导下,结合中老年女性广场舞的参与实际特点,提出以下研究假设,从而提出促进中老年女性稳定、广泛参与广场舞的有力依据。H1:中老年女性积极情绪越高则广场舞无意识目标追求态度越积极;H2:中老年女性人际关系越好则广场舞无意识目标追求态度越积极;H3:中老年女性态度越积极则广场舞无意识目标追求行为越持续稳定;H4:中老年女性积极情绪越高则人际关系越好;H5:中老年女性人际关系越好则广场舞无意识目标追求行为越持续稳定。(图1)

图1 中老年女性广场舞参与无意识目标追求影响因素假设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中老年女性广场舞无意识目标追求行为的影响因素与路径。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为本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2.2.2 问卷调查法 调查对象为参与广场舞之初不存在有意识目标追求的中老年女性。调查对象来自杭州市稳定持续参与广场舞的中老年女性,共有614名,其中378名样本资料做探索性因素分析,236名样本做验证性因素分析。

2.2.3 数理统计法 运用SPSS19.0和AMOS17.0对样本数据进行变量的描述性、因素分析、t检验、相关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路径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中老年女性广场舞无意识目标追求问卷的结构

梳理和借鉴无意识目标追求理论,对中老年女性广场舞无意识目标追求行为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深入访谈,试测和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中老年女性广场舞无意识目标追求问卷包括3个因子:积极情绪因子、人际关系因子和内隐态度因子。从绝对拟合指标和增值拟合指标的各项值来看,三维度结构的理论构想与实际所得调查数据拟合良好。具体各维度(因子)题目内容表述如表1所示。

表1 中老年女性广场舞参与无意识目标追求影响因素问卷

图2 中老年女性广场舞参与无意识目标追求行为预测模型

3.2 研究假设的路径

由结构方程模型可知(图2),积极情绪对内隐态度可正向预测,路径系数为0.53,且达到显著性水平;人际关系对内隐态度可正向预测,路径系数为0.32,且达到显著性水平;内隐态度对广场舞参与行为可正向预测,且达到显著性水平;积极情绪可正向预测人际关系,路径系数为0.72,且达到显著性水平;人际关系对广场舞参与可正向预测,路径系数为0.42,且达到显著性水平。5个研究假设均得到了有效验证,并且发现内隐态度为积极情绪和人际关系的中介变量间接预测广场舞参与行为,积极情绪在人际关系对内隐态度的预测过程中可能存在调节作用。积极情绪对广场舞参与没有显著性的预测作用,且路径系数仅为0.03,与研究最初假设一致。

4 讨 论

4.1 中老年女性广场舞无意识目标追求的特征

当被熟人拉进广场舞队伍或感知到她人行为背后的目标,中老年女性就随之自动追求起目标来。此时,她们仍然不知道目标对她们行为的导向作用,但她们却能表现出对待环境或规则的灵活性、排除无关干扰的抑制性和广场舞目标追求的坚持性。

4.2 积极情绪对中老年女性广场舞参与的预测

研究结果表明,由积极情绪外生的预测中老年女性广场舞参与路径中有3条是显著的;另一条是以内隐态度为中介变量的预测路径,一条是以人际关系、内隐态度为远程中介变量的预测路径;第三条是以人际关系为中介变量的预测路径。3条路径总间接效应达到0.48。这说明积极情绪在通过有效中介变量的作用后能够有效预测广场舞的参与行为。

4.3 人际关系对中老年女性广场舞参与的预测

中老年女性广场舞无意识目标追求的行为参与预测变量中,人际关系是个重要的变量。通过2条路径可以进行预测:一条是直接预测路径,另一条是通过内隐态度为中介变量的预测路径。人际关系预测广场舞参与的标准化总效应值达到0.495。这提示我们,对中老年女性广场舞无意识目标追求行为而言,她们更加倾向于获得良好的人际关系。在人际关系对广场舞参与行为的预测中,人际关系还具有直接预测的效力,直接效应值为0.425,而积极情绪只能通过中介变量的作用才能有效预测广场舞参与行为。

4.4 内隐态度在预测中老年女性广场舞的参与行为中的作用

从结构方程模型中可见,中老年女性广场舞参与的内隐态度可以直接或作为中介变量间接预测行为。内隐态度对广场舞的参与行为的直接预测效力为0.22,所有预测变量对广场舞参与行为预测力的决定系数值为0.36,达到中度预测力水平。也就是说,中老年女性广场舞无意识目标追求在内隐态度上与有意识目标追求是没有什么区别的。

5 结 语

无意识目标追求理论及影响因素对解释中老年女性广场舞无意识目标追求行为具有适切性;积极情绪、内因态度与人际关系能够有效预测中老年女性广场舞无意识目标追求行为;内隐态度是积极情绪、人际关系预测中老年女性广场舞参与行为的中介变量,且为不完全中介;促进中老年女性广场舞无意识目标追求行为,应有效调动目标参与者的积极情绪,引导其与人际关系、他人体验相联结,改变其广场舞参与的内隐态度。

[1] Aarts,H.,& Dijksterhuis,A.Habits as knowledge structures:Automaticity in goaldirected behavior[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2000(1).

[2] Custers,R,& Aarts,H. Positive affect as implicit motivator:On the nonconscious operation of behavioral goals [J].Journal ofSocial

Psychology,2005(5).

[3] Ferguson,M. J. On the automatic evaluation of End-states [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2007(7). [4] Ferguson,M. J. On becoming ready to pursue a goal you don’t know you have:Effects of nonconscious goals on evaluative readiness [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2008(9).

G812.4

A

1674-151X(2017)01-006-03

10.3969/j.issn.1674-151x.2017.02.003

投稿日期:2016-11-25

校青年基金课题(项目编号:20133020)。

侯继来(1979—),讲师,硕士。研究方向:青少年体育、锻炼心理。

猜你喜欢

积极情绪显著性态度
一种结合多尺度特征融合与像素损失加权的显著性目标检测方法
仪式动作、象征意义和积极情绪增强控制感:双路径机制*
视频序列中视觉显著性图像区域自动提取仿真
中小学生积极情绪现状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积极情绪助力更好记忆
欧盟法院判决明确欧盟商标通过使用获得显著性的地域认定标准
态度
别人对你的态度,都是你允许的
夏天好烦 懒也能穿出态度
商标显著性的司法判断(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