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第31 届里约奥运会男子篮球比赛对我国青少年篮球训练的启示

2017-05-12钧,严

运动 2017年2期
关键词:分球中国男篮战术

陈 钧,严 瀚

(首都体育学院,北京 100191)

第31 届里约奥运会男子篮球比赛对我国青少年篮球训练的启示

陈 钧,严 瀚

(首都体育学院,北京 100191)

第31届里约奥运会男子篮球比赛中国队5战皆负,列参赛球队最后一名,与世界强队的差距进一步拉大。中国男篮要想追赶世界篮球步伐,唯有扎扎实实抓好青少年训练才是希望所在。奥运会篮球比赛是世界篮球运动的风向标。本文通过文献资料、录像观察与统计,结合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对第31届里约奥运会男篮比赛进行研究,寻找这届奥运会展现出来的篮球运动发展趋势,分析中国男篮落后世界强队的症结所在,以期为我国青少年篮球训练提出一些有益的启示。

奥运会;男子篮球;青少年训练;启示

2015年10月中国男篮在长沙亚锦赛上一举夺冠,成为唯一一支入选2016年里约奥运会的亚洲球队,国人期盼着这支年轻的中国男篮在奥运会上能继续带来惊喜,但结果事与愿违。中国男篮在奥运会上5战皆败,场均输对手29.6分,名列12支参赛队伍的最后一名。纵观比赛的全过程,中国男篮与上届奥运会相比有所进步,但与世界强队的差距却进一步拉大了,表现在技术、战术、意识、体能全方位上。中国男篮要想追赶世界篮球步伐,唯有潜下心来,扎扎实实抓好青少年训练才是正道。

1 中国男篮第30届和第31届奥运会技术数据比较分析

从表1可知, 第31届奥运会中国男篮在场均助攻、抢断、进攻篮板、2分球命中率、罚球命中率和总得分等方面较第30届奥运会有所提高,总体看有所进步的。其中,2分命中率较上一届明显提高了近9个百分点,助攻多了5个,体现了以易建联为核心、强调团队协作、积极防守的战略指导思想和战术思路。通过亚锦赛的磨练,中国队全队的防守积极性得到加强,在防守方面取得了一定进步。尤其启用了郭艾伦和赵继伟2名年轻的小个后卫,体力好,移动快,在外线防守方面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但与第30届奥运会相比,在3分球命中率、防守篮板、失误率和犯规等指标上下降,3分球命中率整整下降了近13个百分点,防守篮板少了7.8个,失误增加了4.2个。

表1 中国男篮第30届奥运会和第31届奥运会常规技术数据对比

2 第31届里约奥运会中国男篮和世界各强队的技术数据对比

有比较,才有鉴别。通过对表2中15项数据比较后发现,在助攻、总篮板、进攻篮板、失误、犯规、快攻得分、罚球命中率和效率值8项指标上,中国队倒数第一;在场均得分、3分球命中率、防守篮板3项指标上倒数第二;在2分球命中率、替补得分2项指标倒数第三;只有抢断排第四,盖帽排第七。数据是冰冷的,但它反映的是球队的特点、实力和在世界篮坛所处的位置。

结合比赛录像观摩,我们认为中国男篮较之第30届奥运会的队伍有所进步,但与世界强队的差距在进一步拉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抗能力差。这里既有身体的原因,也有技术的和心理的因素,如进攻中,全队中除易建联在一对一对抗中能拿球,有效攻击外,其他球员不是对抗后技术稳定性不够就是缺少方法。第二,基本技术粗糙。突出表现在投、传、运等技术上。过去中国队相对优势的技术,如投篮、运突等技术以及快攻战术等已不复存在。第三,体能不足。首先是力量素质,其次是全面的身体能力。观看中国队5场比赛,给人的突出感觉是:对抗技术动作就变形;一般第1节与对手还能咬住比分,第2节渐呈败势,第3节开始直接崩盘溃败。第四,战术机械,团队篮球尚未形成。其表现在替补力量弱,全队能力不均衡,上场打球人数少。阵地进攻球的有效运转不够,战术素养差,球队效率差。

3 从第31届里约奥运会看世界篮球新变化

自第25届巴塞罗那奥运会允许职业球员参赛以来,4年1次的奥运会篮球比赛已名副其实成为世界上最高水平的篮球比赛。本届奥运会世界篮坛的格局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美国队依然领跑,以西班牙为首的欧洲队紧跟。但在篮球理念、技战术打法上有了一些新的变化,具体如下。

3.1 阵容配备追求技术力量以及身高和速度的完美结合

众所周知,篮球运动是一项围绕悬挂在空间目标进行投准的运动,篮球也被世人喻为“巨人游戏”。正是基于这一特点,多年来,各国球队对运动员的身高一直在孜孜追求,但从本届奥运会观察来看(表3),世界级强队在球队阵容配备上不再是一味地追求身高,而是在速度和高度之间寻找一种平衡和最佳结合点,强调技术力量。中锋一般在2.10~2.15m之间,2.15m以上、移动缓慢的高大中锋不再成为主流。后卫身高一般在1.85m~1.95m之间,前锋一般在1.95~2.05m之间。奥运会八强球队的平均身高都在2m左右,首发队员中最高的是西班牙中锋加索尔(2.15m),最矮的澳大利亚队后卫米尔斯和美国队后卫洛瑞(均是1.83m)。在后卫位置上,运动员表现出速度快、控球能力好、投篮能力强(有3分远投能力)、善于运球突破、技术全面且能组织的特点, 如美国队的欧文和塞尔维亚的特奥多西奇等,他们既能组织快速的反击,带领全队打出灵活机动的阵地进攻,同时自身具有很强的个人攻击能力,既能突破,又能远投得分。中锋位置队员既有高度又有速度,活动范围扩大了,使全队的进攻速度、战术的灵活多变、防守的质量、攻守转换速度得到了保障。前锋队员除了具有以往技术特点外,4号位队员往往具有3分远投的能力。

3.2 防守更加凶悍,对球权的争夺日益激烈

在防守上,对持球队员的施压加大,重视无球防守,对球权的争夺日益激烈。综观整个奥运会比赛,以美国队和澳大利亚队为代表,身体对抗大大增强,对有球队员采取凶狠的身体主动用力,贴身紧逼,抢位堵截等技术;对强侧无球队员,错位防守,积极抢断;弱侧无球队员,保持人球兼顾位置,收缩篮下,以此,造成对手的不适用,打乱对手的进攻节奏,迫使对手失误,为快速反击创造机会。在攻转守时,几乎所有球队,都采取了前场领防策略,延误进攻推进速度。遇对手快攻反击,有时采取战术犯规阻断对手快攻,不让对手起势。

3.3 内线队员进攻手段丰富,3分球被重视

随着运动员能力的提升和战术打法的变化,以中锋为代表的内线球员活动范围增大,一改过去一味死挤篮下的打法。例如,中锋、大前锋上提,高位挡拆为各队普遍运用。“空间型4号位”得到重视,它指的是具有3分球投篮能力的大前锋球员,可以在挡拆后下顺或者拉出3分线外投篮得分。像美国队的杜兰特、澳大利亚的安德森、西班牙的米罗蒂奇都是其中的佼佼者。甚至部分5号位,如西班牙的加索尔、美国队的考辛斯等都拥有比较不错的3分球能力。

表2 第31届里约奥运会男篮比赛各支球队常规技术统计

进攻手段运用有新的发展,主要表现在队员跑动增加、无球跑动增多。出手多为数次跑动后的出手,或持球攻。本届奥运会12支球队总出手4 883次,3分球出手1 781次,占比36.47%。

4 对我国青少年篮球训练的启示

4.1 更新运动员选材观念

历史上我们的运动员选材都以运动员身高作为首要指标,单纯追求高度往往导致我们选的队员高而笨或高而弱,技术粗糙,同时使一批有才华的小个队员无机会入选。今后我们应更新选材理念,注重身高与体能、技术的结合,对小个队员要不拘一格降人才。

4.2 提升对球权争夺的认识

本届奥运会给人印象最深的是对球权的争夺,是在“抢篮球”,而我们还停留在“打篮球”的意识。所以,中国男篮在比赛中极其不适应,场均篮板球数最少、失误数最多。因此,从青少年时期就要提升意识,将对球权的争夺落实到日常训练、比赛中。

4.3 基本技术训练要扎实、全面和规范,紧密结合实战

本届奥运会中国男篮的身高排名第一,但运动成绩,多项技术指标排名最后。青少年时期基本功打得不扎实,基本技术粗燥已成大家共识。因此,青少年时期的基本功、基本技术训练不仅要全面、扎实和规范,还要严抓,强调对抗,紧密结合实战。

4.4 引入个人训练师,走技术化道路

个人训练师,在姚明、王治郅效力国家队队期间就引入了这一概念,他们分别聘请了自己的体能训练师。我们在这里提出的是技术训练师,这在美国已盛行了几十年。随着篮球运动的发展,单靠集体“大锅饭”训练已不能满足运动员的成长。根据运动员自身的条件,通过训练师一对一的训练,补缺技术短板,形成个人技术特点和杀手锏。

4.5 加强体能训练的科学化

力量素质差、体能储备不足是中国男篮本届奥运会溃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青少年时期要加强体能训练,突出训练的科学化。当前我们认为科学化应从3个方面入手:其一是分析中国人体能差距所在,抓住主要矛盾;其二是引入先进的训练理念,如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等,使训练结合篮球运动特点,有针对性、有趣味性;其三是根据青少年素质发展敏感期安排训练。

表3 第31届里约奥运会中国队与奥运会8强身高年龄的统计

4.6 提高青少年球员的战术素养,增加比赛实战机会

除了将战术意识贯穿训练要始终外,对于青少年运动员,一定要增加观摩比赛和参加比赛实战机会。通过看(观摩)、听(教练员讲解)、想(自己思考)、练(训练)、战(比赛)这样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增强运动员自信心,提高战术意识。这一循环往复的过程中,面对青少年球员,教练员需要的不仅是智慧,更要有耐心。

5 结 语

第31届里约奥运会篮球比赛给我们带来的冲击是全方位的。对我国未来青少年训练而言,首先,要转变观念,要提高对球权争夺的意识,要更新运动员选材理念,注重身高与体能、技术的结合,对小个队员要不拘一格降人才。其次,基本技术训练严格要求,全面、规范并结合实战。要引入个人训练师。第三,加强体能训练的科学化。第四,要将战术意识贯穿训练始终,提高青少年球员的战术素养,增加比赛实战机会。

[1]陈钧. 从第29届北京奥运会看世界男子篮球发展现状及趋势[J].运动,2011(9):39.

[2]陈钧. 从第29届北京奥运会看当今世界女篮发展趋势[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0(3):59.

G841

A

1674-151X(2017)01-001-03

10.3969/j.issn.1674-151x.2017.02.001

投稿日期:2016-10-18

北京市教育会员会科研专项经费资助:学科建设—我国青少年篮球训练竞赛评价体系的构建(2015)。

陈钧(1964—),教授,博士。研究方向:篮球教学与训练理论。

猜你喜欢

分球中国男篮战术
第18届篮球世界杯视角下的中国男篮与世界强队差距审视
中国男篮再胜巴林
战术精确打击“多面手”亮相航展
NBA比赛3分球技术运用发展趋势
该你了
如何对抗毛球!全方位战术考察
冰球运动员战术意识的培养
美国战术供应公司AR10执法战术步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