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变电检修中传统检修模式与状态检修模式的应用价值比较

2017-05-11周伟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7年1期
关键词:变电检修

周伟

摘 要:在互联网技术不断的发展中,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智能电网在电力方面的需求,导致电力基础设施、设备,以及供电线路非常多,线路设计比较复杂,如果运行中管理不到位,很容易发生线路故障,导致用户用电效果下降,供电系统不稳定。因此必须加强变电检修,下面就对传统检修模式与状态检修模式进行对比分析。

关键词:变电检修;传统检修模式;状态检修模式

对于传统检修模式而言,在长期的运行使用中发现其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变电检修存在模式陈旧,更新不及时,变电检修运作效率低下,急需提升效率,变电检修模式运作形式多样,衔接性差等,下面就根据这些情况,分析状态检修模式的优势,希望可以提高我国电力检修的整体水平。

1 分析传统检修模式实践应用中出现的问题

1.1 传统变电检修模式有一定的弊端

对于变电检修而言,需要对变电站内所有运行设备进行定期的检修和维护,通常是进行一次检修,二次检修。具体而言,一次检修就是对一次设备进行检修,例如对隔离开关、断路器、变压器等进行维护和检修。二次检修就是对线路中的二次回路,还有安全自动装置、电测仪表、远动、继电保护等进行检修和维护。当前在进行变电检修有三种,分别是定期计划检修、主事故检修、状态检修。在事故检修过程中,就是指当设备出现故障,整个系统停止运行后对故障进行检修。对于定期检修而言,根据设备运行的时间,根据记录的设备日常工作状态等,对不同设备提前制定检修计划,有效对设备进行全方位的检修工作,该检修工作涉及内容较多,规模较大,也比较全面。对于这两种检修方式,在实践应用中针对性很差,会收到性质、操作模式、工作周期的影响和限制,在实际应用中运转效果很差。

1.2 传统检修效率较低

电力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相关电气设备肯定要出现故障,因此必须制定检修计划,避免出现大面积停电问题。但是在制定检修方案时,一般都使用固定的检修模式,设备在使用一段时间之后,设备的性能和寿命都会受到很大程度的折损,除此之外,在制定方案中没有考虑当前设备的基本情况,每一次检修工作任务量都很大,需要对所有设备进行检修,对维修工作所产生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等来说都是巨大的损失,性价比不高。因此并不十分适用,检修效果差,发现故障概率低,工作效率不高,需要及时进行改进。

1.3 运作形式不统一

状态检修和传统检修模式对比,状态检修属于一种主动的检修模式。对于变电检修而言,状态检修方式合理完善,从长期情况分析,其有高的性价比。而传统检修模式运行中,运作形式不统一,在衔接方面工作效率低,导致工作失误概率增加。状态检修可以在设备没有出现故障时,提前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改进了定期计划检修模式的不足,节省了维修支出及相应的物力,为电力系统运行状态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2 分析状态检修的技术优势

对于状态检修而言,其利用了传统检修模式的优点,同时对其缺点进行改进,提高了其综合操作能力。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设备运行的时间,了解设备的工作状态,在24小时内对设备进行监测,该检修模式针对性更强,有很强的目标性。这种模式是在评估设备状态的基础上执行相应的检修工作,其在日常运行中,可以结合设备工作状态,监视并进行记录,做好故障的记录和分析,对异常情况加以记录,然后综合上述信息,对某一设备进行综合性的分析,因此状态检修的针对性更强,检修效果更高,工作效果也更好。

3 传统检修模式和状态检修模式的对比分析

通过上述的分析得知,在传统的检修模式下,其检修都是按照规定,按照制定的计划进行的,没有任何创新,而且检修方式单一,检修工作量大,属于被动的检修模式。当设备发生故障后,才能开展检修工作,但是当电力设备发生故障后,就会严重影响系统工作的安全和稳定,对电力企业造成巨大的损失。除此之外,当设备故障发生时再进行检修工作,对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也会造成很大的威胁。对于定期计划检修模式而言,虽然是一种主动检修模式,但是其应用的是固定检修方案,设备在使用过程中,设备的损耗及使用年限都会影响检修效果,但是检修方案中没有针对当前的设备情况,因此对检修中发现的所有问题、异常情况都要逐一进行分析,耽误工作进度。很多异常情况都是长期存在的,主要是由设备老化,长期使用造成的,因此这种检修方式缺乏针对性。且每次检修耗资巨大,检修时间和检修设备项目都是按方案进行,在时间节点间也有可能出现故障,直接影响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

在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不断的发展中,传统检修模式弊端凸显,其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电力事业的需求,因此推出了一种状态检修模式。其工作方式较为主动,在应用状态检修时,其会结合设备运行的时间,实时监测设备运行的状态,判断其整体情况,是否存在异常问题,这种以监测数据为依据的状态检修,有很强的针对性,当发现故障后,可以立即使用有效措施进行处理,选择最佳的检修时间和检修项目,提高工作效率。例如当发现出现异常情况后,可以直接确定对设备电缆进行检修、对变电器进行检修,对电线进行检修等,缩小工作范围。通过实践应用发现,这种状态检修模式有效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实际的工作效率。由于检修更加具有针对性,这样就有效减少了定期试验、测量等工作,将检修成本降到最低。在状态检修中还应用了年限评估,能够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4 状态检修模式应用实例

4.1 检修设备基本情况分析

信号设备主要有微机联锁设备,控制铁路道岔、信号机之间的联锁关系。共有微机联锁道岔256组及四组车转道岔,18组手动道岔,信号机588架,轨道电路544处。分别由编组站、一铁站、钢铁站、轧钢站、大H型钢站五套双机热备微机联锁系统主机控制,并附带有微机监测系统和防火及防雷系统;各类自动报警道口和人工控制栏木机道口26處。

4.2 状态检修技术分析

在进行状态检修中,对各站信号楼检修时,可以使用微机联锁微机监测系统,对整个微机联锁系统运行状态进行24小时监测。使用微机联锁信号电缆绝缘测试系统,对信号电缆的性能、状态进行监测。使用C-MS50无线电综合测试仪器,积极进行电台测试,掌握电台的参数。使用4304A功率计,进行天线系统的测试,掌握其工作参数,使用S505通信场强仪器,对信道场强覆盖、信道干扰进行监测。除此之外还安装了计算机远程监控系统,可以对配电系统进行遥控、遥测、遥信。日常点检工作时,对设备进行专业的检测后,还应该对大型设备进行跟踪分析,或者进行离线轮修。在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的发展中,也推动了变电检修技术的发展。智能化变电站就是根据互联网技术发展而来,物联网技术应用了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仪设备,在使用中设定了针对性很强的规则、协议,设备利用网络技术就可以实现连接,有效进行信息交换,可以做到智能化识别,有效进行设备的监测,对相关信息进行智能处理。

5 结束语

通过以上对变电检修中传统检修模式与状态检修模式的应用价值比较分析,发现状态检修是以后的发展方向,传统检修模式弊端很多,而且当前不适应电力系统的发展。因此企业在以后发展中,要注重智能化、网络化技术,这些技术可以感知设备的各项参数,记录后和标准参数对比就可以分析出当前的工作状态,如果存在异常情况及时进行处理。

猜你喜欢

变电检修
电力工程中变电检修现场危险控制分析
变电检修常见的安全问题及应对策略探究
变电检修工作现状及发展趋势探索
变电检修中安全问题的研究
变电检修现场危险点分析及安全控制
浅谈变电检修现场危险点分析及安全控制
变电检修中常见的安全问题与应对措施
电力设备状态检修相关问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