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挖教材写作训练点努力提高学生写作能力

2017-05-11陆幸芳

小学教学研究 2016年4期
关键词:苏教版骆驼写作能力

陆幸芳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要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读”与“写”是语文能力的两个重要方面,能充分体现出个人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综合素养。读与写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读写结合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手段,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吃透教材,深挖教材,找准读写训练点,在引导学生理解感悟文本内容的同时,也要引领学生揣摩句子、段落、篇章的表达方法,进行写作迁移。

笔者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注重读写结合,根据各类课文的特点,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写作训练点,进行随文习作练笔,让学生勤于笔耕,习得写作方法,提高写作能力与水平,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找准训练点。在模仿中习法

仿写是一种有效的写作训练方法。语文教材中,有很多的语句、段落、篇章结构有着独到之处,这些都是很好的写作模仿的文本资源。通过模仿写作,能让学生在历练中掌握写作的各种技巧与方法。

1.模仿句段

课文中有许多精彩的语段,作者运用了不同的修辞手法和典型的构段方式,读来生动感人,令人回味无穷。这些都是学生模仿习作的好素材。

句式模仿。如教学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安塞腰鼓》第六自然段中“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这句话时,可以先让学生感悟这段话主要采用了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方法写出了安塞腰鼓火烈的舞蹈场面,并体会其句式整齐、字数相同的语言特点。然后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按照这样的句式仿写几句话。学生们的妙笔下诞生了一句句充满激情和力量的语句:“流星一样,是挥舞的鼓槌;旗帜一样,是飘舞的衣襟;闷雷一样,是沉重的鼓声;光影一样,是变幻的舞姿。”

段式模仿。如在教学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庐山的云雾》时,作者在课文的第二、三自然段时用“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和“庐山的云雾瞬息万变”的句子做总起句,然后作具体描写。这种总分结构的理解感悟,是学习这课的教学重点之一,也是学生练笔的一个很好的训练点。因此,在教完课文后,我抛出了“公园里的菊花真是千姿百态”“课外文体活动真是丰富多彩”“花坛里的花各式各样”等句子作为总起句,让学生任选一句模仿课文的先总后分的段落结构书写。这样就在实践中,让学生学会了表达运用。

2.模仿结构

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课文构思巧妙又典型,结构清晰。如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钱学森》一文,文章采用了倒叙的方法来写,先写了1955年10月1日清晨,钱学森乘着巨轮驶往香港途中眺望远方的一幕感人情景,然后叙写了新中国成立后,钱学森在周总理的关怀下回到魂牵梦绕的祖国的经过。这种倒叙的构篇方法学生初次接触,学完课文后,可以让学生模仿本篇的倒叙写作方法来叙写一件事,在练笔中更好地掌握这种写法,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二、找准训练点,在续写中拓思

在各册语文教材中,总有一些课文的结尾处读来让人意犹未尽,给人遐想的空间,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训练点,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进行续写,拓展学生的思维,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如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爱之链条》的结尾是这样:“她关上门,走进里屋,发现丈夫不知什么时候已经倒在床上睡着了。她不忍心叫醒他。他为了找工作,已经快急疯了。她轻轻地亲吻着丈夫那粗糙的脸颊,喃喃地说:‘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亲爱的,乔依……”学完课文后让学生以“乔依醒来……”为开头,展开想象写一段话。学生们思绪飞扬,写了乔依醒来与妻子的一段对话,从对话中进一步感悟到乔依夫妻俩对美好的未来充满信心,感悟到人间自有真情在。

找准训练点进行续写,不仅延伸拓展了文章的情节,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更丰富了课文的内涵,升华了课文的中心。

三、找准训练点。在补白处练笔

有些课文,作者运用了“空白”的艺术,没有作具体的描写,留给读者自己去体悟,这就给我们的小练笔提供了训练点。在阅读教学时,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这些训练点,引领学生发挥合理的想象对空白处进行补白,在练笔的同时,也使课文的故事情节更加完整,让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更透彻。

如《诚实和信任》这篇课文,记叙了因夜深天黑,“我”开车归家时,一不小心撞碎了停靠在路边的小红车的反光镜,在四周无人的情况下主动留下字条,后来通过电话联系解决了问题,从而表明诚实和信任比金钱更重要。故事情节的描写中,“我”撞碎了反光镜,留下字条,事隔三天,“小红车车主”打电话来,中间的一些细节还留有空白。小红车车主在看到反光镜坏了之时会怎样想,之后又会怎样做呢?那张小纸条上究竟写了什么?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把“我”的所想所做,以及这张留言条上的内容写下来。这样的补白练笔既能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我”的诚实和对小红车车主的信任,又复习巩固了留言条的写法。

四、找准训练点,在编写中求趣

儿童对童话故事有着浓厚的阅读兴趣。童话故事语言活泼富有童趣,故事内容符合儿童的天性,符合儿童的思维特点。在童话的情境里,学生往往表现得思维活跃,特别能说会道。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挖掘童话体裁的课文,投其所好,让学生对教材中的童话进行再度创作,充分激發学生的编写兴趣,锻炼写作能力。

如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的《我应该感到骄傲才对》,这是一篇童话故事,课文主要写了小骆驼在小溪边照镜子,小红马看到了嘲笑它长得难看,小骆驼觉得挺委屈,骆驼妈妈带着小骆驼做了一次沙漠旅行,小骆驼明白了自己的脚掌、驼峰、睫毛在沙漠中的作用,感到无比自豪。学完课文后,让学生围绕这个问题:沙漠旅行结束了,小骆驼又见到了那匹小红马,他会怎么说,怎么做?来编写故事。学生兴趣盎然,抓住小骆驼和小红马的动作、神情、对话进行编写,故事情节生动有趣,写出了真情实感,让我们看到了自信自豪的小骆驼。

找准训练点,练习编写故事,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拓宽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学理如筑塔,学文如聚沙。”在语文教学中充分挖掘教材,找准训练点,注重读写结合,勤于练笔,能有效地提高阅读教学中写的密度,也能大大提高语言文字训练的强度。我坚信,只要坚持训练,日积月累,学生的写作水平定会有长足的进步。

猜你喜欢

苏教版骆驼写作能力
苏教版六下《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
大骆驼
骆驼
精编课本题改编练习
论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的创新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立体化地培育学生的写作能力
为什么骆驼被称为“沙漠之舟”
课本题改编练习(常用逻辑用语、函数)
课本题改编练习(推理与证明、复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