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实践为导向的高职机电一体化教学改革探讨

2017-05-11沈霆

教育界·上旬 2016年7期
关键词:一体化教学改革问题

沈霆

【摘要】基于实践导向下改革高职机电一体化课程教学是为了培养高质量的人才,也是适应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机电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不仅要注重学生学习理论知识,更要重视理论的运用,在实践中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成果,从而改变传统重理论轻实践的状况,深化教学改革。

【关键词】实践导向 高职机电 一体化教学 问题 改革

一、引言

高职院校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一种教育类型,在普及高等教育的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它主要是在相应岗位群体的需求下对学生进行知识和能力的培养和教育,从而为社会提供相应的人才。高职机电一体化课程主要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常常奔赴在生产、管理以及服务的第一线,且具有很强的综合能力。由此可见,高职院校机电一体化课程专业的学生不仅要掌握专业知识,还要掌握实际技能,才能适应工作的需求。

二、高职机电一体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材与实际需求脱节

新时期对于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有了新的要求,但是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教材很多还是沿袭传统的枯燥乏味、深奥难懂的内容,没有与社会企业的发展需求结合,与实际脱节,导致很多学生虽然掌握了教材中的专业知识,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却困难重重,很难胜任工作,不能将实际问题很快解决。面对学生的这种情况,用人单位还要对其进行系统培训,这样一来不仅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浪费,还极大地挫伤了用人单位的信心,给学生毕业就业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二)师资力量有待于增强

随着新时期教育改革的进行,高职院校也在不断扩招,因此高职的学生数量逐年增长,但是师资队伍却还未能完全适应新时期、新形势下的高职教育要求,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师资力量从整体上来说有待进一步提高。由于受到传统教育思想的深刻影响,很多教师不能及时地、积极地转变教学理念,仍然坚持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只注重理论知识的教学,而忽略了实践的重要性,从而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三)实验实训条件不足

机电一体化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操作性,它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精确的理论知识,还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然而实际情况是:高职院校的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师由于受传统教育理念的深刻影响,比较重视理论教学,往往看不到实践的重要性,在这种教育理念的影响下,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的理论课远远多于实验课的课时,这给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的培养带来了很大的阻碍。另外,机电一体化需要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付诸实践,在实验中才能真正掌握机电一体化的技巧,然而很多高职院校在实验室建设方面比较落后,没有完备的实验设备,不具备操作实验的条件,随着高职专业学生人数的增长,实验设备的数量显得捉襟见肘,远远满足不了学校机电一体化专业实验课的需求,不能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实验条件,学生无法切实地提高自身的操作能力。

三、基于实践为导向的高职机电一体化教学改革的措施

(一)教材建设

为了提高机电一体化专业教材的质量,促进其与市场需求相结合,必须成立机电一体化专业的指导委员会,在其对市场需求进行考察的基础上,切实对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进行论证与确认,并进行规划,在结合教育部高职高专规划的推荐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实际需求自编教材。同时还可以借鉴吸收发达国家的优秀教材,为教材的编写提供参考资料,从而编出适应学生发展需求的专业教材。此外,还要自编一批专门为实践实训服务的教材,从而构建一套合理科学的教材体系。

(二)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在实践导向下改革高职机电一体化课程教学的首要步骤就是建设双师型的教师团队,切实提高机电一体化专业师资队伍的质量,增强师资力量。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是经济时代发展下的要求,也是机电一体化课程改革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水平的基础,因此,学校要积极培养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团队。第一,要对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师进行授课前双师培训,让教师在培训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使其在基于实践导向改革教学模式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教授专业理论知识,还要能够开展实践教学,指导学生进行实践。第二,要组织机电一体化专业的教师参加企业的培訓。高职培养学生的目标就是为企业提供人才,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而组织教师参加企业培训,就可以使教师在培训中对企业的发展需要有一个充分的了解,从而开展具有针对性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教学。只有教师的素质提高了,才能为学生的学习和进步提供保障和前提。

(三)实验实训基地建设

1.校内实验基地建设

机电一体化专业具有很强的操作性要求,因此必须建立开放性的实验室,为学生提供实验基地,让学生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将理论知识转化成实践成果,培养其主动思考的习惯,有效地提高教学水平。因此,学校要加快建立开放实验室的步伐,购置先进的实验设备,提供高素质的指导老师,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除了校内的实验基地,学校还要和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校外的实训基地,可以通过引进企业或者是工学交替、校企互动的模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促进教学与生产同步、实习与就业结合,这样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学生的知识素养和专业能力。

四、结语

机电一体化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操作性,因此要打破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理念,要同等对待理论学习和实践教学,只有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才能培养出满足企业和社会发展需求的高质量人才。

猜你喜欢

一体化教学改革问题
机修钳工专业模块式一体化教学探索
汽车制造与维修专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渗透与实践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基于技工院校市场营销专业一体化实践教学方法的思考
提高钳工实习教学质量的探索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改革创新
改革创新(二)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