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施工进度计划的作用及方法探析

2017-05-11余晓云叶剑标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7年1期
关键词:建筑工程

余晓云+++叶剑标

摘 要:施工进度计划指保证年度计划目标或分阶段完成施工的计划目标,根据其项目工作量与合理工期,对各工序开始结束时间、工艺或组织关系所制定的进度计划,以及完成该工序所需的施工人员、施工材料、机械设备做出实际布置。项目进度计划指在已知完成该工序需要时间,依据其相应工作量,确定工序完成先后顺序,开始结束时间,工艺或组织关系以及需要完成该工序需要的施工人员和资源供应所做的实际计划和统一布置。实施进度计划时,要求不间断核查现场工程量是否符合目标进度,如果二者存在差异,要赶紧核查导致因素立即采取措施调整原计划,直到施工完成。

关键词:建筑工程;进度计划;表示方法;分析比较

1 施工进度计划的类型

按照管理的范围和层次不同进度计划分为生产规划和施工计划,生产规划属于企业层次计划施工计划属于项目管理的内容。

(1)工程进度总体方案、工程进度总体规划、工程进度总体计划;

(2)纲领性、指导性和实施性计度进划;

其中指导性:工程项目总体规划、工程项目总体计划。

实施性:包括施工季度完成计划和月度完成计划。

2 施工进度计划的作用

纲领性计划:是确定工程完成的总目标;是施工总进度目标的分解;布置要工序进度的完成节点;编制实施性进度计划的依据;是其他相关工序完成节点的确定基础和前提。

实施性计划:是确定项目实际工作任务的实施安排;确定人工需求;确定机械需求;确定材料需求;确定资金需求的基础。

3 施工进度计划的作用的编制方法分析

工程实施是个完整的体系,承建工程项目必须总体布置施工人员、资金来源、物质供应、时间顺序、平面布置,才能使待建项目依据拟订的工期竣工。当人员、资金、物资供应确定的情况下,确定最优的项目实施方法、项目完成计划,并统筹布置其他生产材料,是项目实施的重点。

3.1 横道图

横道图实施计划内涵:这种进度计划又称为条线图实施计划和甘特图实施计划,工程实践中应用历史非常久,长达60多年,是一个表现意义直观的表格平面图,横向时间进展表示项目进度,纵向表格表示完成的工作任务,横道图可用图1表示。

流水施工总工期T:T=(m+n-1)k

图1公式中

T1-专业施工队或工序过程完成所有施工段的所需时间:

T1=mti=mk

n-工作队数目或者任务过程数;

m-施工段数;

K-流水步距;

ti-流水节拍;

每一水平横道线端点确定每项任务的开始和完成时刻,每一水平横道线长度表示完成该任务所用的时间。在时间坐标轴横向维度上,依据工程任务的需要,度量实施进度单位人工用月度、旬度、周度或工作班表示。横道图的优点是绘制比较容易、工作量较少、表达意义直观容易理解、方便比较和分析人员供给,比较适合于工程管理。

然而,横道图用来作为工程进度管理工具,也有他的缺点。第一,不便分辨工序衔接的工艺关系、组织关系;第二,总工期的相关工作不能表示出来,也看不会出工序的机动时间,压缩空間;第三,它不能在执行情况出现偏差时及时调整,也无法进行多方案的比选。

3.2 网络计划技术

与水平横道图进度计划不同,网络计划技术较好的表现出项目各工作衔接过程的工艺制约关系和组织制约关系,我们用它来分析计算时间参数,计算出何种工作是能够制约总工期的重点工作,使得工程管理人员能够抓工程中的主要工序,避免盲目分工,忽视重点工作。它是概念清晰的数学建模,人们通过建模组建各类优化分析方法,并依赖于电脑进行比较分析。

在具体项目实施时,确保把水平横道计划及时与网络进度分析技术综合利用。采取电脑绘制项目进度表时,首先用网络技术分析时间参数,选择重点工作,进行工期优化比选,其次输出水平横道图用来指挥项目实施。网络计划编制程序:

(1)调查研究

调查项目任务的组成和现场的客观环境,准备编写进度计划必须具备的一手资源,主要要对设计文件进行彻底分析,最大程度对施工时发生的情况作出预料,也要分析解除情况的方法等。

(2)确定方案

施工方案皆指制定工程实施总体规划,划定工作过程,确定实施方法,布置逻辑关系,确定工程实施顺序等。

(3)工序划分

参考项目工作任务和项目实施方法,进行工作任务划分。工作过程划分粗细,依赖于工程的大小与设计深度、规划管理范围来确定,要求能适合工程需要为准,满足时没有必要划分过细。一般每一工作过程要有确定的工作范围,确定分项工作量与实际节点标准,确保符合领导施工诉求,工作是否结束有确定的判定标准。

(4)估算时间

计算完成项目各个工序任务所用实施时间,即完成各个工作开始结束时间差,是对施工进度定量计算的前提。

(5)编工序表

把工程全部工作过程,按照先后顺序绘制图表,对工作过程进行编码,这样利于核对工作过程是否存在重复和遗漏现象,也要分析工作工程间的逻辑组织关系。

(6)画网络图

根据工序表画出网络图。工作过程表中给出项目先后顺序,既涵盖工艺顺序,也涵盖施工资源确定的组织顺序。

(7)画时标网络图

在网络进度计划图的基础上加上顶部或底部横向时间刻度线,称为时标网络进度计划图。此时在时标网络进度计划图表上,工作的线条长短在水平坐标轴上投影表示实施任务的工作时间。时标进度网络计划图即可依照工作的最快时间绘制,也可以依照工作的最慢时间绘制,工程实施中一般选择前者。如图2所示。

(8)画资源曲线

依据项目时标网络进度图绘制项目资源的需求量供应表格。

(9)可行性判断

我们要求分析资源的目标供应量有没有大于实施时的施工量。倘若大于了,说明进度网络是不适用,我们可以根据情况优化,可以将项目活动高峰分开,减小人材机供应量峰值;也可以换一个实施方式,削减资源供应量峰值。我们需要调整或者变化某工作组织先后顺序,调整网络进度计划图表;倘若人材机计划供应量小于具体目标量此表合适。

(10)优化程度判别标准

倘若此进度计划不是最优,那么必须优化网络计划表,直到网络计划的优化程度得到满意效果,这种网络计划能够来指导施工、控制进度了。

4 结论——施工进度计划调整

若计算工期不能满足要求工期,必须进行压缩计算工期,但是工期缩短的的切入点在于重点线路上重点工作。

4.1 顺序施工转化为为搭接施工

若干依次施工的工序,如果紧前工序施工一半后其后续工序则能提前插入,我们可以将该工序分为几个施工作业段,实施流水施工,显然这样压缩总工期可能性较大。前一工作施工部分完成,后一工作就提前插入进去进行施工,紧前工作在几个流水段组织平行施工,在确定必有工作面的情况下,施工作业段划分越小,相邻人员进入同一施工作业段的时间差越短,实施的搭接组织性越可行,项目完成所需的工期越少。

4.2 合理安排工作过程实施顺序

倘若单独的作业层能够划分为若干任务作业段,单个施工作业段必须历经同样的几道工作,每项工作在单独施工作业段上的持续工作时长又不全相同,那么准确确定的施工先后程序就是一值得研究的步骤。由于实施工艺关系确定的实施先后程序我们不能改变,然而哪个施工作业段先作业,哪个施工作业段后作业人们却能够做主的,施工顺序差别直接导致总工期差别。通过几次比较施工人员可以比较出总工期最小的最合理的项目施工顺序。

4.3 推迟非关键工序开始时间

工序AB工作为平行任务,假设非重点任务A,施工A需10天,重点任务B,施工B需22天。假定总工期17天,我们要B重点任务完成,要求总工期由22天压缩到17天,要求把非关键任务A 的施工人员分派到B重点任务施工,而非重点任务A在B重点任务部分完成之后再开始,由此总工期减少了5天。

4.4 非重点任务的施工时间

我们利用加长非重点工序的作业时长,把施工人员机械安排重点工序上去以便达到压缩重点工序的工作时长,缩短总工期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王伟志.浅谈建筑工程施工与管理[J].中文信息,2013(12):241.

[2]蒋好伸.强化施工组织设计提高建筑工程质量[J].江西建材,2014(2):1.

[3]俞惠明.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与进度控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20):43-44.

[4]夏鑫.煤炭企业基于作业ERP的物料需求计划[J].财会月刊(综合版),2006(10):64-65.

[5]陈绍勇.公路工程项目施工进度计划的编制与作用[J].城市建设与商业网点,2009(13):214-216.

[6]韦南成.探究工程施工中流水施工技术的意義及应用[J].中华民居,2012(7):794-795.

[7]陈 彦.公路工程项目进度计划的编制[J].科技信息,2012(30):181.

[8]赵庆亮.307国道大修工程项目施工进度计划编制[J].交通世界(运输车辆),2013(10):174-175.

[9]马青梅.公路工程施工进度计划的编制[J].青海科技,2009(2):82-84.

[10]孟岩.浅谈公路工程项目进度计划编制的依据[J].四川建材,2011(2):152-153.

[11]余文星.某弧形教学楼施工进度管理中工期优化的实践[J].山西建筑,2011(16):249-250.

作者简介:余晓云(1982-),女,安徽亳州人,本科学历,助教,从事建筑工程专业教学研究。

叶剑标(1980-),男,安徽亳州人,大学本科学历,助教,从事建筑工程专业教学研究。

猜你喜欢

建筑工程
建筑工程中土建预结算方面常见问题的分析
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高支模监测应用与研究
弱电智能化系统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影响建筑工程管理的主要因素及策略
建筑工程审计难点探析
浅谈建筑工程管理的技能创新的思考
试论建筑工程预算在工程造价控制中的作用
浅谈建筑工程管理的技能创新的思考
建筑工程管理的技能创新的思考
浅谈建筑工程管理的技能创新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