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采薇》看儒家文化的悖论

2017-05-06李上裕

速读·下旬 2017年3期
关键词:采薇儒家文化悖论

李上裕

摘 要:《采薇》来源先秦时期有关伯夷叔齐“不食周粟”的故事,伯夷和叔齐历来被封建社会大加赞扬,更是儒家学派的品节榜样,而鲁迅对这个故事进行解构,重新编排讲述,呈现了新的面貌。在小说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儒家文化的各处矛盾,本文将从外部和内部挖掘小说中所呈现的儒家文化中的悖论,从表层和内核、精神和物质等方面进行分析,分析鲁迅对儒家文化的看法和阐述他对文化的观点。

关键词:鲁迅《采薇》;儒家文化;悖论

鲁迅先生使用历史传说和历史故事作为素材进行再创造,形成了《故事新编》的八篇小说,在《采薇》中,伯夷、叔齐是商末孤竹君的两个儿子,在鲁迅的小说《采薇》中,他们遵循“王道”,在武王伐纣之后决定离开养老堂到华山去,途中因为“归马于华山之阳”和“华山大王小穷奇”碾转到了首阳山。从此他们开始了不食周粟,采薇而食,最终被人点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后死于山上。伯夷、叔齐,历来受到儒家的尊崇,把他们当作抱节守志的典范,文中体现的便是传统儒家文化。虽然当时孔子还没有诞生,儒家文化也没有正式形成,但是儒家文化奉行“先王之道”,其中他们身上显现的“忠义”和“仁”与文王的礼教可以说是儒家的渊源。

悖论在这里指无法调和的矛盾,整篇小说表现的便是儒家思想文化。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在总结、概括和继承了夏、商、周三代尊尊亲亲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系统大而博杂,其中存在着多次矛盾。伯夷叔齐所信服遵循的“先王之道”最终逼死他们自身,他们心中的原则没有给他们带来生机,这是文中最大的悖论。

一、儒家文化中的内部矛盾

(一)思想驳杂,何以为先

“仁义礼智信”为儒家“五常”。孔子说:“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所生焉。”他提出“仁、义、礼”,孟子延伸为“仁、义、礼、智”,董仲舒扩充为“仁、义、礼、智、信”,后称“五常”。孔子突显了“仁、义、礼”的重要性,告诉我们必须去遵循它们,去追随能奉行他们的人,却没有告诉我们其中哪个最重要,当其中出现矛盾时该以何为先。显然,这五常不是放在在同一层次同一主体下面讨论的,当出现同一件事遵行了“仁”就不能说是“义”或是其他常理的情况时,信奉儒家的人往往措手无策,不知该怎么行动,因为无论怎么选择都是不对的。这便形成了儒家文化内部的一个悖论。

《采薇》中商王“变乱旧章”,是不符合“礼”的,“原是该征伐的”;但武王征伐就是“以下犯上”,却是“也不合先王之道”。这些原则本身就存在着内涵上的悖论,无法满足所有原则,遵循一个就可能违背了另一个,以此作为行动标准就常常陷于两难之间。对于讨伐商纣这件事,伯夷本来的态度是打算不管时局,安稳地养老,“我们是客人,因为西伯肯养老,呆在这里的。烙饼小下去了,固然不该说什么,就是事情闹起来了,也不该说什么的。”叔齐却显得十分担忧,到处打听时事,在武王出兵时拉着伯夷上前扣马进谏,“老子死了不葬,倒来动兵,说得上‘孝吗?臣子想要杀主子,说得上‘仁吗……”。这两兄弟的行为不同之处,也正是儒家矛盾的体现。

(二)形式大于实质,不合人性

理论只有深入人心,人们理解接受后才能真正生存下来。先秦时倡导的“仁义礼”只有贵族和知识分子才从小学习接触,大多数下层民众都不解其中深意,依靠行政力量去推行孝悌和仁义,空有仪式而轻视实质,而且其中有些不合人性,不了解人性,当然只能做个样子出来,这也是儒家文化面临的一个矛盾。表层和内核上存在缝隙,中间隔着真实的人性,如若不能解决,这个矛盾将继续存在。

在文中,这种形式大于实质的矛盾通过各阶层体现出来。首先是街道上的民众,他们遵循“文王敬老的上谕”给伯夷叔齐这两位老人让路,当他们两人被推倒在地之后关心地围过来,“几个人便蹲下身子”,“几个人回家去烧姜汤”,“几个人去通知养老堂”,似乎很和谐的样子。但是过了“烙好一百零三四张大饼的工夫”,围观群众渐渐走散了,“又好久”才有人过来抬伯夷回去。更有甚者,非要醒过来的伯夷喝下这姜汤才能成就自己的善行。善行只是一种形式,欠缺着真实的关心。再看士兵,士兵对伯夷叔齐这两个“扣马”的人的处置作者描写得非常诙谐。甲士们“恭敬地向伯夷和叔齐立正,举手”,“到得背后,甲士们又恭敬的立正,放了手,用力在他们的脊背上一推”。“恭敬”与用力一推形成一个反差,正体现出他们并没有真正领会到“敬老”,只是照着规定来做事而已。

二、儒家文化中的外部矛盾

(一)精神与物质不可调和

这是文中最大最重要的矛盾。儒家文化是属于精神层面,它的原则和遵循却必须涉及到物质层面,但它没有考虑到现实情况,或者说是它过度重视精神层面而轻视物质、轻视生命,奉行“舍生取义”。物质和精神之间,生存和思想之间不可调和,存在着矛盾,无法跨越的鸿沟。

伯夷和叔齐视道德为最高标准,在他们知道武王伐纣之后,叔齐说:“不料竟全改了文王的规矩……你瞧罢,不但不孝,也不仁……这样看来,这里的饭是吃不得了。”他们决心离开养老堂,离开有“吃不完”的烙饼的地方而到没有周家大饼的山上去。这样的做法使他们遵循“先王之道”的心安宁了,但身体却发出了反抗。刚开始还好,采薇而食,后来经人提醒之后连薇也不敢吃了,为了心中对周王朝的对抗,为了“不食周粟”,他们便只有饿死这条路可走了。作者并没有给出两人死亡明确的原因,只是给出了几个可供想象的可能,不吃薇饿死、强盗杀死和因贪鹿肉而天谴饿死。无论是哪个结局,都出自于他们心中所遵循的道德,它们使他们到达这般境地,最后只有死路一条。

中国几千年来因为心中信守的道德义理而走上绝路的人不算少,他们没有看到生命的重要性,不肯折腰,不相信“留得青山在,哪怕沒柴烧”,最终惹来杀生之祸。道德固然重要,但生命也不可轻视,没有生命就失去了一切,包括心中的抱负和奉行的道德。抛弃生命的道德,最终也会被生命所抛弃。道德文化如果没有考虑到人的生存,没有考虑到人的天性,没有考虑到物质层面,它是不适合人类发展的,终究在文明发展的历程中被抛弃。

(二)前途和现状,出世和入世的纠纷

儒家文化向来是提倡入世的,孔子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末期依然是“知其不可而为之”地周游列国,教授弟子,期待恢复周朝尊卑分明的礼乐之国。“学而优则仕”,后世大多数知识分子学习孔儒之道,专研四书五经,大抵是为了一朝入朝为仕光宗耀祖,为天下黎明百姓作出贡献,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但同时儒家文化中的诸多教条却捆绑住儒家学子,使其为了内心的道德不得不退隐山野,终其一生闲云野鹤。“有作为”与恪守的道德观念之间存在着矛盾,徘徊在出仕与归隐的两难境地之中。

文中的改朝换代促使伯夷和叔齐归隐山野,先前兄弟之间的友爱又使他们抛弃祖业,最终他们垂垂老矣,并无一番作为,最多只是“烙饼”变化时讥讽一下朝政,最后在首阳山死去,他们的一生可以说除了守节并没有值得赞颂的,既没有对自己的国家建设出过力,也在天下变更时作出自己的努力。这也是后世儒生面对的一个矛盾,一个无法解决的困境。改朝换代在中国历史上并不少见,此时处在两个时代交界的儒生们就显得十分尴尬了,出仕是对前一个朝代的不忠,不出仕则是辜负自己一生的才学、数十载的寒窗苦读,更是辜负自己内心的壮志。他们挣扎着,无法解开这个悖论,每天活在自己焦虑之中。他们所学习所尊奉的儒家思想文化既是他们出仕的利器,也是阻止他们实现人生价值的障碍。

三、鲁迅心中的文化观念

儒家文化中悖论处处可见,可以说“通体都是矛盾”,那么中国文化的出路在哪里?我们应该确立怎样的文化观念?怎样的文化才是健康的、可发展的?鲁迅在《忽然想到(六)》中写道:“我们目前的当务之急,是: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由此我们可得出鲁迅认为,文化作为人类特有的创造也必须符合人类的生存发展规律。

《采薇》中所表现出来的儒家文化最终使人走向灭亡,它不符合作为人首先要考虑“生存”和“温饱”这个规律,以致它的悖论使它被后人诟病,在五四新文化运动里面被批判被打倒。但物质和精神始终要存在一个界限,精神或者说文化是不能只停留在物质生存方面,甚至被物质带入一种低俗的境地。鲁迅对先前的观点有一个补充说明:“我之所谓生存,并不是苟活;所谓温饱,并不是奢侈;所谓发展,也不是放纵。”鲁迅对儒家文化是持批判的态度,他认为儒家文化中的一些东西是倒退,是限制人类的发展,而他提出的文化观念显示作为人的文化,当然是需要顺应生存的,是进步的,是有益于后一代。

结语:

鲁迅的小说《采薇》整篇体现着传统的儒家文化观念,而这些观念存在着方方面面的悖论和矛盾,无论是外部和内部都不能根除。这些矛盾集中表现在儒家文化表里关系和精神物质关系中,使千百年来儒生们处在一种寸步难行的境地之中,使他们在生存还是毁灭中挣扎。《采薇》一一揭露这些矛盾,我们也可以从中一窥鲁迅文化中的“立人”观念。

参考文献:

[1]鲁迅.故事新编[M].上海: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1936,1.

[2]王得后.鲁迅教我[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6,1.

[3]王得后.人类的生存困境与鲁迅的文化创新[J].鲁迅研究月刊,1950(50).

[4]祝宇红.“王道”“天命”的歷史批判和现实讽喻——重读鲁迅《采薇》[J].文艺争鸣,2016,05.

[5]王富仁.中国现代文化指掌图[C].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采薇儒家文化悖论
视神经炎的悖论
海岛悖论
儒家文化、信用治理与盈余管理
游览中华大地,体会儒家文化(二)
采薇采薇 下
采薇采薇 中
采薇采薇 上
“帽子悖论”
妖藤
中国儒家文化视角下的跆拳道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