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课堂的意义与策略

2017-05-06张启云

新西部·中旬刊 2017年10期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意义高校

张启云

【摘要】本文在阐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课堂当代意义的基础上,分析了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现状,探讨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课堂的策略:重点建设高校思政课,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升大学生的认知程度;传承优秀中华传统文化,博采众长,加快社会道德重构;引导学生转变生活、学习习惯,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关键词】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课堂;意义;策略

2012年11月8日,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为代表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的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同志,向中共第十八次代表大会作了《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报告,其中,在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方面,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使文化变为强国建设的软实力,“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此引导全国人民万众一心,开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局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最核心的内容,它进一步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是新时期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集中体现。“马克思主义必须发展。我们不把马克思主义当做教条,而是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提出自己的方针,所以才能取得胜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时期中国人民的行为规范和行动指南,具有“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是“活的马克思主义,不是口头上的马克思主义”,“使广大干部和群众不仅具有共同的理想和奋斗目标,而且保持强大的凝聚力和丰富的创造力。”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课堂的当代意义

1、实现中国梦的题中应有之意

实现中国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是每一位中国人的梦,这就要依靠每一位中国人的共同努力和建设,尤其是青年一代大学生的贡献。胡锦涛同志曾说:“一个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个有远见的政党,总是把青年看作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课堂,使当代大学生牢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自觉抵制不良信息、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培养新一代的“四有”青年,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添砖加瓦。

2、对于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该给以总结,继承这一份珍贵的遗产。”而“中华文化的最重要成果,就是中国人的集体人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将中华文化的本质内容外化为“集体人格”,是整个中华民族在价值观上的必然诉求。改革开放进一步推进,面对西方思潮不断涌入我国、文化多样化的今天,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当代大学生思想中的主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中国的主流文化,有利于推进当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3、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软实力”,实现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

“越是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越要切实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繁荣教育、科学、文化事业,加强人民正确的思想道德武装……这样才能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强大动力和重要保证,才能确保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进一步和中国国情相结合,紧跟时代脉搏,弘扬了中国精神,凝聚了中国力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课堂,有利于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彰显“礼仪之邦”的文化“软实力”,在发展生产力这个“硬实力”的同时,“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增强我国的综合实力。

二、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现状出现的问题

随着世界政治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加强,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结构不断调整的背景下,各种价值观之间出现了相互摩擦、相互碰撞的现象,例如现代价值观与传统价值观的冲突、东西方文化的差异等等,这就势必会造成我国大学生的思想以及价值观都产生了激烈的变革。一些大学生在开放、自由的学习环境中养成了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生活学习习惯,但是,在价值观多元化的今天,还有很多大学生形成了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不健康的行为习惯。其中,道德滑坡、信仰缺失的现象比较严重。

1、拜金主义盛行,强化功利主义

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谈话之后,我国全面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市场经济不再是资本主义的“专利”,我们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大大地促进了我国生产力的发展,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邓小平同志指出:“讲社会主义,首先就要使生产力发展,这是主要的。只有这样,才能表明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社会主义经济政策对不对,归根到底要看生产力是否发展,人民收入是否增加,这是压倒一切的标准。”伴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一些群众的思想意识形态也发生了转变。在追求效益,寻求经济增长的利益驱使下,当代青年大学生形成了拜金主义,功利主义的价值观。对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在定型、走向成熟的在校大学生而言,这种以物质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大大影响了他们的学习习惯以及生活方式,更有甚者,将金钱、权利作为自己的价值目标,并采用不道德的、甚至违法的手段去完成这样的“人生目标”。显而易见,这对于当代大学生的个人成长而言是极其有害的。

2、集体意识淡薄,个人主义蔓延

毛泽东同志讲:“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团体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这应是每位中国人、每名大学生的思想基础与责任使命。然而,面对市场经济给人们价值观带来的巨大冲击,很多大学生在充分张扬个性,发展自我的同时,也出现了以自我为中心,过分强调个人利益,致使个人主义蔓延,缺乏责任意识,集体意识淡薄。

3、理想信念缺失,享乐主义滋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鉴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形象地说,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而目前很多大学生在价值观多样化的趋势下,呈现出“缺钙”的表现。如缺乏理想信念,没有梦想,不远勤俭节约,只顾眼前利益,铺张浪费,享乐主义倾向严重,这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十分不利的。

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课堂

1、重点建设高校思政课,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提升大学生的认知程度

提升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程度,须把它贯穿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始终,可以开展多种形式开展实践教学,如分组讨论、考察调研等方式加深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性认识以及理解感悟。充分发挥高校思政课在大学生价值观养成的引导作用,使之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提供新的理念,指导大学生在具体的学习、生活实践中规范自身的行为。

2、传承优秀中华传统文化,博采众长,加快社会道德重构

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三个层面阐释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主义的价值理念;“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社会主义的价值规范。一方面,这三个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提炼了中国的传统文化,是自古以来每位炎黄子孙的价值追求,传承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是西方普世价值观的提升和“中国化”的过程,以中国人更为喜闻乐见的形式出现。因此,我们要在思政課中加快社会道德重构,既“不忘本”,又吸收先进文化的积极因素,引导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进行道德重构。

3、课堂教学体系要重新审视,引导学生转变生活、学习习惯,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刘云山说:“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在于实践,在于每一个社会成员的自觉行动”。因而,我们要对高校思政课的课堂教学体系重新思考,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过去“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已不再适用于“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今天我们的大学生获得知识的渠道、速度以及地点、方式突破了很多限制,他们可以更加方便、快捷、有效地获取所需的信息,故“满堂灌”式的教学方法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教学过程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往往教师教的很“累”,学生学的也很“累”。那么,改革高校思想课教学体系,转变教学方式,开展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学生由“被动”变“主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引导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其内化为自身的行动力,彰显其巨大的生命力。

猜你喜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意义高校
有意义的一天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留学的意义
在高校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探索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