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韩非法家思想与秦王朝灭亡之缘由

2017-05-04王乘

法制与社会 2017年11期
关键词:韩非法家

摘 要 秦王朝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其大兴速衰留给后世王朝的总是或多或少的反思与借鉴。从秦孝公开始,秦国便与法家结下了不解之缘。在短暂的一百多年法家思想指导下,秦国从一个边陲小国一跃成为一个统一的大王朝。法家思想在这一百多年的时间里指引着秦国这艘航船的方向,最终抵达彼岸。可以说法家思想造就了秦国,但其又为秦王朝灭亡埋下了伏笔。韩非这个被誉为法家集大成者,被秦始皇视为帝师之人,对秦王朝兴衰灭亡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本篇文章根据此些问题,论述韩非法家思想与秦王朝灭亡之缘由。

关键词 韩非 法家 秦朝 灭亡

作者简介:王乘,贵州大学法学院法律硕士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B22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7.04.208

韩非、法家、秦朝、灭亡,今天人们甚少将秦王朝的灭亡归咎于韩非身上,在韩非身上更多是笼罩着各种荣誉的光环。秦王朝的灭亡,人们更愿归咎于始皇帝与其继任者胡亥身上。这是一个不可反驳的理由,其一,始皇帝与其继任者胡亥作为这个庞大帝国的实际操作者;其二,一个明显事实秦王朝的确毁于二世胡亥身上。可不容忽视的是,秦王朝的灭亡不是一个突发事件,它是一个过程,一个由量到质变的过程。要了解这个王朝灭亡,就必须洞察这一个过程的各个要素,并深析各个要素中的主要素。什么会导致一个王朝的灭亡呢?思想,一个王朝的指导思想,这是一个王朝灭亡的主要因素,理论思想是一个王朝生命的活水渊源。活水渊源一旦玷污,其水必为死水。一个王朝指导思想一旦出现裂缝,其灭亡只是时间的问题。秦王朝尊法家为指导思想,以吏为师。而韩非作为法家集大成者,其思想固然对秦王朝灭亡有着不可推卸的作用。

一、 韩非法家思想浅析

(一)韩非思想的成型

韩非,作为战国末年一个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师从荀子。其处于一个动荡大变的时代,作为韩国贵族,看见韩国朝局动荡、政治腐败、兵甲废弛、国力不济,并在战国吞并过程中日益消弱。为此多次上书韩王要求进行变法改革,并提出各种富国强兵的建议,但不被韩王采纳。之后退而著述,立法家之言,著成《孤愤》、《五蠹》、《说难》等等五十五篇,后整理為《韩非子》。

在经过上面对韩非简单介绍后,可以看出韩非是在无奈之下发奋著述,其思想的宗旨是富国强兵。韩非在总结以往法家思想基础上,寻找其认为的富国强兵之策。在韩非以前法家已非常显耀,从魏国李悝变法强国以来,各诸侯国先后掀起了变法高潮,有楚国吴起变法、秦国商鞅变法、韩国申不害变法、赵国胡服骑射、齐国的邹忌变革等等。但最为著名的莫过于秦国商鞅变法与韩国申不害变法。其之所以著名在于,其一,两国变法都取得了相当大的成效。秦国经变法由天下卑秦到天下尊秦;韩国经变法使韩国有劲韩的称号,并在变法十几年间无国敢欺凌。其二,两国变法时间长。秦国商鞅变法二十多年并将变法一直延续秦国统一六国;韩国变法长达十几年;不像其他国变法比较短暂,楚国吴起变法一年多、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不到十年等等。其三,也是最为重要一点,两国变法都相对成体系。秦国变法采用法制;韩国变法采用术治;这两种变法思想最后都被韩非收纳为其思想一部分。在此基础上,与商鞅、申不害同处一个时代还有一位法家杰出人物——慎到,其思想在于“势”。今天看来韩非被尊为法家集大成者之贵在于将“法”、“术”、“势”融为一体,并认为三者缺一不可,是治国之法宝。韩非采用朴素唯物主义与辨证法分析指出:“君无术则弊于上,臣无法则乱于下,此不可一无,皆帝王之具也。”这在其《定法》中显现。在其《难者》、《难势》中韩非讲到“尧为匹夫不能治三人,桀为天子可乱天下。”在此基础上提出:“抱法处势则治,背法去势则乱”。韩非法家思想之精华全在于此。

(二)韩非思想的深度剖析

但韩非思想的不足之处与其精华是相对的,在讨论韩非思想必须回答以下几个问题,第一,韩非法家思想出发点真的在于实现大一统吗?第二,韩非法家集大成者真的容纳了当时的整个法家的精华吗?第三,韩非法家思想“法”、“术”、“势”真的完美无缺吗?其实事实上并非如此。

从韩非著作中可以看出其思想出发点并非在于实现大一统,其在《初见秦》说道:“臣昧死愿望见大王……举赵、亡韩、臣荆魏、亲齐燕,以成霸王之名,朝四邻诸侯之道”。韩非认为当时实力最强的秦国在于成霸王之名。可秦国却在韩非死后十二年间完成大一统。韩非活着的时候估计会被这种效率震惊。震惊不仅在于秦国在其死后十二年间完成统一,而且在于秦国建立秦王朝后如何继续统治。取天下与治天下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两种治国方略。如果说韩非思想为秦国统一奠定了思想基础,其也为秦王朝灭亡埋下了伏笔。因为韩非思想并非完美,而秦王朝统治却认为相反。

韩非思想是在对各家思想总结基础上形成的。上文说道韩非师从荀子,荀子为儒家一派,但其却主张性恶论,这使得荀子思想中又夹杂法家成分。如此作为荀子学生韩非,其思想或多或少也有儒家成分,当然其法家思想也深受荀子影响。荀子主张性恶论,他在重视“王道”、“礼仪”基础上主张法治,即“后法王”。在韩非《喻老》、《解老》中其又吸收道家思想。虽然韩非也提出了无为思想,然其无为思想是在“术”的思想中提出的。在《主道》中韩非讲到:“君无见其所欲,君见其意,臣自将雕琢。”韩非在对当时各家思想都或多或少借鉴吸收时,但其却忽略了一个人物——伊文子,这也造就了其思想的不完美。

伊文子,处于战国中期,早于韩非,其思想以道家为主,兼儒墨两家,形成自身道法。其思想之精在于提出“道不足以治则用法,法不足以治则用术,术不足以治则用权,权不足以治则用势。势用则反权,权用则反术,术用则反法,法用则反道,道用则无为而自治。伊文子的著作今存仅一篇《大道》,虽然其没有像韩非那样对法家各派思想进行深度剖析,但却为韩非思想补足了后劲,其辨证认识到,“法”、“术”、“势”的反作用,也即把“法”、“术”、“势”理论运用到治理国家与现实存在差异时,用“道无为而自治”。使“法”、“术”、“势”与“道无为而自治”处于相互补寄中。其思想在当时被称为“稷下黄老学风”。这与后来汉初治国思想合一。不可否认,伊文子思想补足了韩非思想的缺陷。但历史不容假设,韩非最终没有吸取伊文子思想,也许他从来没有想过王朝统一后的事。

韩非作为法家集大成者,无法否认其思想之光辉,但其思想的缺陷也不容忽视,其思想从理论上或多或少直接导致一个王朝的灭亡。伊文子作为名家与法术思想代表人物,他的理论思想也无疑给韩非法家思想以冲击。韩非作为法家集大成者,其给后人留下的是智者、刚强、孤愤一面,然给后世留下对法家的误解。在随后的两千年王朝中,法扮演着暴力的角色,然暴力并非法家之专利,法家之专利在于富国、强兵。韩非思想从理论导致秦王朝灭亡,或者说,灭秦者,非二世也,韩非也。为此,在下文将剖析为什么言韩非思想从理论导致秦王朝灭亡。

二、浅析韩非思想对秦王朝灭亡的推动

一个理论致使一个王朝灭亡必须满足三个条件:第一,统治者对理论的深信不疑;第二,理论在实践中存在致命缺陷;第三,统治者对理论在现实中的应用的缺陷熟视无睹。

(一)统治者对韩非法家思想的深信不疑

要探析韩非思想对秦王朝灭亡的推动,就必须认识到韩非思想对始皇帝的影响。前文提到韩非是在自己改革变法的富国强兵建议不被韩王采纳下,发奋著述。这些作品不经意间传到秦国,秦王在看到他的《孤愤》、《五蠹》之书后,曰:嗟呼,寡人得见与此人之游,死不很矣。从这里可以看出秦王对韩非的重视。最后,韩非死于秦国,虽然说有李斯在背后说韩非坏话,但这终究是秦王对韩非的重视。在秦王眼中,士不为王者所用,杀。以此显现韩非法家思想对秦王影响之大。韩非思想是对法家“法”、“术”、“势”集成,这三派思想在韩非之前在秦国都有一定的反应。商君是“法”的代表,这派思想在秦国地位重要性毋庸置疑。李斯的《谏逐客令》书中提到“昭王用范雎,废穰侯,驱华阳,强公室,杜私门”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术”派思想。至于“势”派,韩非提到“尧为匹夫,不足以治三人,桀为天子可以乱天下”,公元前770年,秦襄公派兵护送周平王东迁,被封为诸侯,又被赐封歧山以西之地。自此,秦国正式成为周朝的诸侯国。自此之后秦国的君主从出生就形成了“势”,也就是所谓的“飞龙乘云,腾蛇游雾”以取势。这些或多或少对秦王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当然秦王对韩非法家思想深信不疑还有重要原因在于,秦国因依法家思想为理论指导取得了非凡的成就。李斯在其《谏逐客令书》中明确指出,秦孝公时,孝公用商鞅变法,使秦国在短短二十年间从边陲小国成为一个国富兵强之国,民以殷盛,诸侯亲服。在秦惠王时,用张仪之计,在内继续深化商君之法,并巩固其成果。在外用纵横之策,使六国西面事秦。昭王之时,用范雎,在内用术,强公室、杜私门,加强中央集权,在外远交近攻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如此法家思想的延续贯彻,使秦国屹立于六国之中。

以上两者的结合,再加之韩非在其《难势》、《定法》对“法”、“术”、“势”辨证批判,在《难势》篇讲究法势兼治思想,在《定法》篇章中讲究法术兼治思想,这些使得秦王的治国思想彻底形成法家治国,并且在后来秦朝的制度创制上将韩非法家思想直接应用过来,且深信不疑。

(二)韩非法家思想在实践中的缺陷

韩非法家思想的精华在于将“法”、“术”、“势”融为一体,这种思想是存在缺陷的,其优势在于可以将各种力量聚集攻于一役,如此它的缺点就显现了,攻于一役则缺乏后力。治国是一个持续、漫长不间断的过程,间断意味着灭亡。而其补足之处在于伊文子《大道》中提出的道,就是将道用无为而自治作为“法”、“术”、“势”的后力,使两者处于相互调和的过程。而韩非并没有吸收伊文子思想,韩非虽然也将无为,但他的无为限于君主的无为。如此造成秦王朝治理过程中的断片。这从理论说是造成秦王朝灭亡的关键。

当然这之间会出现一个疑问,秦国从孝公到始皇帝一百多年间,其一直依法家思想为主导,并没有伊文子的“道用无为而自治”为什么没有亡国?而秦王朝短短十几年间就灭亡。要论析这个问题就必须论析那个时代大背景,战国是一个你死我亡的大动荡吞并时代,稍有不慎就有亡国之险。从三代周建国以来,当时大封八百诸侯,,可到战国也就仅剩十几个诸侯国。可见当时征伐之激烈,之残酷。秦国自秦穆公以后,国力一直不断削弱。在秦孝公初年,当时中原六国时刻打算要瓜分掉秦国。秦国正是在那种时期变法,秦国百姓可以说有着强大的忍耐力,为使国家富强,甘愿忍受政府的各种劳役。这从《诗经·秦衣》可以看出。在秦国有盛传一句话,赳赳老秦,共赴国难等等这些都反映了秦国百姓的大无畏举动。正是这种无畏的牺牲精神与残酷的征伐使得秦国无需借助伊文子思想补助。

秦王嬴政在统一后,采取“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 ”、“以吏为师”、“焚书坑儒”这些举措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是对《五蠹》之所讲“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写实。从这些可以看出,韩非思想不可能没有对秦王朝制度创制没有影响。就如李平在其《先秦法思想史论》中提到的“以法-吏为中心的政治运行模式切断了立法与基层之间的联系”形成“以吏为师”举措之弊端。

(三)统治者对理论在现实中的应用的缺陷熟视无睹

秦王朝统一后,其之下的民众不再是单一的秦国原居住国民,这里还有其他六国遗民。如此秦王朝所遵循的法家思想应有所变动,可惜秦王朝统治者是韩非思想忠实执行着,韩非思想依旧作为治国主导思想。如此在这里韩非法家思想与现实开始碰壁。造成这样原因有二,第一,作为秦王朝原居民,他们认为国家完成了大一统,灭国之险已经不存在,他们的各种负担应该减少,再怎么说也应该享受统一王朝的红利,而事实并非如此他们各种待遇还是没变,甚至还有所增加。如此使得他们以前甘愿忍受忍耐各种义务,在国家统一后不再那么心甘情愿。作为原居住国民,他们更希望结束这种一直长期使他们精神紧张的法令,这种长期让他们紧张的法令已达到他们的承受力,如此秦国原居民对法治思想也不再感冒。第二,秦国另一部分国民为六国遗民,这一部分遗民在人数上还占多数,这群国民可以说才是秦王朝法制面临最大问题。之所以是最大问题原因有二:

其一,秦国这部分国民是六国遗民,虽然六国没灭时对其国民不怎么样,但毕竟是自己的母国,如今国破他们沦为亡国之民,最重要的是他們要面临秦王朝这个法制国家,这对他们来说才是一种摧残。他们要改变对以前母国法令习惯,取适应这个新王朝的法令。要知道这个新王朝法令是完全严于他们母国的法令,更为糟糕的是他们对这个新王朝是不存在情感的,如此使他们对新王朝法制产生抵制。多年的征战,他们期望的是平静而又秩序,新王朝是无法给他们的。在这种情景下,加之六国贵族的煽动,使这些遗民如一堆干柴,就差一丝火苗。在《史记》记载秦末陈胜吴广起义后,各地六国贵族纷纷复国可以看到。秦王朝统治者却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其二,在秦王朝统治者眼中原国民与新国民没有什么区别,他们将原先秦国法令继续使用到其他六国国民中。在秦王朝统治眼中,韩非法家思想是治国最好的指导思想。现实问题严重性与他们对现实严重问题的轻视,使六国遗民成为秦王朝法制面临最大问题。这也是秦王朝法制破产重要因素,继而导致秦王朝灭亡。

通过以上对韩非法家思想对秦王朝灭亡缘由之分析,秦王朝统治者对韩非思想的深信不疑和韩非思想的缺陷以及统治者对现实情况认识不足导致秦国灭亡。当然这是一家之谈,秦王朝灭亡的原因也许很多,但谁又能说这不是一种呢。

三、结语

在后世,韩非以及其法家思想留给后人更多的是震撼,其文字的犀利、逻辑的严密、思想的深邃,使人们叹为观止。但作为一个后来人不能仅陶醉在震撼与叹为观止中,历史的前行是需要站在巨人肩上,如此方能往的更远,步子跨的更大,走的更加坚实。无论是否愿意相信,韩非思想的缺陷对秦王朝灭亡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但这影响是无法掩盖韩非思想的光辉的。我们怀疑一切,但我们又敬畏一切。

参考文献:

[1]韩非著.任娟霞译.韩非子.中国纺织出版社.2015.

[2]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中国画报出版社.2014.

[3]何亚辉.诸子百家.吉林美术出版社.2013

[4]张固光.论韩非的“法治”思想.郑州大学.2007.

[5]洪琢.韩非法治思想及其消极后果.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

[6]韩凌. 法由道生——韩非的道法思想研究.杭州师范大学.2010.

[7]司马迁. 史记.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

[8]李平.先秦法思想史论.光明日报出版社.2013.

猜你喜欢

韩非法家
我说韩非(评论)
韩 非(话剧)
小小书法家
小小书法家
小小书法家
小小书法家
小小书法家
社会治理中的韩非思想方法论探讨
韩非之死
知祸更需避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