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媒体时代背景下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有效方法探究

2017-05-02冯璐彤

现代交际 2017年4期
关键词:自媒体时代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

冯璐彤

摘要:在自媒体时代,高校大学生接受信息的方式有了很大的改变。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方式也面临着自媒体时代多元化媒介接触方式和多元化的信息传播方式的挑战和机遇。

关键词:自媒体时代 高校大学生 思政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4-0075-02

自媒体时代有很多的信息源,但是信息的真实性却难以保证,没有足够多的把关人,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比较容易受到一些不好因素的影响。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高校进行思想教育时,要结合心理干预和媒介素养,走一条自媒体式的发展道路,这些都是能够使得思想的教育方式创新发展和顺势而为的有效途径。

一、自媒体时代背景下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面临的挑战

自媒体的迅速发展,对高校的思政工作模式以及思政工作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和冲击,具体表现在教育手段、思想观念以及学生的素养等方面。

(一)挑战传统教育观念

在自媒体时代来临之前,高校从事思政的工作者利用话语权,向学生传播有明确导向和特定内容的信息,使得学生在行为和思想上发生转变。但是,自从自媒体出现,很多的信息传播已经不受学校和政府的控制。微博涉及的受众较广,也使得大学生对教育者掌握话语权产生了不满的情绪。而政治的教育者在工作的过程中,必须面对学生知道得更多更早的现实,所以必须公开透明,也必然要公开透明。[1]

(二)挑战传统的教育手段

传统的教育手段有比较突出的优势,可以在一个比较集中的空间内,完成政治教育的活动,但是并不容易收到好的教育效果。自媒体不仅打破了传统教学的空间限制,更是在一个更大更广的平台上进行交流和互动,崇尚自主交流的学生会充分调动和激发自己的主体意识。他们会尊重权威,但绝对不会盲从,抵制和戒备高位和单向的信息。所以,从目前整体来说,传统的教学方式,学生已经不易接纳,还会产生一定的逆反心理。[2]

(三)对学生产生了一定的冲击

大学生与自媒体的亲密接触,使他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发生潜移默化的改变。通过自媒体,任何的虚假消息、小道消息和造谣诽谤的消息都能得到传播,一些比较腐朽、落后的文化和思想、反人类的价值观念都存在于自媒体中。由于大学生的心智还没有完全成熟,所以,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价值观念和取向会面临巨大的冲击,很多的信息会将学生的责任意识和道德意识削弱。如果不及时正确引导,会让学生形成错误的三观,对身心的成长也会产生重大的影响。[3]

(四)挑战思政的工作队伍

由于自媒体有实时互动的特点,利用自媒体可以对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情况、大学生的价值倾向以及情绪的变化有一定的了解。所以,这需要从事思政的工作者,能够将自己的技能、素质和意识及时更新,从而适应媒体时代的需要。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很多从事政治教学工作的教师并没有开通微博,没有将自媒体作为工作平台的载体的意识树立起来,也没能了解到学生在应用自媒体时的心理和行为,更加不可能及时对学生的行为进行引导。[4]

(五)给网络的应急处置机制带来了一定的冲击

在传统的媒体时代,高校将信息传播的主导权掌握在手中,在对应急事件进行处理时,能够占据主动的地位,将事态的传播方向掌控住。但是自从自媒体出现,给学生提供了更大的空间,自媒体结合了电脑和手机,主要以手机为传播工具,这种方式的传播就好像是细胞的分裂,在发布信息之后,能够通过转发,迅速地扩散和传播于微博的整个空间。由于微博有非常多的特点,也使得高校的网络不能及时对校园网络舆情进行监控,这也加大了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的难度。[5]

二、自媒体背景下高校思政工作的机遇

(一)自媒体能够提供新的传播平台

传统的思政工作受到了很多因素的限制,即使是广播电视教育也必须在指定的地点才能看到。自媒体提供的传播平台,具有新颖性和交互性的特点,能够将不受空间和时间限制、丰富的技术资源、快速的传输速度等自媒体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在任何时间、任何空间都可以开展思想政治的工作,提供更加广阔和崭新的平台给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和质量得到提高。[6]

(二)自媒体能够吸引到更多的学生

自媒体有信息量大、资源丰富、交互性强、迅速传播、覆盖面广、形式多元化、去中心化等优势,通过自媒体,可以向学生展示直观、形象和图文并茂的信息,能够用活跃、轻松的方式,将高校大学生的想象力和求知欲充分地激发出来,让学生在生动、愉悦的氛围中升华思想,这对增强学生的主动性和兴趣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也能够使得政治的教学工作更具感染力。另外,自媒体在网络社会上作为一种比较新颖的表现形式,有很强的虚拟性,无论是交流还是互动,都是在虚拟的环境下进行的,这种匿名性和虚拟性的特点使得人和人之间的交往心理距离缩短了,更利于学生将自己的真实意见发表出来,强化思政工作的吸引力。[7]

(三)自媒体使得信息传播更加迅速

自媒体的传播通道从单维度转变成多维度,而且传播的内容也越来越多样化,能够更加自由地发布和传递信息,也能够更加方便地应用和接受信息,有更多的传播渠道,有更迅速的传播速度。在这样一个依靠移动的通讯技术、网络技术和数字技术构建的体系当中,从事思想教育的工作者能够通过移动电视、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技术,结合图像、声音和数据,形成交互性、集成性、同步性、形象性的教育内容。构建新型的教育模式,充分拓展能够开展政治教育工作的新空间,在校园文化、管理服务、社会实践、生活环境等方方面面应用自媒体的技术。

三、自媒体时代背景下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有效方法

毛主席說过,除了要提出任务,还要去完成任务,最终的任务是过河,但是只有桥和船才能通过河,所以要将船和桥的问题解决好,过河才不是一句空话。应用合适的教学方法更容易让学生接受,也能更有效地实现教学的目标。从调查的结果来看,大学生群体自媒体的使用程度和普及率以及通过自媒体来进行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接受程度,都为自媒体创新实践提供了可行性。

(一)教育法

很多国内和国外的“反马克思主义、反社会主义”势力都利用了大学生比较强烈的好奇心以及自媒体的信息传播特点,推行反动理论。而很多的高校大学生外语程度比较好,所以也给反动势力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大学生没有足够的辨别是非的能力和判断能力,难免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这对高校要落实好自媒体时代的思想教育工作提出了一定的要求。要用理论武装大学生的思想,使得大學生能够认清利弊,丢弃有害的信息,同社会上的反动势力做斗争。应用典型和模范人物的事例来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和启发,让他们树立起正确的奋斗目标,使得他们的认知水平和觉悟得到提高,这就是典型的教育法。榜样对人有非常大的影响作用和引领作用,尤其是在自媒体盛行的今日,信息随时在更新,人们也在更大的平台上看到了更多的模范和榜样,自媒体让这些榜样变得更加鲜明生动,缩短了与广大群众的距离,更容易让人产生思想上的共鸣。大学生也同样如此,比教师枯燥的说教更有力量的就是榜样的力量,从而使得大学生有更大的动力去进行政治上的学习。

(二)结合媒介素养和思想政治教育

在各大高校中,通常新闻传播专业的必修课就是媒介素养,但是站在思政教育的角度上来讲,这一课程还不能满足现代媒介快速发展的形势。在当今的自媒体时代,要结合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和媒介素养,让学生对自媒体形成正确的认识,通过利用自媒体来将自身的思想水平提高。在开展思政的教育工作时,要针对大学生的特点,使得媒介的素养教育得到强化,要让学生了解到自媒体的功能、性质和作用。能够清楚知道自媒体传播的哪些内容是健康的、可信的。大学生要了解不同渠道的自媒体影响力,清楚自己在转发和评论中要承担的责任,建立起一定的责任感。

(三)结合心理干预和政治思想教育

自媒体传播内容的复杂性、混乱型、不确定性等特点致使微信平台出现传谣严重、负面信息多等问题。就拿复旦大学的投毒事件来说,在自媒体的传播平台上,很多有负面情绪的图文被广泛传播,也不断涌现耸人听闻的谣言。虽然这些内容有调侃的意味,但就整体而言,这些内容充满着很多负面和阴暗的情绪,特别容易给大学生造成一定程度的恐慌,使得大学生不能形成正确的认知。所以,在开展政治的教学工作时,要结合起心理干预,才能将大学生心理方面一些不好的倾向消除,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四)自媒体化思想政治教育

在自媒体的时代,思想政治的教育方式也要跟上自媒体发展的节奏。从事政治教育的工作者在开展政治教育工作时,要主动地接触自媒体,在微博和微信上建立起公共账号和个人账号,这是“自媒体化”的必要前提。这样做的第一个原因就是能够了解学生接触自媒体的状态,能够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第二个原因就是教师可以通过发布轻松有趣、正面积极的内容来为学生构建一个正面积极的自媒体接触环境。这样也能够带动学生自身积极情绪的增长。教师不仅要做好日常发布内容的工作,还要在应用自媒体时做好表率,要让学生明白每个人在自媒体的平台上都是意见领袖,要提升自身的基本素质,肃清自媒体这个平台的风气,为构建良好的媒介接触环境作出实质性的努力。

四、结语

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者在自媒体的背景下,要不断转变思路和发展创新,将自身的水平提高,满足社会和时代的需求。

参考文献:

[1]赵阿妮.一种基于Human Library的大学生思政教育新模式[J].价值工程,2012,31(4):173-174.

[2]张思锋,杨致忻.德育战略背景下的大学生经济伦理教育[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1(3):90-94.

[3]黄国辉,娄东生.基于多元文化背景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研究[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29(4):105-108.

[4]程晓珊.大学生思政教育人文关怀背景下实践探究[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6,29(20):54-55.

[5]姜文杰.移动互联网视阈下美术类大学生思政教育困境问题及解决路径[J].科技展望,2016,26(20):347.

[6]沈南.手机媒体对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影响及运用[J].江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5(4):105-108.

[7]张洪超,石蕊.新形势下增强大学生思政教育实效性的途径[J].科技资讯,2016,14(17):171-172.

责任编辑:孙瑶

猜你喜欢

自媒体时代高校大学生思政教育
自媒体时代的公安微博和公安微信发展研究
自媒体时代下广播的发展现状
新媒体在理工科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高校大学生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新媒体时代高校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研究
论微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与对策
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