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传统预算、超越预算与改善预算的比较分析

2017-04-29卫苒

商情 2017年9期
关键词:预算

卫苒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预算是企业财务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但是在多年的实施过程中,传统预算出现了种种弊端。1998年1月的“超越预算圆桌会议”提出了超越预算的理念,超越预算并在国外被很多大型企业重视及应用,可是超越预算忽略了预算本身的会计属性,偏向于战略层面的布局,且与企业决算无法有效衔接,故业界同时提出了改善预算的观点。本文将上述三种预算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最终提出应该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将传统预算、超越预算以及改善预算三者有机结合,而不应该是用其中一种方法取代另一种方法。

【关键词】预算 超越预算 改善预算

一、传统预算管理的弊端

预算起源于13世纪的英国,是控制国家财政的一种手段,20世纪初被美国的杜邦化学公司和通用汽车公司引入企业管理实践。作为一项广泛适用的控制手段,预算目前已经成为现代企業和各类组织管理控制的主要工具,在配置资源和提高效率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预算控制已经与业绩评价和激励机制并列成为现代管理控制体系中最核心的内容之一。经典的预算方法是在实践操作中被普遍采用的预算管理方法,也是最早的预算方法,主要包括固定预算、增量预算和定期预算这三种方法在企业管理实践中可以单独或组合使用。但是由于企业内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使经典预算方法在实践中存在诸多问题。

1、固定预算方法的缺陷

固定预算方法过于机械呆板,可比性差。用此方法的前提是企业的业务量基础是事先假定的,而不考虑预算期内业务水平的变动。当实际的业务量与编制预算所根据的某一预测业务量发生较大差异时,有关预算指标的实际数与预算数就会因为业务量基础不同而失去可比性。

2、增量预算方法的缺陷

增量预算缺乏针对性,同时,当管理层希望用预算来控制成本或者提高效率时,增量预算的缺陷显得更加严重。事实上增量预算最容易掩盖低效率和浪费。

3、定期预算方法的缺陷

定期预算法具有盲目性、滞后性、无法连续性的缺点。因为定期预算往往是在年初甚至是活动前两三个月编制的,对于整个预算年度的生产经营很难作出准确的预算。另外,由于不能随着环境等情况的变化及时调整,当预算中所规划的各种活动在预算期内发生重大变化时,就会使预算滞后。同时由于受到预算期间的限制,经营管理者的视野局限于本期规划的经营活动,通常不考虑下期的发展。

二、超越预算理论的提出及不足

鉴于传统预算的种种问题,“超越预算”相应而生。“超越预算”主张只将预算的作用和范围限制在对现金流量的预测和计划上,而传统预算中的控制与激励的作用则由其他绩效管理制度来替代。其模式和内容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柔性、动态财务预测和计划。通过预算来协调资源配置,平衡企业的研、产、销各项活动,使资源的应用同内外部环境的变化高度匹配。第二部分是以综合指标为基础的业绩管理与评价系统。如平衡计分卡BSC或KPIS系统等,通过它们来控制经营目标和达成战略。和传统预算考评不同的是,综合业绩评价系统要求部门和个人更全面、深入地了解组织特点和任务性质,明确战略的关键成功因素。第三部分是以相对标准为基础的激励机制,主要是指运用标杆法对相对业绩水平进行奖励,而不像在传统预算中以既定的预算目标为依据。“超越预算”的思想已经在国外很多企业得到应用,根据齐莫尔曼对美国400家大型公司及医疗机构的统计调查,25%的公司已经不再要求一个预算体系同时完成计划协调和业绩评价两项功能。虽然“超越预算”给预算领域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但是我们也必须承认其具有诸多不足之处。

首先,忽略了预算管理的会计属性。“超越预算”目前只是一种原则和框架,但是企业的具体核算必须借助会计工具才能完成。其次,忽略了预算管理具有事前估算的特性。预算管理作为一种事前预测行为,其依据是不断变化的企业及市场内外部环境,从而必然会导致预测与实际情况不完全相符的状况,现在很多企业已经通过半年预算或者季度预算来不断提高传统预算的精度。再次,忽略了预算编制的整体效果。在现实操作中,预算管理与决算管理是互为表里的关系。以我国上市公司为例,编制预算是为了来年发表决算而做的预测工作,如果用超越预算来取代传统预算,那么决算管理必然也需要发生调整和改变。最后,过于强调战略导向,而忽略了战术层面的实施。“超越预算”重战略性的经营控制,但战术性的经营控制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同样是不可或缺的。

三、改善预算的主张

基于以上的分析,若用“超越预算”取代传统预算其实是不可行的。第三种预算的思路是“改善预算”,“改善预算”主张在传统预算管理基础上进行创新,将传统预算管理框架与先进的管理控制理念和信息技术结合起来,修正传统预算的程序和方法,使传统预算与组织环境更加适应。比如说,滚动预算、弹性预算、零基预算、作业基础预算、战略预算、价值预算等。

四、结论

传统预算、超越预算以及改善预算的理念都具有各自的优缺点,若用其中一种理念完全取代另外的预算理念并不科学,更有效的办法是企业根据自身的特点及需要,有机地将三者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1]史习民.全面预算管理[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3.

[2]高晨.企业预算管理:以战略为导向[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

[3]李国忠.企业集团预算控制模式及其选择[J].会计研究,2005.

[4]张淑欣.零基预算在我国实施的约束条件[J].市场周刊,2015.

猜你喜欢

预算
创新实施“6321” 激发创效活力
我国财政收支不平衡的潜在风险
我国财政收支不平衡的潜在风险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对高校财务预决算的影响分析
施工企业加强工程项目成本预算控制管理的思考
工程项目预算控制的完善及相关问题阐述
浅谈新形势下煤炭企业的财务管理
道路预算技巧浅析
关于财政局会计预算管理加强对策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