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郑州市省级示范中学学生抑郁症状现状及其与生活事件的关系*

2017-04-27张小娟田庆丰胡惠华蔡晓萌靳晓霞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7年4期
关键词:检出率量表问卷

张小娟 田庆丰 胡惠华 蔡晓萌 靳晓霞

郑州市省级示范中学学生抑郁症状现状及其与生活事件的关系*

张小娟①②田庆丰①△胡惠华②蔡晓萌②靳晓霞②

①中国.郑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河南郑州)450052 E-mail:truezxj@163.com ②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科教科 △通讯作者

目的:了解郑州市省级示范中学初高中学生抑郁症状的现状及其与生活事件的关系。方法:选取横断面调查,使用人口学资料自制量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和流调中心用抑郁症筛查量表(CES-D)组成调查问卷,对郑州市省级示范中学的1440名中学生进行抑郁症状调查及其与生活事件的关系。结果:中学生存在抑郁症状的检出率为20.03%,其中女生为21.73%,男生为18.55%,抑郁症状情况在性别(χ2=7.049,P<0.05)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初一学生的抑郁症状检出率为18.38%,初二为18.60%,初三为16.40%,高一为19.57%,高二为21.09%,高三为26.9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3.145,P<0.001);不同抑郁症状情况的学生在人际关系因子、健康适应因子及其他因子上没有显著性差异,在学习压力(F=3.209,P<0.05)、受惩罚因子(F=4.958,P<0.01)、丧失因子(F=5.150,P<0.01)及总分(F=3.755,P<0.05)上均具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学生抑郁症状较普遍且发生率较高,学校及社会应给予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服务,提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流行病学;中学生;抑郁症状;生活事件

抑郁症的主要临床特征为持续的心情低落,伴有不同程度的认知和行为改变[1],严重会导致自杀行为[2]。抑郁症具有难识别、就医依从性差、治疗率低等特点,现已成为世界公共卫生问题,有专家预计其将会在10~15年内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第二位疾病[3],2003年,世界卫生组织将“抑郁影响每个人”定为世界卫生日的主题。但人群对抑郁症及其影响因素的认知和了解还远远不够。中学生是身体、心理及自我性格逐渐成熟定型的阶段,也是各方面压力尤其是学习压力剧增的第一个阶段,该时间段的精神情况是否稳定,不仅关系到中学生身心健康,也关系到社会家庭的稳定和谐。有文献显示,中学生抑郁症发病率在逐年增高,发病时间也在低龄化,流行病学调查发现,青少年抑郁症的患病率为1.8%~7.8%,终生患病率接近成人,高达15%~20%[4]。有研究显示,青少青抑郁症发病年龄呈减小趋势,且患病率逐年上升,但有关青少年抑郁症状的发生率和相关因素分析的研究较少[5]。该研究对郑州市4所省级示范中学的初中和高中学生进行抑郁症状及其与生活事件的关系进行研究。旨在通过对郑州市中学生抑郁症状的流行病学现况调查,了解该人群的精神心理状况,了解社会学相关资料,为进一步制定防控措施及心理干预手段提供理论支持及数据支持。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取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从14所省级示范性中学随机抽取4所,按照从初一到高三年级分层,每层随机整群抽取两个班级,对每个班级中的全体学生发放调查问卷。本次共发放调查问卷1440份。回收问卷1385份(96.18%),有效问卷1343份(93.26%)。男生717名,女生626名。

1.2 方法

采用自制社会人口学基本资料量表、Sirodff编制的流行病学调查中心用抑郁量表(CES-D)和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组成调查问卷。自制社会人口学基本资料量表包括性别、年级、年龄、生活习惯及家族精神病史等信息。CES-D分为4级评分,即没有或基本没有、少有、常有、几乎一直有,所得分数<16分无抑郁症状,16~20分可能存在抑郁症状,20分以上存在较为明显抑郁症状,可能患有抑郁症[6]。青少年生活事件心理量表主要针对青少年生活中各种可能事件发生的频度和自身应激强度进行相关评定[7],CES-D和ASLEC量表均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8-10]。ASLEC量表题目包括6个因子,人际关系因子、学习压力因子、受惩罚因子、丧失因子、健康适应因子和其他因子[11]。ASLEC量表主要调查在过去一年中事件是否发生,对本人有哪种程度的影响。未发生事件记0分,无影响1分,轻度影响2分,中度影响3分,中度影响4分,极重影响5分。

采用文献回顾法、专家咨询法确定调查问卷,对调查人员进行统一培训,并进行预调查,现场分发问卷,采用匿名自填式回答,并当场集中回收问卷。

1.3 统计处理

采用EpiDate 3.1对调查所得数据进行录入,采用Excel 2007和SPSS 21.0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统计描述、卡方检验、方差分析等方法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检验水准a=0.05。

2 结 果

2.1 检出抑郁症状的基本构成

存在抑郁症状的学生269人(20.03%),其中女生有136人,男生有133人,抑郁症状检出率分别为21.73%和18.55%。可能存在抑郁症状的301人(22.41%),其中男生有180人,女生有121人,各占总人数的13.40%和9.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初一学生存在抑郁症状的比例为18.38%,初二为18.60%,初三为16.40%,高一为19.57%,高二为21.09%,高三为26.9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2.2 生活事件各因子评分比较

本次调查总平均分(30.40±19.94)分。不同抑郁症状情况的学生在人际关系因子、健康适应因子及其他因子上没有显著性差异,在学习压力、受惩罚因子、丧失因子及总分上均具统计学意义,见表3。

表1 不同性别学生抑郁症患病症状情况[n(%)]

表2 各年级学生抑郁症患病情况[n(%)]

表3 不同抑郁症状情况学生生活事件各因子评分比较(¯x±s)

3 讨 论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省级示范中学初高中学生的抑郁症状症状检出率为20.03%,高于朱剑妮[12]、彭中[13]等所调查的17.7%和14.4%,这可能与郑州市人口众多升学竞争压力大,且本次选取的均为省级示范中学,升学率高、学习压力较普通中学更大等因素有关。抑郁症状的较高检出率表明,抑郁症状在中学时期发生较为普遍且发生率较高,对处于青春期的初高中学生来说,他们正处于心理和身体成长的一个关键时期,是性格逐步定型、人格逐渐完善的转变时期。在这个时期,中学生作为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对周围环境的变化和负性生活事件敏感度较高,更容易产生偏激、片面、冲动的心理反应。另外,也可能与研究工具、样本量差异、样本构成等因素有关。

调查结果显示,男女生的检出率分别为21.73%和18.55%,男生高于女生。这与徐伏莲[14]等研究结果基本一致,从数据来看,女生的检出率高于男生,该结果与Sanja[15]、高晓东[16]等的研究一致,可能与女生情感更加细腻,更容易受到生活事件干扰,且女生的心理成熟先于男生等因素有关。高三学生处在学习压力最重阶段,学习方法和学习环境也与其他年级不同,高三学生抑郁症状较高,可能与其面临高考的压力较大和能够更真实地识别自我的情绪状态有关。

不同抑郁症状学生在生活事件量表中学习压力因子、受惩罚因子、丧失因子方面具有显著性差异。学习压力是中学生压力的主要方面。在我国的多数中学里,学习成绩乃唯一评价自身能力的标准,中学生多数是通过学习成绩来体验失败。考试成绩不佳会引发情绪低落、沮丧等,从而产生心理压力,表现出抑郁症状。部分学生在初高中阶段学习成绩不稳定,一旦考试成绩出现波动,会受到来自老师和家长不同形式的批评或处罚,受惩罚事件也是导致抑郁症状的高危因素。中学生需要面对的另一个重要的压力源是丧失因子事件,包括亲友死亡或重病、丢失东西、遭父母打骂等,现中学生的心理还不成熟,自我调节能力较差,对待丧失事件时心理承受能力不足,易导致抑郁症状的产生。

本研究为横断面调查,调查问卷有一定局限性,不能明确生活事件与抑郁症状之间是否存在明确的因果关系。采用的CES-D量表仅为筛查工具,不能对可能存在抑郁症状和存在抑郁症状的人群是否患有抑郁症进行确诊,未能得出准确的抑郁症患病率情况。

[1]来源,张巧玲,刘曙光,等.北京农村地区2060例中学生焦虑、抑郁状况的调查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20(8):1204-1206

[2]常向东,袁大伟,徐燕,等.初中生自杀意念与抑郁的干扰[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5,23(1):132-136

[3]蒋庆飞,徐秋萍,陈明敏,等.抑郁症患者的自杀态度、抑郁水平和应对方式的相关性[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8,25(7):15-17

[4]曹望楠,常春,孙玮,等.北京市15~24岁青少年饮酒情况与抑郁状态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21(5):650-652

[5]周琳琳,范娟,杜亚松.上海市中学生抑郁症状现状及其与生活事件关系的研究[J].上海精神医学,2009,21(3):133-135

[6]蔡晓萌.郑州市省级示范中学学生抑郁症患病情况与影响因素分析[D].郑州:郑州大学,2015

[7]陈海燕,姚树桥,明庆森,等.中学生的抑郁症状与生活事件:非适应性策略的中介作用[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2,26(10):786-790

[8]陈祉妍,杨小冬,李新影.流调中心抑郁量表在我国青少年中的试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9,17(4):443-445,448

[9]张宝山,李娟.简版流调中心抑郁量表在全国成年人群中的信效度[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1,25(7):506-511

[10]辛秀红,姚树桥.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效度与信度的再评价及常模更新[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5,29(5):355-360

[11]张宇,廖彩之,魏青.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灾区正式版的信效度检验[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5,23(6):929-932

[12]朱剑妮,黄莹,陈桂存,等.昆明市中学生抑郁症状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性[J].中国学校卫生,2014,35(11):1669-1671

[13]彭中,廖江,王琼,等.成都市中学生吸烟饮酒与抑郁的关系[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12,28(1):31-33

[14]徐伏莲,陈海泉,许律琴,等.江门市中学生抑郁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5,36(1):77-79

[15]Sanja Smojver-Azic,Petar Bezinovic.Sex differences in patterns of relations between family interactions and depressive symptoms in adolescents[J].Croatian Medical Journal,2011,52(4): 469-477

[16]高晓东,程晓媞,任俊,等.内地民族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和结构特征调查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20(6):890-892

Depressive Symptoms of Provincial Demonstration Middle School Students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Life Events in Zhengzhou

ZHANG Xiaojuan,TIAN Qingfeng,HU Huihua,et al
College of Public Health,Zhengzhou University,Zhengzhou 450052,China

Objective:To survey the prevalence of depressive symptoms in provincial demonstration middle school in Zhengzhou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life events.Methods:A cross-sectional survey was carried out with the demographic data self-control questionnaire,the Adolescent Self-Rating Life Events Check List(ASLEC)and Catchment-area Epidemiology Survey-Depression(CES-D).We used the questionnaire as tool to survey the prevalence of depressive symptoms in 1440 students and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egative life events and depressive symptoms.Results:The rate of having depressive symptoms was 20.03%.The rates of having depressive symptoms in girls and boys was 21.73%and 18.55%.Depressive symptoms had significant gender differences(χ2=7.049,P<0.05).The rates of having depressive symptoms in the first,second and third grade of juni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were 18.38%,18.60%and 16.40%,their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χ2=63.145,P<0.001).The rates of having depressive symptoms in the first,second and third grade of seni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were 19.57%, 21.09%and 26.96%.Students with different prevalence were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in the factors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and health adaptation,and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in study pressure(F=3.209,P<0.05),punishment(F=4.958,P<0.01),loss factors(F=5.150,P<0.01)and total score(F=3.755,P<0.05).Conclusion: Middle school students'depression is more common and the incidence rate is high.The school and the society should give the students psychological health education and counseling services,to improve the level of psychological health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Epidemiology;Middle school students;Depressive symptoms;Life events

R395.6,B8441

A

1005-1252(2017)04-0491-03

10.13342/j.cnki.cjhp.2017.04.003

2017-01-11)

http://www.cjhp.com.cn/

2013郑州市科技领军人才项目(编号:131PLJRC665)

猜你喜欢

检出率量表问卷
QCT与DXA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检出率的对比
安宁市老年人高血压检出率及其影响因素
网络服装虚拟体验的概念模型及其量表开发
《公共体育服务政府供给社会期待量表》的编制与修订
长程动态心电图对心律失常的检出率分析
CSE阅读量表在高中生自我评价中的有效性及影响因素
胸痹气虚证疗效评价量表探讨
山东产品抽查:文胸婴幼儿服装不合格率居前
问卷大调查
问卷你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