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晚期局部非小细胞肺癌三维适形放疗疗效及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2017-04-26周曾李文裕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7年8期
关键词:生存率局部肺癌

周曾,李文裕

(信丰县人民医院肿瘤科,江西 信丰 341600)

邱永英

(信丰县妇幼保健院妇产科,江西 信丰 341600)

晚期局部非小细胞肺癌三维适形放疗疗效及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周曾,李文裕

(信丰县人民医院肿瘤科,江西 信丰 341600)

邱永英

(信丰县妇幼保健院妇产科,江西 信丰 341600)

目的:探讨晚期局部非小细胞肺癌三维适形放疗长期疗效及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间资料完整的晚期局部非小细胞肺癌三维适形放疗患者163例病历资料,评价治疗的长期疗效并分析影响预后因素。结果:治疗有效率为治疗有效率为54.60%。患者1、2、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68.10%(111/163)、26.99%(44/163)、20.86%(34/163)。通过对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发现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理、放疗方式都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结论:采用三维适形放疗治疗晚期局部非小细胞肺癌治疗有效率较高,在治疗过程中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理及化疗方法是影响其预后水平的重要因素。

晚期局部非小细胞肺癌;三维适形放疗;预后

非小细胞肺癌是全球较为多发的一种肺部恶性肿瘤,肺癌患者中80%以上是非小细胞肺癌,而约1/3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局部非小细胞肺癌(LANSCLC),病死率极高[1]。目前我国对于非小细胞肺癌的早期诊断和筛查工作极为匮乏,准确性也很低,大多数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诊断出来即是晚期,不适宜采用手术方法治疗,放疗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方法。三维适形放疗(3D-CRT)是目前主要应用的放疗方法。本研究以我院患者为研究对象,探究其治疗长期疗效,并分析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回顾分析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LANSCLC患者163例的临床资料,其中男92例,女71例,患者年龄28~69岁,平均年龄(51.37±4.05)岁;TNM分期:Ⅲ期75例,Ⅳ期88例;病理类型:腺癌83例, 鳞癌62例,其他类型18例;转移情况:脑转移82例,骨转移41例,肾上腺转移20例,肺内转移14例,其他部位转移6例。以2011年NCCN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诊疗规范[2]为依据,确诊为LANSCLC。纳入标准:①以2011年NCCN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诊疗规范为依据,被确诊为LANSCLC的患者;②不合并有其他明显器质性病变的患者;③患者及家属同意本次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患者的自身的身体状况无法耐受放疗治疗的患者;在3个月内接受过其他研究的患者。

1.2 治疗方法

使用热塑体膜进行固定,使用CT对患者进行扫面,层厚设置为5mm,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及影像学检查结果,指导勾画靶区,根据患者的肿瘤位置、大小、周围组织情况制定治疗计划,并对其进行优化调整。然后进行外照射,使用器械为6MV-X 线 德国西门子直线加速器。对患者的病灶及发生转移的区域进行3D-CRT治疗。常规分割照射剂量为2Gy/次,每周5次。根据患者的自身耐受能力调整照射剂量。治疗过程中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予以患者止痛、保肝治疗。本研究中163例患者中有71例患者单纯接受3D-CRT治疗,另外有92例患者同时接受化疗治疗。

1.3 观察指标

治疗后对患者进行3年随访。统计患者1、2、3年的生存率及治疗效果,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生存率的相关因素。

疗效判定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病情稳定(SD)和病情进展(PD),以实体肿瘤疗效标准[3]评价治疗效果。治疗有效率=[(CR病例数+PR病例数)/总病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

163例患者经过治疗, CR、PR、SD、PD分别为17(占10.43%)、72(占44.17)、43(占26.38%)、31例(占19.02),治疗有效率为54.60%。

2.2 影响预后的单因素分析

本研究中患者的1、2、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68.10%(111/163)、26.99%(44/163)、20.86%(34/163)。通过研究发现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理、放疗方式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见表1。

表1 影响预后的单因素分析

2.3 影响患者预后的多因素分析

对影响患者预后的各单因素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研究发现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理、放疗方式都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见表2。

3 讨论

肺癌是极为多发的一种恶性肿瘤,而且多为非小细胞肺癌。肺癌的致死率极高,常规开胸肺叶切除术治疗是治疗该病的有效方法,但是此种治疗方法适用于早中期患者,对于晚期患者,病情恶化严重,有的患者发生严重转移,错失手术时间,已经无法实施手术,对于这些患者,局部放疗是主要的治疗方式。近年来放疗治疗不断发展,CT、MRI影像学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并运用临床治疗当中,3D-CRT是主要的治疗方式。

我院在2011年开始在临床当中应用3D-CRT治疗方法。本研究以我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治疗效果及预后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此种治疗方法的治疗有效率为治疗有效率为54.60%。患者1、2、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68.10%(111/163)、26.99%(44/163)、20.86%(34/163)。通过对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发现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理、放疗方式都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

3D-CRT治疗是通过CT、MRI获取患者病灶的影像学信息,并将其勾画成图,在此基础上对患者进行放射治疗[4]。这样使放射治疗的范围更加精确,防止对病灶周围组织造成严重损伤,因此其治疗效果更好,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但是患者自身因素、疾病程度、治疗方案都会对治疗效果造成影响。众多研究资料都表示女性的治疗生存率高于男性,这主要是因为女性患者的年龄相对较小、分期早,且吸烟等不良习惯少[3]。另外年轻人的生存率也明显高于老年患者[5]。老年患者合并较多基础疾病,自身免疫力水平差,治疗后往往容易发生各种并发症。因此患者的长期生存率较高。本研究中女性、<60岁患者的生存率较好,与以上分析相吻合。另外病理和放疗方式也会对预后生存率造成影响。腺癌很容易发生转移,治疗后也容易复发,因此相比于其他病理类型生存率低。而放疗方式会直接对治疗效果造成影响。全程放疗更能提升病灶的清除率,治疗效果更为理想,患者的生存期也得以延长。本研究结果与以上分析相一致,具有较高科学价值。

综上所述,对LANSCLC患者予以三维适形放疗的治疗有效率较高,患者的生存期较长,在治疗过程中应尤为注意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理情况,为患者设计科学的治疗方案,尽可能采用全程放疗,提升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

[1]刘兴祥.三维适形放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及预后相关因素分析[J].实用癌症杂志,2016,31(10):1640~1645.

[2]王静波,姜威,吉喆.放疗技术进展可改善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预后[J]. 中华肿瘤杂志,2016,38(8):607~614.

[3] 杨燕光,王金云,张珏.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调强放疗与三维适形放疗的剂量学及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肿瘤,2014,23(10):873~877.

[4] 陈庆生,张坤强,曾德豪.三维适形放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分析[J]. 肿瘤基础与临床,2014,27(1):29~31.

[5]蔡园园,尤庆山.127例Ⅳ期非小细胞肺癌三维适形放疗疗效分析[J]. 现代肿瘤医学,2015,23(3):344~349.

[编辑] 方多

2016-11-15

周曾(1984-),男,主治医师,主要从事肿瘤临床诊治工作,yzp0910@163.com。

R730.55

A

1673-1409(2017)08-0022-03

[引著格式]周曾,李文裕,邱永英. 晚期局部非小细胞肺癌三维适形放疗疗效及预后相关因素分析[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17,14(8):22~24.

猜你喜欢

生存率局部肺癌
对比增强磁敏感加权成像对肺癌脑转移瘤检出的研究
局部分解 巧妙求值
爨体兰亭集序(局部)
非局部AB-NLS方程的双线性Bäcklund和Darboux变换与非线性波
“五年生存率”不等于只能活五年
人工智能助力卵巢癌生存率预测
日本首次公布本国居民癌症三年生存率
“五年生存率”≠只能活五年
局部遮光器
PFTK1在人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