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说文》“玉”部字管窥中国古代玉文化

2017-04-26殷婕

青年文学家 2016年36期
关键词:说文说文解字作用

摘 要:中国玉文化历史源远流长,玉在古代与人们的生活关系密切,涉及古代祭祀、丧葬、政事、军事、装饰等领域。而从玉的这些用途中可以窥视出中国玉文化的繁荣,了解玉蕴含的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文化內涵。

关键词:《说文解字》;“玉”部;作用;传统;中国玉内涵

作者简介:殷婕(1987-),女,四川省乐山市人,助教,专业或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

[中图分类号]:H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36--02

国学大师陈寅恪说过,“凡解释一字即是做一部文化史”。玉,在中国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自古到今都被人们视为珍贵的宝物。这种文化属性也流传至今。当代玉也象征着财富,当今人对玉追捧的炙热程度,都推动了玉器收藏和拍卖行业的发展。而然,这两种外在形式也反作用于玉,驱使了玉自身价值的攀升。可见,玉在中国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子。玉之所以有如此热门,除了其自身的经济价值,还因为它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一、《说文》“玉”部字概况

许慎《说文解字》总共收录9353个字,而“玉”部就占了143个,从“玉”到“灵”126字,重文17字,约占总字数的1.53%。其中,包括了“珏”部的三个字,因为“珏”字从二玉,所以也将其归属于“玉”部下。《说文解字》是这样解释“玉”字的:"玉,石之美,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腮里自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其声舒扬,専以远闻,智之方也;不桡而折,勇之方也;锐廉而不技,絜之方也。象三玉之连,丨其贯也。凡玉之属皆从玉”。从中可以看出,“玉”是一个象形字,甲骨文的玉像三片玉被绳子串连起来,而中间那一竖“丨”就是连玉的绳子。古人视玉为珍宝,所以用绳子将其连起来。玉也具有象征人的五德——仁、义、智、勇、絜。玉属性温文柔和,润泽且有光泽,富于仁爱之心,是仁人的象征;玉有较高的通透度,从外部就可以看透其内部的纹理特性,表明玉竭尽忠心,是义士的象征;假如击玉,则会发出清扬动听的声音,并传递悠远,表明玉的智慧能传达给周围的人,是达者的代表;玉的质地坚韧,它宁可折断也不会弯曲,说明玉具有无畏精神,是勇士的象征;玉的边沿有断口却不尖锐,表明玉能桎梏自己,且不会伤害别人,是干净诚实之人的例子。因为玉有这些富于人格气息的美德,所以五德也成为衡量人品的标准,只有具备这五德的才称得上是君子。

玉根据其性质和用途,分类众多。不同的玉也用不同的字来表示。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对“玉”部字有个简单粗略的分类:“自‘璙已下皆玉名也。‘攒者、用玉之等级也。‘瑛、玉光也。‘璑已下五文记玉之恶与美也。‘璧至‘瑞皆言玉之成瑞器者也。璬珩玦珥至瓃皆以玉为饰也。‘玼至‘瑕皆言玉色也。琢琱理三文言治玉也。珍玩二文言爱玉也。‘玲已下六文、玉声也。瑀至玖、石之次玉者也。至瑎、石之似玉者也。琨珉瑶、石之美者也。‘玓至‘珋皆珠类也。‘琀二文、送死玉也。‘璗异类而同玉色者。‘霊谓能用玉之巫也。通乎《说文》之条理次第。斯可以治小学”。据此,我们将“玉”部字更进一步细化的重新分类:

(一)玉名:璙、瓘、璥、琠、玒、琜、琼、珦、珣、璐等。

(二)美玉:璠、璵、瑾、瑜、璿、琳、琰、瑶。

(三)玉器:璧、援、环、璜、棕、琥、珑、琬、璋、玠、瑒、瓛、珽、瑁、 瑞、璹、瓃。

(四)近玉之石:包括似玉之石,如瑀、珢、璅、进、璁、琂、璶、琟、瑂、璒、瑎等;次玉之石,如玽、玤、玲、璓、玖等;石之美者,如碧、琨、珉、珋等。

(五)质地不纯的玉:攒、珛。

(六)玉色:琼、瑛、璑、琰、玼、莹、璊、瑕、玓、瓅。

(七)玉纹理:瑑、珇、璱、瑮。

(八)玉声:球、玲、瑲、丁、琤、琐、皇。

(九)治玉:琱、理、琢、玩(与玉相关动作)。

(十)玉饰或用途同玉的美饰:璬、珩、玦、珥、填、琫、珌、瑵、璂、澡、瑬、珍、据、珠、玭、珕、珧、玟、瑰、玑、琅、玕、珊、瑚、璗。

(十一)丧葬祭祀用玉:琀、灵等。

二、玉在古代的广泛用途

玉不仅稀有美丽,它还在古代中国人民的生活乃至国家政治生活中都扮演着重要角色。其用途广泛,主要涉及祭祀、丧葬、装饰、政事以及军事用途几个方面。

在古代中国由于生产力极其低下,人们思想愚昧落后,对许多自然现象并不能做出科学合理的解释,于是人们崇尚神灵,将征服自然的理想和希望寄托于神灵身上,所以人们会虔诚的拜祭神灵。而玉自古就带有神秘色彩,被视为珍宝,地位同样崇高,理所当然玉就成为祭祀神灵的器物。玉与祭祀之间的关系可以从“灵”字上得到体现。《说文·玉部》:“灵,灵巫,以玉事神,从玉,霝声。”楚人名巫为灵,所以连起来称为灵巫。而他们的职责就是用玉来奉事神灵。再譬如说“珑”字,《说文》:“珑,祷旱玉,龙文,从玉从龙,龙亦声。”说明“珑”就是人们为驱除旱灾向神明祈祷而使用的玉器。由此可以看出玉是古人沟通天人的媒介,而祭神也是古人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项活动。

人们相信神灵的存在,也直接导致了丧葬习俗的盛行。中国素来重视丧葬,认为人应该有始有终,而且丧葬也是孝文化中的元素之一。加之受历史观的限制,希望死后也有人永久的陪伴,所以形成了以玉殓尸的习俗。《说文·玉部》中“琀”这个字典型体现了玉的丧葬用途:“琀,送死口中玉也。从玉从含,含亦声”。琀就是在死人入殓时含在嘴裡的珠玉。根据西汉刘向的《说苑》:“口实日唅。天子唅实以珠,诸侯以玉,大夫以璧,士以员,庶人以穀实”,我们可以看出古代丧葬还是有等级之分的,而玉则是身份的象征,葬玉实则一种高等级的礼遇。

玉除了是一种祭祀、丧葬礼器外,也是国家重器,它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政事用玉主要包括朝聘礼用、印信等用途。古人视玉为瑞宝,象征着祥瑞,因此作为瑞玉,它就成为古代诸侯或藩国朝聘时所执的信物。这一点《说文·玉部》中很多字可以证明。如《说文》:“瑁,诸侯执圭朝天子,天子执玉以冒之。似犁冠。<周礼>日:‘天子执瑁四寸。从玉冒,冒亦声。”根据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冒”就是覆盖之义,“瑁”“玉”和“冒”的会合之义,意思是天子的德行能覆盖天下。而之所以取四寸,是四寸者方,以尊接卑,以小为贵。诸侯即位时,天子会赐之命圭,其刻痕与“瑁”相符。朝聘时,诸侯拿圭朝拜天子,天子则以玉来覆盖其圭头,如二者大小相当,说明是天子所赐;其或不同,说明圭乃伪作。如此知诸侯之可信与不可信。因此,古代以齐瑞信,与当今观念仍符合。由此可以看出,所持之玉也是官位高低的象征。玉在政治生活中的地位还表现在它也当做印信凭证。比如“璧”“棕”等字都可以体现出玉作为印信凭证的用途。

玉的外表晶莹剔透,与人们的审美情趣不谋而合。所以玉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还有一个装饰美化的作用,而这点与当今社会中玉的審美价值仍然一致。玉用于装饰人,可佩戴于身上,如“璬、珩、玦”就是指佩玉;还可以用于装饰头部或耳部。如“璂”是皮帽上的玉饰,“瑬”是帝王礼帽上的玉饰。而“珥、填”则是用于耳部。《说文·玉部》:“填,以玉充耳也。从玉,真声。<诗>日:“玉之填兮。”“填”就是用冠冕两侧丝绳垂繫着的珠玉来充塞耳朵。其实用玉充塞耳朵还有一种解释是说古人以玉“节行止”。玉有五德,人们会反过来用玉一般高尚品德来衡量人的品格。当走路时,耳朵两边垂繫的珠玉就会发出清脆声音,以此警示人们要保持君子风范。玉除了装饰人,也用于装饰器物,如佩刀、佩剑甚至车马等等。如“琫、珌、玭、珕、珧”是用于佩刀上的饰品,“瑵”是车盖上的玉,“王彘”是装饰佩剑的饰品。玉作为装饰,同时也是身份地位的象征。《诗》日:“充耳谓之填。天子玉填,诸侯以石。”许慎认为,充耳之饰,不全是用玉,是有等级之分的。再说装饰器物的玉饰,如《说文·玉部》:“琫,佩刀上饰。天子以玉,诸侯以金。”由此可见,玉是尊贵地位的代表。不仅佩玉是身份尊卑的象征,从器物的饰品也可以得知人所处的社会政治地位。

作为军事用玉,玉主要有两种用途:一是牙璋;二是作为发兵凭证的玉器。《说文·玉部》中直接体现玉和军事相关的字是“琥”。《说文》:“琥,发兵瑞玉,为虎文。”琥是作为发兵凭证的玉器,刻有老虎的花纹。《周礼》日:“牙璋以起军旅,以治兵守。汉与郡国守相为铜虎符,铜虎符从第一至第五。国家当发兵,遣使者至郡国合符,符合乃听受之,盖以代牙璋也。”从中可以看出,古代发兵虎符常剖玉为二,国君和郡国守相各执其一,合符即可发兵。用它来代替牙璋。那么也说明《说文·玉部》中的“璋”也是与军事用玉相关。可见,古时的琥和璋都曾作为调兵遣将的信物。

三、玉的文化蕴义

玉在古代人们生活中用途广泛,具有一定的历史,因此人们在也历史与传统习俗中自然地赋予了玉独特的象征意义和深厚的文化蕴义。

玉的人格化气质。玉况比美德。玉最核心的吸引力在于它具有五德,因此玉是美丽高尚的代言人。它的美不仅体现在外表,对于中国这个注重内涵的国家来说,其内在美更胜一筹。玉外在固然美丽,并与人们的审美情趣相契合,因此才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装饰品。无论君子或妇女,都会以玉饰身。但是人们佩戴玉饰还有更深刻的意义就是玉的美德也象征了人的伦理道德。《礼记》日:“君子无故,玉不去身。”人们把佩玉当作对自身言行举止的一种警示,时刻提醒自己要符合君子风范。由此可见,玉是人们心目中的道德楷模,是衡量人品的标准。

玉的宗教气息。自古玉就带有神秘的色彩,而这种神秘色彩与古代的祭祀用玉和丧葬用玉习俗有着相互的因果关系。玉是天人沟通的媒介,人们认为玉象征吉祥瑞兆,可以避免凶兆,因此成为祭祀天地鬼神的神物,也是殓尸的瑞宝。由此玉就具有了独特的“神灵”气质,宗教化气息浓厚。

玉具有权威性。从玉的用途,我们已经了解到玉是等级名位的象征。无论是佩玉还是装饰器物的玉饰,或是丧葬用玉,都是有森严的高低贵贱之分。由于珍贵罕有,玉一直为高官贵人所占有,在古代史上就被打上了权贵的烙印。因此玉器象征了佩戴者的权力和地位。

玉具有经济价值。玉的价值首先取决于其特性。玉石罕有,自然成为宝物。同时,质地坚韧不易雕琢,也使得玉器价值连城,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而从当今社会来看,玉的经济价值也带动了其收藏价值,推动了玉相关的文化产业的发展。

纵观古今,人们对玉的评价几乎趋于美好,虽然也会提到玉的某些瑕疵,但总体是歌颂玉的高贵,宣扬其美德。玉用于祭祀丧葬、政事军事、美化生活等,说明它在古代的物质生活乃至精神生活领域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人们浓厚的“恋玉情节”也昭然可示。正由于玉身上的品格符合了我们汉民族的价值观和审美观,因此汉民族成为一个崇尚美玉的民族,几千年来也创造了深厚的“玉”文化底蕴。

参考文献:

[1]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1963年;

[2]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

[3]汤可敬,《说文解字今释》,岳麓书社,1997年;

[4]王宁,谢栋元,刘芳,《<说文解字>与中国古代文化》,辽宁人民出版社,2001年;

猜你喜欢

说文说文解字作用
“六书”在小学识字教学中的应用
《说文解字》中的反形字分析
体验知识的形成、产生和发展
《说文解字》羊部字研究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说文》段注“谶”义疏证
执其管钥 示以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