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罗广斌:热血铸就“红岩魂”

2017-04-25罗红霞综合

重庆行政(公共人物) 2017年2期
关键词:白公馆渣滓洞红岩

文、图/本刊记者 罗红霞 综合

罗广斌:热血铸就“红岩魂”

文、图/本刊记者 罗红霞 综合

人物简介:罗广斌(1924-1967),作家,重庆市忠县人。194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8年被捕,囚禁在重庆中美合作所渣滓洞、白公馆集中营。建国后,历任青年团重庆市委统战部部长、重庆市民主青年联盟副主席,后在重庆市文联从事创作,合著革命回忆录《在烈火中永生》、长篇小说《红岩》。

1961年,罗广斌和杨益言依据亲身经历,创作了反映重庆解放前夕共产党人地下革命斗争和狱中斗争英雄事迹的长篇小说《红岩》,这部把革命事业全局上的辉煌胜利、革命者个人的悲壮牺牲辩证地统一起来的小说引起了轰动效应。至今,小说《红岩》被译为多国文字,发行量高达千万册,成为中国发行量最高的作品,罗广斌的人生历程也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和大多数从封建家庭走上革命道路的青年一样,罗广斌参加革命也是从反抗自己的封建家庭开始的。罗广斌出生在成都一个封建地主家庭,祖父是川东地区(现重庆市忠县)的贫农兼木匠,父母均系国民党员。大哥罗广文早年入日本士官学校学习军事,回国后参加国民党军队,是国民党第七编练司令官。罗家声势显赫,田产富庶,罗广斌从小生活在非常优裕的环境中,被家人溺爱,未尝过生活的愁苦滋味。

1940年,中学时期的罗广斌与同学牟学莲产生恋情,然而这个保守的封建家庭对追求自由的罗广斌非常严厉、专制。为切断罗广斌与牟学莲的关系,父亲中断罗广斌的学业,并将他带回成都,对他的一切行动进行严密监视。从1940年到1943年,罗广斌在家里度过了三年囚徒式的封闭生活。然而三年的禁锢并未锁住他对生活的热情,以及对自由的向往,罗广斌逐渐看清封建家庭和封建社会的毒恶,看清封建势力对年轻人的专横控制和压迫,恋爱遇到的巨大阻力触动了罗广斌性格中的叛逆因子,他渴望挣脱樊篱,追求自由与平等。

正当罗广斌与家庭矛盾激化但又苦于无法找到重获自由的出路而陷入痛苦时,他遇到了同乡人马识途(当时西南联大地下党组织负责人),马识途同情他的遭遇,支持他的反抗精神。1944年初,罗广斌跟随马识途到昆明西南联大附中学习。在这里,他受到革命思想的熏陶,并经过“一二·一”学生运动的锻炼,认识到“血是仇恨的种子”,影响了他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使他从追求个性解放和婚姻自由的狭小天地里走出来,投身到人民解放和民族解放事业中来。在西南联大附中的学习生活是罗广斌人生的转折点,使他摆脱了家庭的束缚,走上了革命道路,找到了为之奋斗终生的理想和信念。

1948年3月,罗广斌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同年4月,同为地下党的刘国定、冉益智被捕后相继叛变,并竞相出卖川东地下党组织,将罗广斌的身份和盘托出。西南长官公署二处处长徐远举得到罗广斌在成都的消息后,立即开始逮捕行动。1948年9月10日,罗广斌在成都家中被国民政府逮捕。罗广斌被捕后,在成都稽查处被关押了10多天,1948年9月下旬,他先后被关押在重庆的渣滓洞和白公馆看守所。罗广斌的父母到监狱看他,劝他不要再坚持,希望他回归家庭,然而被罗广斌拒绝。

1949年11月27日,国民党反动派逃跑前,对囚禁在白公馆、渣滓洞等监狱的革命者进行了大规模屠杀,罗广斌越狱脱险,他也因此成为了“中美合作所”集中营的为数不多的“幸存者”之一。

之后,罗广斌积极投身革命事业,历任青年团重庆市委统战部部长、重庆市民主青年联盟副主席,后在重庆市文联从事创作。根据在狱中的“亲身经历”,1961年,由罗广斌、杨益言合著的长篇小说《红岩》问世,小说以“中美合作所”集中营内“国民党监狱的黑暗”为主线,渣滓洞和白公馆被描述成人间地狱,许多共产党员被酷刑折磨,他在极为恐怖的监狱中坚持了400多个日日夜夜。

链接

《红岩》历史意义

红岩,这一史诗般的称号,是重庆的光荣象征。

《红岩》这一神品般的小说,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品质最高度的概括。红岩精神,是革命先烈坚持真理、改造社会的人生伟大实践;是革命先辈为国家、为人民无私奉献的真实写照;是我们改革开放发展建设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精神支柱。

《红岩》小说中的很多素材都是取自真人真事。我们不能否认,艺术的东西有些可能要比生活的真实更完美一些,但当真实地接触白公馆、渣滓洞革命先烈斗争史实材料时,不得不承认没有夸大的真实很多时候要比加工过的艺术更具冲击力量。

《红岩》一经面世,立即引起社会轰动,先后被改编成电影《烈火中永生》和豫剧《江姐》等,从1961年出版至今发行量高达千万册,是中国发行量最高的作品;该书被中宣部、文化部、团中央命名为“百部爱国主义教科书”。

猜你喜欢

白公馆渣滓洞红岩
渣滓洞集中营游记
建党百年,悼白公馆渣子洞在烈火中永生的英雄们
参观重庆渣滓洞缅怀先烈
参观重庆渣滓洞和白公馆监狱旧址感怀
儿童音乐剧《小萝卜头》导演阐述
上汽红岩插上互联网翅膀
在渣滓洞看一副副镣铐
红岩英烈张文端:潜伏在敌营中的乡长
百年老宅品味·写意美味
毛泽东与红岩精神——从党的建设和群众路线角度所作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