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研究

2017-04-25石休令

继续教育 2017年4期
关键词:传统教育小组合作项目管理

石休令

摘 要:以项目管理为例,对当前高职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深入探究剖析,积极探索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学习态度,通过讲练结合、设置问题情境,培养学生自处理交际沟通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分工合作的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对此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研究,并进行成果分析。

关键词:小组合作;项目管理;翻转课堂;传统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职校学生尽管有一定的社交能力,但类似的项目管理专业课程还是第一次涉及,没有管理的基本概念、也没有任何基本知识,对社会外界这一新领域的认识是空白的,也是迷茫的,因此需要学习管理的方法、思维方式,将其运用到工作和生活中去。而我国的传统教育学习方式单一,使学生在学习中往往被动接受老师的知识传输,缺乏自主学习自主探索,独立探寻知识的机会。因此,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改变学生死记硬背,只接受知识不思考的情况,积极探索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倡导学生乐于探索、主动学习,使之在职场生涯中具有相应的职业能力和学习能力。合作学习对每一个将要奋斗在职场的学生都有很正面很阳光的引导,可提升学生沟通能力,不断强化,使学生养成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

二、课题相关概念的界定

第一,小组。是由若干人员合成的单位,这里的小组是指由学习成绩、能力、性格、兴趣、性别等方面有差异的学生组成的异质的群体,组内的学生积极互助,承担一定的学生任务。

第二,合作。一种联合行动的方式,是个人与个人、群体与群体之间为达到共同目的,彼此相互配合的一种联合行动。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促进同学之间的交际能力和分工合作能力、组织能力,协作能力。

第三,合作学习。美国约翰逊兄弟提出,合作学习就是将学生分成小组共同开展学习活动,以最大限度地促进他们自己以及他人学习的一种学习方式。

三、研究目标

一是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学习态度。

二是通过讲练结合、设置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处理交际沟通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分工合作的能力。

三是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促进同学之间的组织能力、协作能力提升。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注重实践过程与方法的研究。通过合作学习使学生学会合作、学会交往、学会探究,形成良好的人际交往品质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全体学生都能参与获取知识的全过程,让不同学生都有成功的快乐。

四是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通过研究使教师通过进一步更新观念与方法,解决教学实际中的问题,练就教师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五是提高教学质量,与时俱进,加快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深入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打造校园课程品牌,申报优势特色项目,强化专业的社会服务职能,切实加强专业人才培养。

四、研究方法和步骤

(一)研究方法

一是范例。结合引导探索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是采用类比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自主学习,能举一反三,通过知识点的罗列,组织学生去研究学习相关内容,从而体验到独立获取知识的喜悦感。

三是主动学习法。举出例子,提出问题,让学生在获得感性认识的同时,教师层层深入,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探索知识,培养学生思维想象的综合能力。

四是合作竞争法。小组合作学习结束后,各组将项目的成果进行展示说明,并各自上去讲解自己在这个项目中做了哪些内容。并在这个阶段进行打分,激发学生团队与团队之间,组员与组员之间的竞争意识。

(二)研究步骤

按照研究方法,将2节课划为一个整体。用约10分钟时间进行导入部分,主要是复习和引入新课。接下來约70分钟时间进行正体部分。主要是通过精讲解释名称,引入案例,与实际相联系,并组织学生讨论,小组长即项目经理对上节课留下的知识点进行讲解,并展示各自准备的案例、图片、PPT等。最后,用约10分钟的时间进行尾声部分,主要是小结各团队的表现和布置下次课小组合作学习的作业。

每月抽出一次课程时间进行小组合作头脑风暴,给出案例,利用所学知识进行项目管理分析,头脑风暴共14次课程,14次案例小组合作完成任务。在平时用小组合作讨论的形式讨论了解和运用如赢得值法的运用、横道图的编制等项目管理方式。

按照14个教学周来计算,每周4个课时,共计56个课时,平均每节课讲述2节内容。每年的大二下半年开设此课程,2013级有5个班开设此课程,2014级有4个班级开设此课程。时间、数量均很充裕,具备充足的研究条件。

团队建设是影响项目成败的关键因素,按照人数分组,一个班级大约42人左右,分成7组,每组6人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分组按照小组人员特性、学习水平、性别、专业特性、综合能力等来进行合理分组。小组学习从开始到结束,是一个不断变化和成长的过程,受到人员特性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使之有共同的目标,合理的分工协作,有效的沟通相互合作,更有利于小组学习的开展。要按照每组的特性,推选出一名小组长即项目经理。

(三)考核办法与考核评分表

1.考核办法

实践演练的考核团队分占50%的权重,个人分占50%的权重。

2.团队考核表(表1)

3.个人考核表(表2)

(四)案例问题库

1.分析该项目生命周期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与“人”相关的问题,并对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出建议举措。

2.结合该项目背景,先对该项目团队的上级组织结构做出假设,并基于这一假设,说明采用什么样的组织结构形式来组建该项目团队并陈述理由。同时请描述并制定该项目团队的主要角色及其职责。

3.结合项目特点就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信息、冲突、沟通等问题提出具体的操作方案。

4.作为项目经理请对该项目的概况、项目工作范围进行描述,确定项目的目标要求,制定项目工作分解表与项目里程碑。要求目标明确、范围清晰、形式规范、易于检查。

5.针对项目工作范围,在考虑项目主要目标的基础上,对该项目实施的过程进行分解,制作先后工作关系确定表,并编制工作时间估算表与项目横道图。为了实施过程中易于监控, 要求使用现代项目管理所提供的方法和工具表示。

6.结合本项目的工作要求与资源情况,编制单位项目成本预算汇总表,同时进行挣值分析。

(五)小结评价

在学生小组畅所欲言讨论后,项目经理代表该组总结完后,教师可适当对某个组进行评价,也可对某位特别出色的项目经理表现评价或是对取得进展性的项目进步点评。有的学生因为自己的想法能获得小组成员的认可,并在全班成员面前进行展示,从而增强其自信心;有的学生则从中吸取不足,比如有些自己的想法是对的,但是因为没有表达清楚而使大家不能有效地理解其观点,从而在课后暗自练习语言表达能力,争取在下次发言的时候整改自己的不足。最后在点评之后,不仅能及时反馈小组学习中的不足之处,并进行评价反思,也能提高小组学习的有效性,把控教学进度,使学生不仅能学到相关知识,还能真正体验到小组学习的快来和收获。

五、研究成果

小組合作学习的首要条件,是学生必须认识到在小组合作中,他们是与其他的队员紧紧联系在一起,同舟共济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期间互相促进,互相帮助鼓励,在团队刚建设成立阶段基本上处于磨合期,学生均带着对项目成果和个人期望组成一小组。这时,有着明确的项目目标和项目原则是他们融入团队的重要因素和关键点,因此,教师必须安排同组学生就坐在一起,方便组员之间的沟通交流,及时反思小组项目进度和成效。

其次,要有个人责任感,每位同学都需要汇报自己在这小组合作学习里做了哪些内容有何成果,在小组汇报时委派组长综合汇报小组成果,以在全班面前交流,相互学习。最终将成果分个人和小组进行点评,按照答分点进行分数统计,提升学生的能动性,杜绝在小组中出现无效的人员,同时,有意识地往课程发展方向鼓励和引导,把控好课程的授课时间和进度。

组长即项目经理,对小组学习的成功与效果起到关键的作用,是项目组织的指挥官,为小组成员提出明确的目标和要求,充分发挥每个成员的作用,对老师布置的任务时间进行合理的把控,对质量进行综合把关,用科学的方法协调统一,使任务取得最好的完成效果。

在研究结束后,经总结,发现有以下成果:

(一)学生的综合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

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进行期中问卷调查,调查表明,95%的学生表示对小组合作学习这一方法的认可,提高了学习积极性,100%的同学表示小组合作学习这一方法加强了自己对团队建设合作的责任感。

小组合作学习的产生,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需要,有利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加强人际交往沟通,共同的目标使小组团队成员凝聚在一起共同努力,每位成员明确自己的责任、义务并为之努力工作相互协作。学习氛围的改变,激发学生非智力能力,小组合作学习由于采取了分组讨论模式,将所学项目管理的知识理论和实践相互结合,从而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综合能力有了极大提升。

(二)有利于照顾个体差异,使每位学生有成就感

教师在一对多的情况下,将教师与学生单项交流模式改变为双向交流。照顾个别差异,因材施教,学生从争取自己利益改变为争取团队利益,端正学习态度,通过互相学习、互相信任、互相交往、互相合作共同完成项目目标,使每一位学生都有成就感。

(三)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从表3中可以看出,在注重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后,学生在互相讨论交流中促进了知识点的提炼,取长补短中获取了知识。

(四)促进教师提高专业素质

从备课听课到上课,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使教师边实践,边反思,边教学,边总结,提高教学研究水平,不断钻研,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在校形成良好的科研氛围,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积极探索教育规律和教育方法,敢于接受新的教育思想和观念,善于挖掘学生的潜能,多表扬学生,增强学生自信心,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情。外出取经,去各地参观听课,接受理论培训,不断创新教学,更新教学手段理念,大胆实践,在课堂上充分体现活跃度和开放性。

六、反思和展望

回顾这次课题研究,感谢学校给予的机会,进行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体验,如今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已经深入课堂教学,并将继续完善使之有效。

但是,在开展的时候,要注意学生独立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关系,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要注意个体和团队之间的区别,主动参与讨论学习,不能依赖或消极等待小组其他成员的思维成果。同时培养学生合作和竞争的意识,轮流汇报成果,促进学生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治.不懂项目管理.敢拼职场[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11.

[2]项目管理协会.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

[3]克利福德?格雷,埃里克?拉森.项目管理(第4版)[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3.

猜你喜欢

传统教育小组合作项目管理
项目管理在科研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谈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的融合
“互联网+” 背景下网络教育的利弊分析
高校教学中的慕课及传统模式关系探讨
作文评改“五步曲”
论构建英语高效互动课堂的策略
新课标下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