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PM锻炼结合护理康复对膝部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的影响分析

2017-04-25辽宁省鞍山市长大医院辽宁鞍山114000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9期
关键词:膝部股骨膝关节

毕 丹(辽宁省鞍山市长大医院,辽宁 鞍山 114000)

CPM锻炼结合护理康复对膝部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的影响分析

毕 丹(辽宁省鞍山市长大医院,辽宁 鞍山 114000)

目的探讨选择CPM锻炼+护理康复方法对膝部骨折术患者进行干预后,针对其膝关节功能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7月膝部骨折患者122例。利用抽签法对所有膝部骨折患者进行随机分组。组别名称分别用B1组(观察组61例)以及B2组(对照组61例)表示。B1组:CPM锻炼+护理康复;B2组:CPM锻炼。比较所有膝部骨折患者在膝关节活动度以及临床疗效方面表现出的差异。结果所有膝部骨折患者完成临床干预后,在膝关节活动度方面,同B2组患者进行比较,B1组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在临床疗效方面,同B2组患者进行比较,B1组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结论针对膝部骨折患者,选择CPM锻炼+护理康复方法进行干预,能够将患者膝关节活动范围有效改善,临床可以获得显著疗效。

CPM锻炼;护理康复;膝部骨折术;膝关节功能

患者膝关节部位发生骨折后,因为关节内外出现了纤维性粘连的情况、出现了肌肉萎缩或者出现了关节囊挛缩的情况后,较易表现出关节僵硬的情况,严重的情况下,会对膝部骨折患者的健康状况以及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1]。为了研究有效方法对膝部骨折患者进行干预,本文主要针对我院收治的膝部骨折患者,临床给予CPM锻炼以及进行护理康复后,最终患者的膝关节功能获得显著改善,现将临床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7月122例膝部骨折患者。利用抽签法对所有膝部骨折患者进行随机分组。组别名称分别用B1组(观察组61例)以及B2组(对照组61例)表示。B1组:男32例;女29例;年龄分布为19~75岁,平均年龄为(42.35±3.22)岁;属于股骨髁间骨折的患者25例,属于股骨髁上骨折的患者19例,属于股骨外髁骨折的患者13例,属于股骨内髁骨折的患者4例;B2组:男35例;女26例;年龄分布为20~76岁;平均年龄为(42.36 ±3.25)岁;属于股骨髁间骨折的患者23例,属于股骨髁上骨折的患者17例,属于股骨外髁骨折的患者12例,属于股骨内髁骨折的患者9例;两组膝部骨折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未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

1.2 选择标准:①针对所有膝部骨折患者在准备进行手术前,对患者实施X线片检查,有效证明患者出现了膝关节附近骨折的情况。针对所有膝部骨折患者,临床均选择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方法进行治疗。②完成手术后对患者实施临床治疗后,患者的手术切口以及患者的骨折全部愈合,患者的膝关节表现出屈曲伸直功能障碍的情况或者出现僵硬的情况;③患者的年龄范围为19~76岁,所有患者全部签署知情同意书[2]。

1.3 方法:针对B1组患者,选择CPM锻炼+护理康复的方法;针对B2组患者,单独选择CPM锻炼的方法进行干预,详细步骤为:

1.3.1 对患者认真进行CPM锻炼:所有膝部骨折患者在住院后,全部根据医嘱选择对应的功能康复方法。因为患者的骨折全部有效愈合,对此针对患者在进行干预的过程中,主要为了将患者的关节功能障碍有效恢复,不对患者实施手术等相关的治疗方法。针对两组膝部骨折患者,临床均选择CPM机锻炼的方法。具体为:要求患者平躺,将下肢放在CPM机上方,认真穿好固定鞋套,外展角度约为10°。于CPM机上方,对小腿以及大腿进行固定,选择中立位,保证足尖向上。对患者的关节伸屈角度进行观察,对CPM机初始的角度进行合理调整,在进行操作的过程中控制速度为从慢至快,控制幅度为从小至大[3]。对患者的疾病情况进行观察,适当将屈膝幅度增加,为5°~10°。主要以患者的疼痛忍耐程度为限。运动次数为2次/天,30分钟/次,两组患者不间断锻炼3周。

1.3.2 对患者实施护理康复指导:针对B1组膝部骨折患者,在上述基础上,选择护理康复训练的方法。具体为[4]:①在对患者进行锻炼之前,对患者的疾病情况以及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认真评估,观察患者是否表现出焦虑以及失望等系列的消极情绪。针对患者进行必要的解释以及安慰,对患者讲解完成骨折术后相关的护理康复知识等,将患者的紧张焦虑情绪进行有效缓解,能够有效配合实施功能锻炼。②对患者进行功能锻炼:对患者的疾病情况进行观察,主要观察患者的骨折程度、患者的骨折位置以及患者膝关节僵硬的程度等,为患者详细制定具体的功能训练计划。在对患者实施CPM锻炼前后,要求患者于床上完成肱四头肌等相关的收缩训练。要求患者选择仰卧位,将膝关节伸直,将肱四头肌绷紧,时间为9 s,之后放松,时间为1 s,20分钟/次,2次/天。要求患者合理进行主动训练,如要求患者进行直腿抬高训练,保持抬高动作的时间为5~10 s,100次/天。在实施关节活动度训练的过程中,要求患者选择仰卧位,在空中保持蹬腿动作,或者将足跟同创面进行紧贴,有效进行膝关节屈曲训练以及进行伸直动作训练。③合理采用关节松动手法:针对患者骨折类型以及骨折愈合情况进行观察,于患者肱四头肌以及关节周围软组织等位置对患者选择揉、推以及捏等系列松动手法,控制力度为从轻至中,保证关节周围出现温热感。

1.4 疗效判断标准。优:患者的关节活动功能较好,患者能够自由活动,关节活动功能恢复的程度不小于90%;良:患者关节功能僵硬症状表现为显著的改善,患者关节活动功能恢复的程度在75%~90%;可:患者关节功能僵硬情况表现为显著的改善,患者关节功能活动恢复的程度在60%~74%;差:对患者实施有效护理后,患者的关节僵硬症状表现为改善,患者的关节功能恢复程度<60%[5]。

2 结 果

2.1 膝关节屈曲活动度:所有膝部骨折患者完成干预后,B1组治疗前为(23.7±7.3)°,治疗后为(110.1±14.5)°;B2组治疗前为(24.5±7.7)°,治疗后为(79.1±12.5)°;在膝关节活动度方面,同B2组患者进行比较,B1组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

2.2 治疗优良率:所有膝部骨折患者完成干预后,B1组:优:44例;良:15例;可:2例;差:0例;优良率为:96.72%;B2组:优:23例;良:13例;可:22例;差:3例;优良率为:59.02%,在临床疗效方面,同B2组患者进行比较,B1组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

3 讨 论

患者膝关节周围出现了骨折的情况后,并且骨折表现出血肿机化以及出现了瘢痕的情况后,会造成患者出现关节滑动装置纤维化的情况,从而导致患者出现膝关节功能障碍的情况,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严重的情况下,会造成患者出现终身残疾的现象。

对患者完成手术后要求患者进行早期功能锻炼,配合对患者实施治疗以及相关护理后,针对膝关节功能的恢复能够发挥显著的促进作用,从而将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效提高。除对患者实施被动CPM机锻炼之外,配合对患者实施主动功能康复锻炼,能够从患者心理以及疼痛程度等诸多方法实施综合性护理指导,最终将患者的积极性有效提高,将临床疗效有效提高。

总而言之,临床选择CPM锻炼+护理康复方法对膝部骨折患者实施干预,在改善膝关节功能方面获得满意效果,成功改善膝部骨折患者的生活质量。

[1] 信庆.持续性被动运动锻炼结合护理康复对膝部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的疗效研究[J].中国处方药,2014,12(11):140-141.

[2] 王芳,刘红侠.护理康复指导训练配合持续性被动运动锻炼在膝部骨折术后的应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5,15(13):1866-1867.

[3] 李经红,朱玲.持续性被动运动锻炼结合康复护理对膝部骨折术后膝关节功能的疗效观察[J].河北医药,2014,7(6):950-952.

[4] 张耀武.膝部骨折术后的早期康复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 2014,12(27):48-49.

[5] 李群.不同护理干预方式对膝部骨折术后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外医疗,2011,30(20):158-159.

R473.6

B

1671-8194(2017)09-0271-02

猜你喜欢

膝部股骨膝关节
居家运动——膝部练习(高级篇)
股骨近端纤维结构不良的研究进展
膝关节术后助行器的选配及使用
居家运动——膝部练习(中级篇)
居家运动——膝部练习(初级篇)
老年人应注重呵护膝关节
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与PFNA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比较
中长跑运动员膝关节常见损伤及其致因
户外徒步运动中膝关节的损伤与预防
DHS与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Meta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