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神分裂症复发的心理社会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

2017-04-25石宏志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9期
关键词:服药精神分裂症家属

石宏志

(锦州市康宁医院,辽宁 锦州 121019)

精神分裂症复发的心理社会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

石宏志

(锦州市康宁医院,辽宁 锦州 121019)

目的通过对精神分裂症复发的心理社会因素研究,探讨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施行护理干预的必要性。方法分析对照109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门诊99例康复期患者复发的心理社会因素,确立心理社会因素对精神分裂症复发的影响至关重要。结果发现停药是引起精神分裂症复发的重要因素。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可降低精神分裂症复发。

精神分裂症;心理社会因素;护理干预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的心身性疾病,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精神分类症患者一般无意识障碍和智力缺损,病程多迁延,极易复发。为了对精神分裂症复发的心理社会因素进行分析,提出护理对策,笔者将109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99例门诊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精神分裂症患者:①依据CCMD-3诊断精神分裂症。②住院次数在3次以上。③均为女性。对照为门诊恢复期患者。

1.2 结果及分析。见表1。

表1 结果及分析

2 讨 论

从本文中可以看出,精神分裂症复发的主要原因是患者未坚持服药,导致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不足。未坚持服药的主要原因:①由于家中无人监管,自行停药16例。受家庭环境影响,没有专人监管。②患者家属同意停药10例。通过调查发现,约50%以上的家属严重缺乏精神分裂症症状、临床表现以及护理方面的知识。部分家属甚至存在思想顾虑、侥幸心理,吃多了怕把患者吃“傻了”,因而抱着试试看的想法,私自减药甚至停药;极个别家属因为经济困难而被迫停药,结果造成疾病复发。③因患躯体疾病停药者8例。此类患者受躯体疾病影响,停服抗精神病药物。④拒绝服药者14例。他们不承认自己有精神病、认为服用的抗精神病药物有不良反应,因此拒绝服药。综上所述,从其中可以反映出精神分裂症的复发往往与家庭环境密切相关,而多数家属缺乏精神病治疗、护理知识。

3 护理干预

3.1 正确对待精神患者。社会对精神障碍患者的歧视,往往给患者及家属造成一定的压力,家属要充分了解患者、理解患者,增强对患者的同情心和责任感。尊重患者的人格,家属要正确看待精神患者,充分估计疾病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的危害,对因疾病造成的种种表现予以体谅,家属的态度与疾病的治疗效果密切相关。家属应充分谅解精神分裂症病态言行,关心爱护患者、给予感情上的支持、心灵上的慰藉,增强患者的信赖感和安全感,让患者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为患者创造宽松的生活环境,尽量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从而使患者保持良好的情绪和心态,有利于疾病的康复,减少复发。

3.2 坚持药物维持治疗。在医师的指导下按时服药,要向家属告知坚持治疗的重要性,帮助家属了解药物不良反应以及患者藏药的危险性。不可自行加、减药、停药或更换药物。另外要保管好药物,以免患者大量顿服,注意观察患者在服药时应注意其有无藏药或吐药的现象,严防患者蓄积大量药物用于自杀。有的患者不易坚持长期服药,可在医师指导下注射长效注射针剂。服药期间注意观察有无药物不良反应,如出现头晕、头痛、嗜睡、乏力、口干、便秘等一般不必做特殊处理,如出现肢体强直、震颤、麻痹、双眼上翻、皮肤及巩膜黄染等严重药物不良反应应立即就诊,定期检查血压、血常规,定期去医院复诊等。服药期间禁止从事危险性工作、不宜参加剧烈体育运动,如驾驶、比赛、拔河等,防治发生意外,做好应急处理。

3.3 做好病情观察工作。家属对患者的病情特点要心中有数,注意安全管理,观察病情发展。如患者出现以下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言语、行为、情绪异常;生活懒散、不规律;悲观失望、情绪低落;焦虑、易激惹、烦躁不安;恐惧、甚至出现冲动性自杀企图;失眠、头疼、注意力不集中、工作缺乏热情以及学习和工作能力下降等疾病复发先兆。

3.4 做好生活护理工作。让患者主动参与家庭生活,让其体会到自己在家庭中的地位和作用。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增强体魄,有利于预防躯体疾病和精神疾病[1]。对待不能自理的患者,做好生活护理,如定期洗澡、理发、剪指甲等[2]。对抑郁患者,应防止其自杀,家属应保管好危险物品如刀、剪、绳之类妥善保管,避免意外事件发生。对兴奋躁动患者,室内设施应简单牢固,防其乱砸乱扔,防止伤害他人等。难以控制时可将患者保护性约束。一旦发生意外事件,家属应冷静处理[3]。

3.5 做好心理疏导工作。随着社会心理致病因素的增加,心理护理显得日益重要。在患者出院前应做好精神卫生、保健预防知识的宣传指导,把有关疾病的本质、致病因素等向患者说明,使患者正确认识和对待自己的疾病,使其看到光明的一面,以消除其担心复发的恐惧心理。教会他们怎样对待处理好人际关系,以及自我保护能力,同时邀请家属和患者单位进行配合,给他们讲解患者出院后的护理要点,使患者能够得到医源性监护的保障和心理上的支持。对会引起复发的不利因素应在家属和有关部门协助下消除。做好患者出院后的合理安排,父母、配偶要比以前更加关心患者;亲戚、朋友勤来探望,安慰患者,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在思想认识上由消极变为积极,在情绪上由悲观转为乐观,在行动上由被动转变为主动,以乐观的情绪、健康的身心回归社会。从而起到药物治疗所不能达到的效果。

[1] 沈渔邨.精神病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2] 陈颖,邓红.精神分裂症的心理社会康复[J].上海精神医学,2011, 23(1):42-45.

[3] 刘哲宁.精神科护理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R473.74

B

1671-8194(2017)09-0245-02

猜你喜欢

服药精神分裂症家属
挡风玻璃爆裂致人死亡,家属诉至法院获赔偿
中老年人服药切记4不要
食品防腐剂治疗精神分裂症,靠谱吗
奥氮平在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的成效分析
饭前服药和空腹服药不是一回事儿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在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应用
警惕服药期间的饮食禁忌
服药坏习惯,您能占几条?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拨开精神分裂症的迷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