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分泌激素水平监测对生长激素型垂体腺瘤患者手术远期疗效的研究

2017-04-25王璐璐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9期
关键词:生长激素垂体激素水平

王璐璐

(辽宁省铁岭市中心医院,辽宁 铁岭 112000)

内分泌激素水平监测对生长激素型垂体腺瘤患者手术远期疗效的研究

王璐璐

(辽宁省铁岭市中心医院,辽宁 铁岭 112000)

目的探究在生长激素型垂体腺瘤患者手术远期疗效中内分泌激素水平监测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收治的生长激素型垂体腺瘤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手术前后甲状腺激素、血清生长激素、促甲状腺素、泌乳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血皮质醇的情况,并对患者随访1年,评价其远期治疗效果。结果3例为生长激素垂体腺瘤全切患者,与术前相比,术后7 d内生长激素水平下降明显,与之后的生长激素水平基本一致。结论手术疗效可根据术后7 d的生长激素水平进行判断,临床治愈指标为在7 d内生长激素下降到2.5 µg/L,内分泌激素水平监测值得推广应用。

内分泌激素水平;生长激素型垂体腺瘤;远期疗效

垂体腺瘤作为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在临床上是比较常见的,在近些年来为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在垂体腺瘤中有20%为生长激素腺瘤,症状为巨人症或肢体肥大症,主要原因是过多地分泌生长激素,造成全身代谢紊乱[1]。此种疾病在临床上要用手术方式进行治疗,而对于疗效的判定主要根据肿瘤的复发率及残留情况进行判断,而忽视了术后血清内分泌学的变化情况。为探究在生长激素型垂体腺瘤患者手术远期疗效中内分泌激素水平监测的应用价值,本研究选取我院在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收治的生长激素型垂体腺瘤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现将研究结果作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在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收治的生长激素型垂体腺瘤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有19例男性患者和21例女性患者组成,年龄均在17~68岁,平均年龄为(41.8±3.9)岁,病程均在5个月~6年,平均病程为(3.6±0.5)年。其中有30例为肢端肥大症,27例为头晕、头痛,25例视力下降,20例半偏盲者,14例为月经紊乱、泌乳、及闭经,5例为多饮多尿,3例无症状者,2例为巨人症,1例抽搐,其中4例为垂体腺瘤复发患者。36例为经鼻蝶手术患者,4例为经额手术患者。所有患者经相关检查均为生长激素型垂体腺瘤。

1.2 方法:在术前、术中、术后1 d,术后7 d、术后14 d、术后1年抽取患者空腹晨血,采用放免法测定激素,并对血清生长激素进行测定,血清生长激素<5 µg/L为正常,对甲状腺激素、泌乳素、黄体生成素、促甲状腺激素、血皮质醇、促卵泡素进行测定,在上午8点,数值在140~630 nmol/L为正常[2]。对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进行测定,在上午8点数值在25~100 mg/L位正常[3]。

1.3 观察指标:观察手术前后甲状腺激素、血清生长激素、促甲状腺素、泌乳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血皮质醇的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包对研究中手术前后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处理,以P<0.05为差异,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手术前后疗效对比:在40例生长激素型垂体腺瘤患者中有23例为生长激素垂体腺瘤全切患者,手术后进行MRI复查无残留,其明显改善了肢端肥大症的软组织变化。在手术后1 d,患者的生长激素水平(3.97±0.35)µg/L,对比手术前,差异明显(P<0.05)。在手术后7 d及7 d后患者的生长激素水平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其中12例患者生长激素小于2.5 µg/L,8例患者生长激素在2.5~5.0 µg/L。在手术后对患者进行MRI复查,17例患者有肿瘤残留,其临床症状缓解不明显,且术后7 d生长激素水平下降也不明显,给予药物及放射治疗,在3~6个月后,临床症状得以控制,降低了生长激素的水平。

2.2 远期疗效观察:对患者进行1~3年的随访,23例生长激素垂体腺瘤全切患者中,术后7 d,12例生长激素正常水平者没有复发情况,8例生长激素在2.5~5.0 µg/L的患者没有进行放疗,在随访过程中有4例患者生长激素>5 µg/L,经MRI复查发现肿瘤发生了复发。17例患者肿瘤并没有完全切除,其中8例为常规放疗,7例为γ刀治疗,残瘤静止没有复发的患者2例,所有数据对比均见表1。

3 讨 论

垂体腺瘤作为一种常见的神经内分泌系统肿瘤,具有4.9%~27%的尸检发生率,其发生率仅次于脑膜瘤及脑胶质细胞瘤[4]。其常发人群为青壮年人群,而与性别无关。垂体前叶会分泌生长激素、泌乳素、促甲状腺激素及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等,垂体腺瘤中最为常见的是生长激素腺瘤。伴随显微外科技术的不断发展,垂体腺瘤的治疗方式一般为经鼻蝶手术治疗,具有安全的效果。而在临床研究中关于垂体腺瘤的远期疗效重视度不足,因此,研究成果也较少。

生长激素型腺瘤术后患者的临床症状、MRI影像学检查、生长激素水平比较一致,在术后早期生长激素水平就会开始下降,这与相关报道结果一致。因为生长激素具有6~20 min的半衰期,因此在术后7 d测定生长激素水平可对手术是否成功进行判定。如果在术后7 d患者的生长激素水平提升,表示有残留的肿瘤,有较高的肿瘤复发率,因此,要尽快给予治疗,主要方式有放疗方式。有研究显示,患者术后激素水平偏低,可给予相应激素进行常规补充,即使长期应用垂体腺瘤复发概率也不会增加。如果影像学显示有可疑病灶,而内分泌学检查呈现阳性,在手术中若结果为阴性,增加了复发的概率;如果影像学检查及内分泌学检查结果均为异常,在手术中大多会有病灶发现,降低了术后的复发率[5]。

综上所述,在生长激素型垂体腺瘤患者手术后对患者的垂体激素及影像学变化进行长期监测是很重要的。要对患者进行规范的随访,避免增加复发的比例。本研究选取我院在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收治的生长激素型垂体腺瘤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从结果中可知术后7 d内生长激素水平下降明显,与之后的生长激素水平基本一致。因此,手术疗效可根据术后7 d的生长激素水平进行判断,临床治愈指标为在7 d内生长激素下降到2.5 µg/L,可见内分泌激素水平监测对生长激素型垂体腺瘤患者手术远期疗效具有重要的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表1 手术前后生长激素水平变化结果

表1 手术前后生长激素水平变化结果

组别例数术前术中术后1 d术后7 d术后14 d术后1年以上全切组239.25±0.554.70±0.313.97±0.352.50±0.211.94±0.302.29±0.40无全切组1710.14±0.629.92±0.659.44±0.7310.05±0.5510.22±0.589.56±0.41

[1] 孔博,张文德.内分泌激素水平监测对生长激素型垂体腺瘤患者手术远期疗效的观察[J].中华医学杂志,2011,91(31):2199-2201.

[2] 樊成,余小祥,孟亮,等.垂体腺瘤手术前后内分泌激素水平监测的临床意义[J].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2013,18(6):266-267.

[3] 段晓鹏.垂体腺瘤手术前后内分泌激素测定的临床应用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10):99-100.

[4] 孔令胜,姚维成,栗世方,等.继发与不继发糖尿病的肢端肥大症型垂体腺瘤患者的临床比较分析[J].中华脑科疾病与康复杂志(电子版),2014,4(6):26-30.

[5] 胡晓丽,秦贵军.内分泌激素水平检测在垂体瘤治疗中的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1,6(29):47-48.

R736.4

B

1671-8194(2017)09-0132-02

猜你喜欢

生长激素垂体激素水平
小剂量左甲状腺素对良性甲状腺结节的治疗效果及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分析
盐酸胺碘酮辅助治疗对小儿心律失常的疗效及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影响
原发性肉芽肿性垂体炎误诊为垂体腺瘤1例
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德朗热综合征1例
侵袭性垂体腺瘤中lncRNA-mRNA的共表达网络
针药结合改善肾虚痰湿型PCOS激素水平的90例患者的临床观察
成人垂体柄重复畸形合并拉特克裂囊肿1例
矮小儿童可以打生长激素吗
矮小儿童可以打生长激素吗
三种肉牛品种血液中部分激素水平的分析